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帶參過程一、教學目標1.學生能夠理解帶參過程的概念及其在Scratch編程中的作用。2.學生能夠學會如何創建帶參數的自定義過程(自定義積木)。3.學生能夠掌握如何在Scratch中調用帶參數的自定義過程。4.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和程序設計能力。5.激發學生對編程學習的興趣,培養其主動探索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二、教學重點與難點教學重點:帶參過程的定義和創建方法。帶參過程的調用方法和應用場景。教學難點:理解帶參過程的抽象概念及其在編程中的實際意義。學生在編程實踐中對帶參過程的靈活運用和調試能力。三、教學準備Scratch軟件安裝好的計算機。預先準備好的帶參過程的示例項目和練習題。四、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通過展示一個簡單的Scratch項目,該項目中使用了無參過程,但存在重復代碼和靈活性不足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改進,從而引出帶參過程的概念。(二)新課講解1.認識帶參過程在Scratch中,帶參過程允許我們傳遞參數給自定義積木,使得自定義積木更加靈活和通用。參數可以看作是自定義積木的“輸入”,它可以根據不同的參數值執行不同的操作。實驗:展示一個簡單的帶參過程示例,如一個根據參數畫出不同邊長正方形的自定義積木。讓學生觀察并理解參數如何影響自定義積木的行為。2.探究正多邊形的規律在正多邊形中,每個內角的度數是固定的,且所有邊長相等。通過Scratch,我們可以利用帶參過程來繪制不同邊數的正多邊形。討論:與學生一起探討正多邊形的內角公式:每個內角 = (n-2) × 180° / n,其中n為多邊形的邊數。3.創建帶參過程現在,我們將利用Scratch創建一個帶參的自定義積木,用于繪制正多邊形。步驟:打開Scratch,選擇“更多積木”類別。點擊“制作新的積木”選項。輸入新積木的名稱(如“畫正多邊形”),并添加一個參數(如“邊數”)。在新積木內部添加繪制正多邊形的積木指令,利用公式計算內角,并使用重復循環來繪制多邊形。實驗:引導學生創建一個“畫正多邊形”的帶參自定義積木,并在主程序中調用它,通過改變參數值來觀察繪制出的不同多邊形。(三)鞏固練習為了加深學生對帶參過程的理解和應用能力,我們將設計一系列練習活動。練習一:繪制不同大小的正多邊形要求學生修改“畫正多邊形”自定義積木,添加一個表示邊長的參數。學生在修改完自定義積木后,需要在主程序中調用它,通過改變邊長和邊數的參數值來觀察不同大小和邊數的多邊形。練習二:創建“畫星星”帶參過程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利用已學的正多邊形知識來創建一個畫星星的自定義積木。學生需要確定星星的頂點數和內角,然后編寫相應的帶參自定義積木來完成繪制。練習三:綜合應用提供一個場景,如夜空中的星星和月亮,要求學生利用帶參過程來繪制不同大小和形狀的星星及月亮。學生需要綜合運用之前所學的知識,通過調用不同的帶參自定義積木來完成場景的繪制。(四)課堂小結本節課我們學習了帶參過程的概念、創建和調用方法。通過實踐操作,同學們掌握了如何在Scratch中使用帶參過程來簡化編程邏輯和提高代碼的靈活性。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編程實踐中能夠靈活運用帶參過程,創造出更多有趣的項目。(五)作業布置創建一個能夠繪制不同大小和邊數的正多邊形的Scratch項目,要求使用帶參過程來實現。嘗試將你在課堂上創建的帶參過程應用到其他Scratch項目中,以展示其通用性和靈活性。思考并記錄下你在使用帶參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案。五、板書設計帶參過程認識帶參過程帶參過程的概念和作用探究正多邊形正多邊形的內角公式創建帶參過程步驟和注意事項繪制正多邊形示例應用場景繪制星星、月亮等圖形六、課后反思本節課通過生動的實例和豐富的實踐活動,使學生深入理解了帶參過程的概念和在Scratch編程中的應用。學生們在活動中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和高度的參與度,大多數學生能夠獨立完成創建和調用帶參過程的任務。然而,也發現部分學生在理解和應用正多邊形的內角公式時存在困難,需要進一步加強指導和練習。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針對這一問題進行重點講解和演示,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知識。同時,為了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我將繼續設計更多具有挑戰性的編程任務,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中不斷提升自己的編程技能。總體而言,本節課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為學生的編程學習和實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