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美術 年級 七年級上冊 學期 秋季課題 生活中的紋樣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借鑒中國傳統花卉紋樣的造型與裝飾特點,運用變形與裝飾手法設計花卉紋樣。 2.過程與方法:了解花卉從寫生到變形的完整過程,學會設計與制作的基本方法,并運用一定的組織方法,為生活用品進行裝飾設計。 3.情感態度價值觀:感悟民族傳統紋樣的魅力;增強以設計和工藝改善環境與生活的意識。教學內容教學重點:能夠掌握花卉紋樣的變形與裝飾方法,設計表現1—2種紋樣裝飾。教學難點:學會設計與制作的基本方法,并運用一定的組織方法,為生活用品進行裝飾設計。教學過程一、欣賞視頻,激發情趣 1、多媒體展示自然界中美麗的花,學生欣賞視頻。 2、花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除了自然界中的花,你還在什么地方見過花?(學生回答) 3、欣賞大量生活中的紋樣,討論生活中的紋樣的靈感來源。 4、為什么這些花會這么廣泛的應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花卉紋樣的魅力又如何可以延續千年呢?(提示:可以從花的寓意說開來) (學生小組內交流,回答)因為每種花都寄予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5、這花是怎樣變成漂亮的花卉紋樣表達人們的美好愿望的呢?(學生小組內交流,回答)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生活中的紋樣》,出示課題。 二、探究設計方法 (一)我們如何將美麗的蓮花怎么變成花卉紋樣呢? (觀察與寫生) 1.首先我們要注意著蓮花花瓣的瓣形,兩頭尖尖、細長的,把握總體特征。 變形:簡化、夸張、幾何化。 2.我們要對蓮花進行裝飾。第一種方法是“簡化”:我們對蓮花的自然形態進行簡潔化,減去繁瑣細節,以突出整體的特征與個性。 第二種方法是“夸張”:是對自然形態的某些特征部分夸張,如使圓的更圓,方得更方,長的更長。 第三種是“幾何化”:是把圖形幾何化,使外形更抽象、更簡潔、特征依然明顯。 我們在對花卉紋樣經過簡化、夸張、幾何化的變形之后,發現大多數花卉紋樣的造型具有對稱、重復的特點。 (二)學生作業一:選擇其中的一朵,嘗試運用簡化、夸張、幾何化的方法,設計紋樣。 (三)展示評價:展示學生作業,并進行互動點評。 三、深入探討 (一)適合紋樣:與一定的外形輪廓相適應的紋樣。 以葉子的設計為例:葉子的葉面有哪些元素? 點、線、面 點的表現——形狀、大小、排列方式等。 線的表現——形態、粗細、排列方式等。 面的表現——不同形態的面展現的效果不同。 (二)教師在花卉紋樣的基礎上添加點、線、面,強調大小、疏密、長短關系。 (三)學生作業二:選擇其中的一朵,嘗試運用簡化、幾何化、夸張變形的方法,設計一個適合紋樣。注意:抓住特征,線條要肯定流暢,構圖飽滿。 (四)展示評價 展示學生作業,并進行互相點評。 (五)教學延伸 圖片展示生活中的紋樣運用,讓學生感悟民族傳統紋樣的魅力,進一步增強以設計和工藝改善環境與生活的意識。備注:教學設計應至少含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等三個部分,如有其它內容,可自行補充增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