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青島版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十七課《鞋底花紋的啟示》教學設計【教學目標】科學觀念目標:知道摩擦力是生活、生產中一種常見的力;能用對比實驗的方法對物體表面光滑程度影響摩擦力大小進行探究。科學思維目標:了解摩擦力與我們生活的關系;了解增大有益摩擦、減小有害摩擦的方法。探究實踐目標:能用觀察、體驗和已有知識經驗對摩擦力做出合理的假設;采用不同的方式進行表達與交流,做好探究實驗記錄。態度責任目標:善于在游戲中發現、提出問題;關心人們運用摩擦力獲得的技術成果;愿意合作與交流,樂于用學到知識改善生活。【教學重難點】能用觀察、體驗和已有知識經驗對摩擦力做出合理的假設,了解摩擦力與我們生活的關系。【教學準備】 木塊、棉布、毛巾、木板、線等。【教學過程】情境導入教師:同學們,你們有沒有注意到自己的鞋子上有花紋呢?學生:有!有時候我會發現鞋底上有很多細細的紋路。教師:非常好!那你們知道鞋底花紋有什么作用嗎?生:美觀。生:防止我們滑倒。生:增加走路時的摩擦力。師:老師心中有個疑問,為什么鞋底有了這些花紋就能防滑呢?你們心中也有這樣的疑問嗎?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鞋底花紋帶給我們的啟示。板書課題。探究新知活動一:玩一玩推拉游戲,有什么發現?1.“推一推”師:請同學們伸出雙手,將雙手按在桌面上用力向前推。在推的過程中你有什么感受?2.“拉一拉”師:推的同學和拉的同學各自有什么感受呢?生:推的時候感覺有點吃力,不太順暢。生:拉的時候也是。師:下面我們再做一個游戲。請兩個同學到黑板前來,一個同學站著,一個同學蹲著,站著的同學拉著蹲著的同學在地面上滑行。你有什么感受?再換過來試試。你有什么感受?師:我來采訪一下這兩位同學,被拉的:他在拉你的時候你是怎么做的,哪里用力?生:用腳使勁蹬地,不讓對方拉動師:拉的同學,你在使勁拉他的過程中有什么感受?生:費力,不好拉,好像受到了一種無形的阻力。師:再推推他試試。師:在剛才的兩次體驗中,當我們在地面推或拉一個物體的時候,會感到費力,這是因為物體和地面之間有摩擦力。板書:摩擦力你們能再說一說什么事摩擦力嗎?生回答。活動二: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出示實驗器材:木塊、測力計、一塊表面光滑和一塊表面粗糙的木板等。小組根據實驗器材設計實驗方案。師生共同總結實驗方案:1.將小木塊放到光滑的木板上,用測力計勻速拉動,記錄此時測力計讀數。2.將小木塊放到粗糙的木板上,用測力計勻速拉動,記錄此時測力計讀數。3.比較兩次測力計讀數的大小,發現:接觸面光滑摩擦力小,接觸面粗糙,摩擦力就大。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驗。實驗現象:測力計讀數在粗糙接觸面比光滑接觸面大。實驗結論: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出示第二組實驗器材:木塊、測力計、砝碼等。小組根據實驗器材設計實驗方案。師生共同總結實驗方案:1.將小木塊放到木板上,用測力計勻速拉動木塊,記錄此時測力計讀數。2.將砝碼放到小木塊上,再用測力計勻速拉動木塊,記錄此時測力計讀數。3.比較兩種不同條件下的試驗數據發現:在水平桌面上拉動木塊勻速運動,木塊越重,產生的摩擦力越大。實驗現象:同樣木塊放砝碼比不放砝碼時,測力計示數大。實驗結論:摩擦力大小與拉動物體的重量有關。資料卡:物體受到的力可以用測力計測量。使用測力計時,要先將指針調到零刻度線處。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用“N”表示。每個測力計都有一定的測量范圍。為了得到更準確的數據,實驗時,一般多次測量后求平均值。總結:在水平面上推或拉一個物體時,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被推或拉動的物體越重,摩擦力越大活動三:摩擦力與我們的生活有什么關系?學生根據生活經驗自由回答。課件出示:摩擦在實際生活中的例子很多,如抓住物體需要摩擦,皮帶傳動需要摩擦,鐵釘固定在墻上也要靠摩擦等。摩擦力會增加機器的磨損,增加能量的消耗等,這是有害的方面。所以說,摩擦力對我們的生活,有利也有弊,我們應該盡量減少那些有害摩擦,學會利用摩擦造福人類。如果沒有了摩擦,我們無法行動,腳與地面沒有了摩擦,人們簡直寸步難行。再者我們無法拿起任何東西,我們能拿東西靠的就是摩擦力。摩擦力有利也有弊,我們應該盡量減少那些有害摩擦,學會利用摩擦造福人類。三、全課小結師:這節課你都學到了什么?談一談你的收獲。四、課外拓展了解雪天路面結冰時人們是怎樣防滑的。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