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初中文言文實詞匯編·實詞(二)(學(xué)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初中文言文實詞匯編·實詞(二)(學(xué)案)

資源簡介

初中文言文實詞匯編·實詞(二)
58.坐 (zuò):
解析:
坐著,坐。
通“座”,座位。
例句:
“口技人坐屏障中。” (《口技》) —— 坐在
“滿坐寂然。” (《口技》) —— 通“座”,座位
“坐而論道。” (成語) —— 坐著
59.撫 (fǔ):
解析:
撫摸,撫慰。
輕輕拍。
例句:
“左手撫爐。” (《記承天寺夜游》) —— 撫摸
“左手撫魯直背。” (《記承天寺夜游》) —— 輕拍
“婦撫兒乳。” (《口技》) —— 撫慰
60.乳 (rǔ):
解析:
乳房。
胸部。
奶汁。
例句:
“婦撫兒乳。” (《口技》) —— 乳房
“兒含乳啼。” (《口技》) —— 乳房
“袒胸露乳。” (成語) —— 胸部
61.嗚 (wū):
解析:
嘆詞,表示悲哀。
擬聲詞,形容蟲、鳥等鳴叫聲。
例句:
“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 (《阿房宮賦》) —— 嘆詞
“婦拍而嗚之。” (《口技》) —— 哼唱聲
“其鳴也哀。” (《捕蛇者說》) —— 鳴叫聲
62.絮 (xù):
解析:
柳絮,柳樹的種子。
棉花的絮。
啰嗦,絮叨。
例句:
“未若柳絮因風(fēng)起。” (《世說新語》) —— 柳絮
“絮絮叨叨。” (成語) —— 啰嗦
“棉絮。” (現(xiàn)代漢語) —— 棉花的絮
63.畢 (bì):
解析:
結(jié)束,完畢。
全部,都。
一生,終生。
例句:
“眾妙畢備。” (《岳陽樓記》) —— 全部
“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 (《送東陽馬生序》) —— 結(jié)束
“畢生精力。” (成語) —— 一生
64.齁 (hōu):
解析:
鼻息聲,打鼾的聲音。
例句:
“未幾,夫齁聲起。” (《口技》) —— 打鼾的聲音
“齁聲如雷。” (俗語) —— 打鼾的聲音
65.少 (shǎo):
解析:
數(shù)量少。
年紀輕。
短暫。
例句:
“閑靜少言,不慕榮利。” (《五柳先生傳》) —— 數(shù)量少
“少時,一狼徑去。” (《狼》) —— 短暫
“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 (《陳涉世家》) —— 年紀輕
66.舒 (shū):
解析:
舒展,展開。
舒服,舒適。
例句:
“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口技》) —— 舒服
“柳條將舒未舒,柔梢披風(fēng)。” (《記承天寺夜游》) —— 舒展
“心情舒暢。” (成語) —— 舒服
67.名 (míng):
解析:
名字。
名譽,名聲。
說出,說出名稱。
例句:
“故雖有名馬,祇辱于奴隸人之手。” (《馬說》) —— 出名的
“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 (《傷仲永》) —— 名字
“不能名其一處也。” (《口技》) —— 說出
68.奮 (fèn):
解析:
振作,鼓舞。
舉起,揮動。
例句:
“奮袖出臂。” (《口技》) —— 揚起
“奮發(fā)圖強。” (成語) —— 振作
“奮不顧身。” (成語) —— 振作
69.股 (gǔ):
解析:
大腿。
事物的部分。
例句:
“兩股戰(zhàn)戰(zhàn),幾欲先走。” (《口技》) —— 大腿
“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 (《狼》) —— 大腿
“一股作氣。” (成語) —— 事物的部分
70.幾 (jī):
解析:
幾乎,差點兒。
小桌子。
多少。
例句:
“兩股戰(zhàn)戰(zhàn),幾欲先走。” (《口技》) —— 幾乎
“幾案。” (古漢語) —— 小桌子
“差之毫厘,謬以千里。” (《禮記》) —— 差別
“青樹翠蔓,蒙絡(luò)搖綴,參差披拂。” (《小石潭記》) —— 長短不齊的樣子
“撒鹽空中差可擬。” (《世說新語》) —— 大致、差不多
71.走 (zǒu):
解析:
跑,逃跑。
行走。
例句:
“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蘭詩》) —— 跑
“夸父與日逐走。” (《山海經(jīng)》) —— 跑
“不脛而走。” (成語) —— 跑
72.觸 (chù):
解析:
碰,撞。
觸動,感動。
例句:
“怒而觸不周之山。” (《淮南子》) —— 撞
“一觸即發(fā)。” (成語) —— 碰到
“觸景生情。” (成語) —— 觸動
73.維 (wéi):
解析:
系物的大繩。
維持,保持。
例句:
“天柱折,地維絕。” (《淮南子》) —— 系物的大繩
“維持秩序。” (現(xiàn)代漢語) —— 維持
“維系關(guān)系。” (成語) —— 維持
74.絕 (jué):
解析:
斷絕,消失。
極,極端。
獨特的,沒有僅有的。
例句:
“群響畢絕。” (《口技》) —— 斷絕
“地維絕。” (《淮南子》) —— 斷絕
“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答謝中書書》) —— 獨特的
75.潦 (liáo):
解析:
雨水大。
路上的流水,積水。
例句:
“故水潦塵埃歸焉。” (《共工觸怒不周山》) —— 積水
“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 (《共工觸怒不周山》) —— 雨水
“潦倒不堪。” (成語) —— 失意潦倒
76.止 (zhǐ):
解析:
停止,停下。
阻止,攔阻。
僅僅,只。
例句:
“又一兒醒,絮絮不止。” (《口技》) —— 停止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 (《狼》) —— 停止
“止增笑耳。” (《狼》) —— 只是
77.綴 (zhuì):
解析:
連接,縫綴。
裝飾。
例句:
“綴行甚遠。” (《狼》) —— 連接,緊跟
“青樹翠蔓,蒙絡(luò)搖綴。” (《小石潭記》) —— 連接
“綴玉聯(lián)珠。” (成語) —— 裝飾
78.從 (cóng):
解析:
跟從,跟隨。
順從,聽從。
參與,參加。
自從,從……起。
自,由,從。
例句: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論語》) —— 聽從
“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小石潭記》) —— 跟隨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huán),心樂之。” (《小石潭記》) —— 從
79.故 (gù):
解析:
原因,緣故。
所以。
過去的,舊的。
故意。
例句:
“溫故而知新。” (《論語》) —— 過去的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 所以
“無緣無故。” (成語) —— 原因
80.窘 (jiǒng):
解析:
困窘,處境艱難。
例句: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 (《狼》) —— 窘迫
“窘迫不堪。” (成語) —— 處境艱難
“左支右絀,捉襟見肘。” (成語) —— 處境艱難
81.敵 (dí):
解析:
敵人,仇敵。
例句:
“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 敵人
“恐前后受其敵。” (《狼》) —— 敵人
“化敵為友。” (成語) —— 敵人
82.薪 (xīn):
解析:
柴草,木柴。
例句:
“場主積薪其中,支以枯樹枝,火尋 而焚之。” (《狼》) —— 柴草
“薪火相傳。” (成語) —— 柴草
“抱薪救火。” (成語) —— 木柴
83.弛 (chí):
解析:
放松,松弛。
解除,廢弛。
放慢,減慢。
例句:
“弛擔持刀。” (《口技》) —— 放下
“一張一弛,文武之道。” (《禮記》) —— 放松
“弛而不息。” (成語) —— 放松
84.徑 (jìng):
解析:
小路,路徑。
直徑。
徑直,直接。
例句:
“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 (《狼》) —— 徑直
“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 (《核舟記》) —— 直徑
“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 (《孟子》) —— 小路
85.意 (yì):
解析:
意思,意義。
想法,念頭。
神情。
料想,認為。
例句:
“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xiāng)秀才觀之。” (《傷仲永》) —— 意思
“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口技》) —— 神情
“醉翁之意不在酒。” (《醉翁亭記》) —— 想法
86.暇 (xiá):
解析:
空閑,閑暇。
例句:
“意暇甚。” (《口技》) —— 悠閑
“應(yīng)接不暇。” (成語) —— 空閑
“偷得浮生半日閑。” (李涉《題鶴林寺僧舍》) —— 空閑
87.斃 (bì):
解析:
死亡。
殺死。
例句:
“又數(shù)刀斃之。” (《狼》) —— 殺死
“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 (《狼》) —— 死亡
“束手待斃。” (成語) —— 死亡
88.洞 (dòng):
解析:
洞穴。
通達,清楚。
例句:
“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狼》) —— 洞穴
“洞若觀火。” (成語) —— 清楚
“別有洞天。” (成語) —— 洞穴
89.蓋 (gài):
解析:
遮蓋,覆蓋。
傘。
大概,原來是。
例句:
“蓋以誘敵。” (《狼》) —— 原來是
“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核舟記》) —— 大概
“天有不測風(fēng)云,人有旦夕禍福。” (俗語) —— 意外
90.才 (cái):
解析:
才能,才華。
僅僅,方才。
例句:
“初極狹,才通人。” (《桃花源記》) —— 僅僅
“卿今者才略,非復(fù)吳下阿蒙。” (《孫權(quán)勸學(xué)》) —— 才能
“八斗之才。” (成語) —— 才能
91.屬 (zhǔ):
解析:
類別,種類。
親屬,家屬。
部下。
通“囑”,囑咐。
例句: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桃花源記》) —— 種類
“忠之屬也。” (《出師表》) —— 種類
“屬予作文以記之。” (《岳陽樓記》) —— 通“囑”,囑咐
92.要 (yāo):
解析:
腰部。
重要的,關(guān)鍵的。
綱要,要點。
例句:
“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 (《桃花源記》) —— 通“邀”,邀請
“提綱挈領(lǐng)。” (成語) —— 要點
“要塞之地。” (成語) —— 重要
93.果 (guǒ):
解析:
果實,果子。
結(jié)果,結(jié)局。
果然。
實現(xiàn),成為事實。
例句:
“果不其然。” (成語) —— 果然
“前因后果。” (成語) —— 結(jié)果
“暮而果大亡其財。” (《智子疑鄰》) —— 果然
94.尋 (xún):
解析:
尋找,尋求。
不久,隨即。
例句:
“未果,尋病終。” (《桃花源記》) —— 不久
“尋向所志,遂迷,不復(fù)得路。” (《桃花源記》) —— 以前
“尋根問底。” (成語) —— 尋找
95.鮮 (xiān):
解析:
新鮮,鮮美。
少,鮮少。
鮮艷。
例句:
“陶后鮮有聞。” (《桃花源記》) —— 少
“芳草鮮美。” (《桃花源記》) —— 鮮艷
“鮮為人知。” (成語) —— 少
96.相 (xiāng):
解析:
互相,彼此。
丞相,宰相。
幫助。
看,觀察。
例句:
“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 (《虞美人》) —— 互相
“出郭相扶將。” (《木蘭詩》) —— 互相幫助
“相濡以沫。” (成語) —— 互相
97居 (jū):
解析:
居住。
停留,處于。
經(jīng)過,過了。
例句:
“居數(shù)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 (《塞翁失馬》) —— 經(jīng)過
“城居者未之知也。” (《觀潮》) —— 居住
“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 (《醉翁亭記》) —— 停留
98.指 (zhǐ):
解析:
手指。
指著,指向。
直立,向上。
例句:
“自是指物作詩立就。” (《傷仲永》) —— 指著
“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手,不能指其一處也。” (《口技》) —— 手指
“爭高直指,千百成峰。” (《記承天寺夜游》) —— 直立
99.比 (bǐ):
解析:
比較,對比。
勾結(jié),朋比為奸。
等到,及至。
靠近,挨著。
比賽。
例句:
“每自比于管仲、樂毅。” (《傷仲永》) —— 比較
“曹操比于袁紹,則名微而眾寡。” (《隆中對》) —— 比較
“比至陳,車六七百乘,騎千余,卒數(shù)萬人。” (《陳涉世家》) —— 等到
100.矯 (jiǎo):
解析:
舉,抬起。
假托,矯飾。
強壯。
糾正,矯正。
例句:
“矯首昂視。” (《核舟記》) —— 舉,抬頭
“矯枉過正。” (成語) —— 糾正
“矯詔。” (古漢語) —— 假托
101.曾 (céng):
解析:
竟然,居然。
曾經(jīng)。
增加。
例句:
“曾不若孀妻弱子。” (《愚公移山》) —— 竟然
“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 增加
“相逢何必曾相識” (《琵琶行》) —— 曾經(jīng)
102.修 (xiū):
解析:
長,高。
修建,建造。
學(xué)習(xí),鉆研。
整治,修養(yǎng)。
例句:
“鄒忌修八尺有余。” (《鄒忌諷齊王納諫》) —— 身材高
“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核舟記》) —— 長
“內(nèi)修政理。” (《出師表》) —— 整治,修養(yǎng)
103.盈 (yíng):
解析:
滿,充滿。
多余。
輕盈。
例句:
“而計其長曾不盈寸。” (《核舟記》) —— 滿
“彼竭我盈,故克之。” (《曹劌論戰(zhàn)》) —— 多余
“眼淚盈眶。” (成語) —— 充滿
104.親 (qīn):
解析:
父母,親人。
親近,親愛。
親自。
例句: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孟子》) —— 親人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出師表》) —— 親近
“樹欲靜而風(fēng)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 (《韓詩外傳》) —— 父母
105.惡 (è):
解析:
厭惡,憎恨。
兇惡,兇狠。
罪惡,壞事。
例句:
“死亦我所惡。” (《魚我所欲也》) —— 討厭
“好逸惡勞。” (《后漢書》) —— 厭惡
“兇神惡煞。” (成語) —— 兇狠
106.亂 (luàn):
解析:
混亂,沒有秩序。
叛亂,造反。
戰(zhàn)亂。
淫亂。
例句:
“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禮記》) —— 叛亂、造反
“猿鳥亂鳴。” (《三峽》) —— 沒有秩序
“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 (《出師表》) —— 戰(zhàn)亂
107.作 (zuò):
解析:
制作,建造。
寫作,創(chuàng)作。
興起,發(fā)生。
振作,奮起。
例句:
“設(shè)酒殺雞作食。” (《桃花源記》) —— 制作
“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 (《五柳先生傳》) —— 寫作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左傳》) —— 振作
108.至 (zhì):
解析:
到,到達。
極點,最。
至于,直到。
例句:
“期日中,過中不至。” (《世說新語》) —— 到達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 (《岳陽樓記》) —— 至于
“關(guān)懷備至。” (成語) —— 極點
109.沿 (yán):
解析:
順著,沿著。
邊緣,邊沿。
順流而下。
例句:
“沿溯阻絕。” (《三峽》) —— 順流而下
“沿河求之。” (《河中石獸》) —— 順著
“沿海地區(qū)。” (現(xiàn)代漢語) —— 邊緣
110.溯 (sù):
解析:
逆流而上。
尋求根源。
例句:
“遂反溯流逆上矣。” (《河中石獸》) —— 逆流而上
“沿溯阻絕。” (《三峽》) —— 逆流而上
“推本溯源。” (成語) —— 尋求根源
111.疾 (jí):
解析:
疾病,病痛。
快速,迅速。
憎恨。
例句:
“必為有竊疾矣。” (《公輸》) —— 疾病
“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 (《三峽》) —— 快速
“疾惡如仇。” (成語) —— 憎恨
112.然 (rán):
解析:
……的樣子。
這樣,如此。
是的,對的。
但是,然而。
例句:
“屋舍儼然。” (《桃花源記》) —— ……的樣子
“父利其然也。” (《傷仲永》) —— 這樣
“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 (《岳陽樓記》) —— 那么
113.略 (lüè):
解析:
大致,簡略。
幾乎,差不多。
策略,謀略。
掠奪。
例句:
“人物略不相睹。” (《觀潮》) —— 幾乎
“卿今者才略,非復(fù)吳下阿蒙。” (《孫權(quán)勸學(xué)》) —— 謀略
“攻城略地。” (成語) —— 掠奪
114.皆 (jiē):
解析:
都,全部。
例句:
“環(huán)滁皆山也。” (《醉翁亭記》) —— 都
“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 (《陳涉世家》) —— 都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 (《愛蓮說》) —— 都
115.俱 (jù):
解析:
都,全部。
例句:
“湖中人鳥聲俱絕。” (《記承天寺夜游》) —— 都
“風(fēng)煙俱凈,天山共色。” (《岳陽樓記》) —— 都
“面面俱到。” (成語) —— 全部
116.長 (cháng):
解析:
排行第一的。
年長的人,長輩。
長度。
一直,常常。
生長,成長。
例句:
“木蘭無長兄,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木蘭詩》) —— 排行第一的
“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 (《陳太丘與友期》) —— 年長的人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 (《核舟記》) —— 長度
117.繽紛 (bīn fēn):
解析:
繁多而交雜。
例句:
“落英繽紛。”(《桃花源記》) —— 繁多交雜
“五彩繽紛。” (成語) —— 繁多交雜
118.仿佛 (fǎng fú):
解析:
好像,似乎。
例句:
“仿佛若有光。” (《桃花源記》) —— 隱隱約約,形容看不真切
119.惋 (wǎn):
解析:
惋惜,嘆惜。
例句:
“皆嘆惋。” (《口技》) —— 惋惜
“令人惋惜。” (成語) —— 惋惜
120.扶 (fú):
解析:
攙扶,扶持。
沿著。
例句:
“出郭相扶將。” (《木蘭詩》) —— 攙扶
“便扶向路。” (《桃花源記》) —— 沿著
“扶老攜幼。” (成語) —— 攙扶
121.向 (xiàng):
解析:
朝向,方向。
先前,從前。
例句:
“磨刀霍霍向豬羊。” (《木蘭詩》) —— 朝向
“尋向所志。” (《桃花源記》) —— 從前
“向陽花木易為春。” (俗語) —— 朝向
122.規(guī) (guī):
解析:
規(guī)則,規(guī)矩。
計劃,打算。
例句:
“墨守成規(guī)。” (成語) —— 規(guī)則
“欣然規(guī)往。” (《桃花源記》) —— 計劃
“不以規(guī)矩,不成方圓。” (《孟子》) —— 規(guī)矩
123.津 (jīn):
解析:
渡口。
興趣,興味。
口水,唾液。
例句:
“后遂無問津者。” (《桃花源記》) —— 渡口
“津津有味。” (成語) —— 興趣
“口若懸河。” (成語) —— 口水
124.馨 (xīn):
解析:
芳香,香氣。
比喻品德高尚。
例句: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陋室銘》) —— 品德高尚
“德藝雙馨。” (成語) —— 品德高尚
“花香鳥語,沁人心脾。” (成語) —— 芳香初中文言文實詞匯編·實詞(三)
125.儒 (rú):
解析:
讀書人。
儒家。
例句: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陋室銘》) —— 讀書人
“儒生。” (古漢語) —— 讀書人
“儒家思想。” (現(xiàn)代漢語) —— 儒家
126.調(diào) (diào):
解析:
調(diào)和,配合。
樂曲,曲調(diào)。
調(diào)動,調(diào)遣。
例句:
“可以調(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 (《陋室銘》) —— 調(diào)弄,彈琴
“風(fēng)調(diào)雨順。” (成語) —— 調(diào)和
“調(diào)虎離山。” (成語) —— 調(diào)動
127.形 (xíng):
解析:
形狀,外形。
形體,身體。
表現(xiàn),顯露。
例句:
“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tài)。” (《核舟記》) —— 形狀
“無案牘之勞形。” (《陋室銘》) —— 身體
“相形見絀。” (成語) —— 對比
128.蕃 (fán):
解析:
茂盛,繁多。
例句: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 (《愛蓮說》) —— 多
“實蕃有徒。” (《愛蓮說》) —— 多
129.染 (rǎn):
解析:
染色。
感受,沾染。
例句: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愛蓮說》) —— 沾染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成語) —— 感受
“一塵不染。” (成語) —— 沾染
130.濯 (zhuó):
解析:
洗滌。
例句: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愛蓮說》) —— 洗滌
“濯足濯纓。” (成語) —— 洗
“洗濯。” (古漢語) —— 洗
131.妖 (yāo):
解析:
妖怪,妖精。
嫵媚,妖艷。
例句:
“濯清漣而不妖。” (《愛蓮說》) —— 妖艷
“妖言惑眾。” (成語) —— 惑亂人心
“妖魔鬼怪。” (成語) —— 妖怪
132.亭 (tíng):
解析:
亭子。
驛站。
直立的樣子。
例句:
“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醉翁亭記》) —— 亭子
“亭臺樓閣。” (成語) —— 亭子
“亭亭玉立。” (成語) —— 直立的樣子
133.植 (zhí):
解析:
種植,栽種。
豎立。
例句:
“香遠益清,亭亭凈植。” (《愛蓮說》) —— 立,豎立
“植樹造林。” (現(xiàn)代漢語) —— 種植
“植黨營私。” (成語) —— 樹立
134.宜 (yí):
解析:
適合,適宜。
應(yīng)當,應(yīng)該。
例句:
“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愛蓮說》) —— 應(yīng)當
“將軍宜枉駕顧之。” (《隆中對》) —— 應(yīng)當
“因地制宜。” (成語) —— 適當?shù)拇胧?br/>135.象 (xiàng):
解析:
大象。
形狀,樣子。
現(xiàn)象。
模仿。
例句:
“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tài)。” (《核舟記》) —— 模仿
“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岳陽樓記》) —— 形狀、樣子
“包羅萬象。” (成語) —— 形狀、樣子
136.泛 (fàn):
解析:
漂浮,浮在水面上。
泛濫。
廣泛,普遍。
例句:
“蓋大蘇泛赤壁云。” (《赤壁賦》) —— 泛舟,乘船
“也擬泛輕舟。” (《赤壁賦》) —— 泛舟
“泛泛之交。” (成語) —— 廣泛
137.奇 (qí):
解析:
奇特,奇異。
特殊的,不常見的。
驚奇,感到奇怪。
奇數(shù)。
例句: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 (《核舟記》) —— 奇特
“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 (《傷仲永》) —— 驚奇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 (《核舟記》) —— 零數(shù)
138.可 (kě):
解析:
可以,能夠。
大約,可能。
例句:
“潭中魚可百許頭。” (《小石潭記》) —— 大約
“高可二黍許。” (《核舟記》) —— 大約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愛蓮說》) —— 可以
139.許 (xǔ):
解析:
允許,許可。
贊同,承認。
地方,處所。
表示約數(shù)。
例句:
“潭中魚可百許頭。” (《小石潭記》) —— 表示約數(shù)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 (《五柳先生傳》) —— 地方
“時人莫之許也。” (《傷仲永》) —— 承認
140.興 (xīng):
解析:
興起,發(fā)生。
興盛,旺盛。
舉辦,發(fā)動。
高興,興趣。
例句:
“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 (《孟子》) —— 興起
“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岳陽樓記》) —— 興盛
“興致勃勃。” (成語) —— 興趣
141.語 (yǔ):
解析:
語言,言語。
說話。
告訴。
例句:
“如有所語。” (《口技》) —— 說話
“語無倫次。” (成語) —— 說話
“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 (《陳涉世家》) —— 告訴
142.類 (lèi):
解析:
種類。
類似,像。
同類。
例句:
“佛印絕類彌勒。” (《核舟記》) —— 像
“畫虎類犬。” (成語) —— 像
“不可謂知類。” (《公輸》) —— 同類
143.歷 (lì):
解析:
經(jīng)歷,經(jīng)過。
清楚,分明。
歷史,過去。
例句:
“珠可歷歷數(shù)也。” (《核舟記》) —— 清楚
“孫權(quán)據(jù)有江東,已歷三世。” (《隆中對》) —— 經(jīng)歷
“歷歷在目。” (成語) —— 清楚
144.衡 (héng):
解析:
秤桿。
通“橫”,橫木。
通“橫”,梗塞,不順。
例句:
“左手倚一衡木。” (《核舟記》) —— 通“橫”,橫木
“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 通“橫”,梗塞
“權(quán)衡利弊。” (成語) —— 秤桿
145.夷 (yí):
解析:
平坦,平安。
平定,使安定。
外族,外國人。
例句:
“其船背稍夷,則題名其上。” (《核舟記》) —— 平坦
“化險為夷。” (成語) —— 平安
“言和而色夷。” (《唐雎不辱使命》) —— 平和
146.了 (liǎo):
解析:
結(jié)束,完畢。
清楚,明白。
例句:
“鉤畫了了。” (《核舟記》) —— 清楚
“了如指掌。” (成語) —— 明白
“不了了之。” (成語) —— 沒有結(jié)果
147.墨 (mò):
解析:
黑色。
墨水。
例句:
“鉤畫了了,其色墨。” (《核舟記》) —— 黑色
“墨守成規(guī)。” (成語) —— 指墨翟
“惜墨如金。” (成語) —— 墨水
148.簡 (jiǎn):
解析:
竹簡。
簡單,簡略。
挑選,選拔。
例句:
“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核舟記》) —— 挑選
“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出師表》) —— 選拔
“言簡意賅。” (成語) —— 簡單
149.與 (yǔ):
解析:
和,跟,同。
給。
參與。
通“歟”,語氣助詞。
例句: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論語》) —— 和
“選賢與能。” (《論語》) —— 通“舉”,推舉
“未復(fù)有能與其奇者。” (《岳陽樓記》) —— 參與
150.分 (fèn):
解析:
分開,劃分。
部分,成分。
名分,本分。
職分,職責。
例句:
“月到中秋分外明。” (詩句) —— 格外,特別
“男有分,女有歸。” (《禮記》) —— 職責
“恰如其分。” (成語) —— 職責
151.歸 (guī):
解析:
回家,返回。
歸宿,結(jié)局。
趨向,歸結(jié)。
屬于,歸于。
例句: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 回家
“男有分,女有歸。” (《禮記》) —— 歸宿
“殊途同歸。” (成語) —— 趨向
152.賊 (zéi):
解析:
盜賊,壞人。
害處,禍害。
邪惡的,不正派的。
例句:
“盜竊亂賊而不作。” (《禮記》) —— 壞事
“賊心不死。” (成語) —— 邪惡的
“賊眉鼠眼。” (成語) —— 邪惡的
153.閉 (bì):
解析:
關(guān)閉,關(guān)門。
閉塞,不通。
例句:
“故外戶而不閉。” (《禮記》) —— 關(guān)閉
“夜不閉戶。” (成語) —— 關(guān)門
“閉門造車。” (成語) —— 關(guān)門
154.同 (tóng):
解析:
相同,一樣。
一起,共同。
同行業(yè)的人。
例句:
“同聲相應(yīng),同氣相求。” (《周易》) —— 相同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木蘭詩》) —— 一起
“同仇敵愾。” (成語) —— 共同
155.鐘 (zhōng):
解析:
鐘,古代的一種量器。
鐘,打擊樂器。
聚集,集中。
例句:
“萬鐘于我何加焉!” (《魚我所欲也》) —— 量器
“鐘鼓樂之。” (《關(guān)雎》) —— 打擊樂器
“鐘靈毓秀。” (成語) —— 聚集
156.渾 (hún):
解析:
全部,整個。
渾濁,不清。
例句:
“渾欲不勝簪。” (《春望》) —— 簡直
“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 (《游山西村》) —— 渾濁
“渾然一體。” (成語) —— 全部
157.戍 (shù):
解析:
防守,守衛(wèi)。
例句:
“三男鄴城戍。” (《石壕吏》) —— 防守
“發(fā)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xiāng)。” (《陳涉世家》) —— 防守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陳涉世家》) —— 防守
158.請 (qǐng):
解析:
請求,希望。
請教。
敬辭,用于希望對方做某事。
例句:
“請從吏夜歸。” (《石壕吏》) —— 請求
“曹劌請見。” (《曹劌論戰(zhàn)》) —— 請求
“請循其本。” (《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 敬辭
159.應(yīng) (yīng):
解析:
回答,回應(yīng)。
答應(yīng),應(yīng)允。
應(yīng)征,應(yīng)付。
應(yīng)該,應(yīng)當。
例句:
“傭者笑而應(yīng)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 (《陳涉世家》) —— 回應(yīng)
“急應(yīng)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石壕吏》) —— 應(yīng)征
“凡所應(yīng)有,無所不有。” (《口技》) —— 應(yīng)該
160.歇 (xiē):
解析:
休息,停止。
消散。
例句:
“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答謝中書書》) —— 消散
“歇息。” (現(xiàn)代漢語) —— 休息
161.頹 (tuí):
解析:
墜落,落下。
衰敗,敗落。
頹喪,意志消沉。
例句:
“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答謝中書書》) —— 墜落
“漢室傾頹,奸臣竊命。” (《出師表》) —— 敗落
“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醉翁亭記》) —— 意志消沉
162.方 (fāng):
解析:
方向,方位。
方法,辦法。
正,正當。
當……時。
例句:
“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赤壁賦》) —— 當……時
“方欲行,轉(zhuǎn)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狼》) —— 正,正當
“方興未艾。” (成語) —— 正,正在
163.出 (chū):
解析:
出去,離開。
產(chǎn)生,出現(xiàn)。
超過,勝過。
顯露,發(fā)表。
例句:
“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 在國外
“君謂計將安出?” (《隆中對》) —— 產(chǎn)生
“入不敷出。” (成語) —— 收入
164.沃 (wò):
解析:
肥沃。
用水淋洗。
例句:
“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 (《隆中對》) —— 肥沃
“吞天沃日。” (成語) —— 用水淋洗
“媵人持湯沃灌。” (《送東陽馬生序》) —— 洗
165.盡 (jìn):
解析:
完畢,結(jié)束。
全部,都。
竭盡,用盡。
例句:
“既而盡奔騰分合五陣之勢。” (《口技》) —— 窮盡
“盡其所有。” (成語) —— 全部
“荊州北據(jù)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 (《隆中對》) —— 全部取得
166.騎 (qí):
解析:
騎兵。
騎的馬。
騎。
例句:
“車六七百乘,騎千余。” (《陳涉世家》) —— 馬
“并有乘騎弄旗標槍舞刀于水面者。” (《觀潮》) —— 馬
“將以下騎送迎。” (《周亞夫軍細柳》) —— 騎馬
167.標 (biāo):
解析:
樹立,舉起。
標記,記號。
樹梢。
例句:
“并有乘騎弄旗標槍舞刀于水面者。” (《觀潮》) —— 樹立
“標新立異。” (成語) —— 立
“樹梢。” (現(xiàn)代漢語) —— 樹梢
168.文 (wén):
解析:
文字,文章。
文采,文辭。
禮節(jié),儀式。
非軍事的。
文身,在身上刺花紋。
例句:
“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 (《五柳先生傳》) —— 文章
“舍其文軒,鄰有敝輿而欲竊之。” (《公輸》) —— 彩飾
“披發(fā)文身。” (《過秦論》) —— 文身
169.賃 (lìn):
解析:
租用。
例句:
“僦賃看幕。” (《觀潮》) —— 租用
“租賃房屋。” (現(xiàn)代漢語) —— 租用
“租賃合同。” (現(xiàn)代漢語) —— 租用
170.容 (róng):
解析:
容納,包含。
神色,容貌。
允許,讓,使。
悠閑,從容。
例句:
“雖席地不容間。” (《觀潮》) —— 允許
“其人視端容寂。” (《核舟記》) —— 神色
“無地自容。” (成語) —— 包含
171.定 (dìng):
解析:
安定,平定。
決定,確定。
鎮(zhèn)靜,安穩(wěn)。
結(jié)束。
例句: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出師表》) —— 平安
“是日更定矣。” (《記承天寺夜游》) —— 晚上八點左右
“心神不定。” (成語) —— 鎮(zhèn)靜
172.拿 (ná):
解析:
抓住,握住。
掌握,控制。
撐,劃。
例句:
“余拿一小船,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 (《湖心亭看雪》) —— 撐,劃
“十拿九穩(wěn)。” (成語) —— 掌握
“拿手好戲。” (成語) —— 掌握
173.白 (bái):
解析:
白色。
白話,清楚明白的話。
說清楚,說明。
古代指平民百姓。
酒杯。
例句:
“上下一白。” (《湖心亭看雪》) —— 白色
“余強飲三大白而別。” (《湖心亭看雪》) —— 酒杯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論語》) —— 說明
174.荷 (hé):
解析:
扛,背。
負擔,責任。
荷花。
例句:
“帶月荷鋤歸。” (陶淵明《歸園田居》) —— 扛著
“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 (《愚公移山》) —— 扛
“肩負重荷。” (成語) —— 負擔
175.甚 (shèn):
解析:
很,非常。
嚴重,厲害。
更,更加。
例句:
“以大易小,甚善。” (《唐雎不辱使命》) —— 很
“所欲有甚于生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魚我所欲也》) —— 更,更加
“王之蔽甚矣。” (《鄒忌諷齊王納諫》) —— 嚴重
176.負 (fù):
解析:
背負,背著。
負擔,責任。
失敗,遭受。
欠,欠債。
例句:
“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 (《愚公移山》) —— 背
“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送東陽馬生序》) —— 背著
“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yīng),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 (《醉翁亭記》) —— 背負
177.競 (jìng):
解析:
競爭,比賽。
競相,爭著。
例句:
“沉鱗競躍。” (《答謝中書書》) —— 爭相
“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 (《與朱元思書》) —— 競相
“百舸爭流。” (成語) —— 比賽
178.猶 (yóu):
解析:
仍然,還。
尚且。
如同,好像。
例句:
“然志猶未已。” (《隆中對》) —— 仍然
“困獸猶斗。” (成語) —— 尚且
“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隆中對》) —— 如同
179.假 (jiǎ):
解析:
借。
不真實的,假的。
利用,憑借。
休假。
例句:
“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 (《送東陽馬生序》) —— 借
“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 —— 假的
“假公濟私。” (成語) —— 利用
180.益 (yì):
解析:
好處,利益。
更加,益發(fā)。
增加。
例句:
“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 (《隆中對》) —— 好處
“香遠益清,亭亭凈植。” (《愛蓮說》) —— 更加
“集思廣益。” (成語) —— 增加
181.執(zhí) (zhí):
解析:
拿著,握著。
執(zhí)行,實施。
堅持,固執(zhí)。
例句:
“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 (《陳涉世家》) —— 拿著
“執(zhí)法如山。” (成語) —— 執(zhí)行
“固執(zhí)己見。” (成語) —— 堅持
182.色 (sè):
解析:
顏色,色彩。
神色,臉色。
景色,景象。
情景,狀況。
例句:
“未嘗稍降辭色。” (《送東陽馬生序》) —— 臉色
“草色入簾青。” (劉禹錫《陋室銘》) —— 顏色
“風(fēng)煙俱凈,天山共色。” (《岳陽樓記》) —— 顏色
“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 (《滿井游記》) —— 情景
183.擬 (nǐ):
解析:
打算,計劃。
模仿,比擬。
例句:
“也擬泛輕舟,且游赤壁之下。” (《赤壁賦》) —— 打算
“擬古之作,宜略識之。” (《與元九書》) —— 模仿
184.因 (yīn):
解析:
順著,就著。
憑借,依靠。
因此,于是。
通過,經(jīng)由。
例句:
“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tài)。” (《核舟記》) —— 順著
“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 (《五柳先生傳》) —— 因此
“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 (《隆中對》) —— 憑借
185.為 (wéi):
解析:
做,制造。
成為,作為。
是,認為是。
治理,管理。
替,給。
例句:
“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論語》) —— 是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論語》) —— 成為
“為人謀而不忠乎?” (《論語》) —— 替
186.傳 (chuán):
解析:
傳授,傳遞。
傳播。
流傳。
例句: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師說》) —— 傳授
“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木蘭詩》) —— 傳遞
“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 (《與朱元思書》) —— 傳播
187.立 (lì):
解析:
站立。
立刻、馬上。
建立、設(shè)立。
立為國君。
例句:
“三十而立。” (《論語》) —— 獨立做事
“余立侍左右。” (《送東陽馬生序》) —— 站立
“自是指物作詩立就。” (《傷仲永》) —— 立刻、馬上
188.逾 (yú):
解析:
越過,超過。
更加。
例句: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論語》) —— 越過
“老翁逾墻走。” (《石壕吏》) —— 越過
“不敢稍逾約。” (《送東陽馬生序》) —— 超過
189.好 (hào):
解析:
愛好,喜愛。
友好。
例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論語》) —— 愛好
“好讀書,不求甚解。” (《五柳先生傳》) —— 喜愛
“外結(jié)好孫權(quán),內(nèi)修政理。” (《隆中對》) —— 友好
190.樂 (lè):
解析:
快樂,高興。
樂于做…
以……為樂。
例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論語》) —— 樂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論語》) —— 快樂
“回也不改其樂。” (《論語》) —— 以…為樂
191.困 (kùn):
解析:
使…困乏。
圍困。
例句:
“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 處境艱難
“困獸猶斗。” (成語) —— 處境艱難
192.強 (qiáng):
解析:
勉強,強迫。
盡力,努力。
例句:
“余強飲三大白而別。” (《湖心亭看雪》) —— 勉強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周易》) —— 努力
193.閱 (yuè):
解析:
經(jīng)歷,經(jīng)過。
檢閱,閱兵。
閱讀。
例句:
“閱十余歲,乃成。” (《河中石獸》) —— 經(jīng)過
“每歲京尹出浙江亭教閱水軍。” (《觀潮》) —— 檢閱
“可以調(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 (《陋室銘》) —— 閱讀初中文言文實詞匯編·實詞(一)
一、名詞
1.差 (chā):
解析:
差別、差異。
錯誤、差錯。
官吏被派遣執(zhí)行公務(wù)。
大致、差不多。
例句:
“差之毫厘,謬以千里。” (《禮記》) —— 差別
“青樹翠蔓,蒙絡(luò)搖綴,參差披拂。” (《小石潭記》) —— 長短不齊的樣子
“撒鹽空中差可擬。” (《世說新語》) —— 大致、差不多
2.擬 (nǐ):
解析:
打算、計劃。
模仿、比擬。
例句:
“擬古之作,宜略識之。” (《與元九書》) —— 模仿
“也擬泛輕舟。” (《赤壁賦》) —— 打算
“撒鹽空中差可擬。” (《世說新語》) —— 比擬
3.期 (qī):
解析:
約定的時間。
期望、期待。
一周年或整月。
例句: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 (《世說新語》) —— 約定的時間
“不期而遇。” (《史記》) —— 約定
“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師說》) —— 滿一年
4.子 (zǐ):
解析:
兒子。
古代對男子的尊稱。
古代特指有道德有學(xué)問的人。
例句:
“子曰:‘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 (《論語》) —— 先生 (指孔子)
“愿借子殺之。” (《唐雎不辱使命》) —— 對男子的尊稱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莊子》) —— 有道德有學(xué)問的人
5.時 (shí):
解析:
時間、時候。
季節(jié)。
當時、那時候。
不時、常常。
例句:
“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 (《論語》) —— 按時
“時時而間進。” (《桃花源記》) —— 不時,有時候
“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 (《世說新語》) —— 當時
6.說 (shuō):
解析:
言論、主張。
游說,勸說。
通“悅”,愉快、高興。
例句:
“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 (《論語》) —— 通“悅”,愉快、高興
“著書立說。” (《史記》) —— 言論、主張
“公輸盤不說。” (《公輸》) —— 通“悅”,愉快、高興
7.信 (xìn):
解析:
誠實、信用,消息、信息。
通“伸”,伸張。
例句: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論語》) —— 誠實、信用
“欲信大義于天下。” (《隆中對》) —— 通“伸”,伸張
“通風(fēng)報信。” (成語) —— 消息、信息
8.傳 (chuán):
解析:
傳授,傳遞,傳記。
例句:
“傳不習(xí)乎?” (《論語》) —— 傳授
“五柳先生傳。” (《五柳先生傳》) —— 傳記
“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木蘭詩》) —— 傳遞
9.立 (lì):
解析:
站立。
立刻、馬上。
建立、設(shè)立。
立為國君。
例句:
“三十而立。” (《論語》) —— 獨立做事
“余立侍左右。” (《送東陽馬生序》) —— 站立
“自是指物作詩立就。” (《傷仲永》) —— 立刻、馬上
10.逾 (yú):
解析:
越過、超過。
更加。
例句: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論語》) —— 越過
“老翁逾墻走。” (《桃花源記》) —— 越過
“不敢稍逾約。” (《送東陽馬生序》) —— 超過
11.好 (hào):
解析:
愛好、喜愛。
友好。
美好的。
例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論語》) —— 愛好
“好讀書,不求甚解。” (《五柳先生傳》) —— 喜愛
“外結(jié)好孫權(quán),內(nèi)修政理。” (《出師表》) —— 友好
12.樂 (lè):
解析:
快樂、高興。
樂于做…
音樂。
例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論語》) —— 樂于做…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論語》) —— 快樂
“樂不可支。” (成語) —— 快樂
13.斯 (sī):
解析:
這、這個。
這、這樣。
這里、那里。
斯文,指文化或文人。
例句: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論語》) —— 這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陋室銘》) —— 這
“斯文掃地。” (成語) —— 斯文
14.仁 (rén):
解析:
仁愛,對人友善、相親。
仁德。
果核。
例句:
“仁者愛人。” (《論語》) —— 仁愛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岳陽樓記》) —— 仁德
“果仁。” (現(xiàn)代漢語) —— 果核
15.旨 (zhǐ):
解析:
味道鮮美。
主旨、用意。
例句:
“雖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學(xué)記》) —— 鮮美
“醉翁之意不在酒。” (《醉翁亭記》) —— 用意
“中心思想,文章主旨。” (現(xiàn)代漢語) —— 主旨
16.困 (kùn):
解析:
困境,處境艱難。
疲乏,睏倦。
理解不了,不通。
例句:
“教然后知困。” (《禮記》) —— 理解不了
“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 處境艱難
“困獸猶斗。” (成語) —— 處境艱難
17.強 (qiáng):
解析:
強大,強盛。
勉強。
勝過,優(yōu)越。
例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周易》) —— 強盛
“余強飲三大白而別。” (《鴻門宴》) —— 勉強
“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者也。” (《戰(zhàn)國策》) —— 強勁
18.其 (qí):
解析:
第三人稱代詞,他/她/它/他們。
指示代詞,那/那個/那些。
語氣副詞,表推測、祈使、疑問等。
例句:
“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論語》) —— 語氣副詞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師說》) —— 指示代詞,那/那些
“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 (《師說》) —— 第三人稱代詞,他
19.閱 (yuè):
解析:
經(jīng)歷、經(jīng)過。
檢閱、閱兵。
閱讀。
例句:
“閱十余歲,乃成。” (《核舟記》) —— 經(jīng)過
“每歲京尹出浙江亭教閱水軍。” (《觀潮》) —— 檢閱
“可以調(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 (《陋室銘》) —— 閱讀
20.求 (qiú):
解析:
尋求、尋找。
請求、求助。
要求。
例句:
“好讀書,不求甚解。” (《五柳先生傳》) —— 要求
“求石獸于水中。” (《黔之驢》) —— 尋找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鄒忌諷齊王納諫》) —— 請求
21.竟 (jìng):
解析:
終于、到底。
竟然。
例句:
“竟不可得。” (《桃花源記》) —— 終于
“竟無語凝噎。” (《江城子》) —— 竟然
“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 (《陳涉世家》) —— 竟然
22.究 (jiū):
解析:
追究、探究。
研究、探索。
例句:
“爾輩不能究物理,太平者,事也。” (《論語》) —— 研究、探索
“尋根究底。” (成語) —— 追究、探究
“科學(xué)研究。” (現(xiàn)代漢語) —— 研究
23.是 (shì):
解析:
這、這個。
判斷動詞,是。
指示代詞,這樣。
例句: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陋室銘》) —— 這
“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 (《論語》) —— 是
“如是再嚙,石又再轉(zhuǎn)。” (《愚公移山》) —— 這樣
24.耳 (ěr):
解析:
耳朵。
語氣助詞,罷了。
例句:
“六十而耳順。” (《論語》) —— 耳朵
“漸沉漸深耳。” (《石鐘山記》) —— 語氣助詞
“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五柳先生傳》) —— 語氣助詞
25.筑 (zhù):
解析:
建造,修筑。
例句:
“不筑,必將有盜。” (《孟子》) —— 修補
“傅說舉于版筑之間。” (《孟子》) —— 搗土用的杵
“乃重修岳陽樓。” (《岳陽樓記》) —— 修建
26.果 (guǒ):
解析:
果實,果子。
結(jié)果,結(jié)局。
果然。
實現(xiàn),成為事實。
例句:
“果不其然。” (成語) —— 果然
“前因后果。” (成語) —— 結(jié)果
“暮而果大亡其財。” (《狼》) —— 果然
27.亡 (wáng):
解析:
逃跑、逃亡。
丟失。
死亡,滅亡。
例句:
“馬無故亡而入胡。” (《塞翁失馬》) —— 逃跑
“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 (《陳涉世家》) —— 逃跑
“亡羊補牢,猶未晚也。” (《戰(zhàn)國策》) —— 丟失
28.居 (jū):
解析:
居住。
停留,處于。
經(jīng)過,過了。
例句:
“居數(shù)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 (《塞翁失馬》) —— 經(jīng)過
“城居者未之知也。” (《觀潮》) —— 居住
“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 (《小石潭記》) —— 停留
29.將 (jiāng):
解析:
將領(lǐng),帶兵的人。
帶領(lǐng),率領(lǐng)。
例句:
“韓信將兵,多多益善。” (《史記》) —— 帶領(lǐng)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陳涉世家》) —— 將領(lǐng)
“其馬將胡駿馬而歸。” (《塞翁失馬》) —— 帶領(lǐng)
30.髀 (bì):
解析:
大腿。
例句:
“三年,乃流王于彘,彘者,人之所舍所也,若棄物然。”(《史記》)—— 住所
“墮而折其髀。” (《傷仲永》) —— 大腿
“髀肉復(fù)生。” (成語) —— 大腿
31.隸 (lì):
解析:
屬于、附屬。
仆役,差役。
例句: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 (《傷仲永》) —— 屬于
“故雖有名馬,祇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說》) —— 仆役
“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記承天寺夜游》) —— 附屬
32.收 (shōu):
解析:
收割莊稼。
收容,接收。
收獲。
收入。
結(jié)束。
例句:
“行收兵。” (《史記》) —— 收容
“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xiāng)秀才觀之。” (《傷仲永》) —— 聚、團結(jié)
“秋收冬藏。” (成語) —— 收獲
33.邑 (yì):
解析:
縣。
城市。
人民聚居的地方。
例句:
“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 (《傷仲永》) —— 縣
“通都大邑。” (成語) —— 城市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fù)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桃花源記》) —— 縣
34.乞 (qǐ):
解析:
求取、討要。
乞討。
例句:
“或以錢幣乞之。” (《傷仲永》) —— 求取、討要
“乞哀告憐。” (成語) —— 乞討
“乞漿得酒。” (成語) —— 乞討
35.稱 (chēng):
解析:
稱量,測量。
適合、相當。
叫做、稱為。
稱贊。
例句:
“不能稱前時之聞。” (《傷仲永》) —— 相當、合適
“稱心如意。” (成語) —— 相當、合適
“先帝稱之曰能。” (《出師表》) —— 稱贊
36.受 (shòu):
解析:
接受。
承受,遭受。
適合,適應(yīng)。
例句:
“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 (《出師表》) —— 接受
“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 (《魚我所欲也》) —— 接受
“受之天也。”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 承受
37.賢 (xián):
解析:
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勝過、超過。
賢惠,有德行的。
例句:
“賢哉,回也!” (《論語》) —— 有德行
“選賢舉能。” (成語) —— 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賢妻良母。” (成語) —— 賢惠
38.惟 (wéi):
解析:
只、僅僅。
但是,可是。
思考、思念。
例句:
“惟聞女嘆息。” (《木蘭詩》) —— 只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陋室銘》) —— 只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離騷》) —— 思念
39.憶 (yì):
解析:
回憶,回想。
思念。
例句:
“問女何所憶,問女何所思。” (《木蘭詩》) —— 思念
“憶苦思甜。” (成語) —— 回憶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錦瑟》) —— 回憶
40.市 (shì):
解析:
街市,市場。
做買賣,交易。
買。
例句:
“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木蘭詩》) —— 買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 (《木蘭詩》) —— 街市
“市無二價。” (成語) —— 做買賣
41.旦 (dàn):
解析:
早晨,天亮。
例句:
“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 (《木蘭詩》) —— 早晨
“通宵達旦。” (成語) —— 早晨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 (《三峽》) —— 早晨
42.度 (dù):
解析:
度量、測量。
估計、推測。
過、渡過。
次、回。
例句:
“度已失期,法皆斬。” (《陳涉世家》) —— 估計、推測
“關(guān)山度若飛。” (《木蘭詩》) —— 過、渡過
“一年一度。” (成語) —— 次、回
43.朔 (shuò):
解析:
農(nóng)歷每月初一。
北方。
例句:
“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木蘭詩》) —— 北方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 (《木蘭詩》) —— 撲朔迷離
“月朔。” (古漢語) —— 農(nóng)歷每月初一
44.轉(zhuǎn) (zhuǎn):
解析:
轉(zhuǎn)變、改變。
移動、轉(zhuǎn)動。
通“囀”,鳥的叫聲。
量詞,用于功勛。
例句:
“峰回路轉(zhuǎn)。” (成語) —— 蜿蜒曲折
“策勛十二轉(zhuǎn),賞賜百千強。” (《木蘭詩》) —— 量詞
“蟬則千轉(zhuǎn)不窮,猿則百叫無絕。” (《與朱元思書》) —— 通“囀”,鳥的叫聲
45.郭 (guō):
解析:
外城。
姓氏。
例句:
“出郭相扶將。” (《木蘭詩》) —— 外城
“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 (《孟子》) —— 外城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祎、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出師表》) —— 姓氏
46.著 (zhù):
解析:
顯露,明顯。
寫,寫作。
穿,穿著。
例句:
“著我舊時裳。” (《木蘭詩》) —— 穿
“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 (《五柳先生傳》) —— 寫
“信義著于四海。” (《隆中對》) —— 著名的,出名的
47.帖 (tiē):
解析:
文告,通告。
請?zhí)?br/>字帖。
例句:
“對鏡帖花黃。” (《木蘭詩》) —— 貼
“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 (《木蘭詩》) —— 文告
“王羲之的字帖。” (現(xiàn)代漢語) —— 字帖
48.卿 (qīng):
解析:
古代君對臣或朋友之間的愛稱。
古代高級官員的名稱。
例句:
“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xué)。” (《師說》) —— 古代君對臣或朋友之間的愛稱
“三公九卿。” (成語) —— 古代高級官員的名稱
“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醉翁亭記》) —— 古代君對臣或朋友之間的愛稱
49.辭 (cí):
解析:
言辭,語言。
告別,辭別。
推辭,推托。
例句:
“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 (《木蘭詩》) —— 告別
“蒙辭以軍中多務(wù)。” (《木蘭詩》) —— 推辭
“義正辭嚴。” (成語) —— 言辭
50.務(wù) (wù):
解析:
事情,事務(wù)。
從事,致力于。
例句:
“蒙辭以軍中多務(wù)。” (《孫權(quán)勸學(xué)》) —— 事情
“經(jīng)綸世務(wù)者,窺谷忘反。” (《答謝中書書》) —— 事情
“好高務(wù)遠。” (成語) —— 從事
51.孤 (gū):
解析:
孤兒。
古代王侯的自稱。
孤獨。
例句:
“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 (《孫權(quán)勸學(xué)》) —— 古代王侯的自稱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于天下。” (《隆中對》) —— 古代王侯的自稱
“煢煢孑立,形影相吊。” (《陳情表》) —— 孤獨
52.見 (jiàn):
解析:
看見,見到。
拜見,會見。
了解,知道。
通“現(xiàn)”,顯露、出現(xiàn)。
例句:
“見往事耳。” (《孫權(quán)勸學(xué)》) —— 了解
“才美不外見。” (《馬說》) —— 通“現(xiàn)”,顯露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論語》) —— 見到
53.及 (jí):
解析:
趕上,達到。
等到,到了……的時候。
比得上。
和,以及。
例句:
“及魯肅過尋陽。” (《孫權(quán)勸學(xué)》) —— 到了……的時候
“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 (《出師表》) —— 和,以及
“過猶不及。” (《論語》) —— 比得上
54.過 (guò):
解析:
經(jīng)過,超過。
過錯,錯誤。
拜訪,探望。
例句: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 (《左傳》) —— 過錯
“期日中,過中不至。” (《世說新語》) —— 超過
“及魯肅過尋陽。” (《孫權(quán)勸學(xué)》) —— 拜訪
55.更 (gēng):
解析:
改變,改換。
經(jīng)歷。
再,更加。
夜間計時單位。
例句:
“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孫權(quán)勸學(xué)》) —— 重新,另外
“更上一層樓。” (《登鸛雀樓》) —— 再
“夜靜更深。” (成語) —— 夜間計時單位
56.施 (shī):
解析:
實施,實行。
設(shè)置,安放。
給予。
例句:
“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出師表》) —— 實行
“施八尺屏障。” (《口技》) —— 設(shè)置
“大施恩惠。” (成語) —— 給予
57.聞 (wén):
解析:
聽見,聽到。
名聲,消息。
知識,見聞。
聽說。
例句:
“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 (《木蘭詩》) —— 聽見
“聞道有先后,術(shù)業(yè)有專攻。” (《師說》) —— 知識
“久仰大名,如雷貫耳。” (成語) —— 名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赣榆县| 北川| 富源县| 榆树市| 会东县| 肇庆市| 陕西省| 乌审旗| 建德市| 桓仁| 中西区| 江华| 剑川县| 正安县| 革吉县| 台中县| 雷州市| 武宁县| 宜兰县| 德格县| 保康县| 彰化市| 临猗县| 雷州市| 会东县| 白城市| 加查县| 库伦旗| 南漳县| 江陵县| 安远县| 兴安县| 禹城市| 长泰县| 荆门市| 建平县| 女性| 韶关市| 喀喇沁旗| 特克斯县| 芒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