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人口遷移史備課資料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人口遷移史備課資料

資源簡介

專題 人口遷移史
【名詞解釋】
人口遷移
人口遷移:一般指的是人口在兩個地區之間的空間移動,這種移動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遷出地到遷入地的永久性或長期性的改變。
聯合國《多種語言人口學辭典》給人口遷移下了一個為人們普遍接受的定義,即“人口在兩個地區之間的地理流動或者空間流動,這種流動通常會涉及到永久性居住地由遷出地到遷入地的變化。
這種遷移被稱為永久性遷移,它不同于其它形式的、不涉及永久性居住地變化的人口移動。”
人口變動
根據人口學,人口變動主要分為三種:人口自然變動、人口遷移變動、人口社會變動。而人口遷移變動又是人口變動中最主要的因素。所以說人口遷移對經濟的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人口遷移對經濟、對城市發展有很大的價值。
國際人口遷移規律
人口遷移主要分在兩個方面
一是地域性質的省際遷移。如美國在1980-1990年代往西和南部人口遷移,日本在二戰后中部人口往南北部遷移。
二是人口遷移趨勢。第一階段主要是農村遷往城市,第二階段是中小城市遷往大都市圈。
像中國、日本這種依次按照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發展的國家適用于此規律,而像美國這種第二三產業同步發展的國家則第一階段不明顯
【知識梳理】
中國古代人口大遷移
一、第一次衣冠南渡
東漢末年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的游牧民族遷入內地,與漢族混雜而居。北方的漢族先后南下,到西晉末年北方大亂,北方的漢族先后南下,遷移到長江中下游一帶。據史學家考證,當時遷居到南方的中原人有70多萬。
二、北方居民南下逃避戰亂
發生在公元8世紀的安史之亂時,大批北方居民南下逃避戰亂。人口隨著敗退的統治者,遷居偏安江南
三、兩宋時期的人口南遷
公元12世紀,北宋末年到南宋時期,隨著女真民族建立的金國占據中國大陸中北部,大批人口隨著敗退的統治者,遷居偏安江南。
影響:三次北人南遷使得江南地區取代中原,成為中國經濟和文化最發達地區。北方民族不斷進入華北、華中,甚至江南。而漢民族國家的統治者,則不斷調動士兵、居民,遷移到值得開發的土地,或者需要守衛的邊疆。促進了當地的開發(在中國的史籍中,移、發、遷、徙、實、屯,這些字不絕如縷,每出現一次,就意味著一次規模或大或小的、由官方發起的移民。)
四、明初山西大移民
官方歷史的記載中,這次移民之前,由于連年戰亂屠戮、北人南遷,北方的人口從全國戶數的四成,降低到不足一成半,千里沃土化為廢墟。中國北方經濟衰敗,而江南則人滿為患。比如揚州,這座位于長江以北、曾經最繁華的城市,在朱元璋的軍隊占領之時,只剩下18戶人家。作為統治者,朱元璋不得不發動一次聲勢浩大的移民,命令他的百姓和士兵去人口稀少之地開墾、守衛。這次移民規模之大,空前絕后。
據《簡明中國移民史》記載,明代初年,長江流域移民700萬,華北地區移民490萬,西北、東北和西南邊疆也有150萬,合計1340萬,幾乎占到當時全國總人口的兩成。
在北方民間,這次大移民的標志性記憶,是一棵大槐樹。山東、河南、河北地區,至今有民謠:“問我祖先何處來,山西洪洞大槐樹。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樹上老鸛窩。”這棵大槐樹,位于臨汾市洪洞縣城北,據說是漢代的古槐。山西雖在北方,但地形阻隔,戰亂較少,人口遠比慘遭蹂躪的華北平原地區稠密,而山西土地少,不足以供養太多人口。明代初年,山西人被大量遷移到河北、河南、山東以及陜甘一帶,最南抵達淮河流域。從山西南部出發的移民,往往要經過山西洪洞縣,在那里稍作停留。
經過明代初年的大移民,華北、華中地區的經濟得到恢復。在后來的記載中,往往可以看到“國朝初,人稀少”的記載,而到永樂年間,土地漸次開墾。北京、開封、河間等城市逐漸恢復了昔日的繁榮。
后來靖難之役,北方又經歷了一次補充北京、河北人口的移民。明成祖朱棣定都北京,這座全國大都會,人口絕大部分是移民,老居民不過十分之一。
據記載,明朝時,在洪洞城北賈村西側有一座廣濟寺,寺院宏大,僧人眾多。寺旁有一棵漢代古槐,“樹身數圍,蔭遮數畝”,車馬大道從樹蔭下通過。成群的烏鴉在樹上筑巢,星羅棋布。明朝政府在廣濟寺設局駐員集中辦理移民,大槐樹下就成了移民集聚之地。
五、湖廣填四川,“填出康乾盛世”
康熙二年(1663),順天府尹張德地被擢升為四川巡撫,此時的四川,重慶城中不過數百家,州縣居民也往往只有數十家乃至十幾家,有的甚至只有一二戶。人口稀少,結果之一是四川境內老虎橫行,順治年間,南充縣招來500多人開墾定居,被老虎吃掉228人。面對如此殘局,張德地上書請求移民四川:“四川自張獻忠亂后,地曠人稀,請招民承墾。”康熙七年(1668),又再提移民之事。向四川的移民在政府鼓勵下開始了,獎勵也頗為誘人:移民入川,五年內不用納土地稅。三藩之亂平息之后,清朝政府宣布,入川移民可以入籍,可應科舉。一對夫婦,給水田三十畝,或旱地五十畝,有可作為丁壯勞力的兒子,再加撥四畝。每戶給銀十二兩,作為定居的置產費用。于是移民蜂擁而至,那一次浩大的移民,被稱為“湖廣填四川”。湖北、湖南居民沿江而上進入川東;廣東人則大批進入四川盆地西部和南部,給四川帶來客家話。此外還有來自福建和江西、廣西的移民。他們以鄉鄰、親戚為紐帶,結成數百人隊伍,向未知之地跋涉。
與此同時,湖廣人還繼續向北,進入與四川毗鄰的陜西南部。等到乾隆后期,那些曾經被荒草覆蓋的地區,一縣人口已經增加到上千戶甚至萬戶,山巖和深谷中,都有了居民。所謂“康乾盛世”,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移民造就的盛世。
轉入近代,中國還有三波移民潮,人們習慣稱之為“闖關東”、“走西口”和“下南洋”。跟“湖廣填四川”不同,這三次移民,都是民間自發的。
六、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
闖關東
關,是山海關;關東,也就是今天的東北三省。
康熙年間,東北實行封禁,不許漢民進入“龍興之地”墾殖、采礦,但是私闖關卡,到禁區開墾土地的農民,依然難以禁絕。
到咸豐末年,長達200多年的封禁政策解除,鼓勵移民墾荒,關內移民開始大批進入東北。
到民國之后,闖關東的移民潮越來越高漲,每年移到關外的民眾多達數十萬,最高時,一年有上百萬河北、山東的居民舉家遷往東北。
在整個闖關東的大潮中,華北地區居民向東北移居的多達3700萬,東北三省成為中國移民人口最多的地區。走西口
在華北地區人口浩蕩渡過渤海,穿過山海關的時候,山西北部的居民則困于頻繁的旱災和貧瘠的土地,被迫翻過長城,向今天的內蒙古進發,尋找活路。走西口是“中國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五次人口遷徙”事件之一。西口,狹義的西口指長城北的口外,包括山西殺虎口;陜西府谷口;河北獨石口,即晉北人、陜北人以及河北人走西口的交匯點。西口是晉商、陜商出關與內蒙外蒙貿易的地方,所以走西口的主力人群包括晉北人,陜北人,河北人。
后西口泛指在長城以北的內外蒙古從事農業、商品交易的地方,包括陜西北部的神木口,河北北部的張家口以及歸化城(今呼和浩特市)。
從明朝中期至民國初年四百余年的歷史長河中,無數山西人、陜西人、河北人背井離鄉,打通了中原腹地與蒙古草原的經濟和文化通道,帶動了北部地區的繁榮和發展。
下南洋
福建、廣東一帶的居民,則一批批遠渡重洋,到東南亞謀生。這些地區大致在今天的菲律賓群島的北部。
《瀛寰志略》中記載,“閩、廣之民,造舟涉海,趨之如鶩。竟有買田娶婦,留而不歸者,如呂宋、噶羅巴(爪哇)諸島,不下數十萬人。”這一批向海洋開拓的移民,也成為最早擁有近代化思維的一批華人。
自清代晚期以來,南洋華人中的杰出人士就不斷反哺大陸,開辦中國最早的民營企業,慷慨捐助海防,拓展海外貿易,許多南洋子弟回到中國,投身革命與抗戰。
抗戰期間,僅在滇緬公路服務的華僑就多達3000人,其中三分之一犧牲在那里。
建國以來人口遷移
一、1953-1960 政策遷移時期
省際遷移:沿海遷往東北、西北、西南
(人口最大的流入地是黑龍江省,遷入率最高的是內蒙古自治區。遷出人口最多的是上海市和山東省)
1956-1960年中國城鎮人口變化情況
遷移趨勢:農村人口有組織的遷往城鎮
("大躍進”時期勞動力不足使得大量農民流入城市)
遷移原因:政府計劃性流動
(國家將科研機構、工業密集工廠內遷至西北、西南邊疆省區,東北有大量蘇聯的援助項目)
遷移特點:流量大、組織性強
(主要由政府組織,各年人口遷移率達50% )
二、1960-1977 低潮減緩時期
省際遷移:無規律性
(“文化大革命”、自然災害導致人口遷移混亂)
遷移趨勢:城市流向農村
(糧食供應不足,城鎮人口精簡)
遷移原因:政治原因與自然災害
(三年自然災害、蘇聯撕毀合同、十年“文革”)
遷移特點:流量減小、無規律
(人口普查數據有誤、逃荒與越境居民無法統計)
三、1977-1985 初步回升時期
省際遷移:初顯內陸往沿海地區遷移
(廣東、上海、江蘇、山東等省、市由凈遷出區向凈遷入區逆轉)
1979-1985年74城鎮鄉-城人口遷移人數
遷移趨勢:農村重新流向城市
(聯產承包責任制使農村釋放大量勞動力,1980年撥亂反正后知識分子調回城市)
遷移原因:政策放開、經濟發達區吸引力顯現
(改革開放使遷移政策放開,沿海生產力布局與經濟發展吸引大量人口)
遷移特點:流量回升、政府控制人口流動
(1980-1981年政府頒布四個文件來控制農村勞動力的人口流動)
四、1985-1995 初步回升時期
省際遷移:遷入珠三角、滬蘇、北京、新疆
(廣東、江蘇、北京、上海、新疆、山東遷入較多,四川、安徽、河南、湖南、黑龍江遷出較多)
1982-1985年沿海與內陸省際人口遷移(單位:萬人)
遷移趨勢:農村和小城市流向大城市
(廣東省整體流入較多以外,其他人口遷移較多的大多是單個城市)
遷移原因:政策吸引、經濟發達區吸引力顯現
(宏觀經濟治理整頓抑制了城鄉就業增長, 城市清退的農民工輾轉其它地區 , 特別是珠江三角洲地區尋求就業機會)
遷移特點:流量不大、政府控制盲目流動
(1984年出現“民工流”后,國務院、民政部、公安部等出臺一些法規文件規范流動人口管理)
五、1995-2010 快速增長時期
1995-2005年省際遷移:遷入珠三角、長三角、京津
六、2005-2010年省際遷移:遷入長三角、珠三角、京津
(長三角在2005-2010年人口遷移數量反超珠三角,東北在2000-2010年人口年均增幅最低,僵化的經濟體制和工業南移使東北城市群沒落)
遷移趨勢:大城市流向大都市圈
(在此時間段,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崛起,成為最具競爭力的三大城市群)
遷移原因:政策支持、經濟發達區吸引力顯現
(這些地區具有更好的經濟效益,持續吸引人口流動)
遷移特點:流量大、自發性強
(吸引的人口還受到距離因素的影響較大,大多是周邊地區的人口遷移)
七、2010-至今 穩定分化時期
省際遷移:初顯內陸往沿海地區遷移
2010-2015年省際遷移:遷入京津,長三角、珠三角凈遷入減少
2015-至今省際遷移:城市群新格局
(2010-2015年間京津成為主力,中西部城市人口回流。黑龍江仍外流明顯,”十三五”規劃后19個城市群進入國家視野)
遷移趨勢:大城市流向大都市圈和衛星城
(除了特大城市群以外,周邊的衛星城也是人口遷入的重要地區)
遷移原因:經濟吸引力占最重要因素
(戶籍松動導致省會城市開啟人口吸引模式,產業轉移也給熱門二線城市帶來機遇,對于部分二三線城市的地產行業也是一個去庫存的好機會)
遷移特點:流量大、多城市出現人口回流
(以城市群核心城市為終極目標的“中間站”城市迎來發展的春天)
總結:從人口遷移史來看,中國的人口遷移趨勢與日本的類似。從遷移特點來看,流量是由小變大。從遷移原因角度上來看,是政府控制組織到政策引導支持的自發性遷移趨勢。總的來說是一種越來越合理的人口遷移趨勢。
如火如荼的人才爭奪戰也是政策引導下的人口遷移的一種。人口的遷入可以緩解城市“空心化”、“老齡化”的問題,使經濟繼續保持高速的發展。而且人口遷移大多都是年輕的、有住房需求的勞動力,吸引更多的人口能帶動當地的房產投資和去庫存。
【名師點撥】
一、人口遷移答題術語
1. 人口遷移的背景
(1) 中國人口遷移的背景與原因
① 人地矛盾
② 政府政策(稅收優惠/稅收政策調整)
③ 社會環境(戰亂等)
④ 經濟重心南移
(2) 世界人口遷移的背景
① 新航路開辟
② 殖民擴張,殖民地開發和發展需要
③ 工業革命,交通、通訊條件改善
④ 世界市場的形成
2. 人口遷移的趨勢與特點
(1) 人口遷移的總趨勢
① 數量不斷增加
② 范圍不斷擴大
(2) 中國古代人口遷移的特點
① 政府禁止/政府時開時禁/政府鼓勵(開放)
② 自發移民/政府主導
③ 非法性/合法性
④ 北方到南方
(3) 中國近現代人口遷移的特點
① 移民政策受外來侵略影響(國內移民)
② 出現在鴉片戰爭后,晚于世界國際移民
③ 新中國成立初期基本停止
④ 改革開放后形成新移民潮
(4) 世界人口遷移的特點
① 二戰前
1) 從人口密集地區到人口稀疏地區
2) 自由移民從發達地區向落后地區遷移
3) 發達國家主導
4) 自愿移民與強迫移民結合
② 二戰后
1) 自由移民由落后地區向發達地區遷移
2) 強迫移民基本停止
3. 人口遷移的影響
(1) 有利影響
① 加速落后地區開發
② 改變地區人種和民族結構
③ 推動世界物質和人文交流
④ 促進新的民族和文化融合
⑤ 促進了農業、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
(2) 不利影響:疫病傳播
二、物種遷移(中國高產作物)答題術語
1. 背景:新航路開辟
2. 影響
(1) 促進了農業、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
(2) 促進了人口增長和人口流動
(3) 改變了人們飲食結構和生活習慣
(4) 土地資源過度開發,破壞了自然環境
三、人口遷移典例——走西口
1. 走西口的概述(了解即可)
走西口是指明、清至民國初年,由長城內的山西、陜西北部、河北及鄰近地區的居民因經商或謀生而向長城外少數民族地區的移民活動。“口”原指明長城的關口。明朝和蒙古通關互市后,這些軍防關口變成漢蒙貿易的通商口岸,其中兩處最重要,一是河北省的張家口,稱為東口;另一個是山西省右玉縣的殺虎口,稱為西口。
2. 走西口的背景
(1) 高產農作物推廣,人口多,人地矛盾
(2) 邊防需要
(3) 社會經濟發展,商品經濟發展
(4) 調整稅收政策(政府支持,稅收優惠政策)
3. 走西口的特點
(1) 歷時長,長期性
(2) 數量多,規模大
(3) 從事農業生產和商業活動
(4) 自發性,無序性,盲目性(不利)
4. 走西口的影響(對口外)
(1) 文化交流與傳播
(2) 民族融合
(3) 地區交流與聯系
(4) 經濟結構調整,農牧并舉
(5) 經濟發展,社會進步
(6) 盲目開墾,破壞生態環境(不利)
【典例剖析】
1.(2016全國1卷4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清朝康、雍、乾長達一個多世紀中,社會總體穩定,清政府取消了人頭稅,根據耕地面積確定稅額,減輕了下層百姓負擔。農業上普遍采用了輪作、復種、多熟等農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產作物不斷推廣,人們將林木覆蓋的山地和草原廣為開墾,人口從清初的1.8億增加到鴉片戰爭前夕的4億之眾,引起了一系列變化;一些地區“游手好閑者更數十倍與前”“田地責少,寸土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現象凸顯,農業人均收入遞減,各地民變此起彼伏。
材料二
為解決人口壓力,康有為認為,:西北諸省土曠人稀,東三省、蒙古、新疆疏曠益甚,人跡既少……早謀移遷徙”。嚴復則認為興辦現代實業較墾荒辟田有效得多。到民國時期,有人認為,人口增加是無休止的,食療的增加是越來越困難的,即使我們能開墾荒地改良實業、增加生長,總是趕不上人人口增加的快“;至于工業化一途,因需要大量投資,短期內難以高程,因此很多人認為,解決人口問題的治本方法是遲婚與節育。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清中期人口膨脹的原因及其影響。(12分)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近代學者緩解人口壓力等等主張,并加以簡要評價。(13分)
【答案】(1)原因:統一與穩定;耕地面積增加;精耕細作;高產作物的推廣;稅收制度的變革。
影響:人地關系緊張;土地過度開發,環境破壞;貧困化,社會矛盾加劇。
(2)主張:向人口密度低的地區移民;發展實業吸收勞動力;增加耕地,改良農業生產;節制生育。
評價:可以總體評價,也可以就主張分別評價。
總體評價:多角度提出緩解人口壓力的方法,為后世提供了借鑒;有一定的歷史局限性。
分別評價:康有為的主張是緩解人口壓力的傳統方法,但向生態環境脆弱地區大量移民不可行;嚴復的主張符合時代發展方向,但當時條件尚不具備;節制生育有可取之處,但未認識到人口因素的積極面。
2.(2016全國2卷40)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國的海外移民歷史悠久,大致從1567——1840年是一個承前啟后的時期,移民數量有所增加,1801——1850年中國海外移民人數達到32萬人,近代中國海外移民的總數為1500萬人左右,期中90%移往東南亞,移民與祖國保持著密切聯系,1862——1949年,華僑投資國內企業有25510家,投資總額約63271萬元,新中國成立后,大陸地區很少向外移民。70年代以后,出現了一個新的移民潮,到2008年,移民人數達到1000萬以上,主要集中于發達國家。
————摘編自曹樹基《中國移民史》(第六卷)等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近代以來全球國際人口遷移的基本趨勢。(8分)
(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16世紀以來中國海外移民的特點及形成的主要原因,并說明華僑華人在中國近代史上的貢獻。(17分)
【答案】(1)數量不斷增加;范圍不斷擴大;自愿移民從主要由發達地區向落后地區遷移,逐漸轉變為主要由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遷移;被強迫進行的移民基本停止。(8分)
(2)特點:中國大規模海外移民出現于鴉片戰爭之后,晚于世界國際移民;新中國成立后一段時間內基本停止;70年代以后形成新的移民潮。
主要原因:卷入世界市場較晚;冷戰期間西方的封鎖;中國的改革開放。
貢獻:引入技術和資金,促進了中國近代工業的興起與發展;支持了孫中山領導的民主革命;支援和投身于全民族的抗戰。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鹿邑县| 连南| 类乌齐县| 上饶市| 中卫市| 神农架林区| 巫溪县| 红桥区| 大余县| 南乐县| 寻乌县| 岢岚县| 错那县| 三都| 崇左市| 东台市| 茶陵县| 孝义市| 陆丰市| 黔南| 凉山| 汾阳市| 宜阳县| 石河子市| 英超| 临海市| 浦东新区| 莱州市| 佳木斯市| 大安市| 淮安市| 晋城| 裕民县| 利川市| 大丰市| 琼海市| 金堂县| 广灵县| 星子县| 天水市| 如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