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單元 第1課《描繪我們的校園》教案教材分析本課是一節造型表現課,主要讓學生學習線描寫生的方法,其中包括透視、取景、構圖等知識,主題為我們的校園,通過對校園的觀察、認識、描繪,讓學生認識到透視知識來源于生活,學會運用透視知識美化我們的生活,表現校園的空間之美,培養學生熱愛校園的情感和走進自然貼近大自然的心態。學情分析學習對象為七年級學生,在小學階段的美術學習中已經接觸過透視知識,在知識點的學習時應該不難,對于校園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校園的描繪時也不難達到,我覺得在愛校情懷的培養上要著重把握,鑒于初一的學生理解能力與欣賞水平的特性,本課將以引導、觀察、欣賞、實際動手為主。幫助引導學生達到學習目標。核心素養目標1.審美感知: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旨在使學生在學習和欣賞的過程中獲得知識,提高學生的欣賞表達水平2.藝術表現:學習與探究建筑物的透視規律,通過學習學生能夠掌握平行透視和成角透視表達方法與規律。3.創意實踐:通過本次課的學習,學會簡單的取景和構圖的方法,創作校園繪畫作品。4.文化理解:通過學習,培養學生善于用審美的眼光去觀察校園,發現校園的美,培養學生熱愛母校之情。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取景的方法。教學難點:運用取景和構圖的方法簡單地描繪校園一角。教具多媒體課件——《描繪我們的校園》、素描紙、教師范畫成品兩張、馬克筆、蠟筆。學具2B鉛筆、馬克筆、素描紙、蠟筆。教學過程一、課堂導入出示校園一角的圖片。師:上課之前,先讓同學們猜猜這是哪?學生回答:我們學校。教師:對!很好,同學們都能猜到這是我們最熟悉的環境——我們的校園。教師總結:校園是我們心中一座照亮求知的燈塔,是我們萬千學子展露才華之地,更是我們心中最美的畫卷。那么同學們想不想跟著老師一起通過這堂課的學習,簡單地描繪我們的校園呢?學生回答:想!板書課題《描繪我們的校園》二、講授新課接著欣賞兩幅由學校局部景色經過素描再現的對比圖。讓學生思考討論:我們由實景(照片)轉變為繪畫作品,需要考慮哪些因素?學生踴躍舉手回答。教師總結:需要考慮取景、構圖、透視等。1.取景如何取景,認識視平線和視點。高視平線取景、中視平線取景和低視平線視平線:指眼睛向水平方向望去所看到的水平線,它隨著視點變化而變化。視點:觀看者眼睛的位置。構圖:欣賞學習構圖法(1)黃金分割三分構圖黃金分割又稱黃金律,是指事物各部分間一定的數學比例關系,即將整體一分為二,較大部分與較小部分之比等于整體與較大部分之比,其比值約為1∶0.618,即長段為全段的0.618。0.618被公認為最具有審美意義的比例數字。風景畫在構圖過程中,要將主體景物放在畫面的黃金分割點上,這樣的畫面才能更符合視覺美感。實際操作時可將畫面縱橫分成三等分,主體景物放在任一分割線交會點上即可。(2)對稱式構圖、匯聚線構圖對稱式構圖是指利用畫面中景物所擁有的對稱關系來構建畫面的拍攝方法。對稱式構圖往往會給我們帶來一種穩定、正式、均衡的感覺。匯聚線構圖就是指出現的畫面中的一些線條元素向畫面相同的方向匯聚延伸,最終匯聚到畫面中的某一個位置。匯聚線構圖可以使畫面產生強烈的視覺沖擊效果,也讓畫面更具有空間立體感。(3)對角線構圖、“S”型構圖對角線構圖也是“黃金分割”的另一種形式,其基本思想是提供了一條指引你視線的引導線。構圖特點:把主題安排在對角線上,有立體感、延伸感和運動感。“s”型構圖是從前景向中景和后景延伸,畫面構成縱深方向的空間關系的視覺感,一般以河流、道路等物體為常見。構圖特點畫面比較生動,富有空間感。3.透視(1)多媒體展示圖片。引導學生思考:什么是透視?總結:自然界物象呈現近大遠小的空間現象,就是透視現象。作品欣賞:畫家用了哪種構圖方法進行構圖的呢?讓我們一起走進欣賞分析。荷蘭畫家霍貝瑪于1689你那創作的油畫《村道》,現藏于英國倫敦國家博物館。這幅成功地表現了平行透視的風景畫,給觀者以舒暢的美感。嚴格的透視消失點,把觀眾的心情帶向遠方,極目遠望使人心曠神怡。對稱的構圖使畫面顯得很平穩,可是那細微的、有節奏的、多樣又統一的各種細節,卻像鋼琴跳躍的音符,使觀者絲毫也不感覺畫面平板單調。總結:自然界物象呈現近大遠小的空間現象,就是透視現象。平行透視:也稱焦點透視。立方體有一個面與畫面平行,那它和畫面所構成的透視關系就叫平行透視,他只有一個消失點。成角透視:也稱二點透視。畫面上立方體的四個面相對于畫面傾斜成一定角度時,往縱深平行的直線產生了兩個消失點。(2)說一說平行透視和成角透視各有什么規律?平行透視一點透視,即物體向視平線上某一點消失。成角透視二點透視,即物體向視平線上某二點消失。在寫生畫中有什么作用?平行透視的規律平行透視的規律:近大遠小、近實遠虛、近寬遠窄、平行相交于一個消失點。消失點:就是在透視中深遠到視平線上的點。成角透視的規律成角透視的規律:近大遠小、近實遠虛、近寬遠窄、平行相交從正方體最長的那條垂線,往兩個消失點的方向去,都會有透視的規律。(3)說一說平行透視和成角透視各有什么規律?在寫生畫中有什么作用?平行透視的規律:近大遠小、近實遠虛、近寬遠窄、平行相交于一個消失點。平行透視在寫生中的作用:有了透視,畫出來的事物才會有空間感知體積感。成角透視的規律:近大遠小、近實遠虛、近寬遠窄、平行相交從正方體最長的那條垂線,往兩個消失點的方向去,都會有透視的規律。4.線描寫生(1)畫面層次關系:說一說圖片中描繪景物時可以分為哪幾個層次的景觀?歸納為近景、中景和遠景。近景中景表現的一般是主體景物,要著意刻畫;遠景是一般背景,起到襯托作用,為次要景物,刻畫時應當概括、簡練。(2)多媒體展示校園風景圖片和教師范畫,設問:照片和范畫有什么區別,在風景畫創作中近景、中景、遠景的關系如何處理?學生討論交流,然后指名回答。師總結:自然景色錯綜復雜,不能把一切都畫到畫面中。有時必須通過取舍、概括才能突出主體景物。描繪時一般將景物歸納為近景、中景、遠景三個層次。近景、中景一般是主體景物,要著意刻畫;遠景一般是背景,起襯托作用,為次要景物,刻畫時應當概括、簡練,體現層次。5.線描寫生的方法(1)首先選擇自己要表現的主體景物,然后明確近景、中景、遠景的基本關系。為了突出主體景物,對于那些影響景物特征的細節應予以取舍,要整體把握畫面的疏密層次。溫馨提示:構圖時要注意透視關系:近大遠小、近寬遠窄、近實遠虛。(2)小組合作:自主學習繪畫寫生的作畫步驟?觀察取景。確定寫生的具體位置和角度,從整體出發,用清淡線條畫出大體輪廓,處理好構圖。描繪構圖。用線條從局部畫起,借助結構關系、透視關系、動作關系清晰輪廓,使畫面更準確。細致刻畫。用準確的線條進行具體化,細致刻畫物體注意從整體到局部再到整體觀察。修改整理。從整體到局部進行調整畫面內容,并進行修改、整理。寫生注意:取景要明確,構圖要準確,畫的順序要有主次,遠近透視。(3)學生作品欣賞:實景圖與同學的速寫作業。說一說實景圖和學生作業相同嗎?作品和實景哪個層次更加分明?這位同學并沒有完全照搬實景,而是發揮主觀能動性,對畫面中的景物進行了適當的取舍,從而使得作品構圖完整,刻畫細致、層次分明。6.課堂練習:藝術實踐要求:根據所學內容,選擇校園一景,畫一張線描寫生畫。(教師指導)7.展示評述:自評:說一說,自己采用了哪種構圖方式?運用了哪種透視表現的作品?互評:說一說誰的作品表現得透視最好?教師點評:評價以鼓勵為主,也要提出相應的建議,有待于提高學生的欣賞評述能力。課堂小結通過本節課學習學生不僅學習了如何取景、構圖,還學習掌握了透視關系和透視知識,為創作或攝影都打下了基礎,學習后再學習線描寫生時就更容易掌握了,所以創作就會容易很多。五、板書設計:描繪我們的校園1取景:高視平線取景、中視平線取景和低視平線2構圖:黃金分割、三分構圖、對稱式構圖、匯聚線構圖、對角線構圖、“S”型構圖3透視:平行透視 成角透視六、課后反思本課的知識與技能目標在于學會透視知識、取景與構圖知識,對于知識的探究與講解在課堂中占得比重大,應該說已經達成了該目標。在用線描表現校園這一目標時要求的比較寬泛,重在對校園的熱愛之情和初步感受,從課堂的作業來看已經達到了該目標。對于情感目標的達成始終貫穿于整個課堂中,從開始制作的PPT,直到后面的創作,時刻引導學生往情感方面去思考、感受,也確實引起了學生的共鳴,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