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九課 法律在我們身邊(2課時,后附答案)第1課時 生活需要法律【學習目標】1.通過對生活與法律關系的學習,能夠體會法律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2.知道生活需要法律保障,人的一生與法律相伴;了解法律產生的過程;體會法律對生活的作用,認識生活與法律的關系;3.了解我國法治建設的發展歷程,懂得依法治國的重要意義。【學習重難點】學習重點:法律與生活息息相關。學習難點:理解法律的產生及本質、法治的進程。【自主學習】1.我們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種社會關系,以及由此產生的_____________,需要法律來_____________。每一部法律都是應生活的需要而_____________,又對生活加以規范和調整。2.法律通過調整社會關系,不僅服務于人們_________的生活,而且指導著人們 生活。3.法律與我們每個人如影隨形,相伴一生。法律是治理國家的_____________,為我們的成長提供_____________的空間。我們一生都_____________法律規定的各項權利,同時必須_____________法律規定的各項義務。4.法律是 意志的體現,是用來統治國家、管理社會的工具,也是調整社會關系、判斷是非曲直、處理矛盾和糾紛的 。5.法治是依法對 進行治理,強調依法治國、 至上,要求任何組織和個人都要 法律,遵守法律,依法辦事。法治是人們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標志。6.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切實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和人民權利,已經成為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 的顯著優勢之一。法治助推中國夢的實現,是實現政治清明、社會公平、 穩定、國家長治久安的必由之路。7.為什么說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8.什么是法治 法治有何重要性?【課時達標】1.我們出生后,父母就會到當地的派出所給我們報戶口;十八歲之前,我們會受到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的保護;成年后,我們將走上工作崗位,又與勞動法等法律緊密相連;到了一定年齡,我們又將依據相關法律退休。這告訴我們( )①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②法律與每個人相伴一生③法律能解決我們遇到的各種問題④法律規范并調整我們的生活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2. 夜間施工、廣場音響、鄰里裝修等噪聲污染是社會各界近年來關注的熱點問題。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污染防治法》于2022年6月5日起施行,回應熱點問題的解決,以更好地維護人民群眾生活環境和諧安寧。該法的修訂與施行表明( )①噪聲污染防治只能依靠法律②法律是應生活的需要制定和修改的③國家禁止夜間施工、室內裝修等活動④法律保護我們的生活,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3.“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下列同學對于法治的理解,你認同的有( )①小明:法治是人們共同的生活愿景②小華:法治讓中國迅速實現了中國夢③小榕:法治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標志④小麗:有了法律,人類就走上了法治道路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4.2023年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指出:“2018年至2022年,全國檢察機關共辦理各類案件1733.6萬件。”這些案件的辦理,為人民安居樂業、幸福生活創造良好環境。這表明( )①法治有利于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和人民權利②法治是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必由之路③在我國,人們都能遵守法律,依法辦事④我國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5.材料分析題材料一:閱讀漫畫。(1)你贊同上面哪位同學的觀點?并說明理由。材料二 法治興則國興,法治強則國強。《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于2021年1月10日公布。該規劃的實施,將有力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各項工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法治保障。(2)我國為什么要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參考答案:1.B 2.C 3.C 4.D5.(1)贊同圖3中的觀點。理由:①法律就在我們身邊,每一部法律都是應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頒布的,又對生活加以規范和調整。②法律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法律不僅服務于人們當下的生活,而且指導著人們未來的生活。③法律與我們每個人如影隨形,相伴一生。 我們一生都享有法律規定的各項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法律規定的各項義務。法律規定的權利和義務為我們每個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發展的空間。(2)①法治是人們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標志。②法治助推中國夢的實現,是實現政治清明、社會公平、民心穩定、國家長治久安的必由之路。③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切實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和人民權利,已經成為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之一。第2課時 法律保障生活【學習目標】1.感受法律對生活的保障作用;初步樹立尊重法、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識;樹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觀念2.初步形成自覺按照法律要求規范自己行為的能力;初步培養用歷史、發展的觀點認識法治建設進程的能力3.了解法律的特征,懂得法律是一種特殊的行為規范;理解法律的規范作用和社會作用;增強法制觀念,樹立法律意識,依法規范自身行為。【學習重難點】學習重點:法律的特征。學習難點:法律的作用。【自主學習】1.法律是由 制定或認可的,是由國家 保證實施的,對 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法律的實施以強大的 作后盾,而其他行為規范主要依靠社會輿論、信念、習俗、教育和行政等力量保證實施。2.法律規范著 的行為, 著我們的生活,為我們的成長和發展創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會環境;法律規定我們應該享有的 ,應該履行的 ;法律也為我們評判自己和他人的行為提供了 ,指引、教育人向善。法律通過解決 和制裁 ,懲惡揚善、伸張正義,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3.法律有哪些特征?4.法律的作用是什么?【課時達標】1.2023年3月1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的決定》,自2023年3月15日起施行。這說明法律( )A.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B.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C.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D.維護全體社會成員的一切權益2.《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規定:公務活動用餐不得超過規定標準;商家誘導誤導超量點餐,最高罰1萬元;食品生產經營者嚴重浪費,最高罰5萬元;制作發布傳播暴飲暴食視頻節目,最高罰10萬元。這一規定表明( )A.法律是一種特殊的行為規范B.法律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C.法律代表公民的意志和利益D.法律對全體公民具有普遍約束力3.“未成年人不得有曠課、夜不歸宿;攜帶管制刀具;打架斗毆、辱罵他人;強行向他人索要財物等不良行為。”以上規定表明《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A.由國家制定或認可B.對未成年人的行為有保護作用C.對未成年人的行為有規范作用D.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4.寧某等人多次利用QQ添加全國各地的家長群,冒充班主任以疫情期間不便當面交費為由,發布掃碼支付780元的書本費、資料費虛假信息進行詐騙,共騙取22名家長17160元。寧某等3人被抓獲。由此看出( )①法律能夠為我們的成長和發展創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會環境②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③法律為我們評判、預測自己和他人的行為提供了準繩,指導、教育人向善④法律通過制裁違法犯罪,懲惡揚善、伸張正義,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5.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這是法律區別于其他行為規范的最主要特征。下列符合這一觀點的是( )A. 學校嚴肅批評違反校紀校規的學生并給予紀律處分B. 乘客們紛紛譴責在公交車上爭搶愛心專座的李某某C. 張某因制作、傳播侮辱他人的漫畫,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年D. 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5.【法律面前一律平等】2007年以來,以楊柱為首的犯罪組織具備黑社會性質組織強行向商戶收取“保安費”共計2000余萬元;對進出車城接送客人的出租車、摩托車司機強行收取“買位費”共計80余萬元;直接經營“嗨場”專門供人吸食毒品,為他人經營“嗨場”提供幫助并收取“保護費”,非法牟利共計500余萬元;組織、招募賣淫人員在其經營的酒店從事賣淫活動,違法所得約2.2億元。該組織的違法犯罪嚴重破壞當地經濟和社會生活秩序。2023年5月26日,廣東省肇慶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對楊柱等14人涉黑案作出一審宣判,以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組織等,數罪并罰,判處楊柱有期徒刑25年,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罰金人民幣2340萬元;其余13名被告人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11年6個月至1年6個月,并處罰金。(1)上述材料體現了我國的法律特征是什么?(2)上述材料說明法律有什么作用?參考答案:1.A 2.B 3.C 4.D 5.C6.答:(1)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2)法律通過制裁違法犯罪,懲惡揚善、伸張正義,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