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5版高考歷史一輪總復習教師用書選擇性必修3第31單元文化的傳承與保護第62講文化的傳承與保護(6份打包)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5版高考歷史一輪總復習教師用書選擇性必修3第31單元文化的傳承與保護第62講文化的傳承與保護(6份打包)

資源簡介

第三十一單元 文化的傳承與保護
時空坐標
主干線索
線索1:文化的傳承。文化的傳承與保護,最初以口頭傳說等形式出現,后來學校、書籍以及圖書館、博物館等逐漸發展成為文化傳承與保護的主要載體,對人類文明的延續起到重要作用。
線索2:文化的保護。難以抵御的自然災害、頻頻發生的戰爭,以及對資源的過度消耗,使得人類文化遺產不斷遭受破壞。在此過程中,人們逐漸認識到文化遺產對于保持民族文化的傳承、維護世界文化多樣性和創造性的重要意義,世界各國采取了種種措施,以保護全人類的共同財富。
第62講 文化的傳承與保護
課程標準 素養考向
1.了解歷史上學校教育、留學、書刊出版、翻譯事業以及圖書館、博物館在文化傳承與傳播中的作用2.通過萬里長城、故宮、京劇等,認識文化遺產保護對傳承民族文化、維護文化多樣性和創造性的重要意義 1.從“時空觀念”“史料實證”角度掌握歷史上學校教育、留學、書刊出版、翻譯事業以及圖書館、博物館發展的歷史,從“唯物史觀”角度理解上述載體在文化傳承與傳播中的作用2.從“史料實證”角度理解萬里長城、故宮、京劇等文化遺產對傳承民族文化、維護文化多樣性和創造性的重要意義3.從“唯物史觀”角度理解科學發展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利與弊
一、文化傳承的多種載體及其發展
(一)學校教育的發展
1.古代學校教育
(1)中國古代學校教育
①主要形式:官學與私學。
a.官學的產生和發展:中央官學:太學,國子監;漢朝開始設立地方官學。
b.私學的產生和發展:春秋時期私學產生。宋代是書院產生和發展的重要時期。
[拓展]宋代書院興盛的原因
(1)宋代程朱理學的興起并向基層滲透,促進了書院的發展。
(2)宋代重文抑武,大興科舉,推動了書院的發展。
(3)宋代商品經濟空前活躍,經濟的發展為書院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
②作用:保存與傳播了古代文化,古代典籍依托于此得以傳承,為科舉考試的推行提供了教育基礎。
(2)古希臘學校教育:產生了歐洲最初的學校形式,奠定了分科教育的基礎。
[拓展]
1.太學是中國古代的大學
漢武帝在長安設太學。太學之中由博士任教授,初設五經博士專門講授儒家經典《詩》《書》《禮》《易》《春秋》。影響:統一思想,加強中央集權;儒家思想成為正統思想,逐漸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有利于傳承儒家思想。
2.中國古代教育的特點與評價
(1)特點:起源早;政府主導;官學與私學并存;儒學主導;體制隨時代不斷發展。
(2)評價:推動了文化的發展與創新;為政府提供了后備人才,鞏固了專制皇權的統治;促進了民族交流;推動了封建經濟的發展;加強了儒家思想的統治地位,凸顯了儒學的社會教化功能;但封建社會后期的文化專制政策阻礙教育的發展,使教育之路越走越窄。
2.近代大學
[拓展]歐洲近代大學建立的背景
資本主義經濟的產生和發展,資產階級力量的壯大;資產階級革命的推動;資產階級思想解放運動的開展。
(1)近代歐洲大學
①法國:拿破侖建立的“大學區”制度,確立了保留至今的國民教育制度。
②德國:德國人洪堡創辦的柏林大學,促成大學職能的轉變,將教學與研究結合在一起。
③美國:美國大學則逐漸傾向于世俗化與商業化。
(2)近代中國大學
①北京大學
A.創建: 戊戌維新運動中。
B.影響:是近代中國第一所由中央政府建立的綜合大學,是中國教育近代化的標志。
②清華大學:1911年創辦的清華學堂, 1928年組建為國立清華大學。
3.現代中國教育的發展歷程
(1)新中國成立初期:①國家收回了教育主權,接管了各級各類學校;②1949年底,召開第一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決定教育要為國家建設服務;③提出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④逐步形成比較完整的國民教育體系。
(2)“文化大革命”爆發后,教育事業受到很大破壞。
(3)“文化大革命”結束后,高考制度恢復。
(4)改革開放后:①1983年,鄧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指導方針;②20世紀90年代實行“科教興國”發展戰略。
4.近現代學校教育的作用
大學在傳承文化、科學研究、培養人才等方面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印刷書的誕生
1.發展歷程
時間 概況
約公元前30世紀 埃及出現的紙草書卷,一般認為是書籍的雛形
春秋戰國乃至秦漢時期 中國早期的書籍——簡策和帛書
東漢 蔡倫改進制成“蔡侯紙”,促進文化的傳播
唐朝 已有雕版印刷品
北宋 畢昇發明了用膠泥制的活字
約15世紀中葉 德國人谷登堡發明了金屬活字印刷,直接催生了印刷書
2.印刷書誕生的意義
(1)印刷書的誕生,使得掌握書籍的不再是少數人。
(2)有助于文化的大眾化,對提高人們的文化修養、促進各民族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拓展]活字印刷術發明的意義
1.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體現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
2.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是印刷史上一次偉大的技術革命。
3.提高了印刷效率,促進文化傳播與發展。
4.為書籍的傳抄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條件,為書籍及時有效的傳播提供了便利的條件。
(三)圖書館的成長
1.國外圖書館
(1)亞述巴尼拔圖書館:古文明遺址中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宏大、書籍最齊全的圖書館。
(2)19世紀下半葉,英、美等國家出現了面向所有人開放的具有近代意義的公共圖書館。
2.國內圖書館
(1)古代
①官府藏書:朝廷設有專門掌管典籍的史官,并建有“府”“閣”“堂”“室”等藏書之所。
②私家藏書:私家藏書伴隨私學的出現也得到發展。
(2)近代:1909年,清政府開始籌建京師圖書館。1916年起,國家圖書館的職能開始體現。
(3)現代
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 京師圖書館改名為“北京圖書館”,1998年改稱“國家圖書館”。
②全國范圍內逐漸建立各級各類的圖書館。
3.作用:不僅限于保存古籍和文化遺產,而且逐漸發展出服務公眾的職能。
〔圖解歷史〕
中國圖書館的發展階段及主要特征
[拓展]公共圖書館的職能
(1)保存人類文化遺產。(2)開展社會教育。(3)傳遞科學情報。(4)開發智力。(5)提供文化娛樂。
(四)博物館的建設與發展
1.國外博物館
(1)最早的博物館:公元前290年前后,托勒密·索托在埃及創建了亞歷山大博學園。
(2)1683年,阿什莫林博物館被視作第一個具有近代特征的博物館。
(3)18世紀,大英博物館、法國的盧浮宮等博物館建立。
[拓展]近代博物館出現的原因
(1)文藝復興、啟蒙運動等思想解放運動為近代博物館的產生提供了思想前提。
(2)藏品數量的增長和收藏范圍的擴大為近代博物館的產生提供了物質前提。
(3)自然科學的發展,促進了近代博物館的產生。
(4)一批博物館學著作的出現,促進了博物館建設的科學化進程。
2.國內博物館
(1)近代
①19世紀六七十年代,法國人韓伯祿在上海建立的自然歷史博物院,是中國最早出現的近代意義上的博物館。
②1905年,張謇在江蘇南通建立的南通博物苑,是中國人自建的第一個公共博物館。
③國立歷史博物館,1926年正式開館。
④1933年,蔡元培等倡議在南京建立國立中央博物院,1948年部分竣工。
(2)現代
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國立歷史博物館改名為“國立北京歷史博物館”。
②故宮博物院:1925年成立,現為中國最大的古代藝術博物館。
③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1959年建成,是中國第一個綜合類軍事博物館。
④中國國家博物館: 2003年2月正式組建,是世界上單體建筑面積最大的博物館。
3.作用:(1)博物館是征集、收藏、展示、研究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產的重要場所。
(2)博物館也是進行國民教育的重要場所,全方位向公眾提供關于自然、文化各領域的知識,以一種特有的方式擔負著文化傳承和傳播的使命。
[拓展]圖書館、博物館建立的作用:保存人類文化遺產;開展社會教育;開發智力資源;提供文化娛樂。
二、文化遺產:全人類共同的財富
(一)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利用
1.文化遺產需要保護的原因
(1)文化遺產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
(2)文化遺產一直受到嚴重威脅。
2.文化遺產保護的發展過程
(1)古代
往往是從收藏藝術珍品開始的,成為人們擁有財富與權力的體現。
(2)近現代
①外國
近代 1834年,希臘針對古跡保護制定了法律
現代 1964年的《國際古跡保護與修復憲章》,是關于古跡保護的第一個國際憲章,強調對文物古跡的保護以歷史的真實性為第一要義,有著深遠的意義
②中國
晚清 1906年清政府頒布《保存古物推廣辦法》
民國時期 1930年,南京國民政府公布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文物保護法律《古物保存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 完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全國性文物普查
1982年 通過并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是由國家最高立法機關頒布的法律
(二)《世界遺產公約》
1.制定原因
任何文化和自然遺產都是人類共同財富。
2.通過
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17屆會議通過。
3.目的
旨在集各國之力,對日益遭到損毀的文化和自然遺產實施有效保護。
〔概念闡釋〕
世界遺產
(1)世界遺產的內涵: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它所屬的世界遺產委員會確認的人類罕見的、目前無法代替的財富,是人類公認的具有突出意義和普遍價值的文物古跡和自然景觀。
(2)世界遺產的基本形態:自然遺產、文化遺產、自然和文化雙重遺產、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共同構成了世界遺產的四種基本形態。
4.內容
①《世界遺產公約》充分肯定文化遺產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整個國際社會有責任通過提供集體性援助來參與保護。
②《世界遺產公約》確定了文化遺產、自然遺產、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三種類型。
5.《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
199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條例》,正式提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概念。
〔概念闡釋〕
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等。
6.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保護
(1)歷程
①1985年11月,中國正式加入《世界遺產公約》。
②2004年8月,中國又加入《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
③2006年審議通過的《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管理辦法》,強調“世界文化遺產工作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方針,確保世界文化遺產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④2011年,中國還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
(2)意義
保護遺產、傳承文化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推動了中國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的發展。
(三)各國的歷史遺跡與文化遺產
1.外國
(1)古代:雅典衛城、古羅馬城、阿布辛拜勒神廟、孟菲斯及其墓地金字塔等。
(2)近代:佛羅倫薩堪稱包羅萬象的藝術之城。
2.中國
(1)代表: 長城、莫高窟、明清皇宮、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周口店北京人遺址、泰山。
(2)現狀:中國是目前世界上擁有非物質文化遺產數量最多的國家。
[特別提示]文化遺跡與文化遺產的區別
文化遺產包括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遺跡又稱自然和文化遺跡地,分為自然遺跡和文化遺跡。二者沒有根本區別,只是詞性不同:文化遺產是抽象的概念(包括建筑物、碑雕、壁畫、戲劇、工藝等),文化遺跡是具象的概念,必須是一個具體的實物(如故宮、頤和園、長城、圓明園等)。
主題 從“史料實證”角度認識文化傳承的多種載體
[史料一]漢武帝時,在中央設立太學,地方設立郡(國)縣學,以后歷代都依例設立。太學里博士(教師)與博士弟子(學生),是享受國家俸祿的公職人員。在太學,教學以傳授儒家經典為主,定期考核,學生成績優秀者可以直接進入仕途。教學形式有教師講授和學生之間次第相傳等。
[問題1]根據史料一,概括指出古代中國官學教育的基本特點,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分析其影響。
[提示]特點:建立了從中央到地方完整的教育體系;以儒家思想為主要教學內容;經費有國家的保障;目的主要是培養后備官員;官學受到國家嚴格控制和管理。影響:培養了人才,鞏固了統治,有利于文化的傳播和發展。
[史料二]北宋的最高統治者認識到書院能在一定程度上改變朝廷面臨的士無求學之所的尷尬局面,于是通過賜書、賜額等方式,將其納入官方的監管之下。可以說從宋代開始,書院自身已經進行了調整,即從單純追求學術研究與傳播的辦學模式向追求學術研究與傳播和為科舉服務并行的辦學模式轉變。
——摘編自李兵、李文藝《對中國古代書院
教育科舉化原因的思考》
[問題2] 根據史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宋代書院教育的社會作用。
[提示]社會作用:滿足了知識分子讀書應試的需要;彌補了官辦教育的不足;提高了大眾素質;促進了文化的普及。
[史料三]在1100年至1200年間,大量的新知識涌入西歐,這些新知識沖破了大教堂學校和修道院學校的束縛,產生了有學問的職業。它吸引了來自歐洲各地的求知欲旺盛的青年……來到巴黎和博洛尼亞,組成那些學術行會,并給予我們對于大學的最初和最好的定義:一個由教師和學生組成的社團。
——摘編自賀國慶《歐洲中世紀大學起源探微》等
[問題3]根據史料三和所學知識,簡要分析中世紀歐洲大學的勃興帶來的積極影響。
[提示]積極影響:推動科學和知識的傳播;促進了城市的發展和繁榮;是現代大學的雛形,為大學的傳統和組織形式打下了基礎;為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作了準備。
[史料四]漢代藏書主要分為六藝略、諸子略、詩賦略、兵書略、術數略、方技略六大類內容。從唐代開始,正式確定了經、史、子、集的名稱和順序。中國古代圖書館無論官藏私藏,均是重在收藏,處于名副其實的“藏書樓”階段。
——摘編自謝灼華《中國圖書和圖書館史》等
[問題4]根據史料四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我國古代圖書館對后世的影響。
[提示]影響:保存傳統文化,有利于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為我國近現代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奠定基礎。
[拓展]
一、中國古代教育的特點
1.內容:儒家經典,注重倫理道德教育,重文輕理(技),以文科知識為主。
2.目的:培養封建官吏,培養學生的治國平天下的社會責任感。
3.形式:以私塾教育為主要形式(孔子開創),還包括學院教育(唐朝興起,宋朝興盛)。我國宋朝有著名的四大書院,這就是江西廬山的白鹿洞書院、湖南長沙岳麓山的岳麓書院、湖南衡陽石鼓山的石鼓書院和河南商丘的應天府書院。
4.局限性:教育的發展,知識的傳播必然為科技進步創造條件。但在中國封建社會,由于封建教育是以培養封建官吏,適應封建統治需要為目的的,“學而優則仕”。所以,事實上對科技的進步作用,是極為有限的,甚至到了封建社會晚期,教育與學風對科技進步起了反作用。但在封建社會繁榮時期,專業教育的貢獻是較突出的,應予以肯定。
二、書院教育的特點和作用
1.特點
(1)書院的教育經費來源多樣化。
(2)書院實行山長負責制,管理體制日趨完備。
(3)書院實行開放式的教學和研究。
(4)書院教學注重啟發引導,提倡切磋討論,講究身心涵養。
2.作用
(1)書院的產生在中國古代教育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書院擴大了中國古代學校教育的類型,起到彌補官學不足的作用。
(3)書院提倡自由講學,注重討論式,學術風氣濃厚,開辟了新的學風,成為推動教育和學術發展的重要動力。
(4)書院有許多有效的經驗措施,成為中國封建社會中后期一種重要的教育組織形式。第三十單元 戰爭與文化交鋒
時空坐標
主干線索
線索1:戰爭征服。為爭奪資源,人類歷史上時常出現戰爭。亞歷山大遠征和蒙古西征,開疆拓土,建立龐大帝國。資本主義興起后,各大國為爭奪殖民地和世界霸權而進行的戰爭,最終演變為兩次世界大戰。戰爭帶給人類深重的災難,使人們流離失所,生靈涂炭,給人類經濟社會發展造成嚴重破壞。
線索2:文化交鋒。戰爭在客觀上造成了不同文化的碰撞與交鋒。不同文化在相互碰撞中交流、交匯、傳播,或被動或主動地對文化進行選擇與重構,促進了人類文化的交融與發展。在這些戰爭過程中,被征服、被壓迫者爭取解放的斗爭艱苦卓絕,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世界殖民體系最終走向了瓦解。
第61講 戰爭與文化交鋒
課程標準 素養考向
1.通過了解歷史上的著名戰爭,理解戰爭對人類文化的破壞,以及造成的文化斷裂2.認識戰爭在客觀上又為不同文化的碰撞提供了契機 1.掌握亞歷山大遠征、蒙古西征、美國獨立戰爭、拿破侖戰爭的史實,從“史料實證”“唯物史觀”角度理解戰爭對文化產生的消極影響和客觀上的進步作用2.從“唯物史觀”角度全面理解歐洲的文化侵略3.從“史料實證”角度了解兩次世界大戰與殖民地民族民主運動的關系,從“唯物史觀”角度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新興民族國家的文化特征
一、古代戰爭與地域文化的演變
(一)亞歷山大遠征與“希臘化時代”
1.亞歷山大遠征
(1)概況:率軍歷經10年征戰,征服了從小亞細亞到印度河流域的廣大地區。
(2)破壞性
①希臘城邦底比斯被夷為平地,居民被賣為奴。
②腓尼基名城推羅被攻陷后,成年男性居民幾乎都被屠殺,婦女和兒童被賣為奴隸。
③波斯古都波斯波利斯被劫掠一空。
④在中亞,大量當地居民或被屠殺或被強制遷移。
(3)希臘化
①在埃及,他自稱法老之子。
②在波斯,他以波斯帝國正統繼承人自居,沿用波斯帝國的制度,任用波斯人為官員,推廣波斯禮儀。
(4)“希臘化世界”
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去世,其部下陷入混戰,帝國逐漸分裂為托勒密埃及、塞琉古王國和馬其頓王國三個主要國家。這些區域被統稱為“希臘化世界”。
[拓展]亞歷山大“希臘化”的實質
亞歷山大在埃及和波斯的措施,目的在于樹立自己的正統地位,增強文化認同,進而鞏固亞歷山大帝國的統治。
2.希臘化時代
(1)亞歷山大城、安條克和帕加馬等成為新的希臘文化中心。
(2)托勒密埃及鼓勵文化發展,吸引學者前往研究。
(3)文學、科學的發展
文學 學者們系統整理和研究了《荷馬史詩》和古典希臘的悲劇、史學、地理學作品,基本形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版本
科學 歐幾里得編寫的《幾何原本》流傳后世;阿基米德提出了著名的物理學定理;埃拉托斯提尼對地球周長作出了精確的計算;醫生通過解剖尸體,對人體的神經系統及消化系統進行了基礎研究
3.西亞、北非文化:在廣大的鄉村地區,農民保持他們原有的宗教和風俗。
[拓展]“希臘化時代”文化的特點
從總體上看,“希臘化時代”文化具有多元性和開放性的特點。
(1)文化交往從以往的單向性發展為雙向性。
(2)文化融合是軍事征服的結果。
(3)文化中心逐漸東移。
(4)文化交往的趨勢是融合型的文化取代純粹的東方文化和希臘文化。
(二)蒙古西征與東西方交流
1.過程
順序 概況
第一次西征 1218年,成吉思汗以復仇為由,滅掉花剌子模國,蒙古軍隊直抵黑海北岸
第二次西征 滅亡金朝之后,征服今俄羅斯、烏克蘭地區的諸多公國和部族,一直打到今德國、匈牙利和巴爾干半島
第三次西征 13世紀中葉,蒙古以西亞地區為目標,攻占巴格達
2.影響
(1)對政治版圖來說,四大汗國在名義上仍將元朝尊為宗主國。
(2)給被征服地區的社會經濟帶來嚴重破壞,但客觀上推動了東西方的交流。
(3)蒙古西征還引發了較大規模的民族遷徙。
[拓展]全面辯證地看待蒙古西征的影響
(1)進步性:大大推動了東西方的互相了解;引發了較大規模的民族遷徙;使亞歐內陸的民族分布產生了變化,一些被征服地區的文化面貌有所改變。
(2)破壞性:使得被征服地區經濟發展受到嚴重的阻礙,社會生產力遭到破壞,人口大量死亡。
二、近代戰爭與西方文化的擴張
(一)獨立戰爭后的美國文化與拉丁美洲文化
1.美國文化
(1)獨立戰爭前的北美文化。
①特征:各種文化相互融合與混合,形成了美國文化的多元特征。
②評價:“美利堅人”成為北美殖民地居民的共同名稱;白人對黑人和印第安人的種族歧視和文化優越感根深蒂固。
(2)獨立戰爭后美國文化的發展。
①原因:獨立戰爭的推動;1787年聯邦憲法的頒布;聯邦制共和國的建立。
②表現:權力制衡原則成為美國政治文化的組成部分;自由女神像成為美國文化的重要符號之一。
③評價:發展種植園經濟和繼續實行奴隸制,是與美利堅主流文化相違背的,是美國歷史上黑暗的一面。
2.拉丁美洲文化
(1)背景:到19世紀上半葉,西班牙和葡萄牙控制著美國以南的廣大美洲地區。拉丁語族的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是這一地區的主要語言。
(2)表現
①歐洲白人、印第安人和黑人的種族形成等級分明的“混血社會”。
②傳統的印第安文化逐漸消失,西班牙、葡萄牙文化成為主體,天主教成為拉丁美洲的主要宗教。
③拉丁舞成為拉丁美洲的重要文化符號之一。
(3)發展
①19世紀上半葉,除海地外,西屬殖民地的土生白人成為革命的主要領導者。
②獨立后的西屬拉丁美洲和葡屬巴西都頒布了憲法,取消了奴隸貿易和奴隸制,以及印第安人的人頭稅和強制勞役,但對黑人與印第安人的種族壓迫與歧視仍然存在。
③戰爭也促成了戰后考迪羅獨裁權力的形成。
(4)特點:多元性非常明顯。
〔概念闡釋〕
美國文化與拉丁美洲文化
都以歐洲殖民者的文化為主體,發展了文化的多元性特征;都有對黑人與印第安人的種族壓迫與歧視。
(二)拿破侖戰爭后歐洲文化的重構
1.背景
(1)17—18世紀,歐洲大多數國家處于封建統治之下。
(2)拿破侖通過戰爭,建立了龐大帝國,傳播了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成果。推行《拿破侖法典》,傳播啟蒙思想,受到各國革命者的歡迎。
(3)拿破侖的壓迫,引起歐洲各地民主意識和民族獨立要求不斷高漲。
2.主要內容:封建、專制成為眾矢之的,民主、獨立、自由、法治等成為歐洲的普遍訴求。
3.表現
(1)對俄國
①一些貴族青年軍官發動武裝起義,被稱為“十二月黨人”。
②在俄國傳播了革命的主張。
(2)對波蘭
1830年11月,一批貴族青年軍官和學生在華沙發動了起義,進一步推動了波蘭的民族解放斗爭。
(3)對德意志
①普魯士進行并不徹底的廢除農奴制改革。
②1848年,奧地利和普魯士等地發生革命,要求建立統一的獨立國家、制定憲法。
(三)歐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
1.目的:改造甚至消滅被殖民地區的文化,淡化其民族意識。
2.結果:被侵略的民族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外來文化,但也努力保護自己的傳統文化,使自身文化呈現出新的多樣性。
3.概況: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文化的多樣性。
(1)中國
①以林則徐、魏源、鄭觀應等為代表的志士仁人,主張向西方學習以求自強。
②清政府的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也使一些新技術、新思想傳入中國。
(2)印度
①英國把英語、英國的法律體系、政府體制、文官制度等移植到印度。
②印度上層精英運用歐洲的意識形態來反抗英國的殖民統治,并提出“印度人的印度”的口號。
③印度傳統文化頑強地保留下來。
④種姓制度雖然被廢除,但仍然在社會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3)埃及
①埃及獨立后實行君主立憲制。
②伊斯蘭教仍是主要宗教。
三、現代戰爭與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一)第一次世界大戰與民族民主意識的覺醒
1.背景
(1)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東歐和東南歐的被壓迫民族的民族獨立愿望和行動高漲。
(2)第一次世界大戰客觀上將自由、民主與民族獨立的思想進一步傳播。
(3)第一次世界大戰摧毀了四大帝國,誕生了一系列民族獨立國家。
(4)第一次世界大戰對歐洲的殖民帝國產生了重要影響。
2.表現
(1)亞洲
①中國:五四運動爆發,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開始接受馬克思列寧主義。
②越南:胡志明以民族解放斗爭來爭取國家獨立。
③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持續開展。
(2)其他地區:非洲的埃及,拉丁美洲的尼加拉瓜、墨西哥等。
3.影響:形成20世紀第一次民族民主運動的高潮,沖擊了以歐洲為代表的殖民主義勢力,世界殖民體系開始解體。
(二)第二次世界大戰與世界殖民體系的瓦解
1.背景
(1)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反法西斯聯盟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獨立要求。
(2)戰爭結束后,殖民主義急速衰落、亞非拉地區經濟發展和民族民主意識更為廣泛的傳播。
2.表現
(1)朝鮮獲得了獨立,中國收復了臺灣。
(2)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英帝國很快解體。
(3)戰后法國總統戴高樂簽署《埃維昂協議》,承認阿爾及利亞獨立。
3.影響
(1)第二次民族民主革命浪潮席卷了所有帝國主義列強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2)世界殖民體系最終土崩瓦解,退出了歷史舞臺。
[拓展]戰后非洲民族獨立運動的特點
1.同亞洲、拉丁美洲民族獨立運動相比,非洲獨立運動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在幾十年中就摧垮了殖民主義者經營了幾個世紀的殖民體系。
2.沒有出現無產階級領導的民族獨立運動。
3.取得獨立的斗爭方式多樣,有群眾性的政治運動,也有通過武裝斗爭贏得獨立的。
(三)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新興民族國家的文化發展
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出現的一系列新興民族國家,形成了當地民族文化與西方文化相結合的新文化。
2.概況
(1)印度文化
①接受來自西方的自由主義、民族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中的一些基本價值取向,同時注重發展傳統文化。
②印度的政治體制學習英國,采取宗教與政治分離政策,主要官方語言為印地語和英語。
③印度崇尚甘地思想,尊重宗教信仰的多樣性。
④歷史傳統中的種姓因素等仍然影響著政治與社會生活。
(2)新加坡和韓國
①20世紀60—80年代,新加坡、韓國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都注意發揚儒家文化的精華。
②注意吸收西方文化的精華,努力創造一種現代的東方文化。
(3)埃及
①具有非洲特點的阿拉伯文化,并帶有歐洲和西亞等地的文化元素。
②伊斯蘭教為官方宗教,阿拉伯語為官方語言,但英語和法語也被廣泛使用。
③古埃及留下的諸多名勝古跡成為埃及乃至世界的文化遺產。
主題 從“唯物史觀”角度認識戰爭對人類文明的雙重影響
[史料一]亞歷山大在遠征過程中,屠殺的平民多達25萬人。波斯帝國戰敗投降后,亞歷山大仍然縱兵燒殺搶掠,將富麗堂皇的波斯宮殿付之一炬,最后搶走的黃金數量驚人,需要5000頭駱駝和2萬頭騾子馱運。……亞歷山大遠征,促進了東西方之間的聯系,雙方貿易往來更加頻繁,許多希臘商人、士兵、學者和移民來到西亞、埃及,其生活方式、風俗、語言和文字由此傳入東方,同時也從東方汲取了不少文化養分。
——摘編自[法]杜丹《古代世界經濟生活》等
[問題1]史料一中,法國學者是如何評價亞歷山大遠征的?
[提示]評價:亞歷山大遠征是一次掠奪性遠征,對亞洲文明造成一些毀壞性的破壞,但是客觀上也促進了東西方之間的聯系,雙方貿易往來更加頻繁,希臘和東方文化獲得了直接交流和融合的機會。
[史料二]拿破侖在其所有征服地區都貫徹法國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則。他廢除封建制度和農奴制,承認所有公民的平等,實施其著名的法典。……對拿破侖來說,最致命的是他于 1812年侵入俄國時所遇到的俄國各階層人士的激烈抵抗。這種抵抗……造成拿破侖大軍的災難性的毀滅。從俄國冰凍的平原上開始,拿破侖的事業一落千丈,并不可避免地在厄爾巴島上結束了。
——摘編自[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問題2]根據史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請你對拿破侖的對外戰爭做簡要評價。
[提示]評價:拿破侖的對外戰爭保衛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同時掃蕩了歐洲大陸的封建勢力,將法國大革命的思想傳播到歐洲各地;后期的對外戰爭則帶有明顯的侵略和爭霸性質,因此最后失敗。
[史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長期性和殘酷性,不僅使各國人民渴望和平,也使一些政治家考慮建立一個能夠保障和平從而保護列強利益的國際組織。戰爭摧毀了許多限制婦女的條款,1919年超過30歲的英國婦女獲得了一定程度的選舉權,褲子成為可以接受的婦女服裝;裙角也驟然上升。
——摘編自[美]布賴恩·萊瓦克等
《西方世界:碰撞與轉型》
[史料四]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和戰爭給人類造成的巨大災難,不僅使西方世界籠罩在一片“世紀末”的悲涼氣氛之中,同時也使本來對學習西方文化充滿熱情和希望的一些中國人產生了懷疑和動搖,加上其他方面的原因,對中國思想文化產生了重大影響。
——摘編自鄭大華《第一次世界大戰對戰
后(1918—1927)中國思想文化的影響》
[問題3]根據史料三、四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戰分別對西方和中國的文化重構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提示]對西方:第一次世界大戰使西方出現了悲觀主義與和平主義思潮,推動了國際聯盟的成立和女性角色及性別文化的劇變等。
對中國:中國人開始對西方的民主與科學進行反思,重新探求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并加快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拓展]兩次世界大戰對民族民主運動的影響
1.第一次世界大戰客觀上將自由、民主和民族獨立的思想進一步傳播到歐洲、西亞和北非各地,激發了歐洲、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民族民主意識的覺醒,出現了 20 世紀第一次民族民主運動的高潮。
2.第一次世界大戰后期,俄羅斯帝國、奧匈帝國、德意志帝國和奧斯曼帝國紛紛解體,誕生了一系列民族獨立國家,改變了歐洲、西亞和北非的政治版圖。
3.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形成的民族自決原則成為指導殖民地人民為獨立、民主而斗爭的武器。
4.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反法西斯聯盟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獨立要求。
5.二戰后,隨著殖民主義的急速衰落、亞非拉地區經濟的發展和民族民主意識更為廣泛地傳播,第二次民族民主革命高漲。第二十九單元 商路、貿易與文化交流
時空坐標
主干線索
線索1:商路與貿易。古代經由中國西北和中亞、連通歐亞大陸的絲綢之路,為中國與西方之間的物質和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成為東西方物質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近代以來,隨著新航路的開辟與工業革命的擴展,世界各洲間貿易的擴大,全球貿易網逐漸形成。
線索2:文化交流。商品的世界性流動促進了各國的文化交流。古代絲綢之路及世界其他區域的商路,在文化交流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對促進文化交流發揮了重要作用。各國文化隨同其商品一道,傳播到世界其他地區。文化在不斷交流借鑒中向前發展。
第60講 商路、貿易與文化交流
課程標準 素養考向
1.了解不同時代、不同類型商路的開辟2.通過了解商品所體現的特色文化,理解貿易活動在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1.從“時空觀念”“史料實證”的角度了解古代中西方的重要通道——絲綢之路以及近代以來全球貿易網的形成過程2.從“史料實證”“家國情懷”的角度理解古代商路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理解商品與文化交流的關系
一、古代的商路、貿易與文化交流
(一)絲綢之路
1.標志:公元前138年,張騫出使西域,被稱為“鑿空”。
2.衰落:唐朝中期以后,受割據、戰亂等因素影響,加上東西方的海路聯系日益活躍,絲綢之路在東西交通中的重要性漸趨下降。
[拓展]張騫通西域的影響
(1)政治:加強對西部邊疆地區的有效管轄,有利于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
(2)經濟:促進物種的交流,有利于邊疆開發和經濟發展。
(3)外交:促進絲綢之路暢通,有利于中外經濟、文化交流,擴大中華文明的影響力。
(4)文化“鑿空”和“絲路”精神,成為中國人民不畏艱險、勇于開拓的歷史象征。
(二)歐亞大陸其他重要商路
1.“草原絲綢之路”:從漠北草原或南西伯利亞西行,經由咸海、里海以北通往歐洲或小亞細亞。
2.“西南絲綢之路”:從關中平原入蜀至成都平原,沿橫斷山麓南下,跨越瀾滄江、怒江,向西進入緬甸和印度,再通往中亞、西亞等地。
3.“海上絲綢之路”
(1)早在西漢,中國就已經開辟了通往印度洋的海路。
(2)宋元時期,廣州、泉州、明州等沿海口岸,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交易樞紐。
[特別提示]“海上絲綢之路”兩條航線
(1)南線:漢武帝時,開通由嶺南合浦郡徐聞縣(今廣東徐聞縣)到達印度南部的航線。
(2)北線:由山東半島到朝鮮、日本的航線。
[拓展]宋代轉為海上貿易為主的原因
(1)北方少數民族政權的崛起,阻斷了陸路絲綢之路。
(2)北宋滅亡后,南宋建都臨安,政治中心南移,促進了海上貿易發展。
(3)兩宋時期,經濟重心由北方黃河流域轉移到江南地區,促進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
(3)明初鄭和下西洋達到了古代“海上絲綢之路”交通的巔峰。
[特別提示]“鄭和下西洋”中的貿易特征
鄭和下西洋是古代中國朝貢貿易體制的典型代表,其特征是貿易通過朝貢與賞賜完成,以不計經濟效益“宣揚國威”的政治目的為主。隨著明朝綜合國力的下降,無力承擔遠洋航行費用,傳統遠航走到盡頭。
(三)古代商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
1.物質和技術
(1)對外輸出
①隨著中國絲綢的不斷向西出口,養蠶和繅絲技術逐漸傳到東羅馬帝國。
②漆器及其制造技術、鐵器及冶鐵技術,也很早經由中亞向西傳播。
③瓷器主要經由海路外銷到東南亞、南亞、西亞、北非、東非等地。
④西亞和北非工匠大量仿制中國各類瓷器。
(2)對內引入
①西漢獲得了大宛國當地出產的良種“汗血馬”,同時引進了優良的飼草苜蓿,以及葡萄等水果。
②西瓜和古代文獻中帶有“胡”字的物種,如胡桃、胡瓜、胡蔥、胡椒、胡蘿卜等,基本都是通過西域傳入的。
③中亞和西亞的服飾、飲食對隋唐社會產生重大影響。
④宋元時期,棉花從陸、海兩個渠道傳入中國。
⑤香料、珠寶、金銀器皿等外來商品,早期多從陸路輸入,自宋代起基本來自海路。
[拓展]古代中國絲綢之路貿易商品的演變
漢唐時期,東西方貿易的主要商品為絲綢,故橫跨亞歐大陸的貿易通道被稱作“絲綢之路”。唐宋以后,東西方貿易主要商品轉變為瓷器和茶葉。
[特別提示]棉花的輸入與傳播
棉花原產于印度和阿拉伯地區,宋朝時傳入中國。元朝上海松江地區的黃道婆改進棉紡織技術,到明朝成為百姓的主要衣料。
2.精神和文化
(1)佛教在漢朝傳入中國,此后深刻影響了中國的思想、文學和藝術創作。
(2)絲綢之路沿線保存下來的著名佛教石窟,融匯了東西藝術風格。
(3)繼佛教之后,祆教、摩尼教、猶太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陸續傳到中國。
(4)中亞和西亞的雜技、魔術、音樂、舞蹈在漢唐王朝廣受歡迎。
(5)中醫藥知識隨著煉丹術傳到阿拉伯地區。
二、近代以來的世界貿易與文化交流的擴展
(一)全球貿易網的形成
1.15世紀之前:世界貿易主要局限于各洲內部和亞歐大陸之間。
2.“地理大發現”后
(1)背景:新航路的開辟和西歐各國的殖民擴張。
(2)表現
①國際流通中的商品種類與數量大大增加,咖啡、煙草、可可等出現在歐洲市場并成為歐洲人喜愛的商品。
②歐洲的產品也開始在美洲市場銷售。
③貿易的擴大促進了股份公司的出現和發展,如荷蘭東印度公司、英國東印度公司等。
④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市場初步形成。
[特別提示]新航路開辟的實質
新航路開辟后,西方國家逐漸掌握了海上絲綢之路的主導權,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實質是西方資本主義文明與東方農耕文明之間的一場較量。
3.工業革命以后
(1)形成了西歐、北美國家生產和出口制成品,其余國家生產和出口初級產品的國際分工和貿易格局。
(2)類型豐富的工業產品,通過更快速的交通工具輸送到世界各地。
[特別提示]工業革命后國際分工發展本質上是由歐美資本主義國家所操控的世界市場格局,他們利用世界市場提高工業制成品價格,壓低農產品和原材料價格,把亞非拉等殖民地作為他們的原料產地和商品傾銷市場。
4.兩次世界大戰期間:20世紀上半期的兩次世界大戰影響了世界貿易的發展。
5.第二次世界大戰后
(1)因冷戰的發生,社會主義國家與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貿易受到極大影響。
(2)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簽署的《關稅與貿易總協定》以及各國圍繞貿易、關稅的談判,仍推動著世界貿易的發展。
(3)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發展、冷戰的結束以及世界貿易組織的成立,世界貿易突飛猛進。
(4)生產的國際分工進一步向廣度和深度發展,一些產品往往由眾多國家的公司合作完成。
(二)商品流動與文化交流國際化
1.條件
(1)買賣雙方的接觸、洽談、協商、協議,以貿易為平臺輸送的各種商品,把世界各地的生產者、消費者緊密聯系在一起。
(2)同時也以直接和間接的渠道呈現各自的知識、信念、道德、藝術和習俗等。
2.表現
(1)飲茶風俗
①16世紀以后,中國茶廣泛傳播到歐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等地區。
②中俄之間形成了著名的“萬里茶道”。
③英國茶會上用中國茶和中國的茶具來招待客人成為主人炫耀的方式。
④各國創造出新的茶文化。
〔概念闡釋〕
中國茶文化
中國茶文化的含蓄內斂包含了道家清靜無為和儒家強調自我修養的思想內涵,與講究嫻靜淡雅的東方美學相結合,成為中國文化的標志性符號之一。
(2)服飾變化
①17世紀末,回到法國的傳教士穿著中國服裝參加舞會。
②中國服裝的面料、款式、紋樣等,融入法國18世紀的服裝設計之中。
③20世紀初,法國設計師設計的女裝有取名為“孔子”的中國大袍式系列。
④民國早期設計的中山裝兼具中西服裝的特點。
(3)鐘表技術
①鐘表誕生于歐洲,大約在16世紀中期經由澳門傳入中國內地。
②到18世紀,中國進口鐘表的數量已經很多。
③鐘表在社會中下層中逐漸流行。
④中國人制作的鐘表,其外觀多體現了中國自身的文化特色。
3.發展
(1)進入20世紀,全球貿易網的形成大大促進了文化的交流。
(2)除了傳統的與吃、穿、用等相關的商品,電影、音樂、電視節目、動漫、書籍等各國文化產品也銷往世界各地。
主題 從“史料實證”角度認識絲綢之路
[史料一]唐朝的對外貿易范圍更加廣泛,政府的政策也更加開明,對外來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政策,所以唐朝時期吸引了波斯、阿拉伯商人前來貿易,絲綢之路上的貿易往來非常頻繁,中國商人的足跡也遠達非洲和歐洲許多地區。
——摘編自楊曉璐《中國古代對外貿易綜述》
[史料二]絲綢之路在唐朝進入了全盛時期。唐朝的西部疆域超過了漢朝,設置安西四鎮,駐兵防守,由安西都護府管轄……為絲綢之路的暢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高宗至玄宗時期,從事國際商貿的粟特人,長期操縱著絲綢之路的轉運貿易。他們不僅在經濟交流而且在文化交流中都起著重要作用。
——摘編自樊樹志《國史概要》
[問題1]根據史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唐朝絲綢之路繁榮的原因。
[提示]原因:唐朝封建經濟繁榮為絲綢之路的繁榮提供了物質基礎;唐朝政策開明,社會安定,對外來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政策,為絲綢之路的繁榮提供了寬松的社會環境;唐朝西部疆域廣闊,先后設置機構管轄,保護沿途商旅貿易往來,為絲路的繁榮提供了保障;唐朝文化繁榮,制度先進,對很多國家具有極大的吸引力;漢朝以來形成的良好基礎等。
[史料三]陸上絲綢之路是連接中國腹地與歐洲諸地的陸上商業貿易通道,形成于公元前2世紀與公元1世紀間,直至16世紀仍保留使用,是一條東方與西方之間經濟、政治、文化進行交流的主要道路。歷史上,中國的絲綢、陶瓷通過陸上絲綢之路走向世界,這些傳統的商品至今依然在陸上絲綢之路廣袤的沿線上煥發著青春。
[問題2]根據上述史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古代絲綢之路的作用。
[提示]作用:絲綢之路促進了中國古代對外貿易的發展;成為貫通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紐帶;成為歐亞大陸人民的交往橋梁。
[拓展]
1.陸海絲綢之路興起的原因
(1)陸上絲綢之路
①軍事外交:秦漢帝國建立后,形成了“御胡”和“拓疆”戰略。當時朝廷致力于與外藩的朝貢關系,探察并消弭“夷狄”對“天朝”的軍事威脅是國家政策的重心,因此,兩漢派出的使節幾乎全部肩負軍政使命,正是這種軍事外交推動了張騫“鑿空”的偉業。
②商業訴求:西漢以前,從中原到西域早就有斷續、零星的民間商貿活動。張騫通西域后,從長安到中亞、西亞的使節、商賈往來不絕,而東漢的班超、班勇父子在西域的經營活動,除軍政目的外,也有確保商路暢通的意圖。
③傳道弘法:在絲路上,既有外域高僧沿絲路來華傳教,如鳩摩羅什、菩提達摩等;也有中土高僧西天取經,如東晉法顯和唐朝玄奘。
(2)海上絲綢之路
①北方戰亂頻繁,陸上絲綢之路受阻。
②經濟重心南移,南方工商業經濟的繁榮。
③中國航海造船技術的進步。
④唐宋政府重視海外貿易,實行官商分利的政策等。
2.絲綢之路的特點
(1)起源早,歷史悠久。最早的絲綢之路距今已經有 2600余年的歷史。
(2)線路多,覆蓋面廣。古代絲綢之路包括陸上絲綢之路、“草原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等,覆蓋了歐亞大陸乃至非洲地區。
(3)時間長,歷時千年。從漢代張騫“鑿空”到明代絲綢之路衰敗,歷時 1600余年。
(4)重經濟,互利互惠。張騫出使西域主要是出于軍事目的,但他所開辟的這條道路在后來所產生的作用卻遠遠超出了軍事范疇。可以說,絲綢之路從軍事路、外交路發展為民生路、商業路、文化路,特別是在中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中發揮了巨大作用,絲路兩端以及沿途都大受其益。
3.絲綢之路對世界文明的影響
(1)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橋梁。
(2)豐富了人民的物質生活。
(3)溝通了人類的智慧和創造,促進了社會生產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世界經濟的發展。
(4)擴大了人類的認識領域,加強了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和友好往來,對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起了巨大的歷史作用。第二十八單元 人口遷徙、文化交融與認同
時空坐標
主干線索
線索1:人口遷徙。古代游牧民族的幾次大遷徙對亞歐大陸各主要區域文化的形成和轉型產生了重大影響。近代歐洲人的殖民擴張改變了美洲和大洋洲的人口結構,造成了非洲人口的嚴重損失,驅動了亞洲勞工的大量遷移。現代社會人口遷徙的主要動力來自經濟全球化,戰爭、災難和經濟因素等,也造成了規模日益增長的難民群體。
線索2:文化交融與認同。自古以來,人類在不斷的遷徙中求生存、謀發展,并在遷徙過程中帶來了不同文化的交融,人口的遷徙帶來了文化重構,形成了新的文化認同。現代移民社會面臨著文化認同的新課題。人口遷徙與文化認同,既是多樣文化廣泛接觸、交流與傳播的歷程,也是不同文化交融的過程。
第59講 人口遷徙、文化交融與認同
課程標準 素養考向
通過了解歷史上跨洲、跨國家、跨地區不同規模的人口遷徙,以及移民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認識在遷徙與融入當地社會過程中出現的文化認同 1.從“史料實證”角度了解印歐人和亞歐游牧民族遷徙的基本事實,從“唯物史觀”角度認識古代人類的遷徙對區域文化形成的影響2.從“史料實證”角度了解近代殖民活動與人口跨地區轉移的關系,從“家國情懷”角度理解華工對開發美洲、大洋洲的貢獻3.從“時空觀念”角度了解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勞動力的流動和難民問題4.從“唯物史觀”角度理解移民社會的多元文化
一、古代人類的遷徙和區域文化的形成
(一)印歐人的遷徙及其對早期區域文化的影響
1.起源:印歐人起源于東歐平原,他們馴養了馬匹,制造了馬拉戰車。
2.遷徙:從公元前2千紀初起,以印歐人為主體的游牧部落陸續進入西起歐洲、東到印度的廣大地區。
〔概念闡釋〕
區域文化
區域文化指特定區域源遠流長、獨具特色、傳承至今仍發揮作用的文化傳統。它構成了一定地域內共同生活的人們的物質精神文化背景,是影響人們日常生活的歷史和現實,深刻塑造和影響著生活在其中的人們。
3.影響
(1)公元前17世紀,赫梯人在小亞細亞建立赫梯帝國。
(2)公元前6世紀,波斯人建立了歷史上第一個地跨亞、非、歐三洲的大帝國。
(3)公元前2000年左右進入巴爾干地區的印歐人與當地居民融合,形成古代的希臘人。
(4)公元前600年左右,雅利安人在南亞地區建立起一系列國家,印度歷史進入列國時代。
(二)亞歐游牧民族大遷徙對區域文化發展的影響
1.第一輪遷徙(公元前2世紀—公元2世紀)
(1)在中國北方,匈奴不斷擴張。大月氏人西遷,建立貴霜帝國,勢力一度到達印度北部。
(2)在歐洲,日耳曼人在與羅馬帝國的接觸中不斷南遷。
2.第二輪遷徙(3—6世紀)
(1)在中國
①匈奴人逐步內遷,并在中原地區建立政權。
②部分北方人民因戰亂南遷,帶去了先進的生產工具和技術,促進了江南地區的開發。
(2)在歐洲,日耳曼人陸續進入羅馬帝國并建立國家,滅亡了西羅馬帝國。
(3)8世紀中期,阿拉伯人建立起地跨亞、非、歐三洲的帝國。
3.影響
(1)改變了亞歐大陸的政治格局,一批新的國家先后崛起。
(2)各個區域的文化在碰撞、交融中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
(3)在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基礎上促進了本民族文化的發展。
二、近代殖民活動和人口的跨地域轉移
(一)殖民擴張與美洲族群的變化
1.背景:哥倫布到達美洲后,歐洲國家爭相開始在美洲進行殖民擴張和掠奪。
2.變化
(1)印第安人數量銳減
①直接原因:歐洲殖民者的屠殺、奴役;傳染病的流行。
②結果:造成美洲勞動力嚴重不足,導致了奴隸貿易的興起。
(2)大量非洲黑人進入美洲
①概況:大約從16世紀開始,非洲黑人被販賣到美洲做奴隸。
②影響:非洲失去了大約1億人口,深刻改變了非洲的人口結構,嚴重影響了非洲的社會發展;為美洲的種植園和礦山提供了勞動力。
(3)大量歐洲人來到美洲,美洲白人數量大大增加。
3.影響
(1)改變了美洲的人口結構,出現了新的族群。
(2)形成了新的文化認同,發展了歐洲文化主導、融合多種文化因素的新的美洲文化。
[拓展]近現代人口遷徙
階段 時間 特點
第一階段 從15世紀末新航路開辟到18世紀中葉 一是從人口遷移的動機來看,這一時期的人口遷移完全是以侵略、掠奪和搶占為目的的洲際性人口大遷移。二是從人口遷移的規模來看,這一階段從歐洲遷入美洲的人數有限,規模不大。三是對非洲黑人采取強制性國際間集體移民
第二階段 從18世紀中葉到19世紀上半葉 一是遷入美洲的歐洲移民數量大大增加,規模空前。二是非洲黑人仍是美洲人口遷移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三階段 從19世紀上半葉到20世紀中葉 一是歐洲人口向美洲遷移的規模超過以往任何時期。二是遷入拉丁美洲和美國的歐洲移民素質有很大不同。歐洲專業技術人員和有經驗的農民都愿意去美國,而遷往拉丁美洲的多是歐洲農村破產逃生的人。三是大量的中國人、印度人、日本人等被西方國家拐騙到美洲,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
第四階段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到20世紀70年代末 一是美洲從國際人口遷移的凈遷入區變為凈遷出區。二是拉美各國之間的國際人口遷移現象增多
[拓展]美洲移民文化的特征
(1)混血后代是美洲大陸的主要居民。
(2)歐洲文化為主導。
(3)文化具有多元性和多樣性,同時維持著自身文化特征。
(二)英國的殖民活動與大洋洲人口結構的改變
1.殖民活動
(1)18世紀中后期,英國殖民者來到澳大利亞和新西蘭。
(2)19世紀,英國殖民者開始在澳大利亞建立牧場。
(3)1851年,在澳大利亞發現了金礦,采礦業迅速發展起來。
[拓展]英國對大洋洲殖民擴張的影響
英國對大洋洲的擴張造成原住民大量減少,給原住民造成災難,但也將歐洲技術和生產方式帶入大洋洲,客觀上促進了大洋洲經濟的發展。
2.結果:澳大利亞等地的原住民人口數量銳減。歐洲文化成為當地文化的主流。
[拓展]近代世界人口遷徙的主要方向
(1)歐洲人口向美洲新大陸遷移。
(2)非洲黑人被販往美洲。
(3)中國人、日本人、印度人遷往東南亞、美洲和大洋洲等地。
(三)華工與美洲、大洋洲的開發
背景 19世紀初,黑奴貿易受到限制,殖民者尋找新的廉價勞動力
概況 開始 19世紀中葉后,清政府被迫允許列強在中國招募華工出國
美國 華工是美國加利福尼亞金礦和中央太平洋鐵路工地等繁重勞動場所的主要勞動力
澳大利亞 19世紀中葉,大量華工來到澳大利亞開采金礦
影響 在各地形成唐人街,保留和傳播著中華文化,促進了美洲和大洋洲經濟、文化的發展
[拓展]近代中國海外移民
1.原因
(1)隨著工業革命的開展,歐洲殖民者對美洲等地的掠奪開發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需要大量的勞動力,但 19世紀初,奴隸貿易受到限制,人口眾多、勞動力價格低廉的中國成為列強的目標。
(2)中國小農經濟逐漸解體,傳統農業、手工業衰落,大批農業和手工業者破產。
(3)外國資本主義入侵,清政府被迫允許列強在中國招募華工。
(4)東南沿海的人口壓力。
2.影響
(1)遷入東南亞、美洲等地的華人,主要從事農業、手工業勞動,也充當礦工。中國海外移民對遷入國的經濟、文化、政治和社會諸方面的貢獻和影響,已為舉世公認。
(2)向世界傳播中國文化,為中國介紹外國文化,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促進了不同文明的發展。
三、現代社會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一)經濟全球化和勞動力的全球流動
1.背景:經濟全球化加速發展,促使國際分工日益深化。
2.全球勞動力市場逐漸形成
(1)二戰后,西歐、北美和大洋洲等發達地區從南歐、北非、東南亞、拉丁美洲等地吸收了大量勞動力。
(2)20世紀七八十年代,大量非洲勞動力涌向中東產油國。
(3)20世紀90年代,東歐國家成為西歐、北美勞動力的新的來源地。
3.影響:改變著全球勞動力市場的結構
(1)20世紀50—70年代,大多數移民在制造業和公共服務業從事體力勞動。
(2)20世紀80年代,來自發展中國家的留學生作為移民中的“知識精英”,在跨國公司的國際業務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難民的困境和救助
1.背景:戰爭和地區沖突、宗教或部族矛盾、自然災害、經濟惡化等原因造成了難民問題。
2.表現:二戰前的難民主要產生于歐洲,二戰后的難民主要產生于中東、非洲和東南亞等地區。
3.救助
(1)1950年,聯合國成立 “聯合國難民署”。
(2)1966年,聯合國又通過《關于難民地位的議定書》。
4.現狀:盡管國際社會在人道主義救助上作了很大努力,但仍然沒有改變難民逐年增加的趨勢,救助難民任重道遠。
(三)移民社會的多元文化
1.背景:全球化時代,世界出現了遍及各國的移民社會。在不同文化的交匯、借鑒與認同中,移民社會形成多元一體的移民文化。
2.美國
(1)表現:吸收了非洲、亞洲、拉丁美洲等地的文化,形成了以歐洲文化為主流的美國移民文化。
(2)影響:民族和文化的多樣性是美國社會的顯著特征,使美國社會始終存在著不同民族間的文化認同問題。
〔概念闡釋〕
文化認同
文化認同是人們在一個民族共同體中長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對本民族最有意義的事物的肯定性,其核心是對一個民族的基本價值的認同;因而,文化認同是民族認同、國家認同的重要基礎,而且是最深層的基礎。在當今經濟全球化的時代,作為民族認同和國家認同的重要基礎的文化認同、價值認同,不僅沒有失去意義,而且成為綜合國力競爭中最重要的“軟實力”,本國人民對自身文化的強烈認同,即是該國自立于世界的偉大精神力量。
3.新加坡
(1)背景
①19世紀以來,蘇伊士運河的通航,極大地縮短了東南亞與歐洲的航程。
②馬六甲海峽海運繁忙,新加坡逐漸成為繁榮的貿易大港和國際化都市。
(2)影響
①新加坡的多元文化和諧共處,形成獨特的文化景觀。
②馬來語、華語、英語和泰米爾語均為官方語言;各民族尊重彼此的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各類宗教建筑形式各異,各民族的傳統文化活動豐富多彩。
主題1 從“歷史解釋”角度認識古代民族大遷徙
[史料一]公元前18 世紀至公元前 15世紀,是印歐游牧民族的第一次大遷徙。這次大遷徙使得除中國以外的三大古文明受到沖擊并開始走向衰落,也使得古代文明之間進行了融合。印歐人的第二次大遷徙因公元3世紀起匈奴人的西進而引發……難民們沖破羅馬帝國邊境,并最終導致了西羅馬帝國全線崩潰。
[問題1]根據史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印歐游牧民族的兩次大遷徙的不同原因及影響。
[提示]原因:第一次,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第二次,匈奴人的西進。
影響:第一次大遷徙沖擊了古文明,也導致了眾多新古典文明的出現。如赫梯文明、波斯文明、希臘文明、印度文明等。第二次導致了西羅馬帝國的滅亡和一些新國家的崛起。
[史料二]兩晉、唐、宋時,北方人口多是在戰亂發生、生命受到威脅的情況下南遷的,遷移的方式往往是整個家族的行為即舉族遷移,并在遷移地聚族而居、聚鄉而居。明清時期的移民主要是為尋求更為優越的生產和生活環境而流動的。因而,這種流動更具有經濟特色,或者說,他們是經濟移民而非政治移民。即使在洪武大移民時期,也是將人口密集地區的人口遷往人口稀少地區。人口流動的方式,一般是個人或小家庭的流動,即使是同一家族乃至同一家庭的成員,也未必聚族而居,更不用說聚鄉而居。他們融入當地居民之中,或與他鄉移民、他省移民雜居。從這一意義說,他們更少有安土重遷的情結,從中也可以看出社會進步所發生的作用。
——摘編自方志遠《明清湘鄂贛地區的
人口流動與城鄉商品經濟》
[問題2]根據史料二及所學知識,概括中國古代移民的階段性特點,并分析其影響。
[提示]特點:移民方向,兩晉、唐、宋時期由北向南遷移,明清時期是由人口密集地區向人口稀少地區流動。
影響:兩晉、唐、宋時期的移民,有利于江南的開發,促進經濟發展和經濟重心南移,有利于中原文化的傳播,有利于民族交融。明清時期的移民,有利于商品經濟的發展,加速社會階層的流動,有利于思想觀念更新,推動社會的進步。
[拓展]中國古代人口遷徙
1.原因
(1)少數民族生產方式的落后和中原地區先進的經濟文化吸引少數民族內遷。
(2)北方戰亂不斷,南方相對安定,導致大量北人南遷。
(3)統治階級出于政治、經濟、軍事目的組織軍民遷移。
(4)統治階級專制統治、土地兼并等使農民流離失所,導致人口被迫遷移。
2.古代中國人口遷移的類型及表現
類型 表現
自北向南的生存型移民 這類移民在中國古代史上規模最大。最典型的是兩晉之際的“永嘉之亂”、唐朝中期的“安史之亂”、兩宋之際的“靖康之亂”引發的三次北方人民南遷高潮
以行政手段或軍事手段推行的強制性移民 較典型的是明初的大規模移民。洪武年間,為了盡快恢復生產、穩定秩序,政府采取了三種移民政策:一是自山西大規模移民到山東進行屯墾,以配合國家推行的“安養生息”政策;二是從湖廣地區遷出大量人口以填補四川的空虛;三是將四川、云南兩省的蒙古殘余勢力遷移出去以消除反對勢力
從平原到山區、從內地到邊疆的開發性移民 這類移民往往伴隨著北方人口的南遷,其中一部分遷徙至贛南、閩西、粵東等山區或其他邊疆地區,被稱為客家人。以平民為主要構成的客家先民對于開發我國的山區和邊疆地區,及對當時的民族交融起了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另外,較著名的還有“闖關東”“走西口”等移民現象
非漢族的向內和向西遷移 這類移民主要表現為東漢至南北朝時期,匈奴、鮮卑、羯、氐、羌等族的幾十萬人逐漸向內地遷徙并定居生活。同時,以匈奴、突厥、蒙古等為代表的北方游牧民族還有大規模的向西征討和遷徙的現象
東南沿海地區向海外的遷移 在唐朝,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尤其是廣東、福建兩省的居民為緩和土客矛盾、緩解人口壓力,就有下南洋向東南亞地區移民的現象,明朝鄭和下西洋后出現了一個高潮
3.趨勢
總人口不斷增加,區域人口呈現“南增北減”。
主題2 從“歷史解釋”角度認識近現代人類遷徙 
[史料三]歐洲各國移民政策的嚴厲化,是全球化以來西方社會反移民情緒上升的反映,其直接原因是西方社會所面臨的日益嚴重的“移民問題”。第一,“移民問題”首先集中在移民對西方民眾經濟狀況的影響上。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歐洲各國為緩和社會矛盾,逐步建立起了以社會保障為核心的福利制度。高水平的福利和較多的工作機會吸引著大批移民進入歐洲,加重了歐洲人的擔心。第二,“移民問題”同西方的社會治安密切相關。近年來,歐洲各國的犯罪率不斷上升,恐怖活動猖獗,社會治安成為歐洲民眾關注的重要問題之一,而多數歐洲人認為犯罪和移民之間存在必然聯系。第三,“移民問題”易引起文化沖突。
——摘編自金喜在、孔德威《全球化時代
歐洲各國移民政策的調整》
[問題3] 根據史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大量移民進入歐洲產生的影響。
[提示]影響:西方社會反移民情緒上升;沖擊了西歐各國的勞動力就業;西歐各國的犯罪率上升,恐怖活動猖獗;加劇了不同文明和價值觀的沖突;西歐各國移民政策趨向嚴厲化等。
[史料四]希特勒上臺以后,推行種族主義政策,使得 50萬猶太人被迫流亡他鄉,美國接收了這些難民中的四分之一,并給難民中的“知識精英”們提供施展才華的環境,使得世界科技文化中心發生了一次洲際大轉移,從歐洲轉移到了北美洲,從德國轉移到了美國。
——摘編自李工真《文化的流亡》
[史料五]
[問題4] 綜合史料四、五,簡析人口遷移給美國帶來的影響。
[提示]影響:使美國超越德國成為世界科技文化中心;為美國的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的發展蓄積了大批人才,導致美國移民比例日益增長,使美國社會存在不同民族間的文化認同問題。
[拓展]現代社會人口遷移的認識
1.原因
(1)經濟全球化促使國際分工日益深化,生產的國際化加強;跨國公司的推動。
(2)因戰爭和地區沖突、宗教或部族矛盾、自然災害、經濟惡化等各種原因被迫離開原籍國,且不能或不愿返回原籍國。
2.特點
(1)從原因上看:主要是經濟全球化的推動和戰爭、災難和經濟因素造成的。
(2)從路線上看:主要從發展中國家遷移到發達國家。
(3)從方式看:主要是自愿方式。
(4)從發展趨勢上看:出現精英遷移的新趨勢,國際優秀人才移民日益增多。
(5)從影響上看:國際間人口移動數量大,人口移動促進了文化傳播與交流。
3.影響
(1)對遷入國
①積極:增加人力資源,彌補本國勞動力的不足,起到促進遷入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國際人口遷移對遷入國文化產生了重要影響,形成多元兼容的移民文化。
②消極:移民特別是難民的大量涌入,加劇了世界部分地區的緊張局勢,造成了某些地區不安定的因素。由于大量移民特別是非法移民的涌入,在短期內難以解決住房和就業問題,因而加劇了社會矛盾。
(2)對遷出國
①積極:緩解了發展中國家高速增長的人口對有限資源的壓力,使移民遷出國具有勞動能力的人得到更多的就業和工作機會。
②消極:造成了人力資源的流失,進而影響遷出國經濟的發展。第二十七單元 豐富多樣的世界文化
時空坐標
主干線索
線索1:多元世界文化。由于受地域、民族、政治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世界文化呈現多元發展的格局。蘇美爾文化、埃及文化、阿拉伯文化以及東亞、南亞文化與美洲文化等具有豐富多樣的特征,都推動了人類文化的發展。
線索2:歐美文明歷程。古典時期的希臘與羅馬文化是歐美文明的源頭,希臘的民主制度與羅馬的法律制度對近代歐美文化產生深遠的影響。中古時期,基督教勢力強大,使西歐文化帶有濃厚的神學色彩。伴隨著羅馬帝國與基督教會的分裂,中世紀的歐洲文化也出現不同特色。
第58講 豐富多樣的世界文化
課程標準 素養考向
1.通過了解世界各主要區域文化,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樣性2.認識世界各國、各地區、各民族對人類文化的發展所作出的貢獻 1.從“時空觀念”角度出發,梳理古代亞洲、非洲、歐洲、美洲文化的發展脈絡,把握相關史實的時間、空間聯系2.結合相關史料,運用“唯物史觀”分析世界文化多樣性的原因,認識文化的多樣性與區域文化對人類文化的貢獻,增強對文化多樣性的理解和包容
一、古代西亞、非洲文化
(一)古代西亞文化
1.文字:“楔形文字”,蘇美爾人創造,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2.文學:《吉爾伽美什》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詩。
3.建筑藝術
(1)蘇美爾人的泥偶雕像生動有趣,壁畫主題多樣,別出心裁。
(2)亞述帝國標志性雕刻是王宮大門上的人首飛牛。
(3)波斯王宮裝飾豪華,體現了專制帝國統治者的威嚴。
4.編撰法典:古巴比倫王國的《漢謨拉比法典》。
〔概念闡釋〕
《漢謨拉比法典》
原文刻在一段黑色玄武巖石柱上,故又名“石柱法”。石柱上端浮雕是漢謨拉比王站在太陽和正義之神沙馬什面前接受象征王權的權標,以象征君權神授,王權不可侵犯;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世界上現存的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
(1)內容:宣揚君權神授。
(2)價值:反映了古巴比倫王國政治、社會和經濟等多方面的情況,是研究古代兩河流域歷史的重要資料。
[拓展]《漢謨拉比法典》的特點
(1)同態復仇法。遵循“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原則。
(2)維護不平等的等級制度,且具有專制色彩。
(3)強調國家對臣民的嚴格控制。
(4)少許“人道主義”的條款。
(5)重視財產和經濟事務立法。
(6)形式上有局限。
(二)古代埃及文化
1.文字:使用象形文字。
〔概念闡釋〕
楔形文字與象形文字
楔形文字屬于象形文字的一種,蘇美爾人用削尖的蘆葦或木桿將文字書寫在濕軟的泥版上,筆畫像楔子狀,故稱“楔形文字”。
2.文學
(1)神話:包括世界誕生和人類起源等內容。
(2)詩歌:大多是宗教詩,也有愛情詩。
(3)故事:哲理故事傳達著埃及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散文故事包含寓言和傳記等。
3.建筑藝術
(1)陵墓:受到宗教較大影響,陵墓豪華,隨葬品豐厚。
(2)神廟:法老們修建眾多神廟,表達自己對神的敬畏。
4.科學和技術
(1)歷法: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陽歷;古羅馬的凱撒制定儒略歷時,吸收了埃及歷法的成就。
(2)數學、醫學:頗有建樹。
[拓展]尼羅河促進古埃及文明
1.尼羅河便于航行,成為加強埃及南北交流的紐帶,促進了國家的統一。
2.尼羅河定期泛濫,為古埃及的農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有利于農業的發展。
3.古埃及人觀察尼羅河定期漲落,發現規律,發展了天文學,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陽歷。
4.尼羅河洪水退卻后,對土地面積的重新測量使埃及人在幾何學方面有突出成就。
(三)阿拉伯文化
1.特點:阿拉伯人繼承和融合了古代埃及、西亞、希臘、羅馬以及印度的文化遺產,結合阿拉伯人的風俗、語言和傳統,創造了阿拉伯文化。
2.成就
文學 詩歌“懸詩”;故事集《天方夜譚》
數學 伊本·穆薩的《積分和方程計算法》,把代數學發展為獨立學科
天文 白塔尼證明了發生日環食的可能性。他的《薩比天文歷表》,對歐洲天文學產生很大影響
醫學 伊本·西那的《醫典》是一部醫學百科全書
數字 印度的數字符號經阿拉伯人傳入歐洲,至今仍被稱為“阿拉伯數字”
3.地位:阿拉伯帝國成為東西文化交流的橋梁。
二、歐洲文化的形成
(一)古典希臘文化與羅馬文化
1.古典希臘文化
哲學 哲學家力圖用理性的思維方式認識世界和解釋世界
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被后世稱為“三大哲人”
文學 早期代表是《荷馬史詩》,成為后世西方文學創作的源泉
戲劇是古典時代希臘文學的最高成就
藝術 雕刻家米隆的《擲鐵餅者》是人物雕塑的典范
雅典衛城的帕特農神廟則是建筑藝術的代表
史學 希羅多德的《歷史》開創了敘事體的撰史體裁
修昔底德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是西方史學的經典之作
[拓展]古希臘文化發展的原因
希臘民主政治的發展;重視人和人的價值、渴求英雄人物的社會氛圍;政府重視提高公民素養,頒發“觀劇津貼”;較為發達的商品經濟。
2.古羅馬文化
法律:羅馬法 制定 公元前450年左右頒布的《十二銅表法》是古羅馬第一部成文法
內容 包括債務法、繼承法、婚姻法以及訴訟程序等多個方面,以維護貴族和富人的財產利益為核心
特點 明文公示,按律量刑
影響 限制了貴族濫用權力,規范了社會契約行為,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平民利益。羅馬法體系適應了當時社會發展的需要,也對后世歐洲國家的法律制度產生了深遠影響
文學 盧克萊修、西塞羅和維吉爾是古羅馬時期最杰出的文學家
史學 李維的《羅馬史》和塔西佗的《編年史》代表了古羅馬史學的最高成就
建筑 萬神殿、大競技場等是羅馬建筑風格的代表
歷法 凱撒時期制定的儒略歷后經修訂成為世界通用的公歷
[特別提示]古希臘藝術是羅馬藝術的源頭,但是二者在發展中也呈現出一定差異。古希臘在藝術的追求上是一種“自然”的完美主義和人本主義精神;而古羅馬則是體現個人英雄主義與民粹主義。這種差別的直接原因是二者政治體制存在差異:古希臘確立了民主政治,而古羅馬發展成為帝制,二者政治體制的巨大差異直接造成了兩者在藝術上的差異。
(二)中古西歐文化
1.背景
(1)封建制度確立:日耳曼人在西歐地區建立了法蘭克王國等封建國家。
(2)教會權利:496年,法蘭克國王克洛維皈依基督教,賦予基督教會多項特權。
(3)政治格局:歐洲逐漸形成王權與教權并立的二元政治格局。
2.特點:基督教文化
(1)載體:闡述教義的《圣經》以及研究教義的神學。
(2)特點:神學家用形式邏輯論證基督教教義。
(3)影響:維護了基督教會和封建主的統治,對西歐思想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產生了很大影響。
[特別提示]中世紀基督教神學在吸收教徒方面不分種族、民族和財產狀況,宣傳平等、博愛的觀念,為其發展成為世界性宗教奠定了基礎。
3.成就
(1)《圣經》中的歷史傳說和神話給文學藝術創作提供了很多素材。
(2)騎士文學和市民文學反映了封建時代和城市復興時期的社會生活。
〔概念闡釋〕
歐洲騎士文學
是歐洲封建騎士的產物,反映了騎士階層的生活和理想;其特點是歌頌現世生活和愛情,歌頌騎士的冒險精神,同時也有濃厚的宗教色彩,還摻雜著一些奇異故事。
4.歷史價值:繼承了古代希臘、羅馬的哲學、法律和科學知識傳統,為后來的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科學革命奠定了必要的基礎。
[特別提示] 中古時期西歐是一個典型的二元社會:形成了獨特的王權與教權并立的二元政治格局。
(三)拜占庭、俄羅斯文化
拜占庭文化 俄羅斯文化
社會環境 1054年,基督教會分裂,東正教是拜占庭帝國的國教 10世紀中葉,基輔羅斯進入基督教文化圈;拜占庭帝國滅亡后,東正教的中心轉移到俄羅斯
文化特點 繼承了古代希臘、羅馬文化,融匯了基督教文化和來自西亞、北非的文化 東正教對俄羅斯的宗教信仰、文學藝術、生活習慣、建筑風格產生深遠影響
文化貢獻 (1)編纂《羅馬民法大全》,傳承了羅馬法(2)保存了大量希臘古典書籍(3)建筑和雕塑藝術繼承、發展了古希臘、羅馬的遺產 (1)創作于12世紀的史詩《伊戈爾遠征記》,反映了古代斯拉夫民族的歷史、傳說和風土人情(2)俄羅斯圓頂多塔風格的教堂建筑被視作東正教的象征
〔圖解歷史〕
歐洲文化的形成
三、南亞、東亞與美洲文化
(一)古代印度文化
1.背景: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在建立國家的過程中,印度出現了種姓制度和婆羅門教。
2.宗教文化
(1)佛教:公元前6世紀,佛教產生;佛教提倡“眾生平等”和忍耐順從,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
(2)印度教:4世紀時,在古代婆羅門教的基礎上,印度教開始興起。
3.文學藝術
(1)文學: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在古代印度文學中占有重要地位。
(2)藝術:佛塔、石柱和石窟是佛教藝術的代表。
(3)數學:發明了包括“0”在內的十個數字符號。
〔概念闡釋〕
印度種姓制度
古代雅利安人在《梨俱吠陀》中記載,人是從普魯沙巨人身體不同部位產生出來的:從口中產生出婆羅門,手臂產生剎帝利,大腿產生了吠舍,腳產生了首陀羅。《梨俱吠陀》強調的是普魯沙巨人不同的部位產生了不同身份的人,體現的是人的等級分化。
4.傳播與影響
(1)公元前后,古代印度文化開始傳播到東南亞。
(2)5世紀時,印度的語言、文字、藝術、思想、宗教以及風俗習慣等在東南亞產生了廣泛影響。
(3)佛教文化滲入東南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4)巴利文對東南亞國家的文字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二)古代朝鮮與日本文化
古代朝鮮文化 古代日本文化
文明發展 公元前5世紀前后,朝鮮出現了青銅器,稍后有了鐵器 神道逐漸發展起來;7世紀,天皇制度形成;12世紀后,形成武士道
文化成就 天文:7世紀,修建了瞻星臺 文學:詩歌集《萬葉集》和小說《源氏物語》享譽世界文壇
史學:12世紀完成的《三國史記》是朝鮮半島現存最早的史書 建筑:法隆寺是古代建筑的代表
音樂:音樂、舞蹈特色鮮明 繪畫:大和繪和浮世繪
深受中華文化影響 (1)佛教、道教和儒學從中國傳入朝鮮,朝鮮的典章制度、文字、學術文化和風俗習慣都受到中國的影響(2)漢字長期在朝鮮半島使用,在此基礎上,朝鮮人創制了本民族文字 (1)日本人借用漢字的楷體筆畫和草體,分別創制了字母片假名和平假名(2)中國的制度、儒學、佛教等深刻影響了日本文化的發展
〔概念闡釋〕
日本詩歌《萬葉集》
(1)內容:被稱為日本的《詩經》,收載4 516首長短“和歌”,表現了4世紀至8世紀之間的男女情愛、祭吊追悼以及行旅風物等。
(2)價值:開創了日本后世“和歌”的道路,也顯示了中國文化,特別是漢字的輸入對日本詩歌以至文學形式的重要影響。
(三)美洲印第安文化
1.特點
(1)瑪雅人、阿茲特克人和印加人在宗教上是多神崇拜。
(2)都建造了規模宏大的金字塔,在塔頂建立神廟,祭祀神靈。
2.文化成就
(1)瑪雅文化
①宗教:創造之神伊查姆·納是最重要的神。
②文字、歷法:瑪雅人創造了獨特的文字,發明了“瑪雅歷”。
③數學:知道“零”的概念,創造出20進制。
(2)印加文化
①宗教:太陽神占有特別重要的地位。
②交通和建筑:建造了長達數千千米的驛道和宏大的太陽廟。
③醫學:會使用麻醉劑,能進行人體解剖。
④歷法:制定了太陽歷和太陰歷。
(3)阿茲特克文化
①采用天然銅鍛造銅器,還會使用圖畫文字記錄重要事件。
②制作的陶器、石雕、木刻和金銀首飾都非常精美。
3.結局:16世紀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后,印第安文化毀滅殆盡。
主題 從“史料實證”角度認識古代世界多樣的特色文化
[史料一]蘇美爾文明時期,盛行多神教自由信仰,王權對各種宗教信仰都不加以干涉,巴比倫人主導兩河流域地區后,也繼承了蘇美爾人的宗教寬容傳統,并不排斥異族的神。
——《多彩而開放的古代西亞文明》
[問題1]史料一說明西亞文化具有什么特征?
[提示]特征:多神崇拜,開放包容。
[史料二]羅馬《十二銅表法》規定:“樹枝越界的,應修剪至離地十五尺,使樹蔭不致影響鄰地;如樹木因風吹傾斜于鄰地,鄰地所有人亦可訴諸處理”“在夜間竊取耕地的莊稼或放牧的,如為適婚人,則處死以祭谷神;如為未適婚人,則由長官酌情鞭打,并處以賠償雙倍于損害的罰金”。
[問題2]根據史料二,概括《十二銅表法》的特點。
[提示]特點:條文內容明晰;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帶有較野蠻的懲罰特征。
[史料三]孔雀帝國時代,保存了大量的以佛教為題材的精細的雕刻和優美的繪畫。壁畫雖然大部分已經毀壞,但僅就所殘存的部分來看,其高超的藝術是很令人驚訝的……在《吠陀》和佛經中都保存有不少醫學知識。在《長阿含經》中曾提到沙門、婆羅門用“鍼灸(即針灸)藥石”療治各種疾病。
[問題3]史料三說明印度文化具有什么特征?
[提示]特征:佛教在印度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影響到文學、藝術、自然科學等諸多方面。
[拓展]
一、古代區域文化的特點
1.古代印度文化的特點
(1)以宗教為中心。印度文學、藝術、音樂、舞蹈、雕刻、政治法律的制定、道德觀念的形成、各民族的風俗習慣,都是在宗教的影響下產生和發展起來的。
(2)佛教在印度文化中占據重要地位。印度的戲劇、電影和音樂、舞蹈等劇本,大多以大團圓結尾,這是它們貫穿著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報應思想的結果。
(3)印度文化另一個特點是以詩代史。印度人至今尚未寫出一部完整的屬于全印度人民的歷史書,這與古印度人善于以詩代史有關。印度最為著名的兩部史詩《羅摩衍那》和《摩訶婆羅多》就是以詩代史的代表作。
2.美洲文化的特點
(1)有悠久的歷史。歐洲殖民者到來之前,美洲的印第安人就已創造出自己獨特的文化。
(2)涉及眾多領域,取得輝煌的成就。農業、宗教、自然科學、藝術等方面都有重要成就。
(3)對世界影響非常大。如玉米、馬鈴薯等重要農作物傳播到世界各個地方。
(4)分布范圍比較廣泛。瑪雅文化、阿茲特克文化、印加文化等覆蓋了北美洲和拉丁美洲地區。
3.拜占庭文明的特點
(1)拜占庭文明是一種混融性十分明顯的文化。拜占庭文明是對古希臘文化、古羅馬文化、基督教文化、古代亞洲東方文化的一種優秀的混融。
(2)拜占庭文明的另一個主要特征是對古代文化進行了成功的改造。拜占庭文明對希臘古典文化有著較好的保存,但并不是一味地保留,而是將古典文化與基督教的宗教大眾化相結合,摒棄了其無法為大眾所接受的弱點,從而給古代文化注入了新的發展元素,使其更具活力地發展。
二、形成不同地域文化的原因
1.地理環境的不同。
2.不同的經濟結構和生產方式。
3.不同的歷史文化傳統。第二十六單元 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
時空坐標
主干線索
線索1:文化發展歷程。早在遠古時代,我國已形成中原核心、多元一體的文化格局。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奠定了中華文化的基礎;漢代以后,我國形成以儒學為主流,融合佛教、道教等思想的思想體系,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理學。明清之際,伴隨著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抨擊封建專制的進步思想產生。
線索2:文化交流與融合。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鮮明特征,在與外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中,不斷地發展、升華,并對世界文明的發展做出重大貢獻。隋唐時期,形成了以中國為中心的“中華文化圈”;明清之際,隨著新航路的開辟,呈現“東學西漸”與“西學東漸”的新景象。鴉片戰爭以后,隨著“西學東漸”的深化,我國思想界掀起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想,先后經歷了器物—制度—思想的歷程,由向西方學習走資本主義道路到向蘇俄學習走社會主義道路的過程。
第57講 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
課程標準 素養考向
1.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2.從人類文明發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特點和價值,認識中華文化的世界意義 1.從“時空觀念”角度了解中華文化的發展歷程,探究中外文化交流的歷程2.從“史料實證”角度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特點3.從“唯物史觀”的角度,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并辯證認識中外文化交流的兩面性4.從“歷史解釋”角度明確中外文化交流產生的重大影響
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與特點
(一)中華文化的發展歷程
1.起源
(1)多元起源:黃河流域、長江流域、珠江流域、遼河流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天山南北,都是孕育中華文明的搖籃。
(2)中原核心:中原華夏族率先成為核心,推動著多元一體中華文化的形成。
2.春秋戰國:中華文化的奠基時期
(1)文化認同:春秋戰國時期,初步形成了各地區、各民族共同的血緣認同、文化認同。
(2)“百家爭鳴”
①背景:春秋戰國時期,社會出現大變革,禮崩樂壞。
②過程:到戰國時期,一大批思想家紛紛著書立說,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主張。
③影響:學術思想大放異彩,成為后世思想文化發展的源頭。
[特別提示]“百家爭鳴”現象實際上是諸子百家因各自在治國方略上的主張不同而產生的思想領域的沖突,其實質是治國方略的爭鳴。諸子百家既相互批駁又相互融合。
3.從秦到清
(1)秦:建立起統一多民族的國家,秦始皇推崇法家學說。
(2)漢:漢武帝尊崇儒術,確立了儒學的正統地位。
[拓展]先秦儒學與董仲舒新儒學的相同點
都主張實施“仁政”;都重視以禮治國;都重視對人民的教化;都強調重義輕利;都是為了維護社會秩序的穩定。
(3)魏晉南北朝隋唐:隋唐時期中華傳統文化輝煌燦爛
①隨著佛教傳入和道教興起,中華傳統文化呈現出儒、佛、道交匯融通的景象。
②魏晉玄學盛行,唐朝佛學繁榮,傳統儒學受到挑戰,同時也促進了儒學的創新與發展。
(4)宋元:宋代儒、佛、道學說相互滲透,吸收佛、道思想闡釋儒學的新學派理學形成。宋元時期,科技、史學、文學、藝術高度繁榮。
[拓展]宋明理學的積極因素
程朱理學在形成初期強調“經世致用”,鼓勵人們敢于質疑,獨立思考,重視氣節,強調人的社會責任感,蘊含著自然科學的理念等。
(5)明清: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和轉折時期
①進步思想:明清之際,提倡個性自由的思想出現。進步思想家黃宗羲、顧炎武和王夫之等批判理學,倡導經世致用。
②思想鉗制:康雍乾時期,君主專制高度發展,文字獄愈演愈烈,思想受到鉗制,也禁錮了中華文化的發展。
4.近現代
(1)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后,向西方學習以救亡圖存逐漸成為近代中華文化的潮流。
(2)20世紀初期興起的新文化運動,抨擊封建思想,科學與民主成為中華文化追求的價值目標。
(3)五四運動以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得到廣泛傳播。
(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
1.中華文化重視以人為本
(1)周代:周公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并制禮作樂。
(2)后世:儒學思想家大多恪守孔子的人本思想。
2.人本思想體現到政治倫理上就是民本思想
(1)先秦
春秋戰國時期,管子提出君主治理國家要順應民意。孔子反對苛政。孟子提出了“仁政”說。
(2)秦漢以來
民本思想發展為系統的理論學說,并在一定程度上轉化為政治實踐。
[特別提示]民本與民主的區別
(1)民本思想的核心內涵是“人民是政權(社稷、君)的統治基礎”,而民主思想的核心含義是“人民當家作主(即由多數人進行統治)”。
(2)民本思想是把人民看成是社會的基礎,統治者和君主是在這個基礎之上;民主強調的是多數人的平等權利。
(3)民本思想認定主權在君,民主思想認定主權在民。
3.中華文化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1)概況:他們以樸素的唯物觀解釋自然,摒棄了天命的絕對權威。
(2)影響
天人合一思想,將天、地、人視為一個整體,認為人類利用自然應該尊重自然規律,順應自然,建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關系。
4.中華文化提倡愛國,追求家國情懷。孔子、墨子、孟子等均有以天下為己任的思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儒家學說的精髓。
5.中華文化崇德尚賢,推崇天下為公
(1)概況
①西周初年,周朝統治者主張“明德”“敬德”。
②春秋戰國時期,孔子提出“為政以德”,孟子主張“尊賢使能,俊杰在位”。
(2)評價
這些思想不僅在各國掀起了人才使用革故鼎新的大變革,也對歷史上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用人制度產生了深遠影響。
6.中華文化崇尚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7.中華文化主張和而不同。“和”的思想作為認識與處理事情的方法,對中華文化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特點和價值
1.特點
(1)本土性:中華文化的起源與發展具有本土性。
(2)多樣性:各民族共同創造的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豐富多彩,領域廣闊。
(3)包容性:中華文化博采眾長,兼收并蓄,積極吸納外來文化。
(4)凝聚性: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共同文化特質的體現。
(5)連續性:中華文化綿延不絕,傳承至今,體現出頑強的生命力。
[拓展]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
中國傳統文化統一性與多樣性相結合,連續性與變革性相結合,保守性與開放性并存。
2.價值
(1)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發展的內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動力。
(2)中華文化蘊含著豐富的道德倫理,體現著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
(3)從未中斷的中華文化維護著中國團結統一的政治局面,維系著統一多民族的大家庭,推動著中國社會的發展進步,為治國理政和道德建設提供了有益借鑒。
二、中華文化的世界意義
(一)中華文化在交流中發展
1.兩漢至宋明(佛教傳播)
(1)過程
兩漢 古印度佛教傳入中國
魏晉南北朝 佛教日趨興盛,逐漸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相融合
隋唐 佛教出現不同宗派,禪宗成為主流,佛教完成本土化
宋明 以儒家學說為核心兼容佛教和道教理論的宋明理學形成,佛教融合為中華文化的一部分
(2)影響
①佛教文化的傳入,對中國人的宗教信仰、哲學觀念、邏輯思維、語言詞匯、文學藝術、禮儀習俗等方面都產生了深刻影響。
②中國傳統的詩詞、書法、繪畫,很多體現了佛教的內容,同時也吸收了佛教的理念,更加注重境界的表達。
③云岡石窟、龍門石窟、敦煌莫高窟等石窟,是中華文化的瑰寶。
(3)局限:佛教文化宣揚的因果輪回、消極避世等也產生了一定的消極影響。
2.明末清初(近代科學)
(1)明末,意大利人利瑪竇等帶來天文、地理、數學等方面的新知識,徐光啟、李之藻、楊廷筠、方以智等人主張以開放的胸懷會通中西文化。
(2)《幾何原本》《泰西水法》等西方科學著作相繼被譯介到中國。
(3)17世紀,清政府招攬數學、醫學、天文等方面的人才來到中國。
3.19世紀中葉后(西方文化)
(1)傳播渠道的增加
①林則徐和魏源主張學習西方,提出“師夷之長技以制夷”。
②1862年,京師同文館成立,旨在培養外交和翻譯人才。
③清政府創辦一些新式學堂,派遣留學生赴歐美學習。
④1868年,江南機器制造總局翻譯館創辦。
[拓展]江南機器制造總局翻譯館的作用
①翻譯和引進了大量西方科技書籍,傳播了很多西方先進的自然科學知識,拓展了部分先進中國人的視野。
②加速了洋務運動的進程。
③推動了中國人向西方學習的步伐和中國近代科技的進步,有利于中國的近代化。
(2)救亡圖存的呼聲
①一些愛國知識分子放眼世界,探索新知,推動了維新運動的展開。
②西方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的一些學說在中國傳播,成為辛亥革命的思想武器。
4.20世紀早期(民主科學)
(1)1915年,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吸收民主與科學的思想。
(2)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后,先進的民主主義者開始接受馬克思主義。
[拓展]“東學西漸”與“西學東漸”的區別
“東學西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主要是受中華文化的吸引,傳播是以和平方式展開。“西學東漸”是近代西方工業文明與科技文化的傳播,伴隨著近代西方列強的對外侵略擴張。二者的實質是東西方文明的碰撞、沖突與融合。
(二)中華文化對世界的影響
1.文字與思想的外傳
(1)公元前4世紀—公元3世紀,漢字已傳入朝鮮半島、日本列島和東南亞地區。
(2)各國在漢字的基礎上,創造了本國文字。
(3)3—5世紀,儒學在東亞和東南亞等地區流行。隋唐以后,朝鮮、日本等國的各級學校把儒學經典作為教科書,儒學成為官學。
(4)大約在4世紀以后,佛教經中國傳入朝鮮、日本等國。
2.社會制度外傳
(1)朝鮮的政治制度基本模仿中國。
(2)7世紀,日本實行大化改新,所推行的中央集權制、土地制度和賦稅制度都以唐制為藍本。
(3)越南的科舉制度跟中國的基本一樣。
(4)東亞和東南亞地區在律令、歷法、建筑、繪畫、音樂、飲食、服飾、節日、習俗等方面,也深受唐文化影響。
3.四大發明的外傳
(1)8世紀以后,中國的造紙術傳入中亞、西亞及歐洲。
(2)火藥在13世紀經阿拉伯人傳入歐洲,使騎士階層日漸衰落。
(3)指南針的使用,促進了遠洋航行,推動了大航海時代的到來。
(4)中國發明活字印刷術后,歐洲人也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機,大大推動了文藝復興運動和宗教改革,促進了思想解放和社會進步。
4.中國文化傳入周邊地區
(1)14世紀末,中國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思想文化逐漸在琉球傳播。
(2)15世紀,大批華僑移居東南亞,在當地傳播中華文化。
5.中國文化傳入歐洲
(1)16—18世紀,孔子的思想以及儒家經典傳入歐洲。
(2)中國的茶、絲綢、瓷器在歐洲社會深受喜愛,中國式園林和建筑成為風尚。
〔概念闡釋〕
中華文化圈
隋唐時期,隨著中國國家統一、制度先進與文化的繁榮,吸引周邊地區的不同民族、國家學習中華先進文明,形成以中國為中心的“中華文化圈”。
主題1 從“史料實證”角度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和特點
[史料一]“中國文化的優秀傳統有豐富的內容,其中最主要的是兩個基本思想觀點:一是人際和諧,二是天人協調。”“古代唯物主義與無神論傳統、辯證思想、人本思想、堅持民族獨立的愛國傳統,都是中國文化中的優良傳統”。
——張岱年
[問題1]史料一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什么內涵?
[提示]內涵:天人合一、和為貴、以人為本等。
[史料二]所謂傳統文化,廣義地說就是中華民族在歷史上所創造的一切;狹義地說,是指中華民族在歷史上創造的思想文化。所謂文化傳統,是指中華民族歷史上創造的文化中具有穩定性、連續性和傳承性的某種價值觀念、行為方式、風俗習慣。傳統文化包蘊著文化傳統,文化傳統是傳統文化在精神領域的集中體現。
——李宗桂《試論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
[問題2]史料二體現出中國傳統文化的什么特點?如何看待傳統文化與文化傳統的關系?
[提示]特點:穩定性、連續性和傳承性。
關系:傳統文化包蘊文化傳統,文化傳統是傳統文化在精神領域的集中體現,但二者并不等同。
[拓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和特點
(一)內涵
(1)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
(2)知行合一觀。
(3)重視人的精神生活。
(4)愛國主義精神。
(5)追求真理,勇于奉獻的精神。
(6)團結互助,尊老愛幼的倫理規范。
(二)特點
(1)延續性、凝聚性和包容性。
(2)以人為本,重人倫,重道德,尊君重民。
(3)主張自強不息,勤勞刻苦,剛健有為,鞠躬盡瘁。
(4)強調人格,提倡節烈,主張為國盡忠,殺身以成仁,舍生以取義。
(5)崇尚統一,維護多民族國家的共同利益。
(6)持中貴和,主張中庸,追求和諧。
(7)儒道互補,外儒內法,儒、佛、道三教合流。
(8)務實事,輕幻想,重實用,戒空談,看實效,重實績,主張經世致用。
(三)影響
1.豐富世界文明內涵,促進文化多元發展。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包容性、開放性、融合性的特質使中華民族在世界文化多元格局下保持文化自信、鮮活的創造力和強大的生命力,從而為世界文明多樣化發展貢獻中國力量。
2.輻射其他國家文化,推動文明交流互鑒。
(1)對“東亞文化圈”的影響
受地域、種族、文化等方面的影響,長期以來在東亞形成了一個以中國為中心的“東亞文化圈”,其構成要素主要是漢字、儒學、律令制度等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結晶。
(2)對世界其他文化的影響
①物質文明:中國的絲綢、瓷器等產品自古以來就為西方各國人民所喜愛。火藥、羅盤針、造紙術和活字印刷術等,通過蒙古人和阿拉伯人等先后傳到西方,為西方的近代文明發展奠定了基礎,而且還是西方現代科學技術的直接源頭。
②思想意識:中國的倫理哲學、政治理想,尤其是儒家思想對歐洲的啟蒙運動產生巨大的影響。中國科舉制度的公平性、開放性,對歐美的考試制度和文官制度產生了重大影響。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出現的歐洲文化危機,使不少知識分子再次把目光轉向東方,希望在東方文化,尤其是中國文化中找到克服歐洲文化危機的辦法。
主題2 從“史料實證”角度認識中外文化的交流
[史料三]唐代,中原與西域的文化交流很頻繁。佛曲九仙道曲、盧舍那仙曲以及琵琶等樂器演奏技巧,舞蹈中的四方菩薩蠻隊舞,雜技中的幻術、吞刀、吐火等,都是通過佛教徒的中介,由西域傳到中國來的。
——摘編自謝重光《論唐代佛教
徒對社會的巨大貢獻》
[問題3]根據史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唐代僧人成為中外文化交流重要載體的背景及影響。
[提示]背景:開明的對外政策;唐朝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多元包容的文化政策;絲綢之路的暢通;僧人的宗教熱情。
影響:促進了中國佛教的發展;豐富了中國文化內涵;傳播了中華文化,推動了周邊國家文化的發展。
[史料四]明清之際,以傳教士為橋梁和紐帶的中西文化交流是在平等的條件下進行的一種雙向交流。一方面,為了傳教的需要,他們將西方的科學文化知識傳入中國,一批諸如《幾何原本》《同文算指》《渾蓋通憲圖說》《乾坤體義》《遠西奇器圖說》《火攻挈要》等書的翻譯以及世界地圖的傳入,打開了明朝知識界認識和了解“西學”的窗口,沖擊了明代崇尚空談的學風,促進了我國傳統科學的發展。另一方面,他們又通過傳遞書信和翻譯中國典籍等方式,把中國悠久燦爛的文化介紹給歐洲,中國儒家思想對歐洲18世紀啟蒙思潮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
——摘編自林延清《試論明清之際中西文化交流
的分期、特點和歷史作用》
[問題4]根據史料四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明清之際中西文化交流的影響。
[提示]對中國:沖擊了明代崇尚空談的學風;促進了我國傳統科學的發展;沖擊了“華夏中心”的傳統觀念。
對西方:增進歐洲民眾對中國的認識和了解;影響歐洲18世紀啟蒙思潮。
[拓展]古代和近代中華文化交流的主要表現
1.秦漢時期,中華文明開始走向世界。漢朝時期,中國的鐵器、絲綢和養蠶繅絲技術以及鑄鐵術、井渠法、造紙術先后西傳。中國的鑄銅、制鐵技術、制漆技術和鐵犁牛耕技術、水利工程技術分別傳往日本、朝鮮和越南。兩漢之際,佛教也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
2.隋唐時期,中華文明基本形成了中華文化圈的總體格局。唐朝文化對新羅、日本、印度、大食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3.新航路開辟后,西方傳教士為實現順利傳教的目的,宣傳西方文化知識,使我國和西方思想文化進行了直接的接觸和交流。
4.近代史上的“西學東漸”現象
(1)兩個階段:從鴉片戰爭后到甲午中日戰爭前為第一階段,主要學習以“堅船利炮”為核心的西方物質文明;從甲午中日戰爭后到五四運動前是第二階段,主要學習以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為核心的西方精神文明。
(2)三個層次:技術成果(器物);相關社會支持系統(制度);人們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文化氣質等(思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榆县| 甘谷县| 宿松县| 潮州市| 福州市| 竹山县| 兰考县| 海宁市| 高密市| 辽阳市| 连平县| 和顺县| 红安县| 黔西县| 前郭尔| 永泰县| 黄梅县| 石首市| 绵阳市| 营山县| 石嘴山市| 威海市| 吕梁市| 嘉善县| 垦利县| 赤水市| 临沭县| 九江市| 嘉荫县| 长子县| 蒙自县| 淮滨县| 昌江| 常山县| 亚东县| 新密市| 陆川县| 天柱县| 孝感市| 遂宁市| 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