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地理 年級 高二 學期 春季課題 資源跨區域調配對區域發展的影響——以南水北調為例教科書 書 名:普通高中教科書地理選擇性必修2教材 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教學目標1. 以南水北調為例,運用跨區域調路線圖、文字材料和數據材料,從社會、經濟、生態多角度探究資源跨區域調配對調出區、沿線地區及調入地區的影響,并歸納分析,提高綜合思維。 2. 對于南水北調,能夠收集資料、獨立思考、交流合作等方式,運用南水北調對地理環境影響的分析方法,解釋調配的原因、路線的選擇,并評價帶來的影響 3.根據所學知識和原理,了解資源的跨區域調配工程對生態環境造成的不利影響及解決措施,關注工程的選擇和施工,增強環保意識,樹立人地協調觀。教學內容教學重點: 1. 培養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的能力、區域認知水平和綜合思維能力。2. 資源跨區域調配對輸入地和輸出地的影響。教學難點: 1. 南水北調各條線路的影響。2. 南水北調各條調水線路的特點。教學過程【導入】各位同學我們來欣賞一張圖片。這是一枚中國郵票。大家仔細觀察右邊的郵票,猜猜此郵票與什么自然地理要素相關?其實這枚郵票是我們國家為了紀念南水北調工程開工建設所設計的一枚郵票。大家能否從設計者的角度,分析該枚郵票的設計初衷呢? 【過渡】要想回答該問題,先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關于南水北調的相關內容。其中包括南水北調的原因、各條線路及其特點以及南水北調的影響。 一、南水北調的原因 之所以千里迢迢將南方的水調往北方,主要是由水資源的供需矛盾所決定的。當供不應求時,則出現了需水的必要性。從供應的角度:1.我國水資源空間分配不均勻(南多北少,東南多西北少)2.水資源的時間分配不均勻(季風控制,夏季多冬季少)總的來說就是水資源分配不均勻。從求的角度:北方地區人口眾多,生活用水量巨大。加之北方地區農業發達,對水的需求量大。工業發達,耗水量大。因此從求的角度主要是北方地區生產生活用水量大。 在這樣的條件下,南水北調工程應運而生。1953年毛澤東就批示:南水北調工作要抓緊。此后,在大量的研究和調查規劃之下,南水北調工程工作順利開展。共規劃出了東、中、西三條調水路線。根據右下角的圖片,大家可以看到,這三條調水路線將長江、黃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溝通起來,形成了四橫三縱的基本格局。 二、調水路線及特點 (一)東線 1.起止點:江蘇揚州至山東(煙臺、威海)、北京、天津 2.優點:水量大、建設成本低 3.缺點:水質差、運營成本高 (二)中線 1.起止點:湖北(丹江口水庫)至北京、天津 2.優點:水質好、運營成本低 3.缺點:水量小、建設成本高 (三)西線 1.起止點:長江上游至黃河上游 2.優點:水量大、水質好、線路短、影響范圍大 3.缺點:建設難度大、成本高 三、南水北調的影響 從輸入地、輸出地、沿線的角度。(由于沿線和輸入地相似,合并進行講解) 影響又從社會、經濟、生態三個維度進行講解。 輸入地(沿線): 利:社會:緩解水資源短缺、維護社會穩定、增加就業; 經濟:促進相關產業的發展; 生態:回補地下水、維護生物多樣性; 弊:生態:加劇鹽堿化(北方蒸發大于降水) 【提問】對于輸出地有什么影響?(作為課后作業) 【小結】利用圖表總結展示本節課的重點內容,供學生摘記。 【總結】回答開篇的問題:從設計師的角度,思考郵票設計的初衷。 該郵票分為小型張和底圖。小型張為象形篆書“水”字,與南水北調的三條線路巧妙結合,并且通過色彩漸變的方式,體現了水的流向,在底部繪制了浪花的圖案,象征著主題元素——水。底圖為南水北調總體工程示意圖。該郵票目的是為了紀念南水北調開工建設,并表達了設計者對南水北調工程未來的美好祝愿。備注:教學設計應至少含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等三個部分,如有其它內容,可自行補充增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