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中國古代史復習要點提綱--2024中考歷史一輪復習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中國古代史復習要點提綱--2024中考歷史一輪復習

資源簡介

單元概述只作了解樹立整體觀念,★標記易考大題;加粗是重點
七年級歷史復習提綱
第一單元 史前時期:中國境內早期人類與文明的起源
【單元概述】華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考古發現是了解史前社會歷史的重要依據。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是我國遠古人類的代表,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在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和粟,開始了原始的農耕生活。四五千年前,黃帝部落、炎帝部落結成同盟,華夏民族形成了。倉頡造字、神農氏嘗百草等故事都表現了炎黃子孫對文明的不懈追求。
【知識要點】舊石器文明1.北京人距今70萬—20萬年,能夠直立行走、使用打制石器。會使用火。周口店北京人遺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內涵最豐富、材料最齊全的直立人遺址之一。(化石是研究人類起源的主要依據。)中國境內最早人:元謀人。
2.新石器時代:原始農耕生活(1)原始農業距今1萬年,我國出現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農作物。稻、粟和黍均發現于中國。原始農業的重要標志:農作物種植、家畜飼養、聚落、磨制工具發展。
(2)河姆渡原始居民①長江流域磨制石器,種水稻(干欄式房屋)。
(3)半坡原始居民①黃河流域;③磨制石器,種植粟;④半地穴式房屋。
考古發現為研究我國的古人類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3.黃帝炎帝:涿鹿之戰打敗蚩尤,兩個部落聯盟,發展成華夏族,尊稱炎帝和黃帝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 堯舜禹的禪讓制:將聯盟首領的位子傳給賢德之人。
第二單元 早期國家的產生和社會變革
【單元概述】禹建立我國第一個王朝——夏,取代了堯舜的“禪讓”,中國進入奴隸社會時期。西周實行分封制,鞏固其統治。東周時期,社會動蕩,春秋五霸、戰國七雄,烽煙四起。秦國商鞅實行變法,使秦國國富兵強,為統一六國作好了準備。甲骨文是我國最古老的文字,商周是我國青銅文明的繁榮時期,司母戊鼎、四羊方尊體現了高超的工藝。戰國時期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鐵制農具和牛耕推廣,秦國的李冰修筑都江堰。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對后世影響深遠。老子等諸子百家,百家爭鳴。總之,商周時期經濟發展、文化繁榮昌盛,為第一次大一統的到來準備了條件。
【知識要點】1.夏朝的建立,禹建立夏朝,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禹傳啟,世襲制取代禪讓制,“公天下”變成“家天下”,我國由原始社會進入到奴隸社會。2.商朝的文明(1)商湯滅夏(2)甲骨文: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3)青銅器:最重的青銅器是商朝的司母戊鼎。
3.★西周的分封制:西周實行分封制。(1)目的:鞏固統治。(2)內容:周天子根據血緣關系遠近和功勞大小,封他們為諸侯。(3)分封的意義:保證周王朝對地方的控制,同時穩定政局,擴大統治范圍。實質是嚴格的等級制度。
4.春秋時各諸侯國展開激烈的爭斗。齊桓公最先稱霸中原,號令諸侯。戰國初年,齊、楚、秦、燕、趙、魏、韓史稱“戰國七雄”。秦國逐漸成為實力最強大的諸侯國。
★商鞅變法(前356年,秦國秦孝公時期)(1)內容:①政治上:建立縣制,②經濟上:廢井田,允許土地自由買賣;獎勵耕織,統一度量衡。③軍事上:獎勵軍功,對有軍功者授予爵位并賞賜土地。(2)意義:秦國的國力大增,提高了軍隊戰斗力,一躍成為最強盛的諸侯國,為以后秦國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各國經過變法,紛紛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變。
都江堰戰國時秦李冰修筑,發揮防洪、灌溉、等作用,造福成都平原“天府之國”
★春秋戰國時期的思想文化(1)春秋時期的思想家①老子:道家學派有《道德經》。主張無為而治。②孔子:儒家學派。思想主張:核心思想“仁”,提出“仁者愛人”,主張“以德治國”;教育主張:創辦私學,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論語》。(2)百家爭鳴(戰國時期)(促進了思想和學術的繁榮,是我國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發展的高峰)①墨子,墨家創始人,主張兼愛、非攻、尚賢、節儉。②孟子,儒家實行“仁政”;“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④莊子,道家順應自然與民心;追求精神自由,保持獨立人格。⑤韓非,法家強調以法治國,樹立君主權威,建立中央集權制度。
第三單元 秦漢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
【單元概述】國家統一是秦漢時期最重要的特征,秦王贏政滅掉六國,統一的封建王朝開始,加強和鞏固統治采取重大的措施,因暴政,短命而亡。西漢統治者,總結秦亡的經驗教訓,實行休養生息政策,漢武帝時期的大一統政策,締造了強大的西漢王朝。東漢初期“光武中興”,但中后期外戚宦官交替專權,朝政腐敗,黃巾起義,最終使其一蹶不振。
【知識要點】1.★秦統一中國(1)秦滅六國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完成統一,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秦朝,定都咸陽(今陜西西安)。(2)秦朝加強中央集權和鞏固統一的措施①政治上:創立了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制度。最高統治者稱皇帝,史稱“秦始皇”;中央設三司,設丞相負責行政、太尉負責軍事、御史大夫負責監察,地方實行郡縣制,郡縣的長官由朝廷直接任免,郡縣制的實行,開創了此后我國歷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②文化上:統一文字,通用小篆③經濟上: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④交通上:統一車輛和道路的寬窄,開鑿靈渠。⑤軍事上:北擊匈奴,修筑長城(西起臨洮,東到遼東),這就是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影響: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權制度,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奠定了祖國疆域的初步基礎,鞏固了國家統一;促進了經濟文化交流和發展;有利于中華民族的形成。
秦朝的暴政導致滅亡:①沉重的賦稅;②繁重的徭役③刑罰殘酷;④秦二世統治更加殘暴。導致第一個農民起義——陳勝吳廣起義;劉邦建立漢朝,漢初實行休養生息政策原因:為了鞏固政權和穩定社會局勢。后來出現文景之治。
★漢武帝鞏固大一統的王朝(目的:加強中央集權)(1)政治:頒布推恩令削弱諸侯;(2)思想:接受董仲舒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確立儒家思想作為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實現了思想上的大一統。興辦太學。(3)軍事:派衛青、霍去病北擊匈奴。(4)外交:派張騫兩次出使西域,開辟了通往西域的商路(絲綢之路)。(5)經濟:將鑄幣權收歸中央,統一鑄造五銖錢;實行鹽鐵專營。3、絲綢之路(1)陸上絲綢之路:時間:西漢(張騫通西域之后,漢武帝時)路線:長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亞、西亞——歐洲。作用:絲綢之路是古代東西方往來的大動脈,極大的促進了中國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貿易與文化交流。(2)海上絲綢之路
4、秦漢時期的科技與文化(1)宗教①佛教:起源于古代印度,張騫通西域之后,佛教經絲綢之路傳入中國。②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東漢末年在民間興起。(2)史學《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作者是西漢的司馬遷,記述從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的史事。(3)科技①造紙術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蔡侯紙”),②醫學:東漢末年,名醫華佗制成世界最早的麻醉劑“麻沸散”,編創體操“五禽戲”;東漢末年,張仲景寫成《傷寒雜病論》,后世稱其為“醫圣”。
第四單元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
【單元概述】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是我國封建國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的時期。東漢末年,軍閥混戰,形成了魏、蜀、吳三國鼎立實現局部的統一,是歷史的進步。最終西晉完成短暫的統一,又陷入到東晉十六國、南朝北朝分裂混戰的局面之中。封建國家由統一走向分裂,并非是歷史的停滯、倒退。在分裂的同時,局部地區經濟在發展,人們生產生活相對安定,各民族人民接觸頻繁,民族融合進程加快,江南經濟得到開發。
【知識要點】1. 三國鼎立(1)官渡之戰為曹操統一北方奠定基礎。赤壁之戰為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礎。(2)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220年曹操兒子曹丕稱帝,國號魏,定都洛陽;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史稱蜀漢;229年,孫權在建業稱帝,吳國建立。三國鼎立局面形成。各國統治者都很注重社會安定和經濟發展,為以后再次全國統一奠定基礎。
★人口南遷和江南的開發: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由于戰亂,北民南遷,帶來了勞動力、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工具。再加上,南方自然條件優越,社會相對穩定,使江南經濟發展迅速。江南地區的開發為中國經濟重心的逐漸南移奠定了基礎。
★北魏孝文帝改革(1)內容:①遷都洛陽;②實行漢化政策(說漢語;穿漢服;改漢姓;通漢婚;用漢制,學漢禮等。)(2)意義: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促進了民族交融,也增強了北魏的實力。
4、北方地區民族交融的影響:
北方地區民族的交往、交流與交融,為中華民族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豐富了中華民族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化,為以后隋唐時期多民族國家的繁榮與發展奠定了基礎。
5、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1)數學祖沖之把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后第七位,(2)鐘繇獨創楷書書法。東晉書法家王羲之的《蘭亭集序》,他被后人譽為“書圣”。
七下歷史第一單元 隋唐時期:繁榮與開放的朝代
【單元概述】隋唐時期突出特點是“繁榮與開放”尤其是唐朝前期,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的鼎盛時期,唐朝的繁榮增強了唐朝政府的民族自信心,從而敢于開放也樂于開放;在開放過程中,各民族的優秀人才為唐政府所用,各民族的經濟文化成果被唐朝所吸收借鑒,這些都促進了唐朝政治、經濟、文化的繁榮。繁榮與開放兩者之間相輔相成、互相促進。
【知識要點】(一)隋朝1.隋朝的統一隋文帝滅陳,統一全國,結束了分裂局面。2.科舉取士制度隋煬帝創立進士科,標志著科舉制的正式確立。 3.隋煬帝修京杭大運河,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加強了南北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但是也給人民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加速了隋朝的滅亡。
★唐朝1.貞觀之治唐太宗李世民統治時期,政治比較清明,經濟發展,國力強盛史稱“貞觀之治”。虛心納諫有敢于直言的魏征;民族關系上: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唐太宗時,將文成公主嫁給吐蕃贊普松贊干布,唐蕃和親促進了吐蕃經濟和社會的發展。2.唐玄宗時進入了鼎盛時期,歷史上稱為“開元盛世”。唐朝興盛的原因:①吸取隋亡教訓,統治者戒奢從簡、輕徭薄賦、任用賢才、虛心納諫;②制度創新(科舉制度完善、三省六部制)、工具創新(曲轅犁和筒車);③開明的民族政策,使各民族交往密切,互通有無;④開放兼容的外交政策,使中外交往頻繁;⑤國家統一、社會安定。
唐朝的對外交往(1)鑒真東渡日本,傳播佛教。(2)玄奘西行天竺(今印度),著有《大唐西域記》,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貴文獻。
盛唐氣象(1)經濟的繁榮農業工具(曲轅犁、筒車),重視興修水利。②手工業蜀錦冠于全國;陶瓷唐三彩最為有名。③商業繁榮:都城長安國際性的大都會。(2)唐朝時期的社會風氣比較開放。人們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受西北少數民族習俗的影響,剛健豪邁的尚武風氣盛行一時。(3)唐詩①“詩仙”李白:②“詩圣”杜甫:唐由盛轉衰有“詩史”之稱③白居易:詩歌平易近人
5.安史之亂755年,安祿山、史思明影響:對社會經濟造成極大的破壞;唐朝的國勢從此由盛轉衰;唐朝的中央權力衰微,逐漸形成藩鎮割據的局面。唐朝后期,黃巢起義給唐朝統治以致命的打擊。907年,朱溫建立了后梁政權,唐朝至此滅亡。歷史步入“五代十國”時期。南方相對穩定,經濟在原有的基礎上有一定的發展。
第二單元 遼宋夏金元時期:多個民族政權并立,民族關系的發展和社會變化
【單元概述】從北宋建立開始,至元朝滅亡結束。多個民族政權并立,有戰有和,民族交融得到進一步發展。與北宋同時,契丹族建立的遼,在西北有黨項族建立的西夏;女真族建立的金朝,先后滅掉了遼和北宋,隨后形成了金與南宋的對峙局面,至蒙古滅金,建立元朝,繼而滅南宋,統一了中國。無論是遼、宋、夏、金時期的政權并立,還是元朝這個由少數民族貴族建立的統一王朝,中華民族在這一時期都在進一步交融與發展。
【知識要點】★北宋的建立:960年,后周大將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建北宋,定都開封,趙匡胤就是宋太祖(杯酒釋兵權)。1.政權并立:遼、宋、夏、金(1)宋遼簽訂澶淵之盟,維持和平局面。(2)南宋岳飛抗金。2.宋代南方經濟的發展(1)表現:①農業:引進占城稻,出現“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反映經濟重心南移完成);南宋后期棉花種植區由廣東和福建推進到江淮和川蜀一帶。②手工業:景德鎮發展成為瓷都③商業:最大的商業城市是開封和臨安(杭州)④海外貿易:廣州、泉州是聞名世界的大商港,設市舶司,管理海外貿易;北宋前期,四川出現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2)結果:從唐朝中期開始的經濟重心南移,到南宋時完成。
(“國家根本,仰給江南”說明經濟重心的南移)中國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原因:①北人南遷,帶來了勞動力和先進的技術、生產工具(最主要的原因)。②江南地區的戰爭相對較少,社會秩序比較安定。③南方優越的自然地理條件。④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努力。⑤南方統治者大多重視發展經濟(統治者的重視)。
蒙古統一:1206年,鐵木真統一蒙古,被尊為成吉思汗;1271年,忽必烈改國號為元。1279年,元朝完成了全國的統一。結束了長時期的分裂割據局面,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實現大統一的朝代:秦朝、西晉、隋朝、元朝)
元朝對邊疆的管轄元朝建立后,由宣政院直接管轄西藏地區事務,西藏正式成為中央直接管轄下的一個地方行政區域。
宋元時期的都市生活 宋代市民階層不斷壯大,有許多瓦子(娛樂兼營商業的場所),瓦子中有勾欄(專供演出的圈子);②節日:今天的傳統節日如春節、元宵節、中秋節等,在宋代就有了。如春節放鞭炮等流傳至今。
★宋元時期是我國古代科技發展的高峰時期印刷術的發明
(1)活字印刷術:北宋匠人畢昇發明,經絲綢之路傳到波斯,經蒙古人西征等途徑傳入歐洲。為歐洲文藝復興的興起創造了條件。(2)指南針的應用:北宋末年,開始使用指南針。(3)傳播:阿拉伯商人將指南針傳到阿拉伯國家,后來又傳到歐洲。大大促進了世界遠洋航海技術的發展,為新航路開辟提供了條件。(3)火藥的應用(1)發明:唐朝時發明火藥。(2)宋代,用于軍事領域,元代發明了火銃。(3)影響:經阿拉伯人傳到歐洲,對歐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戰方式產生巨大影響,推動了歐洲社會的變革,為資產階級推翻封建階級統治提供了條件。
宋詞和元曲(1)宋詞:①豪放派:北宋,蘇軾:豪邁而飄逸;南宋,辛棄疾:豪放,報國情懷。②婉約派:兩宋之交,李清照:委婉、細膩、清秀。(2)元曲:最優秀的戲劇家是關漢卿,代表作是《竇娥冤》。③元曲四大家:馬致遠、鄭光祖、白樸、王實甫。北宋司馬光:著作《資治通鑒》是一部編年體的通史巨著。
第三單元 明清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
【單元概述】明清時期,指從1368年明朝建立到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前(即清朝前期)的歷史。其發展特點是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鞏固與發展,也是中國封建社會的衰落時期。具體表現在:政治上,君主專制發展到頂峰(廢丞相、特務統治、軍機處、文字獄、八股取士)。經濟上繼續發展。民族關系上,統一多民族國家進一步鞏固。對外關系上,中國開始遭受外來禍患,中國人民開始反殖民、反侵略斗爭;對外政策由開放走向閉關。文化上,古典小說的高峰,戲劇的繁榮。
【知識要點】1368年,朱元璋稱帝,建立明朝,他就是明太祖。★1.明朝加強君主專制統治的主要措施在中央:①廢除丞相②分散兵權,設立五軍都督府,(3)設廠衛特務機構:錦衣衛和東廠,監視臣民。(4)實行八股取士,控制思想。
明朝的對外關系(1)友好交流:明朝鄭和七下西洋(1405~1433年),先后到達亞非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2)明朝戚繼光組建“戚家軍”抗倭,他是我國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英雄。(詩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3.明朝的建筑藝術明代長城,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明朝修建紫禁城(今稱故宮),是當時世界上最宏大輝煌的皇家建筑群。
4.明朝的科技名著(1)《本草綱目》:明朝醫藥學家李時珍編寫,總結了我國古代藥物學成就。(2)《天工開物》:明朝的宋應星“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3)《農政全書》:明朝徐光啟是明末農業科學巨著。
李自成起義推翻明朝。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建立政權,國號大金,史稱后金。皇太極改族名為滿洲后改國號為清。
5.★清朝對邊疆的管理(1)臺灣:民族英雄鄭成功從荷蘭殖民者手中收復臺灣,1684年,清設臺灣府,隸屬福建省。1885年,臺灣正式建省,成為中國的一個行省。(2)西藏:冊封達賴、班禪;設駐藏大臣。(3)新疆:康熙皇帝平定葛爾丹叛亂;乾隆皇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亂,設伊犁將軍。渥巴錫領導土爾扈特部回歸祖國,乾隆安置。
6.清朝加強君主專制統治(1)設軍機處,使君主專制進一步強化。(2)推行文字獄和文化專制政策,維護了集權統治,但禁錮思想,阻礙社會發展。
7.清代文學藝術(1)京劇的形成:乾隆時京劇是中國文化的“國粹”之一(2)《紅樓夢》:清代藝術成就最高成為世界不可多得的文學名著。
8.清朝“閉關鎖國”國家閉塞,錯失學習西方先進科學技術的機會,中國逐漸落伍
9.中國古代朝代順序: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戰國秦兩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和十國,遼宋夏金元明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衡阳市| 阿拉尔市| 中江县| 铜鼓县| 金昌市| 峨眉山市| 大关县| 区。| 永兴县| 东乌| 乐都县| 化州市| 景洪市| 闵行区| 湖北省| 福清市| 南京市| 云和县| 郓城县| 江城| 临沂市| 集贤县| 同德县| 菏泽市| 呈贡县| 克东县| 长葛市| 永川市| 武威市| 大港区| 黑水县| 大同市| 会宁县| 无棣县| 广平县| 砀山县| 西乌珠穆沁旗| 桦川县| 朔州市| 改则县| 汝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