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美版美術八年級下冊《色彩風景畫》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認識色彩風景畫的概念和意義,了解色調在畫面中的作用。初步學會對自然景物的色彩進行提煉和概括(審美感知)2.學習擴畫法、改畫法、寫生法的創作方法和步驟,選擇一種方法進行色彩風景畫的創作。(藝術表現、創意實踐)3.在風景畫的創作中感受自然的美,培養學生關注生活的敏感度和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開發學生創造性思維。 (文化理解)二、教學重點學習擴畫法、寫生法和改畫法等色彩風景畫的創作方法。三、教學難點學會對自然景物的色彩進行提煉與概括,完成色彩風景畫的創作。四、教學方法欣賞觀察法、比較法、小組學習法、練習法、講述法。五、教學過程活動一:創設情境師:法國著名藝術家狄德羅曾經說過:“素描使萬物有其形,色彩使萬物有生命”。色彩如何使世間萬物富有生命力,我們一起走進中國山河的旖旎風光,靜心去欣賞感受。生:欣賞中國山河自然風光,感受祖國的地大物博和自然美景。師:大千世界,自然景物蘊藏著無窮無盡的美。由于四季的更替,景物不斷變化它們的顏色它們有的色彩鮮艷、有的色彩昏暗、有的寒冷、有的溫暖。雖然它們樣貌不同,但都因色彩更加絢爛,今天我們一起走進繽紛的色彩世界,學習《色彩風景畫》。活動二:探究新知師:1.探究下面兩組作品有什么樣的感受?生:第一組風景的內容造型表現不同,使用的材料也不同,有油畫棒、水彩、丙烯顏料和油畫,同時畫面的色彩感受也不同;第二組風景表現的都是相同的題材,使用同一材料:油畫,畫面呈現出不同的色調。師:正所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我們感受到不同季節風景畫的色彩變化。也領略到同一景物,藝術家莫奈對光和色變化的極致追求,表現出不同季節、氣候、光線、時間等因素下的不同色調效果。師:色彩風景畫是用色彩描繪室外景色的繪畫,作畫時不是簡單地模仿自然,而是運用一定的表現方法,對景物進行提煉與概括,通過合理的構圖和色彩運用,將觀察、感受到的景物的美,組織成可以帶給人審美享受的畫面。2.探究色彩風景畫最重要的三個因素:色調(色彩關系:對比、和諧)師:欣賞名家作品:陳鈞德《徐家匯大教堂》、莫奈《阿讓特伊附近的楊樹》、梵高《桃園》等。生:《徐家匯大教堂》運用色彩的對比表現出畫面主體建筑的醒目,用色大膽,色彩豐富,整體呈現暖色調;莫奈《阿讓特伊附近的楊樹》和梵高《桃園》畫面大面積使用了綠色、黃色等同類色和鄰近色,呈現出和諧的春日氣息。教師總結:色彩風景畫以絢爛的色彩、美妙的構圖、靈動的筆觸構成了一幅幅迷人的景色,打動著我們的心靈。構圖:三角構圖、十字構圖、s形構圖等透視:了解畫面的透視關系(焦點透視)讓我們來學習繪畫色彩風景畫的方法吧!初學色彩風景畫,有簡便易學的方法,可以快速讓我們入門,老師介紹幾種方法:3.色彩風景畫的主要繪畫方法改畫法:以風景圖片為素材,結合自己的構思添加,最終設計為新的畫面。通過主觀的改造和處理,使景物更具個人色彩,以此抒發情感和表達自己對美的理解。擴畫法:通過想象,將風景圖片的某一局部擴展,描繪成一幅完整的風景畫。可改變原圖色彩關系或形式,進行創造性表現。寫生法:面對復雜的風景寫生時,大膽取舍和概括;快速將景色歸納為天空、地面、物體等幾個大的色塊,從而抓住總體的色調關系。(1)【單色起稿,確立構圖】剛開始進行起稿階段,可以用單色的顏料,也可以用鉛筆進行起稿。確定好構圖的近景、中景、遠景的關系,構圖要穩定,具有空間感,主次明確。(2)【大筆鋪色,明確色調】我們要用大筆快速把畫面的色調捕捉出來。以概括的手法進行鋪色,體現出光色的氣氛,明確畫面的各種色彩對比關系。(3)【細節塑造,多減少補】在我們鋪完大色調以后,我們就要進行不同物體細節的塑造來表現不同物體的形體明暗關系和色彩關系,這個時候一定要從遠到近來進行,要注意畫面的空間關系,多減少補,達到畫面關系的和諧。(4)【整體調整,小心收勢】當我們細節都塑造到位以后,我們需要對畫面有整體的檢查,最后把畫面進行整體的調整,直到完成。活動三:實踐練習我們一起來試試吧!相信同學們看見眼前的景色已經迫不及待想要拿起畫筆,根據學生不同的表現力三種作業選擇一幅完成:(基礎作業)選擇一幅自己喜歡的風景畫作品臨摹,注意體會原作的色調和用筆特點;(提升作業)選擇一幅自己喜歡的風景照片或風景畫作品的局部,進行改畫或擴畫練習;(拓展作業)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景色寫生,注意畫面色調的整體性。生:注意畫面中色調的把握,色彩風景畫不是照搬現實,而是對現實景物進行提煉、概括和簡化。活動四:評價總結讓學生根據自評表對照評價自己的風景畫作品,是否畫面完整、表現概括、色調明確、細節豐富、突出情感,進行自評打分。小組欣賞推選出最佳作品參加風景大賞的展覽。師:自然是我們色彩的寶庫,自然界豐富的色彩是由于不同的固有色在不同的環境、在不同光源、不同角度的影響下,所呈現出來的顏色。它們相互影響,相互映襯,共同構成一幅幅多彩的風景畫。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