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專題4 坐標曲線題-【學會解題】備戰2024年中考化學必備解題模板系列(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專題4 坐標曲線題-【學會解題】備戰2024年中考化學必備解題模板系列(含解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坐標曲線題
解答坐標曲線題,要結合題目所給條件,分析圖像的變化趨勢,做到“五看”:一看坐標(縱、橫坐標的含義)、二看起點(圖象的起點)、三看拐點(圖象的拐點及終點)、四看比例(看圖象中橫縱坐標的比例關系)、五看特征(看圖象的走向,如上升還是下降)。其次把圖象表示的意義與化學知識結合起來,找出與相關知識的具體關系。
一、化學反應中物質的質量變化曲線
1.反應物的質量變化
圖1 圖1:開始不為零,隨著反應的進行,反應物的質量不斷減少,直至不變,表明反應物有剩余。(不完全反應,反應結束);
圖2 圖2:開始不為零,隨著反應的進行,反應物的質量不斷減少,直至為零,反應物沒有剩余,完全反應);
2.生成物的質量變化
圖3 圖3:隨著反應的進行,生成物的質量達到最大,有一種反應物質量為零,此后該生成物的質量不再變化(反應結束);
圖4 圖4:在反應過程中使用催化劑,不影響生成物的質量,只影響反應的速率,由圖像的斜率可以看出,加入催化劑后反應速率明顯加快,但生成物質量保持不變;
圖5 圖5:向兩種混合溶液中加入一種溶液,應遵循優先反應原則(優先發生中和反應,再發生其他反應),如將NaOH溶液加到H2SO4和CuSO4混合溶液中,生成物(沉淀)的質量,不從原點開始,但若沉淀為不溶于酸的BaSO4,時,曲線從原點開始。
3.金屬與酸反應生成氫氣的質量
圖6 金屬足量、酸不足時,生成氫氣的質量由酸的質量來決定,所以生成氫氣的質量相等,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排在前面的反應速率快
圖7 等質量Mg、Zn、Fe與足量酸反應,生成氫氣的質量(由量價比決定)由多到少的順序為Mg、Fe、Zn,生成氫氣越多,消耗的酸也越多;反應速率(由金屬活潑性決定)由快到慢的順序為Mg、Zn、Fe
4.化學反應中物質總質量(或元素種類,或催化劑質量)
在密閉容器中,隨著反應的進行,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質量總和不會發生變化。
例1.(2023九上·武漢月考)工業上可利用石灰石和廢銅屑等原料生產國畫石青顏料。石青的化學式是aCuCO3·bCu(OH)2,已知Cu(OH)2和CuCO3都能受熱分解,分別生成兩種氧化物,其中Cu(OH)2的分解溫度為66℃到68℃,CuCO2的分解溫度為200℃到220℃.取34.6g石青樣品,對樣品固體進行熱分解實驗,測定剩余固體質量與分解溫度之間關系如圖。下列選項不正確的是(  )
A.0℃~66℃固體質量沒有發生變化的原因可能是未達到反應所需溫度
B.m=16
C.在A、B、C.D四點處固體物質中的銅元素的質量均為19.2g
D.若將ng剩余固體繼續加熱到更高的溫度,發現固體質量減少了2.1g后質量不再改變,此過程中可能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4CuO Cu2O+O2↑
1.(2024九上·惠水期末)在一密閉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化學反應,測得反應前及t1、t2時各物質質量變化情況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該反應中,丁是生成物
B.丙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C.該化學反應中甲、丁的質量變化之比為5:7
D.該化學反應中乙、丁的質量變化之比為1:4
2.(2023九上·新都期中)下列圖像與對應的敘述不相符合的是(  )
A.化學反應中,原子總數隨時間的變化
B.用等質量、等質量分數的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
C.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取氧氣
D.在密閉容器中用足量紅磷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3.(2022九上·常州期中)將不同質量的氯酸鉀和高錳酸鉀固體混合加熱,部分物質質量隨時間變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結論中,不能從圖中信息得出的是(  )
A.實驗中高錳酸鉀在t1℃時開始分解
B.反應的氯酸鉀的質量大于高錳酸鉀
C.曲線c表示氧氣質量隨時間的變化
D.高錳酸鉀不是氯酸鉀分解的催化劑
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曲線
1.不發生化學反應的溶液
圖1:一定溫度下,向某溶質的不飽和溶液中加入該溶質,(若向水中加溶質起點為零,)溶質的質量(溶質的質量分數)不斷增加,當溶液達到飽和時,溶質的質量(溶質的質量分數)不再增加。
一定溫度下,向某一飽和的溶液中加入相同的溶質,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不變
溶液稀釋時,溶質的質量不變,而水的總質量不斷增加,所以溶質質量分數不斷減小
2.發生反應的溶液
反應物為溶質時,隨著反應的進行,溶質質量不斷減小,直到完全反應,此時溶質質量分數為零
生成物為溶質時,隨著反應的進行,溶質質量不斷增加,溶質質量分數不斷增大,直至反應結束,此時溶質質量分數達到最大
例2.小華通過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掌握了許多化學知識,對溶質的質量分數曲線有了深刻的理解。在一定溫度下,向不飽和的NaNO3溶液中逐漸加入NaNO3晶體,在此變化過程中,溶液里溶質質量分數(ω)與時間(t)的關系正確的是(  )
A. B. C. D.
1.(2024九上·邵陽期末)下列圖像不能正確反映其對應關系的是(  )
A.①一定質量的KNO3不飽和溶液恒溫蒸發水分
B.②在氯化鐵和鹽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至過量
C.③在一定質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過量的Zn粉
D.④稀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過程中pH變化曲線,X表示稀鹽酸
2.(2023·西安模擬)圖像能直觀表達化學反應中相關量的關系。下列圖像的正確反映共對應關系的是(  )
A.表示向pH=12的NaOH溶液中滴加pH=2的稀鹽酸
B.向等質量的Mg和Al中分別加入足量相同質量分數的稀鹽酸
C.向等質量的Mg和MgO中分別加入足量相同溶質質量分數的稀硫酸
D.向一定質量的稀H2SO4和Mg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
3.向一定質量的硝酸鉀溶液中,逐漸加水稀釋,下列圖象符合有關量變化規律的是(  )
A. B.
C. D.
4.下圖中能正確反映圖中所描述的變化事實的是(  )
A.接近飽和的氯化鈉溶液中加入氯化鈉固體
B.不飽和的硝酸鉀溶液升溫
C.飽和的硝酸鉀溶液中加水
D.加熱蒸發酒精溶液
5.某氯化鈉不飽和溶液保持在T℃下蒸發水分,則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m%)與時間(t)的關系圖像為(  )。
A. B.
C. D.
三、pH變化曲線
1.酸堿反應的pH變化
起始時,溶液的pH<7,溶液呈酸性;當酸堿恰好完全反應時,溶液的pH=7;隨著堿的繼續加入,溶液的pH>7,溶液呈堿性
起始時,溶液的pH>7,此時溶液呈堿性;當酸堿恰好完全反應時,溶液的pH=7;隨著酸的繼續加入,溶液的pH<7,溶液呈酸性
2.稀釋溶液時的pH變化
酸性溶液加水稀釋時,因酸性溶液的pH<7,水的pH=7,隨著加入水的質量的增加,pH不斷增大,但不會大于7
堿性溶液加水稀釋時,因堿性溶液的pH>7,水的pH=7,隨著加入水的質量的增加,pH不斷減小,但不會小于7
例3.(2022·武功模擬)興趣小組同學借助pH傳感器監測溶液pH的變化情況探究稀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圖1是反應裝置,圖2是反應過程中溶液的pH變化曲線。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能說明稀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發生化學反應的現象是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
B.實驗過程中氯化鈉的質量不斷增大
C.曲線上的n點代表二者恰好完全反應
D.實驗過程中氫氧化鈉的質量不斷減小直至為0
1.(2023·南通)已知常溫下Ca(OH)2溶解度為0.17g。向一定量飽和Ca(OH)2溶液中滴加鹽酸,溶液pH隨V(鹽酸)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為檢測某生石灰樣品中鈣元素含量,實驗如下:
步驟1取0.60g樣品于錐形瓶中,向其中加入200mL蒸餾水,蓋上表面皿充分振蕩。
步驟2向冷卻后的錐形瓶中滴入幾滴酚酞,再逐滴加入稀鹽酸至反應完全。反應完全時錐形瓶內溶液紅色恰好褪去。經換算,消耗m(HCl)=0.73g。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步驟1中充分振蕩后得到澄清透明的溶液
B.步驟2中紅色恰好褪去時,消耗V3mL鹽酸
C.步驟2中化學反應方程式為2HCl+CaO=CaCl2+H2O
D.該樣品中鈣元素的質量分數為66.67%
2.(2024九上·楚雄期末)下列圖像與其描述不對應的是(  )
A.向氯化鈉溶液中不斷加入水
B.向氫氧化鈉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硫酸
C.向氫氧化鈉溶液中不斷加入水
D.向鹽酸和氯化鈣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鈉溶液
3.(2024九上·巴彥淖爾期末)向某稀鹽酸中逐漸加入試劑X后溶液的pH變化如圖。試劑x可能是下列物質中的(  )
A.H2O B.H2SO4 C.NaOH D.CaCO3
4.往100g含有鹽酸和氯化鈣的混合溶波中加入21.2%的碳酸鈉溶液,所得溶液的pH變化與加入碳酸鈉溶液的質量關系如下圖所示。
(1)ab段對應的實驗現象是   ,化學方程式   .
(2)反應到c點時,溶液中的溶質是   
四、溶解度的變化曲線
1.氣體溶解度曲線;
圖1:氣體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
圖2: 氣體的溶解度隨壓強的升高而增大;
2.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
①Q點的含義: 在t3℃時A物質的溶解度是120g。(固體溶解度曲線上任意一點的含義)
② P點的含義:在t2℃時A物質和C物質的溶解度相等都是60g 。(固體溶解度曲線上交點的含義)
③ t1℃時A、B、C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順序為C>B>A 。(同一溫度下不同物質溶解度大小的比較)
④ t3℃時,A物質的飽和溶液中,溶質、溶劑、溶液的質量之比為 6:5:11。(從溶解度曲線上認識溶液的組成)
⑤ t℃時,將A物質的不飽和溶液轉變成飽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加溶質或蒸發溶劑(降低溫度)。t℃時,將C物質的不飽和溶液轉變成飽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加溶質 或 蒸發溶劑(升高溫度)。(不飽和溶液和飽和溶液之間的轉化)
⑥ 在t2℃時,40g A物質加入到50g水中不斷攪拌,形成80g溶液。(溶液能否全溶)
⑦ t3℃時A、B、C的飽和溶液各W克,降溫到t1℃時,析出晶體最多的有 A 物質。(降溫結晶)
⑧ 從A溶液中獲取A晶體(即提純甲晶體),可用降溫結晶(冷卻熱飽和溶液)的方法。
從C溶液中獲取C晶體(即提純乙晶體),可用蒸發結晶的方法。(溶解度有明顯差異的混合物的提純)
⑨將t2℃時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到t1℃時三種物質的溶質質量分數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B>C >A ;(降溫后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的變化)
⑩ t 3 ℃ 時等質量的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至 t 1 ℃,所得溶液中溶劑的質量由大到小的順序為 C>B>A。(降溫后溶液中溶劑的變化)
例4.(2024九上·鄭州期末)如圖為甲、乙兩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物質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質的溶解度
B.t2℃時,甲物質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50%
C.t1℃時,甲、乙兩物質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
D.t1℃時,甲、乙兩物質飽和溶液升溫至t2℃時仍是飽和溶液
1.(2024九下·南寧開學考)如圖是A、B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物質A的溶解度大于物質B的溶解度
B.物質A中混有少量的B,可采用降溫結晶的方法提純A
C.t1℃時,把15gA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可得到65g溶液
D.將A、B兩物質的飽和溶液從t2℃升溫至t3℃時,溶質質量分數A>B
2.(2016·光明模擬)根據如圖溶解度曲線,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t1℃時,在甲的飽和溶液中加入甲,溶液的質量增大
B.t2℃時,甲、乙兩溶液的質量分數一定相等
C.t3℃時,將等質量的甲、乙的飽和溶液都蒸發掉10g水,甲析出的晶體質量大
D.把t1℃時甲、乙的飽和溶液升溫至t3℃時,兩溶液的質量分數都會增大
3.(2023·興安盟)硝酸鉀和氯化鉀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兩種物質都是可溶性物質
B.t1℃時,兩種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相等
C.t2℃時,50g水中加入60g硝酸鉀,形成105g溶液
D.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從t2℃降溫到t1℃時,硝酸鉀溶液析出晶體多
4.(2023·南通)常溫下,工業可利用Na2SO4+KCl→NaCl+K2SO4(未配平)原理制備K2SO4。Na2SO4、KCl、NaCl和K2SO4 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KCl的溶解度一定大于NaCl的溶解度
B.Na2SO4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一直增大
C.60℃時,Na2SO4、KCl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相等
D.該制備反應利用了常溫下K2SO4溶解度相對較小的性質
5.(2023·荊州)下圖是氯化鉀、氯化銨、硝酸鉀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請根據圖中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三種物質中,溶解度受溫度影響最大的是   。
(2)30℃時接近飽和的氯化銨溶液,若要使其變成飽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有   (填一種即可)。
(3)40℃時,將25g氯化鉀固體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形成的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   (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填序號)。
①氯化鉀中混有少量硝酸鉀,可以采用蒸發結晶的方法提純氯化鉀
②t℃時,硝酸鉀、氯化鉀兩物質飽和溶液中所含溶質質量相等
③40℃時,用硝酸鉀、氯化銨、氯化鉀三種固體配制等質量的飽和溶液,所需水的質量依次為m1、m2、m3,則:m1④10℃時,將硝酸鉀、氯化銨、氯化鉀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分別升溫到30℃(不考慮水的蒸發),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依次為ω1、ω2、ω3,則:ω2>ω3>ω1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坐標曲線題
解答坐標曲線題,要結合題目所給條件,分析圖像的變化趨勢,做到“五看”:一看坐標(縱、橫坐標的含義)、二看起點(圖象的起點)、三看拐點(圖象的拐點及終點)、四看比例(看圖象中橫縱坐標的比例關系)、五看特征(看圖象的走向,如上升還是下降)。其次把圖象表示的意義與化學知識結合起來,找出與相關知識的具體關系。
一、化學反應中物質的質量變化曲線
1.反應物的質量變化
圖1 圖1:開始不為零,隨著反應的進行,反應物的質量不斷減少,直至不變,表明反應物有剩余。(不完全反應,反應結束);
圖2 圖2:開始不為零,隨著反應的進行,反應物的質量不斷減少,直至為零,反應物沒有剩余,完全反應);
2.生成物的質量變化
圖3 圖3:隨著反應的進行,生成物的質量達到最大,有一種反應物質量為零,此后該生成物的質量不再變化(反應結束);
圖4 圖4:在反應過程中使用催化劑,不影響生成物的質量,只影響反應的速率,由圖像的斜率可以看出,加入催化劑后反應速率明顯加快,但生成物質量保持不變;
圖5 圖5:向兩種混合溶液中加入一種溶液,應遵循優先反應原則(優先發生中和反應,再發生其他反應),如將NaOH溶液加到H2SO4和CuSO4混合溶液中,生成物(沉淀)的質量,不從原點開始,但若沉淀為不溶于酸的BaSO4,時,曲線從原點開始。
3.金屬與酸反應生成氫氣的質量
圖6 金屬足量、酸不足時,生成氫氣的質量由酸的質量來決定,所以生成氫氣的質量相等,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排在前面的反應速率快
圖7 等質量Mg、Zn、Fe與足量酸反應,生成氫氣的質量(由量價比決定)由多到少的順序為Mg、Fe、Zn,生成氫氣越多,消耗的酸也越多;反應速率(由金屬活潑性決定)由快到慢的順序為Mg、Zn、Fe
4.化學反應中物質總質量(或元素種類,或催化劑質量)
在密閉容器中,隨著反應的進行,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質量總和不會發生變化。
例1.(2023九上·武漢月考)工業上可利用石灰石和廢銅屑等原料生產國畫石青顏料。石青的化學式是aCuCO3·bCu(OH)2,已知Cu(OH)2和CuCO3都能受熱分解,分別生成兩種氧化物,其中Cu(OH)2的分解溫度為66℃到68℃,CuCO2的分解溫度為200℃到220℃.取34.6g石青樣品,對樣品固體進行熱分解實驗,測定剩余固體質量與分解溫度之間關系如圖。下列選項不正確的是(  )
A.0℃~66℃固體質量沒有發生變化的原因可能是未達到反應所需溫度
B.m=16
C.在A、B、C.D四點處固體物質中的銅元素的質量均為19.2g
D.若將ng剩余固體繼續加熱到更高的溫度,發現固體質量減少了2.1g后質量不再改變,此過程中可能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4CuO Cu2O+O2↑
【答案】B
【知識點】化學式的相關計算;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A、 氫氧化銅和碳酸銅達到一定溫度會分解,固體質量減少,0℃~66℃固體質量沒有發生變化是未達到反應所需溫度 ,不符合題意;
B、AB段為氫氧化銅分解,生成水的質量為34.6-32.8=1.8,氫氧化銅的質量為,則碳酸銅質量為34.6-9.8=24.8g,由碳元素質量守恒可知,碳酸銅受熱分解生成二氧化碳質量為,m是32.8克固體去掉碳酸銅生成二氧化碳質量,則m=32.8-8.8=24,符合題意;
C、反應后固體為氧化銅,其質量為24克,反應過程中銅元素質量不變,始終是,不符合題意;
D、 剩余固體為氧化銅,24克氧化銅中氧元素質量為,剩余固體繼續加熱到更高的溫度,發現固體質量減少了2.1g,則可能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4CuO Cu2O+O2↑ ,不符合題意;
故選B
【分析】A、根據所給反應條件及發生反應時固體質量減小分析;
B、根據氫氧化銅分解生成氧化銅和水,碳酸銅分解生成氧化銅和二氧化碳,且氫氧化銅先分解,然后碳酸銅分解,由所給固體減少質量可計算出氫氧化銅分解生成水的質量,再利用氫元素守恒計算氫氧化銅質量,由固體質量和計算碳酸銅質量,從而計算碳酸銅分解生成二氧化碳質量,由此計算最終固體質量分析;
C、根據反應前后銅元素質量不變分析;
D、根據剩余固體質量計算出氧元素質量,由固體減少質量可確定氧元素未全部生成氧氣分析。
1.(2024九上·惠水期末)在一密閉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化學反應,測得反應前及t1、t2時各物質質量變化情況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該反應中,丁是生成物
B.丙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C.該化學反應中甲、丁的質量變化之比為5:7
D.該化學反應中乙、丁的質量變化之比為1:4
【答案】D
【知識點】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反應后質量增加的是生成物,減少的是反應物,由圖中信息可知:反應后丁質量增加量=8g-1g=7g,是生成物;
乙質量減少量=4g-2g=2g,是反應物;
丙質量不變,可能做催化劑;
甲質量減少量=6g-1g=5g,所以甲是反應物,
所以反應物是甲和乙,生成物是丁,屬于化合反應。
A. 反應后甲和乙質量減小,都是反應物,丁質量增大,是生成物,該反應是化合反應,故正確,不符合題意;
B. 丙質量不變,可能做催化劑,故正確,不符合題意;
C. 反應中甲、丁的質量比=5g:7g=5:7,故正確,不符合題意;
D. 乙、丁的質量變化之比為2:7,故錯誤,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分析】根據在化學反應中反應物的質量不斷減少,生成物的質量不斷增加;在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不變,可能是雜質也可能是催化劑,反應中物質的質量比=物質質量變化量之比分析。
2.(2023九上·新都期中)下列圖像與對應的敘述不相符合的是(  )
A.化學反應中,原子總數隨時間的變化
B.用等質量、等質量分數的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
C.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取氧氣
D.在密閉容器中用足量紅磷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答案】C
【知識點】氧氣與碳、磷、硫、鐵等物質的反應現象;催化劑的特點與催化作用;常見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A、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不變,原子數目不變,不符合題意;
B、用等質量,等質量分數的過氧化氫溶液制氧氣,有無催化劑的區別是反應速率不同,不會影響生成氧氣的質量,不符合題意;
C、二氧化錳是氯酸鉀分解的催化劑,催化劑的質量在反應前后不變,不符合題意;
D、在密閉容器中用足量的紅磷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紅磷與氧氣反應生成五氧化二磷,固體的總質量在增加,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A、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數目不變分析;
B、根據催化劑會改變反應速率,但不會影響生成物的質量分析;
C、根據催化劑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后不變分析;
D、根據磷和氧氣反應生成五氧化二磷分析。
3.(2022九上·常州期中)將不同質量的氯酸鉀和高錳酸鉀固體混合加熱,部分物質質量隨時間變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結論中,不能從圖中信息得出的是(  )
A.實驗中高錳酸鉀在t1℃時開始分解
B.反應的氯酸鉀的質量大于高錳酸鉀
C.曲線c表示氧氣質量隨時間的變化
D.高錳酸鉀不是氯酸鉀分解的催化劑
【答案】C
【知識點】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
【解析】【解答】A、在加熱的條件下,高錳酸鉀首先分解產生氧氣,所以a代表氯酸鉀,b代表高錳酸鉀,故A不符合題意;
B、從圖像上可看出,反應的氯酸鉀的質量大于高錳酸鉀,故B不符合題意;
C、t1℃時高錳酸鉀開始分解生成氧氣,氧氣從t1℃時時就開始產生,曲線c是從t2℃時開始變化,應表示氯酸鉀分解生成的氯化鉀的質量隨時間的變化曲線,故C符合題意;
D、高錳酸鉀分解生成的二氧化錳是氯酸鉀分解的催化劑,而不是高錳酸鉀,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根據反應時,反應物質量減少,生成物質量增加,催化劑質量不變,結合圖像中物質的質量變化確定出各物質的曲線分析。
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曲線
1.不發生化學反應的溶液
圖1:一定溫度下,向某溶質的不飽和溶液中加入該溶質,(若向水中加溶質起點為零,)溶質的質量(溶質的質量分數)不斷增加,當溶液達到飽和時,溶質的質量(溶質的質量分數)不再增加。
一定溫度下,向某一飽和的溶液中加入相同的溶質,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不變
溶液稀釋時,溶質的質量不變,而水的總質量不斷增加,所以溶質質量分數不斷減小
2.發生反應的溶液
反應物為溶質時,隨著反應的進行,溶質質量不斷減小,直到完全反應,此時溶質質量分數為零
生成物為溶質時,隨著反應的進行,溶質質量不斷增加,溶質質量分數不斷增大,直至反應結束,此時溶質質量分數達到最大
例2.小華通過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掌握了許多化學知識,對溶質的質量分數曲線有了深刻的理解。在一定溫度下,向不飽和的NaNO3溶液中逐漸加入NaNO3晶體,在此變化過程中,溶液里溶質質量分數(ω)與時間(t)的關系正確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識點】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解答】因為最初的溶液為不飽和的NaNO3溶液,所以溶質質量分數大于零,故AB錯誤;再向不飽和的NaNO3溶液中逐漸加入NaNO3晶體,溶質質量分數會逐漸增加,故C錯,但當溶液達到飽和時,溶質質量分數達到最大,不再增加.
故選D.
【分析】根據不飽和溶液與飽和溶液的概念分析即可.飽和溶液是指一定溫度下一定量溶劑里不能繼續溶解某溶質的溶液;不飽和溶液是指一定溫度下一定量溶劑里還能繼續溶解某溶質的溶液.
1.(2024九上·邵陽期末)下列圖像不能正確反映其對應關系的是(  )
A.①一定質量的KNO3不飽和溶液恒溫蒸發水分
B.②在氯化鐵和鹽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至過量
C.③在一定質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過量的Zn粉
D.④稀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過程中pH變化曲線,X表示稀鹽酸
【答案】A
【知識點】中和反應及其應用;常見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
【解析】【解答】A、一定質量的KNO3不飽和溶液恒溫蒸發水分,水的質量逐漸減小至0,溶液質量最終也會減小為0,圖像不能正確反映其對應關系,符合題意;
B、氯化鐵和鹽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至過量,氫氧化鈉先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后和氯化鐵反應生成氫氧化鐵沉淀和氯化鈉,不符合題意;
C、一定質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過量的Zn粉,鋅先和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鋅和銀,溶液質量減小,后和硝酸銅反應生成硝酸鋅和銅,溶液質量增大,反應結束后溶液質量不變,不符合題意;
D、稀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過程中pH由大于7逐漸減小,說明X表示稀鹽酸,不符合題意;
故選:A。
【分析】A、根據將溶液恒溫蒸發水分,水的質量逐漸減小至0分析;
B、根據氯化鐵和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先后順序分析;
C、根據AgNO3和Cu(NO3)2與Zn反應的先后順序,以及反應前后溶液的質量變化分析;
D、根據酸堿中和的反應過程中pH的變化曲線分析。
2.(2023·西安模擬)圖像能直觀表達化學反應中相關量的關系。下列圖像的正確反映共對應關系的是(  )
A.表示向pH=12的NaOH溶液中滴加pH=2的稀鹽酸
B.向等質量的Mg和Al中分別加入足量相同質量分數的稀鹽酸
C.向等質量的Mg和MgO中分別加入足量相同溶質質量分數的稀硫酸
D.向一定質量的稀H2SO4和Mg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
【答案】C
【知識點】金屬活動性順序及其應用;酸的化學性質;中和反應及其應用;鹽的化學性質;常見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
【解析】【解答】A、當氫氧化鈉被鹽酸反應完全溶液顯中性,繼續加入鹽酸溶液顯酸性,但加入稀鹽酸pH=2,原來溶液中含有水,故酸性會減弱,pH只能無限接近2,不能小于2,說法不正確,不符合題意;
B、稀鹽酸足量相同質量分數,鎂和鋁是等質量的,則Al產生氫氣的質量比Mg產生氫氣的質量多,但鎂鋁都還未反應完全時,加入稀鹽酸對應產生氫氣質量應該一樣,因為產生氫氣中氫元素,全部來自鹽酸中氫元素,說法不正確,不符合題意;
C、等質量的鎂和氧化鎂,氧化鎂中鎂元素質量比金屬單質鎂少,故金屬單質鎂產生硫酸鎂質量比氧化鎂反應產生硫酸鎂多,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D、加入氫氧化鋇先和硫酸反應,故加入氫氧化鋇立即產生硫酸鋇沉淀,說法不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C。
【分析】A、根據酸堿中和反應及溶液酸堿度與pH關系分析;
B、根據金屬化學性質及質量守恒定律分析;
C、根據酸化學性質及質量守恒定律分析;
D、根據酸、堿、鹽化學性質分析。
3.向一定質量的硝酸鉀溶液中,逐漸加水稀釋,下列圖象符合有關量變化規律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識點】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用水稀釋改變濃度的方法
【解析】【解答】解:A、向一定質量的硝酸鉀溶液中,逐漸加水稀釋,溶質的質量不變,圖象應該是成一條水平直線,故選項錯誤.
B、向一定質量的硝酸鉀溶液中,逐漸加水稀釋,溶劑的質量增加,溶質的質量分數減小,圖象應該是不斷下降,故選項錯誤.
C、向一定質量的硝酸鉀溶液中,逐漸加水稀釋,溶質的質量不變,圖象應該是成一條水平直線,故選項正確.
D、向一定質量的硝酸鉀溶液中,逐漸加水稀釋,溶質的質量不變,圖象應該是成一條水平直線,故選項錯誤.
故選:C.
【分析】根據溶液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溶劑的質量增加,溶質的質量分數減小,結合圖象進行分析解答.
4.下圖中能正確反映圖中所描述的變化事實的是(  )
A.接近飽和的氯化鈉溶液中加入氯化鈉固體
B.不飽和的硝酸鉀溶液升溫
C.飽和的硝酸鉀溶液中加水
D.加熱蒸發酒精溶液
【答案】A
【知識點】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解答】A. 接近飽和的氯化鈉溶液中加入氯化鈉固體,溶質質量分數會在原有基礎上隨固體溶解而增大,至達到飽和狀態時保持不變,符合題意;
B.不飽和的硝酸鉀溶液升溫,溶質質量分數保持不變,不符合題意;
C. 飽和的硝酸鉀溶液中加水 ,溶質質量分數隨溶劑的增加而減小,但不會減小至0,不符合題意;
D.加熱蒸發酒精溶液,因酒精的揮發性,溶質質量分數不會持續增加,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本題是圖像的判斷題,解答時要通過題目要求分析涉及到的各物質之間量的關系,結合變化趨勢先做出判斷,如隨著橫坐標物質量的變化,縱坐標表示的物質的量的變化趨勢,增加或降低等,再確定圖形中的起點、終點、轉折點是否符合題意。
5.某氯化鈉不飽和溶液保持在T℃下蒸發水分,則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m%)與時間(t)的關系圖像為(  )。
A. B.
C. D.
【答案】B
【知識點】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解答】 氯化鈉不飽和溶液保持在T℃下蒸發水分,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會在原有基礎上隨著時間的增加而增加,至飽和溶液時保持不變;
故答案為:B
【分析】根據氯化鈉不飽和溶液蒸發溶劑時溶質質量分數增加,達到飽和溶液后保持不變分析。
三、pH變化曲線
1.酸堿反應的pH變化
起始時,溶液的pH<7,溶液呈酸性;當酸堿恰好完全反應時,溶液的pH=7;隨著堿的繼續加入,溶液的pH>7,溶液呈堿性
起始時,溶液的pH>7,此時溶液呈堿性;當酸堿恰好完全反應時,溶液的pH=7;隨著酸的繼續加入,溶液的pH<7,溶液呈酸性
2.稀釋溶液時的pH變化
酸性溶液加水稀釋時,因酸性溶液的pH<7,水的pH=7,隨著加入水的質量的增加,pH不斷增大,但不會大于7
堿性溶液加水稀釋時,因堿性溶液的pH>7,水的pH=7,隨著加入水的質量的增加,pH不斷減小,但不會小于7
例3.(2022·武功模擬)興趣小組同學借助pH傳感器監測溶液pH的變化情況探究稀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圖1是反應裝置,圖2是反應過程中溶液的pH變化曲線。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能說明稀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發生化學反應的現象是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
B.實驗過程中氯化鈉的質量不斷增大
C.曲線上的n點代表二者恰好完全反應
D.實驗過程中氫氧化鈉的質量不斷減小直至為0
【答案】B
【知識點】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
【解析】【解答】A、稀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發生反應生成中性的氯化鈉溶液,溶液顏色由紅色變為無色,故A不符合題意;
B、實驗過程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先增大,反應停止后,氯化鈉的質量不再改變,故B符合題意;
C、當兩者恰好完全反應時,溶液的pH等于7,位于曲線的n,故C不符合題意;
D、實驗過程中氫氧化鈉與鹽酸不斷反應,氫氧化鈉的質量不斷變小直至為0,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分析】A.稀鹽酸與氫氧化鈉發生中和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溶液由堿性變為中性;
C.稀鹽酸和氫氧化鈉完全反應時pH=7;
D.反應過程中氫氧化鈉不斷被消耗,直至消耗完。
1.(2023·南通)已知常溫下Ca(OH)2溶解度為0.17g。向一定量飽和Ca(OH)2溶液中滴加鹽酸,溶液pH隨V(鹽酸)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為檢測某生石灰樣品中鈣元素含量,實驗如下:
步驟1取0.60g樣品于錐形瓶中,向其中加入200mL蒸餾水,蓋上表面皿充分振蕩。
步驟2向冷卻后的錐形瓶中滴入幾滴酚酞,再逐滴加入稀鹽酸至反應完全。反應完全時錐形瓶內溶液紅色恰好褪去。經換算,消耗m(HCl)=0.73g。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步驟1中充分振蕩后得到澄清透明的溶液
B.步驟2中紅色恰好褪去時,消耗V3mL鹽酸
C.步驟2中化學反應方程式為2HCl+CaO=CaCl2+H2O
D.該樣品中鈣元素的質量分數為66.67%
【答案】D
【知識點】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
【解析】【解答】A、 常溫下Ca(OH)2溶解度為0.17g ,步驟1中充分振蕩后,氫氧化鈣不能完全溶解,不能得到澄清透明的溶液 ,不符合題意;
B、 步驟2中紅色恰好褪去時,即恰好完全反應,此時溶液pH=7,則消耗高于V2mL小于 V3mL 鹽酸 ,不符合題意;
C、 步驟2中化學反應方程式為2HCl+Ca(OH)2=CaCl2+2H2O ,不符合題意;
D、氫氧化鈣與鹽酸恰好完全反應時消耗HCl質量為0.73克,設氫氧化鈣質量為x,
2HCl+Ca(OH)2= CaCl2+2H2O
73 74  
0.73g x  
73:74=0.73g:x
x=0.74g
由鈣元素質量守恒可知,樣品中鈣元素質量分數為,符合題意;
故選D.
【分析】A、根據氫氧化鈣的溶解性分析;
B、根據圖示與氫氧化鈣與鹽酸恰好完全反應時溶液pH=7分析;
C、根據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氫氧化鈣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分析;
D、根據反應的HCl的質量及方程式中物質間質量關系計算出氫氧化鈣質量,由氫氧化鈣中鈣元素質量即為氧化鈣中鈣元素質量,從而計算鈣元素質量分數分析。
2.(2024九上·楚雄期末)下列圖像與其描述不對應的是(  )
A.向氯化鈉溶液中不斷加入水
B.向氫氧化鈉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硫酸
C.向氫氧化鈉溶液中不斷加入水
D.向鹽酸和氯化鈣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鈉溶液
【答案】A
【知識點】酸的化學性質;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
3.(2024九上·巴彥淖爾期末)向某稀鹽酸中逐漸加入試劑X后溶液的pH變化如圖。試劑x可能是下列物質中的(  )
A.H2O B.H2SO4 C.NaOH D.CaCO3
【答案】C
【知識點】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
【解析】【解答】A. 向稀鹽酸中加入水時,酸性減弱,pH升高,但是不能升高到7,更不能大于7,物質不能是水,故不符合題意;
B. 向稀鹽酸中加入硫酸時,溶液仍然顯酸性,pH不可能等于或大于7,物質不能是硫酸,故不符合題意;
C. 向稀鹽酸中加入氫氧化鈉時,稀鹽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恰好完全反應時pH等于7,氫氧化鈉過量時,pH大于7,物質可以是氫氧化鈉,故符合題意;
D. 向稀鹽酸中加入碳酸鈣時,稀鹽酸和碳酸鈣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水中反應進行,pH升高,當稀鹽酸完全反應時,pH等于7,但是不能大于7,物質不能是碳酸鈣,故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
【分析】顯酸性溶液pH小于7,顯中性溶液pH等于7,顯堿性溶液pH大于7;
稀鹽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
鹽酸和碳酸鈣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
4.往100g含有鹽酸和氯化鈣的混合溶波中加入21.2%的碳酸鈉溶液,所得溶液的pH變化與加入碳酸鈉溶液的質量關系如下圖所示。
(1)ab段對應的實驗現象是   ,化學方程式   .
(2)反應到c點時,溶液中的溶質是   
【答案】(1)有氣泡產生;2HCl+Na2CO3=2NaCI+H2O+CO2↑
(2)氯化鈉
【知識點】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
【解析】【解答】往鹽酸和氯化鈣的混合溶液 中滴加稀鹽酸,鹽酸會先與堿酸鈉反應,溶液的pH升高,然后碳酸鈉再與氯化鈣反應,溶液的pH不變,反應結束,溶液的pH會繼續的增大。
(1)ab段對應的反應是碳酸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實驗現象為有氣泡產生。化學方程式為2HCl+Na2CO3=2NaCl+H2O+CO2↑。
(2)反應到c點時,溶液中的溶質為氯化鈉。
【分析】根據往鹽酸和氯化鈣的混合溶液 中滴加稀鹽酸,鹽酸會先與堿酸鈉反應,溶液的pH升高,然后碳酸鈉再與氯化鈣反應,溶液的pH不變,反應結束,溶液的pH會繼續的增大分析。
四、溶解度的變化曲線
1.氣體溶解度曲線;
圖1:氣體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
圖2: 氣體的溶解度隨壓強的升高而增大;
2.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
①Q點的含義: 在t3℃時A物質的溶解度是120g。(固體溶解度曲線上任意一點的含義)
② P點的含義:在t2℃時A物質和C物質的溶解度相等都是60g 。(固體溶解度曲線上交點的含義)
③ t1℃時A、B、C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順序為C>B>A 。(同一溫度下不同物質溶解度大小的比較)
④ t3℃時,A物質的飽和溶液中,溶質、溶劑、溶液的質量之比為 6:5:11。(從溶解度曲線上認識溶液的組成)
⑤ t℃時,將A物質的不飽和溶液轉變成飽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加溶質或蒸發溶劑(降低溫度)。t℃時,將C物質的不飽和溶液轉變成飽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加溶質 或 蒸發溶劑(升高溫度)。(不飽和溶液和飽和溶液之間的轉化)
⑥ 在t2℃時,40g A物質加入到50g水中不斷攪拌,形成80g溶液。(溶液能否全溶)
⑦ t3℃時A、B、C的飽和溶液各W克,降溫到t1℃時,析出晶體最多的有 A 物質。(降溫結晶)
⑧ 從A溶液中獲取A晶體(即提純甲晶體),可用降溫結晶(冷卻熱飽和溶液)的方法。
從C溶液中獲取C晶體(即提純乙晶體),可用蒸發結晶的方法。(溶解度有明顯差異的混合物的提純)
⑨將t2℃時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到t1℃時三種物質的溶質質量分數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B>C >A ;(降溫后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的變化)
⑩ t 3 ℃ 時等質量的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至 t 1 ℃,所得溶液中溶劑的質量由大到小的順序為 C>B>A。(降溫后溶液中溶劑的變化)
例4.(2024九上·鄭州期末)如圖為甲、乙兩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物質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質的溶解度
B.t2℃時,甲物質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50%
C.t1℃時,甲、乙兩物質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
D.t1℃時,甲、乙兩物質飽和溶液升溫至t2℃時仍是飽和溶液
【答案】C
【知識點】溶解度的影響因素;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解答】A、比較不同物質的溶解度大小需有溫度條件,沒有溫度不能比較溶解度大小,不符合題意;
B、 t2℃時甲的溶解度為50克,則甲物質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50% ,不符合題意;
C、 t1℃時甲乙的溶解度相等,該溫度下甲、乙兩物質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 ,符合題意;
D、 甲和乙溶解度都隨溫度升高而增大,t1℃時,甲、乙兩物質飽和溶液升溫至t2℃時都變成不飽和溶液 ,不符合題意;
故選C。
【分析】A、根據溶解度與溫度有關分析;
B、根據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溶解度/100+溶解度分析;
C、根據溶解度相等該溫度下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分析;
D、根據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質升溫飽和溶液變不飽和溶液分析。
1.(2024九下·南寧開學考)如圖是A、B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物質A的溶解度大于物質B的溶解度
B.物質A中混有少量的B,可采用降溫結晶的方法提純A
C.t1℃時,把15gA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可得到65g溶液
D.將A、B兩物質的飽和溶液從t2℃升溫至t3℃時,溶質質量分數A>B
【答案】B
【知識點】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相互轉變的方法;固體溶解度的概念;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解答】A、比較溶解度,要一定溫度下,未指明溫度無法比較兩個物質的溶解度,錯誤;
B、由圖中溶解度曲線,A、B的溶解度都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A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較大,B溶解度隨溫度變化不大,所以物質 A 中混有少量的 B,可采用降溫結晶的方法提純A,正確;
C、t1℃時,A的溶解度為25g,50g水最多溶解12.5gA,所以把 15gA 放入 50g 水中充分溶解,可得到50g+12.5g=62.5g溶液,錯誤;
D、由圖中溶解度曲線知,t2℃時,A、B的溶解度相等,那么兩者的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當溫度升高到 t3℃時 ,兩者溶液都由飽和溶液變為不飽和溶液,溶質質量不變,溶液不變,則溶質質量分數不變,仍保持相等。錯誤。
故答案為:B。
【分析】 A、固體物質溶解度:在一定溫度下,某固態物質在100g溶劑中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溶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在這種溶劑中的溶解度。
B、 物質的溶解度,與溫度有關,從圖中的溶解度與溫度的曲線變化,降溫結晶,可以提純A,據此分析 ;
C、根據溶解度的知識分析;
D、 溶質的質量分數= ,結合圖形來分析。
2.(2016·光明模擬)根據如圖溶解度曲線,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t1℃時,在甲的飽和溶液中加入甲,溶液的質量增大
B.t2℃時,甲、乙兩溶液的質量分數一定相等
C.t3℃時,將等質量的甲、乙的飽和溶液都蒸發掉10g水,甲析出的晶體質量大
D.把t1℃時甲、乙的飽和溶液升溫至t3℃時,兩溶液的質量分數都會增大
【答案】C
【知識點】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解答】解:
A、因為溫度一定時,飽和溶液是最多溶解量,所以再加入甲,不會再溶解,溶液的質量不變,所以錯誤.
B、因為此時溶液不一定是飽和溶液,所以質量分數不一定相等,所以錯誤.
C、因為甲的溶解度在t3℃時大于乙的溶解度,即相等的水甲溶解的溶質的質量大,所以將等質量的甲、乙的飽和溶液都蒸發掉10g水,甲析出的晶體質量大,是正確的.
D、把t1℃時甲、乙的飽和溶液升溫至t3℃時,溶液都變為了不飽和溶液,但溶質和溶劑都沒改變,所以質量分數不變,所以錯誤.
故選C
【分析】理解固體溶解度的概念:在一定溫度下,100克溶劑中最多溶解的這種物質的質量,而且溶解度是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的,認清溶解度曲線表示的意義.
3.(2023·興安盟)硝酸鉀和氯化鉀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兩種物質都是可溶性物質
B.t1℃時,兩種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相等
C.t2℃時,50g水中加入60g硝酸鉀,形成105g溶液
D.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從t2℃降溫到t1℃時,硝酸鉀溶液析出晶體多
【答案】C
【知識點】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解答】A、硝酸鉀和氯化鉀為鉀鹽,都是可溶性物質,不符合題意;
B、 t1℃時,兩種物質溶解度相等,則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相等,題中未指明溶液是否飽和,不能確定溶質質量分數是否相等 ,不符合題意;
C、 t2℃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110克,50g水中加入60g硝酸鉀,只能溶解55克,形成105g溶液 ,符合題意;
D、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從t2℃降溫到t1℃時,因未指明溶液的質量關系,不能確定溶液析出晶體多 少,不符合題意;
故選C
【分析】A、根據鉀鹽都能溶于水分析;
B、根據溶解度相等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相等分析;
C、根據溶解度確定一定量溶劑中最多溶解溶質多少分析;
D、根據溶液析出晶體與溶液質量有關分析。
4.(2023·南通)常溫下,工業可利用Na2SO4+KCl→NaCl+K2SO4(未配平)原理制備K2SO4。Na2SO4、KCl、NaCl和K2SO4 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KCl的溶解度一定大于NaCl的溶解度
B.Na2SO4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一直增大
C.60℃時,Na2SO4、KCl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相等
D.該制備反應利用了常溫下K2SO4溶解度相對較小的性質
【答案】D
【知識點】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解答】A、比較不同物質溶解度需有溫度條件,沒有溫度不能比較不同物質溶解度大小,不符合題意;
B、 Na2SO4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先變大后減小 ,不符合題意;
C、 60℃時,Na2SO4、KCl溶解度相等,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相等 ,未指明溶液是否飽和,不能確定溶質質量分數是否相等,不符合題意;
D、 該制備反應能得到硫酸鉀,利用了常溫下K2SO4溶解度相對較小的性質 ,符合題意;
故選D
【分析】A、根據溶解度比較大小需有溫度條件分析;
B、根據圖像中溶解度的變化趨勢分析;
C、根據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可利用溶解度計算分析;
D、根據溶解度較小的物質易從溶液中析出分析。
5.(2023·荊州)下圖是氯化鉀、氯化銨、硝酸鉀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請根據圖中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三種物質中,溶解度受溫度影響最大的是   。
(2)30℃時接近飽和的氯化銨溶液,若要使其變成飽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有   (填一種即可)。
(3)40℃時,將25g氯化鉀固體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形成的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   (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填序號)。
①氯化鉀中混有少量硝酸鉀,可以采用蒸發結晶的方法提純氯化鉀
②t℃時,硝酸鉀、氯化鉀兩物質飽和溶液中所含溶質質量相等
③40℃時,用硝酸鉀、氯化銨、氯化鉀三種固體配制等質量的飽和溶液,所需水的質量依次為m1、m2、m3,則:m1④10℃時,將硝酸鉀、氯化銨、氯化鉀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分別升溫到30℃(不考慮水的蒸發),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依次為ω1、ω2、ω3,則:ω2>ω3>ω1
【答案】(1)硝酸鉀##KNO3
(2)增加溶質或恒溫蒸發溶劑等
(3)28.6%
(4)①③④
【知識點】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相互轉變的方法;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解答】(1)由圖可知,硝酸鉀曲線變化幅度大,所以三種物質中,溶解度受溫度影響最大的是硝酸鉀。
(2)30℃時接近飽和的氯化銨溶液,若要使其變成飽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有增加溶質、恒溫蒸發溶劑等。
(3)40℃時,氯化鉀的溶解度為40g,該溫度下,將25g氯化鉀固體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最多只能溶解20g氯化鉀,所形成的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100%≈28.6%。
(4)① 由圖可知,硝酸鉀、氯化鉀的溶解度均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加,硝酸鉀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大,氯化鉀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小,氯化鉀中混有少量硝酸鉀,可以采用蒸發結晶的方法提純氯化鉀,故正確;
② t℃時,硝酸鉀和氯化鉀的溶解度相等,則該溫度下,硝酸鉀、氯化鉀兩物質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相等,但是溶液質量未知,所含溶質質量不一定相等,故錯誤;
③ 40℃時,溶解度:硝酸鉀>氯化銨>氯化鉀,則該溫度下,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硝酸鉀>氯化銨>氯化鉀,等質量的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硝酸鉀>氯化銨>氯化鉀,所以溶劑質量m1<m2<m3,故正確;
④ 10℃時,將硝酸鉀、氯化銨、氯化鉀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分別升溫到30℃(不考慮水的蒸發),升溫后,三種物質的溶解度均增加,均變為不飽和溶液,升溫后,三種物質的溶質質量分數均不變,10℃時,溶解度:氯化銨>氯化鉀>硝酸鉀,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氯化銨>氯化鉀>硝酸鉀,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ω2>ω3>ω1,故正確。
故答案為:①③④。
【分析】根據固體的溶解度曲線,可以查出某物質在一定溫度下的溶解度,從而確定物質的溶解性;可以比較不同物質在同一溫度下的溶解度大小,從而判斷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大小;可以判斷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變化情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启东市| 勃利县| 麻城市| 天水市| 育儿| 南和县| 永修县| 乳山市| 临湘市| 景德镇市| 枣庄市| 游戏| 榆林市| 湖北省| 宜阳县| 满洲里市| 河西区| 汉寿县| 盐边县| 库尔勒市| 泰兴市| 莲花县| 诸暨市| 富裕县| 无锡市| 青阳县| 郸城县| 武义县| 通辽市| 丰原市| 大新县| 无棣县| 东丽区| 贺州市| 五华县| 杂多县| 弥勒县| 湟源县| 南投县| 盐城市| 灌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