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六章 第二節 復雜多樣的自然環境 (第2課時)【教學目標】1.讀亞洲氣候類型分布圖和有關資料歸納總結亞洲氣候特征。2.讀亞洲地形圖,亞洲主要河流分布圖和有關資料歸納亞洲河流特征。總結地形,氣候,河流之間的相互關系。培養形成追根求源的探索意識。【教學過程】(多媒體展示問題)導入語:這節課我們學習亞洲復雜多樣的自然環境。(多媒體展示課題和學習目標)(多媒體展示自主探究一)1.讀亞洲氣候類型分布圖和有關資料歸納總結亞洲氣候特征。2.讀亞洲地形圖,亞洲主要河流分布圖和有關資料歸納亞洲河流特征。【先學】閱讀課本P10,圖6-2-6從文中找到答案,并在助學上完成。亞洲氣候類型 ,世界上大部分氣候類型在亞洲都有較大面積的分布,其中有世界上分布范圍最廣的 ,這里距海遠,降水 ,氣候 ,氣溫年較差 ,體現大陸性特征。(2)亞洲有三種季風氣候類型,自南向北依次是,,。(3)結合氣候類型圖可知,亞洲缺少, 兩種氣候類型。教師巡視、指導學生自學。(多媒體展示合作探究二)閱讀課本P11,圖6-2-7,回答下列問題,完成助學。亞洲位于亞歐大陸東部,東部和南部分別瀕臨太平洋和印度洋,使亞洲東部和南部海陸交界處成為世界上最典型的 氣候區。閱讀課本P11圖6-2-8,完成助學上的內容。非洲氣候以熱帶氣候類型為主,氣候類型較少,而亞洲氣候類型比較齊全,以溫帶氣候為主,寒帶,溫帶,熱帶氣候均有大面積分布。3.南,北回歸線穿過非洲南,北兩端,因此非洲主要以 帶氣候為主,再加上其大部分以高原山地為主的地形,決定了非洲與亞洲相比氣候類型較 。4.由圖可知,非洲分布面積最廣的氣候類型是 。自學指導3亞洲是世界上長河最多的大洲,亞洲第一長河是 ,亞洲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是 ,在中國境內稱 。1.找出亞洲排名世界前11位的七條長河及注入的大洋,說說亞洲長河眾多的主要原因。2.找出阿姆河、錫爾河,說說亞洲中部和西部河流稀少的原因3.根據亞洲地勢特點,說說亞洲主要河流的流向特點。亞洲的中西部地區,深居內陸,氣候干旱,河流稀少。不能流入海洋、只能流入內陸湖或在內陸消失的河流,稱為內流河。所在區域稱為內流區。 如:塔里木河,阿姆河,錫爾河等。長江匯入 洋,勒拿河匯入 洋,印度河匯入 洋,由于亞洲地勢中部高,四周低,使很多大河呈 狀向四周分流匯入海洋。(教師利用多媒體歸納小結)1.公布答案,評定對錯。第一大題邊公布答案,邊組織學判定對錯,邊組織學生討論糾錯。第二大題集中批改,然后糾錯。2.表揚滿分同學。過渡語;“全對的請舉手!“統計全隊人數并提出表揚。3.準備糾錯。過渡語:“選擇題沒有全隊的舉手!”統計,公布未滿分的人數。過渡語:還有部分同學沒有全對,我們來幫幫他們。(教師站在講臺指導全班學生認真看書,默背本節知識點,由學生送錯題卷。)4.討論糾錯。白板展示相關錯題,指名讓做錯的同學回答“錯在哪里?為什么?應當怎么辦?”不會的其他同學糾正,補充。預計會出錯的:選擇題1和2.5解析。錯題【當堂達標】1、亞洲地勢的特點是( )A、西部高、東部低 B、東部高、西部低C、中部高、四周低 D、中部低、四周高2、世界陸地最低點是( )A. 里海 B . 死海 C. 地中海 D. 黑海3、有“世界屋脊”美稱的高原是( )A、巴西高原 B、青藏高原C、蒙古高原 D、黃土高原4、中國屬于( )地區東南亞 B、南亞 C、東亞 D、西亞5、亞洲河流( )A、呈放射狀注入海洋 B、自西向東C、自東向西 D、從中間流向四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