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數據與系統(tǒng)一、基本說明1.面向學生:高一年級2.課課名稱:《數據與系統(tǒng)》(高中信息技術教科版必修一數據與計算第三章第三節(jié))3.教學時間:45分鐘4.課時:1二、教學目標1.掌握利用ACCESS對表格中的記錄及字段進行增加、刪除等操作2.能夠對多表之間建立關系并建立簡單查詢操作。三、教學重難點(一)教學重點文件讀寫操作以及ACCESS中對多表之間建立關系并建立簡單查詢操作。(二)教學難點Access數據庫簡單查詢操作。四、教學過程【課前預習】(3min)通過課前預習并設置前置性作業(yè),檢查學生學情并了解教學重難點。課堂題目:【課題引入】(2min)上節(jié)課說到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旅行需要購買車票。我們一般用什么網站購買車票的呢?——12306、攜程、飛豬。以12306網站為例,從廈門出發(fā),以武漢作為中轉城市,到成都旅游。教師演示查找車票過程,根據網站中存儲的大量數據引出“數據庫”的概念。【新知講授】(3min)1.數據庫12306網站的各種服務功能背后需要有大量數據,這些數據聚集成“庫”,即所謂“數據庫”。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定義、創(chuàng)建、維護數據庫的一種工具。如oracle、mysql、access等。【活動一設計】(5min)打開“廈門至成都.mdb”數據庫文件。將“廈門至成都車次信息”表格中的兩條標紅記錄,插入到“廈門至武漢車次“ 和 “武漢至成都車次”這兩個表中,將數據補充完整。【新知講授】(7min)3.數據表在數據庫中,數據是以二維表的形式組織存儲的,稱為表。4.查詢設計教師演示對兩張表建立關系,并通過廈門至武漢車次表中的字段“到達站”與“武漢至成都車次”表中的“出發(fā)站”建立兩張表的關系。【活動二設計】(7min)學生根據教師演示,對兩張表建立關系,并建立簡單查詢。1.對“廈門至武漢車次“表中的“廈門至武漢車次.到達時間 ”和 “武漢至成都車次”表中的“武漢至成都車次.出發(fā)時間”建立關系。2.對“廈門至武漢車次“ 和“武漢至成都車次”兩張表新建查詢1,顯示表中所有內容。【新知講授】(5min)以上查詢存在什么問題呢?時間上不合理。中轉地點不合理。教師演示對查詢語言進行修改解決以上問題,滿足個性化查詢的需要。【活動三設計】(5min)參照教師演示內容,學生重復操作加深印象,理解ACCESS中查詢語句的使用以滿足個性化查詢的需要。【新知講授】(5min)師生總結SQL中查詢語句的使用。5.數據庫系統(tǒng)教師講解數據庫系統(tǒng)的概念并簡要介紹“旅行小助手系統(tǒng)”設計過程。設計系統(tǒng)功能設計應用程序界面設計系統(tǒng)數據庫編寫應用程序調試……【總結評價】(3min)教師以思維導圖的形式總結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歸納重難點。五、板書設計數據與系統(tǒng)數據庫應用系統(tǒng)的設計數據庫系統(tǒng)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