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4.2.1數據的輸入與輸出(第一課時)1.數據輸入通過 函數來實現,一般格式為: 。input()函數的返回結果是 ,如果需要可將其轉換為相應的類型再處理。2.數據輸出通過 函數來實現,一般格式為: print([object,…][,sep=’’][,end=’\n’]) 。說明:(1)[]中的項是 ,可以省略,如果省略則取系統的 。(2)Object是要 的對象,可以是常量、變量或表達式。(3)sep后面的空格(可以指定為其他字符)表示每個輸出對象之間的 ,如果缺省,默認值是一個 。(4)end后面的字符串含義為輸出文本尾的一個字符串,如果缺省,默認值是一個 。任務一:x=input("請輸入x:")y=input("請輸入y:")print(x+y)運行后:請輸入x:1請輸入y:2(1)輸出結果:_________(2)修改上述代碼,讓運行結果為:3修改后的代碼:(3)修改上述代碼,讓程序運行結果如圖所示:代碼:任務二:圣誕節快到了,叮小馬在家里裝扮了一棵如下所示的圣誕樹,請使用print方法將圣誕樹打印出來。代碼:4.2.2順序結構的應用(第二課時)1.( )是最常用、最簡單的程序結構,其語句執行順序是( )依次執行的。2.計算機解決問題的過程要經過:分析問題,( ),( ),( )四個步驟。任務一:自主思考,完成任務任務①:用戶輸入半徑r,計算圓的面積,輸出圓的面積。(Π=3.14)代碼:任務二:(二選一)代碼: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