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六年級科學第三單元 宇宙1、月球是地球的(衛星),它的半徑大約為地球半徑的(1/4),它的引力是地球的(1/6),與地球之間的平均距離約(38萬千米),晝夜溫差(310℃)。(記憶)2、1969年7月,美國的(阿波羅11號)載人飛船成功地在月球上著陸。第一個踏上月球的人是美國的(阿姆斯特朗)。3、月球環形山的形狀大多是(圓形),有單個的,有幾個(擠疊在一起的),也有(大環套小環的)。(了解)4、月球環形山形成原因的推測中,公認的觀點是(隕石撞擊說)。(記憶)5、月球圍繞地球(自西向東)方向運行。逆時針方向運轉(了解)6、月球是一個(不發光)(不透明)的球體,我們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陽)的光。7、月球在圓缺變化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形狀叫做(月相)。月相實際上是人們從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陽)照亮的部分。(記憶)8、古代人們對月相有特別的稱呼,“初一”稱為(新月),“十五”稱(望月)。(記憶)9、月相在一個月中的變化規律是:農歷上半月由缺到圓,下半月再由圓到缺。(1、月相的變化經歷新月——上弦月——圓月——下弦月——殘月的過程。2、上半月,人們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積逐漸變大,直到滿月,亮面在右側;下半月,人們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積逐漸變小,直到朔月,亮面在左側。)(記憶)10、日食有(日全食)(日偏食)(日環食)三種,月食只有(月全食)(月偏食)兩種;日食發生在(農歷初一),而月食發生在(農歷十五或十六)。(記憶)11、太陽是太陽系中唯一的一顆(恒星),太陽的直徑約是(140萬)千米。(記憶)12、太陽的表面溫度有(5570)K;內部溫度有(1500萬)K。(了解)13、太陽系是以(太陽)為中心,由(八大行星)、(矮行星)、(小天體)組成的一個天體系統。這些行星與太陽的平均距離由近及遠排列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記憶)14、人們把看起來相互之間距離保持不變的星星分成一群,劃分成不同的區域,并以人、動物或其他物體的形狀命名,人們把這些區域稱為(星座)。其中有一個星座的流星雨特別有名,這個星座就是(獅子星座)。(記憶)15、大熊星座的明顯標志就是我們熟悉的由七顆亮星組成的(北斗七星)。在北部天空的小熊座上有著名的(北極星)。16、“夏季大三角”是指:天津四(天鵝座)、織女星(天琴座)和牛郎星(天鷹座)。(了解)17、天空中閃亮的銀河光帶,實際上是由許許多多的(恒星)組成的恒星集團,被人們稱為(銀河系),歐州人稱它為(Galaxy),它的直徑大約有(10萬光年)。(記憶)18、光的傳播速度是每秒(30萬千米),(光年)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離。(記憶)19、銀河系還不是宇宙的全部,類似銀河系一樣的星系還有100億個,人們把它們統稱為河外星系。20、恒星的一生:星云的氣體和塵埃緊縮——原恒星——燃料消耗殆盡,膨脹變成巨星或超巨星——爆炸成超新星——變成黑洞或中子星;或者星云的氣體和塵埃緊縮——原恒星——小型或中等恒星變成紅巨星——燃料耗盡而縮小變成白矮星——能量耗盡變成黑矮星)21、我國是世界上公認的火箭發源地;我國的航天技術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載人飛船“神舟”五號和“神舟”六號圓了中國人的飛天夢想;現在“嫦娥”一號探月衛星又發射成功,不久的將來,我國宇航員還將登月考察。二、簡答題:1、日食成因?答:當月球運動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如果三者正好處于同一條直線時,月球就會擋住太陽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處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陽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發生了(日食)。日食分(日全食),(日偏食),(日環食)。(P54圖要求會畫)日食發生的幾個特點:(1)、太陽被物體給擋住,(2)、擋光物體是球形(3)、地球、擋光物體和太陽差不多在同一條直線上(4)、擋光物體在運動。日食一般發生在初一,總在太陽光輪的西邊開始。2、月食成因?答:當月球運動到地球的背日面,進入地球的陰影時,就會發生月食。月食發生在農歷的十五前后,有月全食、月偏食。(會畫圖)3、相對來說,月食發生的機會比日食要多一些,日食、月食的出現都是(由于月球繞地球公轉,地球繞太陽公轉)所決定的。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