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課題 《海陸變遷》教學設計教學 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地表形態緩慢的變化和激烈的變化,并能用實例加以說明; 2.知道“大陸漂移假說”和“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觀點,并能用相應觀點解釋相關的客觀現象; 3.清楚世界火山、地震的主要分布規律,簡要說出世界火山地震帶的分布與板塊運動的關系。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相連證據的找尋方向的探究,提高學生研究手段的科學性、指向性,形成科學的思維方法。 2.關注人類如何防震抗災,提高抵御各種自然災害的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從現象到本質的研究,提高學生對探究事物本質的科研興趣;通過魏格納的故事,激發勇于創新的精神;通過火山地震利弊分析,培養辯證思維。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大陸漂移假說、板塊構造學說的主要內容教學難點 運用板塊構造學說解釋地震和火山帶的分布,并解釋相關現象教 學 過 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一、導入新課 播放《冰河世紀4》片段,引入新課二、教學過程 活動一:尋找滄海桑田變化的證據 展示喜馬拉雅山脈海洋生物化石以及海底人類活動遺跡圖片,引導學生展示交流: (1)喜馬拉雅山上的巖石中發現海洋生物的化石說明了什么問題? (2)我國東部海底發現古河道水井等人類活動遺跡反映了該海域過去是什么狀況? 活動二:從世界地圖上得到的啟示 1、閱讀《偶然的發現,偉大的假說》后,你有什么感想? 2、讀圖思考非洲和南美洲的輪廓可以拼合的這一事實,是不是巧合? 活動三:探究板塊運動 1. 20世紀60年代,在大陸漂移的基礎上,科學家們提出了板塊構造學說。 展示六大板塊圖,引導學生完成自主學習任務。 2.解讀板塊構造學說: a.由巖石組成的地球表層并不是整體一塊,而是由板塊拼合而成。 b.全球大致劃分為六大板塊和若干小板塊,各大板塊處于不斷的運動之中。 c.一般來說,板塊的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的交界的地帶,地殼比較活躍。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塊交界的地帶。 3.利用六大板塊圖:引導學生完成:任務二: (1)這六大板塊中哪個板塊基本上全部是海洋? (2)澳大利亞大陸屬于哪個板塊? (3)結合地形圖,亞洲南部的阿拉伯半島和印度半島屬于哪個板塊? 4.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圖中:“→←”表示什么? “←→”表示什么? 任務三: (1)板塊的兩種運動會產生怎樣的現象呢? (2)板塊運動的位置在哪? 5.動畫演示幫助學生理解張裂和擠壓產生的現象。 6.引導學生利用板塊運動的觀點,解釋地理現象。 (1)紅海為什么在不斷擴張? (2)地中海為什么在不斷縮小? (3)喜馬拉雅山脈是怎樣形成的? 7.出示山系圖:請找出世界兩大山系,為什么? 追問:對比板塊分布圖,世界火山和地震帶的分布與板塊的運動有什么內在的關系嗎? 環太平洋地帶、阿爾卑斯——喜馬拉雅地帶 展示交流 (1)該區域曾是一片海洋 (2)該區域曾是一片陸地 總結:地表處于永不停歇的運用之中 學生思考討論 總結歸納:(1)海岸輪廓線相吻合;(2)動物的相似性;(3)古老地層的相似性 大陸漂移假說-魏格納 1.閱讀與讀圖 自主完成任務一: (1)請找出板塊構造學說的理論。 (2)在圖中準確找出六大板塊。 2.圖文結合理解記憶板塊構造學說理論。 3.讀圖分析,展示交流 (1)太平洋板塊 (2)印度洋板塊 (3)印度洋板塊 4.思考交流: 分別表示擠壓和張裂兩種運動。 發現都在板塊交界的地方。 5.觀看動畫,理解張裂和擠壓運動可能產生的地理現象。 擠壓作用: ·陸地:山脈; ·海洋:海溝;海洋縮小。 張裂作用: ·陸地:裂谷、斷層; ·海洋:海洋、海嶺。 6.合作交流: (1)地中海在亞歐板塊和非洲板塊相對運動,相互碰撞擠壓下不斷縮小,最終將消失。 (2)紅海是非洲板塊和印度洋板塊張裂運動形成的,最終會形成新的海洋。 (3)喜馬拉雅山脈是由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發生碰撞擠壓運動形成的。 觀察發現: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集中分布在活躍的板塊交界處。三、課堂小結 總結歸納,本節課的主要知識框架,即課堂板書。四、板書設計作業布置 完成學法大視野上的課后練習教 學 反 思 設計討論活動激發學生學習海陸變遷的積極性,教師給材料放手讓學生間合作共同探索問題,刺激學生知識的內化。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高,學生學習的效果比較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