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知識性自我評價表項目 評價內容 掌握情況很好 一般 不好科學知識 1 通過材料分析,知道什么是低碳食品。2 通過討論探究,理解本地和應季蔬菜。3 通過討論探究,了解食品的包裝題。探究能力 通過案例分析,知道低碳食品。科學態度 培養合作精神、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小組評價表評價內容 得分標準 成員一 成員二 成員三團隊精神 5分:能高效分工合作完成任務3分:重大問題能有效溝通1分:各自獨立,不能完成任務實施能力 5分:能準確設計詳細的實驗過程和所用實驗道具3分:能設計出大概方框架,但不夠準確和詳細1分:不能設計出任何過程和方案結果展示能力 5分:表述清晰完整,科學、客觀、簡潔3分:表述完整度和清晰度一般1分:不能有效表述實驗結果和結論總分第五章 問題研究 低碳知多少(第4時課)課堂教學評價表評價 指標 權重 評 價 因 素 評價等級 簡要評價優 良 中 一般教學 目標 (1) 10 1、根據課標、教材內容、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制定合理具體的教學目標。 2、整節課圍繞教學目標進行教學。教學結構 (2) 15 1、根據學生的認知過程和能力特征,結合教材內容,靈活安排教學環節,具有自己的特色。 2、過程設計科學合理,抓住重點關鍵,突破難點。 3、過程層次清晰,布局合理,信息反饋及時。 4、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等扎實,體現學法指導。 5、注重學生學科能力的培養,體現出對學生智力、自學能力、創造能力的培養.教學 方法 (3) 20 1、注重優化教學過程,講究教學實效。 2、注重啟發式教學,教學語言精當,富有誘導性。 3、依據教材、學生實際改進教法,指導學法。 4、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5、注意教與學的調節,科學性和藝術性相結合。教學 手段 (4) 10 1、根據教學實際,教學手段運用合理,如電教,提高教學效率。 2、精心設計常規教具和學具的操作。教學時間 (5) 10 1、根據學科特點,教學目標,合理安排教學節。 2、各環節耗時合理,講練時間協調. 3、作業適度,負擔合理。準時下課,不拖堂。教學氛圍 (6) 20 重視教學情況的創設, 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 3、課堂氣氛活躍、和諧,師生感情融洽。教學 效果 (7) 20 1、教學措施落實,學生各方面表現出色。 2、教得實、學得活,即時效果好。 3、教學任務完成,課業負擔減輕,教學效率提高。注:優95%,良85%,好75% 一般60%評教人:(共21張PPT)第五章 問題研究低碳知多少人教版高一年級第二冊第4課時內容總覽學習目標01探究新知02課堂檢測03課堂總結04課后作業05目錄素養要求與學習目標學習目標:1.運用圖文資料,說出低碳食品的含義和主要的低碳食品類型。2.通過查找資料和實地調查,說出本地蔬菜水果的主要類型和上市季節,分析不同產地、應季與反季蔬果在生產環節上對溫室氣體排放的影響。3.運用圖文資料,描述不同包裝的食品溫室氣體排放的差異。4.討論食品選擇對環境的影響。情境導入低碳食品知多少情境導入低碳食品知多少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食品的標準除了有益健康之外,還希望這些食品在生產時,盡可能降低對環境的損害。仔細想一想,即便是一小塊餅干,它的背后也暗藏著一個龐大的產業系統,其生產、運輸和消費都與環境密不可分。什么是低碳食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怎樣選擇食品以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對于這一課題的探究,建議采用以下思路查閱資料,了解食品從生產到消費各環節均會產生溫室氣體排放。討論食品選擇對環境的影響。結合實地調查,完成應季蔬果的調查表,制作低碳晚餐。通過資料,認識不同產地、應季與反季節的食品溫室氣體排放的差異。通過資料,認識不同包裝的食品溫室氣體排放的差異。新知講解什么是低碳食品任務一資料1 什么是低碳食品在食品的生產、運輸和消費環節中,耗能低、二氧化碳及其他溫室氣體排放量少的食品稱為低碳食品。生產各種農產品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差異極大,以生產1千克農產品為例,溫室氣體排放量由少到多依次為小麥、馬鈴薯、雞肉、牛肉。思考:在食品的生命周期中,有什么方法能夠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新知講解什么是低碳食品任務一1.生產環節不使用或減少使用化肥、農藥等化學合成物質;采用有機肥、有機飼料滿足動植物的營養需求。生產環節:化肥有機肥新知講解什么是低碳食品任務一2.運輸環節加強食品物流環節基礎設施、信息化建設,減少中間環節、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碳排放。運輸環節:新知講解什么是低碳食品任務一3.消費環節盡量簡化食品包裝。食品包裝應季食品多購買應季、本地食品,減少運輸環節。均衡膳食均衡膳食,避免肉類過度消費。健康烹調健康烹調,減少煎、炸、燒、烤等產生很多油煙的烹調方式。新知講解本地和應季蔬菜任務二資料2 本地和應季蔬果與外地蔬菜、水果相比,本地蔬菜、水果有效減少了運輸所排放的溫室氣體,是更低碳的食品。另外,長途運輸的蔬菜、水果必須在六七成熟時采摘,盡管有保鮮技術,但仍然會損失部分營養物質,而本地蔬菜、水果可以做到九成熟采摘,因此更有營養。與反季節蔬菜、水果相比,種植應季蔬菜、水果減少了肥料和農藥的使用,是更低碳的食品。應季蔬菜、水果生長時依靠當地自然條件,不需要投入額外的設備、能源等。思考:1. 與本地相比,選用外地生產的蔬果在哪些環節增加了溫室氣體排放?2. 與應季相比,選用反季節生產的蔬果在哪些環節增加了溫室氣體排放?新知講解本地和應季蔬菜任務二1. 與本地相比,選用外地生產的蔬果在哪些環節增加了溫室氣體排放?距離越遠,消耗的化石燃料越多,碳排放量越大。距離越遠,冷藏保鮮消耗的能源越多,碳排放量越大。交通運輸冷藏保鮮新知講解本地和應季蔬菜任務二2. 與應季相比,選用反季節生產的蔬果在哪些環節增加了溫室氣體排放?反季節生產需要利用溫室大棚,大棚為了保暖防寒,會消耗更多的能源;栽培過程中需投入更多的化肥和農藥。反季節生產:新知講解食品的包裝任務三資料3 食品的包裝人們選擇食品時會不自覺地關注包裝。以一個蘋果為例,有稱重售賣的蘋果,也有裝在精致印花袋子中分只售賣的蘋果,還有裝在禮盒中售賣的蘋果。蘋果的味道雖然相差無幾,但伴隨這只蘋果產生的碳排放量是天差地別的。商家為迎合消費者的喜好,精心設計了各種包裝,如獨立包裝、玻璃或金屬材質的包裝、各類禮盒包裝等。選擇簡單包裝的食品,可以減少加工過程及未來處理廢棄物時所需要消耗的能源。思考:可以從哪些方面采取措施,減少食品的過度包裝?新知講解食品的包裝任務三思考:可以從哪些方面采取措施,減少食品的過度包裝?規范食品包裝標準,限制食品過度包裝;政府通過稅收政策,促進包裝物回收再利用。個人倡導節約風尚,養成合理消費的好習慣。企業應用節約資源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課堂練習1.“低碳”是指( )A.減少碳水化合物 B.減少二氧化碳排放C.減少一氧化碳排放 D.減少碳金屬2.下列不屬于低碳飲食方式是( )A.盡量喝袋裝茶 B.盡量喝散裝茶C.多吃蔬果少吃肉 D.多自制飲料食品BA課堂練習3.下列不屬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A.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騎自行車或步行的方式出行B.購物時自帶環保袋,減少使用塑料袋C.多用電郵、QQ等即時通訊工具,少用傳真打印機D.用餐時盡量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餐盒4.低碳經濟是一種以低耗能、高效能和較少溫室氣體排放,獲得較大產出的新經濟發展模式。生活中也應提倡“低碳”理念,下列不屬于“低碳”行為的是( )A.少用冰箱儲存食物B.購物時盡量使用一次性塑料袋C.用節能燈替換白熾燈D.上樓時盡量走樓梯,少用電梯DB課堂總結板書設計第五章 問題研究 低碳知多少一、什么是低碳食品二、本地和應季蔬菜三、食品的包裝作業布置第五章 問題研究 低碳食品知多少 同步作業22 1---10題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大單元整體教學】 高中地理學科人教版(2019)必修二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五章 環境與發展分課時設計課題 第五章 問題研究 低碳知多少 (第3課時)課型 新授課 √ 復習課 試卷講評課 其他課1.教學內容分析 問題研究“低碳食品知多少”聚焦于低碳食品,旨在鼓勵學生進行調查,動手制作低碳晚餐,從自身做起,做一個低碳綠色的消費者。 教材將問題研究設計為三個步驟:分析討論如何減少食品生命周期內溫室氣體的排放;實地調查本地生產的蔬菜水果;動手制作一頓低碳晚餐。其中第一步驟為課堂探究內容,教材將其分為了四個環節:查閱資料,了解食品從生產到消費各個環節均會產生溫室氣體排放;通過資料,認識不同產地、應季與反季節是食品溫室氣體排放的差異;通過資料,認識不同包裝的食品溫室氣體排放的差異;討論食品選擇對環境的影響。第二步需要學生調查本地生產的蔬果種類和盛產期,以便學生選擇本地的、應季的蔬果。這是立足于生活實際,學生自身課堂所探究內容的進一步研究。第三步是在實際調查和親手操作的基礎上對可持續消費理念的踐行。 教材內容共四部分。第一部分是“低碳食品”情境創設,并提出了這一課題的探究思路,為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提供參考。 第二部分是知識拓展,一共包含三則文字資料。資料1“什么是低碳食品”,配以圖5.27“食品的生命周期”。圖中直接呈現處食品生產周期各環節影響溫室氣體排放的因素,不利于學生自主思考,故將文字說明刪去,引導學生分析食品生命周期中會造成影響溫室氣體排放的各環節因素,并與后續資料分析中“如何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形成問題鏈。資料2直接呈現了本地和應季蔬果與外地和反季蔬果,在具體環節上對溫室氣體排放的影響。故將第四部分的任務1調整至資料二前,通過學生分享調查結果,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資料3“食品的包裝”直接呈現過度包裝對于溫室氣體排放的影響,故將文字材料以不同包裝的草莓的圖片進行替換。 第三部分是“分析討論”,是對第二部分整體內容學習的總結,引導學生思考不同選擇下對世界的影響,培養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意識。 第四部分“執行任務”分為調查本地生產的蔬果種類和盛產期以及制作“低碳晚餐”兩個任務。任務1內容與資料2 緊密相連,故作為本節課課前準備任務,在資料2前進行展示和講解。任務2是對本節課內容的實踐,不僅是對可持續消費的理念的踐行,還能聯系學生和家人之間的情感,體現了對學生地理實踐力的培養。教材給出了一系列小提示,幫助學生更好地制作低碳晚餐。2.學習者分析 高一學生前期已學過人類主要面臨的環境問題與可持續發展的相關知識,對可持續消費理念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食品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學生生活中常見有不同產地,應季與反季、不同包裝的蔬果食品,因而學生對本內容具備一定的認知基礎。但該課涉及到的有關低碳食品的概念、食品生產周期中的碳排放量等知識學生未進行過系統學習。此外,高一學生在經過一年的地理學習后,具備了一定的地理實踐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3.學習目標確定與教學重難點 教學目標: 1.運用圖文資料,說出低碳食品的含義和主要的低碳食品類型。 2.通過查找資料和實地調查,說出本地蔬菜水果的主要類型和上市季節,分析不同產地、應季與反季蔬果在生產環節上對溫室氣體排放的影響。 3.運用圖文資料,描述不同包裝的食品溫室氣體排放的差異。 4.討論食品選擇對環境的影響。 教學重點: 食品的碳排放分析方法。 教學難點: 樹立低碳食品消費觀。4.教學評價5.學習活動設計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情境導入:低碳食品知多少圖片展示 【思考問題】自主思考 學生回答:自己表述出自己所了解的低碳食品。 1.讓學生學會分析問題。 2.讓學生表述問題,引出低碳食品。任務一:什么是低碳食品思考:在食品的生命周期中,有什么方法能夠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1.生產環節 2.運輸環節 3.消費環節 【小組討論】【交流總結】 學生回答:不使用或減少使用化肥、農藥等化學合成物質;采用有機肥、有機飼料滿足動植物的營養需求。 學生回答:加強食品物流環節基礎設施、信息化建設,減少中間環節、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碳排放。 學生回答: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案例,并驗證探究得出的結論,提高學生在真實情境中解決問題的能力。任務二:改變本地和應季蔬菜思考: 與本地相比,選用外地生產的蔬果在哪些環節增加了溫室氣體排放? 2. 與應季相比,選用反季節生產的蔬果在哪些環節增加了溫室氣體排放? 【小組討論】【交流總結】 學生回答: 學生回答: 讓學生了解本地和應季蔬菜任務三:食品的包裝思考: 可以從哪些方面采取措施,減少食品的過度包裝? 【思考問題】【討論交流】 學生回答: 充分利用材料提供的案例,并驗證探究得出的結論,提高學生在真實情境中解決問題的能力。6.板書設計7.作業與拓展學習設計 課后作業 貴州省江侗鄉“稻魚鴨系統”是根據當地降水充沛的自然條件,形成的在水稻田中“種植一季水稻、放養一批魚、飼養一群鴨”的農業生產方式,耕作過程中不使用農藥、化肥。圖1為稻魚鴨生產景觀圖,圖2為稻魚鴨農事安排示意圖。據此回答1~3題。 圖1 圖2 1.在種植水稻的同時養殖魚和鴨,主要是為了( ) A.增加收入 B.減少投資 C.提高商品率 D.擴大市場 2.該模式養鴨成本低,主要是因為節約了( ) A.人工成本 B.飼料成本 C.孵化成本 D.運輸成本 3.養鴨過程中有一段禁鴨期,是因為( ) A.鴨糞會污染稻田 B.鴨群食物短缺 C.鴨子會影響漁業投餌 D.水稻成熟收割 遼沈Ⅳ型溫室是我國東北地區廣泛使用的一種日光溫室,前屋面上覆蓋塑料薄膜,后屋面采用較厚的多層復合結構,冬季不加溫或極端天氣條件下少量加溫即可保證喜溫蔬菜越冬生產。一般緯度越高,后屋面面積越大,且后屋面的仰角應比當地冬至日正午太陽高度角大6°~8°,保證冬季全室無光照死角。下圖為該日光溫室側截面示意圖。據此回答4-5題。 4.據圖中信息可推斷( ) A.前屋面最好的朝向是南偏東 B.該日光溫室主要在夏半年使用 C.該日光溫室主要生產經濟作物 D.后墻應輕薄透氣 5.推測后屋面的主要作用是( ) A.增加溫室的陽光照射面積 B.防御暴雪、大風對溫室的破壞 C.在嚴寒季節改善溫室前屋面的光照條件 D.利于溫室保溫 自20世紀90年代初,浙江溫州的一些瓜農到海南島承包土地種植西瓜,產品銷往全國各地。他們每年8月底到海南島種西瓜,次年5月中旬返回溫州。據此回答6-7題。 6.溫州瓜農選擇在海南島種植西瓜,是因為海南島( ) A.西瓜品種優 B.種植成本低 C.種植利潤高 D.市場需求大 7.溫州瓜農每年5~8月離開海南島,主要原因是此時間( ) A.溫州正值農忙季節 B.海南島不宜種植西瓜 C.瓜地休耕以恢復肥力 D.海南島西瓜競爭力弱 參考答案 1.A 2.B 3.D 4.C 5.D 6.C 7.D 拓展學習 低碳發展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國已經陷入了不可持續發展的資源匱乏之境,資源需求量越來越大。尤其是十幾年來,我國房地產業高速發展,房價瘋漲,社會矛盾激化,幾乎所有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土地資源越來越少,城市生態體系遭到了巨大的破壞。雖然房地產發展了多年,但仍然還處于一種粗放式發展的階段,建筑節能意識薄弱,既造成了建造階段資源的大量浪費,又造成了房屋持有階段能耗的大幅提高。在經濟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保護自然生態是一場迫在眉睫的行動。 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之后,“低碳”的概念如雨后春筍般興盛起來。一時間,“低碳經濟”、“低碳社會”、“低碳城市”、“低碳地產”、“低碳生活”等新名詞,以嶄新的姿態高調亮相,融入了所有人的生活,未來人們的生活方式也會發生深刻的變化。全面推進建筑節能,發展生態低碳經濟,加大節能減排力度,是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一般來講,低碳是指較低的溫室氣體排放。低碳地產是指在建筑材料與設備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個生命周期內,減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提高建筑的居住舒適度。 對于房地產而言,低碳地產是一個全新的話題。低碳地產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將會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在未來房地產發展中,綠色將成為基礎條件,成為營銷的必然條件,低碳也將成為制約經濟的硬約束條件,綠色低碳將成為房地產產生價值和效益的一個重要環節。只要大家都樹立低碳意識,低碳地產的發展一定會越來越好。8.特色學習資源分析、技術手段應用說明 ①.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②.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突破教學重點難點。 ③.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發揮學生主體作用。9.教學反思與改進 第一,教師在課堂上應結合實際地理案例進行教學,凸顯地理課堂教學的靈活性和趣味性。教師應將書本知識與實踐活動相結合,鼓勵學生自主探究現實問題,在探討中獲得必要的地理信息,解決身邊的地理問題。同時教師需要在生活中多方面收集資料和認真觀察各種事物,開發出適合地理教學的鄉土資源,進而開展高質量的實際地理案例教學。 第二,教師應適當組織學生開展地理實地考察活動,運用當地的地理資源培養學生關注“身邊的地理”的習慣,使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認識到地理知識的實用性。 第三,教師要經常挖掘學生身邊具有典型性及實用性的實際地理素材,將其運用到課堂教學中,讓學生了解自己家鄉發展的實際情況,幫助學生構建新的知識經驗,培養學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同時也讓學生對家鄉建設有新的認識,立志為家鄉建設服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五章 問題研究 低碳食品知多少 (第4課時) 知識性自我評價表.xlsx 第五章 問題研究 低碳食品知多少 (第4課時) 課件(20頁).pptx 第五章 問題研究 低碳食品知多少 (第4課時) 課堂教學評價表.docx 第五章 問題研究 低碳食品知多少 (第4課時)教學設計+作業設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