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青山處處埋忠骨認識“彭、擬”等9個生字,會寫“彭、擬”等14個字,會寫“擬定、參謀”等13個詞語。2.默讀課文,能概括課文兩個部分的內容。3.能找出描寫毛主席動作、語言、神態的語句,體會他的內心世界,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4.能結合資料,說出對“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的理解。(難點)毛岸英:毛主席的長子。1922年10月出生于湖南省長沙市。抗美援朝戰爭爆發,毛岸英主動請求入朝參戰,1950年11月25日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英勇犧牲。抗美援朝戰爭:抗美援朝戰爭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中國人民組建志愿軍,為援助朝鮮人民抵抗美帝國主義武裝侵略、維護中國領土主權、保衛國家安全而進行的反侵略戰爭。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27日,美國總統杜魯門公開宣布對朝鮮進行武裝干涉,并令美國海軍第七艦隊侵入臺灣海峽,侵占中國領土臺灣。美國當局不顧中國政府的一再抗議和警告,于10月初命令美軍越過“三八線”,向中朝邊境鴨綠江、圖們江地區進犯,并在此前8月下旬開始,以其侵略朝鮮的空軍飛機,侵入中國領空,轟炸掃射中國東北邊境的城鎮和鄉村,嚴重威脅中國安全。10月上旬,中共中央根據朝鮮政府的請求和中國人民的意愿,做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略決策,組建了中國人民志愿軍。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愿軍在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的率領下開赴朝鮮前線。25日,揭開了抗美援朝戰爭序幕。中國人民志愿軍同朝鮮軍民一起,奮勇抗擊美國侵略者。1953年7月27日,美國被迫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簽字,抗美援朝戰爭取得了勝利。拓展延伸毛主席的詩詞七絕·改詩贈父親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采桑子·重陽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1、課文共有( )個自然段。2、用“ ”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詞,不認識的字,借助字典或工具書,給字注音;不理解的詞語在旁邊標上“?”。3、用“ ”畫出文中的好詞,用“ ”畫出文中的好句。好詞好句,多讀幾遍。1、給本課生字在括號里標上拼音,口頭組詞,并且把每個生字在田字格里寫兩遍。彭( ) 擬( ) 謀( ) 瑞( ) 損( )鍛( ) 煉( ) 眷( ) 赴( ) 搞( )殊( ) 尊( ) 簽( ) 革( )2、正確的讀音我會選(用“√”)。擬定(nǐ sì) 奔赴(fù pù) 躊躇(chóu chú shòu zhù)3、多音字組詞。骨gū( )( ) gǔ ( )( )鮮xiān( )( ) xiǎn( )( )4、形近字組詞。 擬( ) 瑞( ) 煉( )似( ) 端( ) 練( )眷( ) 殊( ) 尊( )拳( ) 株( ) 遵( )聯系上下文、借助插圖、查字典等方法理解讀課文時標上“?”的詞語。(根據意思在文中找出相應的詞語)( ):軍隊中參與指揮部隊行動、制定作戰計劃的干部。( ):(感情、力量等)集中到一個目標上。( ):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連續不斷地小聲說話的聲音。( ):安慰問候。( ):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了自己。( ):(對自己喜愛的人或事物)深切地留戀。( ):好像在思考著什么。( ):不知不覺,沒有意識地。( ):心里不舒服、情緒低落的樣子。( ):用表情、動作、含蓄的話或圖形表示意思。默讀課文,嘗試概括文章主旨,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什么?這篇課文主要描寫了毛主席在聽聞愛子毛岸英 后,內心、 ,幾經躊躇后,最終決定 ,表現了毛主席作為一位父親的 之情和身為國家領導人的 。認真看分析,關注重點語句,畫上“ ”,帶著問題默讀課文,嘗試從文中找出答案。默讀課文,說說課文的兩個部分分別寫了什么內容?答:第一部分寫的是毛主席看到有關毛岸英在朝鮮犧牲的電報后,心情;第二部分寫的是毛主席在面對 這一問題時,內心經歷了 ,最后做出了 的決定。2、從課文中找出描寫毛主席動作、語言、神態的語句,體會他的內心世界,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1)“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著緊鎖的眉頭,情不自禁地喃喃著。這句話體現了毛主席此時 ,正沉浸在 之中。(2)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來,仰起頭,望著天花板,強忍著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無限的眷戀。這句話寫出了毛主席對愛子無限的 與 ,也表明了毛主席此時 。他的內心是希望 的。(3)他若有所思地說道:“哪個戰士的血肉之軀不是父母所生 不能因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萬萬志愿軍烈士安葬在朝鮮嗎 岸英是我的兒子,也是朝鮮人民的兒子,就尊重朝鮮人民的意愿吧。”這段話表明了毛主席做抉擇時的 ,雖然痛苦萬分,對兒子 ,但是仍然從 ,不 。(4)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轉向窗外,右手指指寫字臺,示意秘書將電報記錄稿放在上面。這句話體現了毛主席此時內心的 和抉擇的 。朗讀方法指導:本文情感真摯,朗讀時要深刻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語調要低沉,語氣要悲痛,讀出毛主席的愛子之情、喪子之痛,以及做決定時內心的掙扎。3、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無數英雄兒女為了保家衛國浴血奮戰,他們被稱為“最可愛的人”。查找資料,結合這些人物的故事,說說你對“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的理解。“馬革裹尸”就是 ,指英勇作戰、死于疆場。這句話是說,。讀了課文,你還有哪些疑惑,請把問題寫下來。部分參考答案生字新詞:1、péng nǐ móu ruì sǔn duàn liàn juàn fù gǎo shū zūn qiān gé2、nǐ fù chóu chú3、gǔ (忠骨)(骨頭) 骨gu(骨碌碌)(花骨朵兒)xiǎn(朝鮮)(鮮有) 鮮xiān(新鮮)(鮮艷)3、擬定 瑞雪 鍛煉 眷戀 特殊 尊敬似乎 端正 練習 拳頭 植株 遵守參謀 傾注 情不自禁 喃喃 慰問 不由自主 眷戀 若有所思下意識 黯然 示意梳理內容:犧牲的噩耗 極度痛苦、煎熬 將毛岸英的遺骨安葬在朝鮮 愛子 偉大胸懷重點關注:1、無比悲痛 毛岸英遺骨是否歸葬 艱難的抉擇 將愛子葬于朝鮮2、(1)無比思念兒子 巨大的喪子悲痛(2)思念 不舍 內心的掙扎 愛子的遺骨能回國安葬(3)艱難 難以割舍 大局出發 搞特殊(4)痛苦 艱難。3、用馬皮把尸體包裹起來 這連綿的青山處處都可以用來埋葬忠勇壯士們的遺骸,何必再去用馬革包裹遺體送回故鄉呢!在這里指革命者既然把整個身心都獻給了祖國,那么死后尸身是否要歸葬家鄉已經不重要了,即使長眠于異國的土地上又有何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