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微專題Ⅳ 電路及其應用的綜合問題知識點一、伏安特性曲線的理解及應用1.圖線的意義(1)由于導體的導電性能不同,所以不同的導體有不同的伏安特性曲線。(2)伏安特性曲線上每一點的電壓坐標與電流坐標的比值,對應這一狀態下的電阻。2.應用:I-U圖像中圖線上某點與O點連線的斜率表示電阻的倒數,斜率越大,電阻越小。3.兩類圖線(1)線性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線(圖甲中a、b)是過原點的直線,表明它的電阻是不變的。(2)非線性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線(圖乙中c、d)是曲線,表明它的電阻是變化的。(多選)某研究性學習小組描繪了三種電學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線,如圖所示,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A.圖甲反映該電學元件的導電性能隨電壓的增大而增強B.圖乙反映溫度會影響該電學元件的導電性能C.圖丙反映該電學元件加正向電壓和反向電壓時導電性能一樣D.圖丙反映該電學元件如果加了較高的反向電壓(大于40V)時,反向電流才急劇變大兩個電阻R1、R2的伏安特性曲線如圖所示,由圖可知( )A.R1的電阻R1=tan45°Ω=1ΩB.R2的電阻隨電壓的增大而減小C.當U=1V時,R2的電阻等于R1的電阻D.曲線與橫軸所圍面積表示電阻的電功率如圖所示,A、B、C為三個通電導體的I﹣U關系圖象。由圖可知( )A.三個導體的電阻關系為RA>RB>RCB.三個導體的電阻關系為RA<RB<RCC.若在導體B兩端加上10V的電壓,通過導體B的電流是5AD.若在導體B兩端加上10V的電壓,通過導體B的電流是40A如圖為電阻A、B的伏安特性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電阻A為線性元件,其阻值為0.2ΩB.隨著所加電壓的增大,電阻B的阻值增大C.電阻B的圖線上某點切線的斜率為其相應狀態的阻值D.在兩圖線的交點P處,電阻A的阻值等于電阻B的阻值將內阻為r的電動機和阻值為R的電爐,分別接入電壓為U0的穩壓電源兩端,兩用電器都正常工作,且流經用電器的電流都為I0。電爐的伏安特性曲線如圖所示,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 B.;C.; D.;知識點二、用多用電表判斷電路故障電路故障一般是短路或斷路,常見的情況有導線斷芯、燈泡斷絲、燈座短路、電阻器內部斷路、接觸不良等現象,檢查故障的基本方法有以下兩種。1.儀器檢測法(1)用電壓表對斷路故障判斷:用電壓表與電源并聯,若有電壓,再逐段與電路并聯,若電壓表指針偏轉,則該段電路中有斷點。(2)用電壓表對短路故障判斷:用電壓表與電源并聯,若有電壓,再逐段與電路并聯,若電壓表示數為零,則該段電路短路。(3)用歐姆表檢測:在使用歐姆表檢測電路故障時,一定要注意將待測部分與電路斷開。若測得某段電路的電阻是零,說明該部分短路;若測得某段電路的電阻是無窮大,說明該部分斷路。2.假設法:已知電路發生某種故障,尋求故障發生在何處時,可將整個電路劃分為若干部分,然后假設某部分電路發生故障,運用歐姆定律進行正向推理,推理結果若與題述現象相符,則故障發生在該部分電路。否則,故障沒發生在該部分電路。用此方法,直到找到故障為止。某同學在圖中所示實驗中,閉合開關后發現小燈泡不發光,該同學檢查接線均良好。保持開關閉合,用多用電表2.5V直流電壓擋進行檢測。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將多用電表紅、黑表筆分別接觸A、B,若電壓表示數幾乎為零,說明燈泡可能短路B.將多用電表紅、黑表筆分別接觸C、D,若電壓表示數幾乎為零,說明開關可能斷路C.將多用電表紅、黑表筆分別接觸C、D,若電壓表示數幾乎為零,說明燈泡可能斷路D.將多用電表紅、黑表筆分別接觸E、F,若電壓表讀數接近1.5V,說明燈泡和燈泡座可能接觸不良物理實驗一般都涉及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器材、實驗操作、數據分析等。(1)用電壓表(內阻約為3kΩ)和電流表(內阻為1Ω)測量一個電阻的阻值(約為5Ω)。為了盡量提高測量精度,應該選擇的測量電路是圖(a)中的 (選填“甲”或“乙”)。(2)用多用電表測量一阻值約為20kΩ電阻時,所用電表表盤如圖(b)所示。請選出正確的實驗操作步驟并排序 (填各實驗步驟前的標號)。A.將選擇開關旋轉到“×1k”位置B.將選擇開關旋轉到“×100”位置C.將選擇開關旋轉到OFF位置D.將兩表筆接觸待測電阻兩端,測出其阻值后隨即斷開E.將兩表筆直接接觸,調節歐姆調零旋鈕,使指針指向電阻的零刻度線位置(3)圖(c)是“測量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實驗的電路圖。某同學在實驗中,閉合開關后,發現無論如何改變滑動變阻器滑片的位置,電壓表示數均不變且不為零,電流表示數始終為零。為查找故障,在其它連接不變的情況下,他將電壓表連接a位置的導線端分別試觸b、c、d三個位置,發現試觸b、c時,電壓表有示數;試觸d時,電壓表沒有示數。若電路中僅有一處故障,可判斷出 (填正確答案標號)。A.導線ab斷路 B.滑動變阻器斷路C.導線cd斷路 D.滑動變阻器短路電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生產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們在生活中也經常使用到變阻器、電表等各類元器件。(1)在測量金屬絲的電阻率的實驗中,電路如圖(a)所示。a.若被測電阻絲的電阻在30Ω左右,則實驗中選用的滑動變阻器最合理的阻值范圍為 。A.0 1Ω B.0 50Ω C.0 500Ωb.若有一根長為L、直徑為d的金屬絲,測得其阻值為R,則電阻率ρ= 。(2)如圖(b)所示電路,在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左端滑動過程中,電壓表、電流表的示數變化情況為 。A.兩表示數均增大 B.電壓表示數增大,電流表示數減小C.兩表示數均減小 D.電壓表示數減小,電流表示數增大(3)如圖(c)所示的電路中,1、2、3、4、5、6為連接點的標號。在開關閉合后,發現小燈泡不亮。現用多用電表將選擇開關調到電壓擋,測得5、6兩點間的電壓接近電源的電動勢,則表明 。A.2、3連接點的導線斷了B.開關上的某處斷路了C.小燈泡的燈絲斷了D.小燈泡的燈絲短路了如圖所示為某金屬導體的伏安特性曲線,MN是曲線上的兩點,過M點的切線和M、N兩點對應坐標圖中已標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金屬導體的電阻是10ΩB.該金屬導體兩端的電壓是2.0V時對應的電阻是10ΩC.該金屬導體的電阻隨電壓的增大而減小D.該金屬導體在M點和N點對應的電阻之比是2:3導體的伏安特性曲線是研究導體電流和電壓關系的重要工具。一燈泡的伏安特性曲線如圖中的AB(曲線)所示,AC為圖線在A點的切線,C點的坐標為(1,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當燈泡兩端的電壓升高時,小燈泡的電阻不變B.當燈泡兩端的電壓升高時,小燈泡的電阻減小C.當燈泡兩端的電壓為2V時,小燈泡的電阻為1ΩD.在燈泡兩端的電壓由2V變化到4V的過程中,燈泡的電阻改變了1Ω(多選)如圖所示的是某同學繪制的小燈泡的U﹣I特征曲線,曲線上A點對應的電壓為0.9V,已知A點切線的斜率為k1,A點與坐標原點O連線的斜為k2,由圖線獲取的信息結合所學電學知識可以得,出( )A.電流增加時單位時間通過小燈泡的的電荷量不變B.電流增加時小燈泡的電阻變小C.小燈泡的電阻率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D.斜率k2的倒數為0.9V時小燈泡的電阻(多選)兩個電阻R1、R2的伏安特性曲線如圖所示,由圖可知( )A.R1的電阻R1=tan45°=1ΩB.R1為線性元件,R2為非線性元件C.R2的電阻隨電壓的增大而減小D.當U=1V時,R2的電阻等于R1的電阻如圖是某同學連接的實驗實物圖,閉合開關S后,發現L1、L2燈都不亮,他采用多用電表的歐姆擋檢查故障;測試前,將開關S斷開,測量結果如表所示,由此可以判定故障是( )測量點 表針偏轉情況c、dd、ee、fA.燈L1斷路 B.燈L2斷路C.燈L1、L2都斷路 D.d、e間導線斷路某同學利用多用電表測量檢測電路中小燈泡不亮的故障點。以下操作正確的是( )A.將選擇開關旋轉到合適的電壓擋,閉合開關,黑表筆接a點,紅表筆分別于b點、c點接觸一次,觀察指針是否有讀數B.將選擇開關旋轉到合適的壓擋,閉合開關,紅表筆接a點,黑表筆分別于b點、c點接觸一次,觀察指針是否有讀數C.將選擇開關旋轉到合適的電阻擋,閉合開關,紅表筆接a點,黑表筆分別于b點,觀察指針是否有讀數D.將選擇開關旋轉到合適的電阻擋,斷開開關,紅表筆接b點,黑表筆分別于a點,觀察指針是否有讀數某同學按如圖所示的電路圖進行實驗。連接電路元件后,閉合開關S,發現燈泡不亮。已知燈泡或滑動變阻器出現了斷路故障,則該同學用多用電表檢測電路的操作或判斷正確的是( )A.測直流電流時,電流從紅表筆流入從黑表筆流出,測電阻時恰好相反B.閉合S的情況下,在測試B、C間電壓時,紅表筆應接觸B點C.斷開S的情況下,用“×10”倍率擋測電阻,指針偏轉角度很小,應換成“×100“倍率擋調零后測量D.拆除燈泡L,閉合S的情況下,用電流擋測試C、D間電流時指針不動,說明燈泡斷路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干電池、開關和額定電壓為1.5V的燈泡組成串聯電路。當閉合開關時,發現燈泡不發光。在斷開開關的情況下,某同學用多用電表歐姆擋進行檢測。檢測結果如下表所示,已知電路僅有一處故障,由此做出的判斷中正確的是( )測試點 A、C D、E E、F F、B多用表示數 0 0 ∞ 0A.A、C間導線斷路 B.D、E間導線斷路C.燈泡斷路 D.F、B間導線斷路某同學在探究規格為“6V,3W”的小燈泡I﹣U特性曲線的實驗中:(1)在小燈泡接入電路前,使用多用電表直接測量小燈泡的電阻,則應將選擇開關旋至哪個擋進行測量 ?A.直流電壓10V B.直流電流5mAC.電阻×100 D.電阻×1(2)該同學采用如圖甲所示的電路進行測量。圖中R為滑動變阻器(阻值范圍0~20Ω,額定電流1.0A),L為待測小燈泡,V為電壓表(量程6V,內阻20kΩ),A為電流表(量程0.6A,內阻1Ω),E為電源(兩極間電壓8V),S為開關。①在實驗過程中,開關S閉合前,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應置于哪一端 ?②在實驗過程中,已知各元器件均無故障,但閉合開關S后,無論如何調節滑片P,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總是調不到零,其原因可能是哪一條導線沒有連接好 ?(圖甲中的綠色小圓點表示接線點,并用數字標記,請用圖甲中的數字說明存在斷路的導線,如“2點至3點的導線”)③排除故障后進行實驗,該同學描繪出的小燈泡的I﹣U特性曲線如圖乙所示,則可以看出小燈泡的阻值隨著兩端電壓的增大而怎樣變化 ?原因是什么 ?用多用電表的直流電壓擋檢查故障和測量電阻。如圖1所示,4節干電池串聯,小燈泡A和B的規格均為“5V,0.5A”,合上開關,無論怎樣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A和B都不亮。(1)現用多用電表的電壓擋檢查故障,則選擇開關置于下列 量程較為合適(用選項前字母序號表示)A.2.5V B.10V C.50V D.250V(2)測得ab間電壓為5.8V,cd間電壓為0,則故障可能是 (用選項前字母序號表示)A.A燈絲斷開 B.B燈絲斷開 C.B燈短路D.4節干電池電壓太低,無法使兩燈亮起(3)將B燈泡從電路中拆除,將歐姆表打到電阻“×1”擋,歐姆表經過歐姆調零后,測量燈泡的電阻,某次測量結果如圖2所示,讀數為 Ω,根據小燈泡的規格計算出電阻 Ω,它不等于測量值,原因是燈泡未正常工作時,溫度低,其電阻 (選填“大”或“小”)。微專題Ⅳ 電路及其應用的綜合問題知識點一、伏安特性曲線的理解及應用1.圖線的意義(1)由于導體的導電性能不同,所以不同的導體有不同的伏安特性曲線。(2)伏安特性曲線上每一點的電壓坐標與電流坐標的比值,對應這一狀態下的電阻。2.應用:I-U圖像中圖線上某點與O點連線的斜率表示電阻的倒數,斜率越大,電阻越小。3.兩類圖線(1)線性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線(圖甲中a、b)是過原點的直線,表明它的電阻是不變的。(2)非線性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線(圖乙中c、d)是曲線,表明它的電阻是變化的。(多選)某研究性學習小組描繪了三種電學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線,如圖所示,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A.圖甲反映該電學元件的導電性能隨電壓的增大而增強B.圖乙反映溫度會影響該電學元件的導電性能C.圖丙反映該電學元件加正向電壓和反向電壓時導電性能一樣D.圖丙反映該電學元件如果加了較高的反向電壓(大于40V)時,反向電流才急劇變大【解答】解:A、圖甲中圖線的斜率的倒數表示電阻,由圖可知,電阻阻值不變,所以圖甲反映該電學元件的導電性能不變,故A錯誤。B、圖乙圖線的斜率的倒數表示電阻,由圖可知,電阻隨電壓變大,電阻阻值變化,所以圖乙反映溫度會影響該電學元件的導電性能,故B正確。C、由圖丙可知,當正向電壓很小時,電流較大,而反向電壓很大時,電流也較小,故C錯誤。D、圖丙是二極管的發特性曲線,當該二極管兩端的反向電壓為40V時,二極管中的反向電流突然增大,此時二極管將會被擊穿,故D正確。故選:BD。兩個電阻R1、R2的伏安特性曲線如圖所示,由圖可知( )A.R1的電阻R1=tan45°Ω=1ΩB.R2的電阻隨電壓的增大而減小C.當U=1V時,R2的電阻等于R1的電阻D.曲線與橫軸所圍面積表示電阻的電功率【解答】解:AC.根據伏安特性曲線,當U=1V時,電阻R1的阻值,電阻R2的阻值,即當U=1V時,R2的電阻等于R1的電阻,故A錯誤,C正確;B.伏安特性曲線的斜率表示電阻的倒數,電阻R2隨電壓的增大,斜率減小,電阻值增大,故B錯誤;D.根據P﹣UI可知,伏安特性曲線上某點坐標的乘積表示電阻消耗的功率,即矩形面積表示功率,不是曲線與橫軸所圍面積表示電阻的電功率,故D錯誤。故選:C。如圖所示,A、B、C為三個通電導體的I﹣U關系圖象。由圖可知( )A.三個導體的電阻關系為RA>RB>RCB.三個導體的電阻關系為RA<RB<RCC.若在導體B兩端加上10V的電壓,通過導體B的電流是5AD.若在導體B兩端加上10V的電壓,通過導體B的電流是40A【解答】解:AB.在I﹣U圖中圖像的斜率表示電阻的倒數,所以三個電阻的大小關系為RC>RB>RA,故A錯誤,B正確;CD.圖像的斜率表示電阻的倒數,由圖可知,導體B的電阻為在導體B兩端加上10V的電壓,根據歐姆定律,則通過導體B的電流是故CD錯誤。故選:B。如圖為電阻A、B的伏安特性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電阻A為線性元件,其阻值為0.2ΩB.隨著所加電壓的增大,電阻B的阻值增大C.電阻B的圖線上某點切線的斜率為其相應狀態的阻值D.在兩圖線的交點P處,電阻A的阻值等于電阻B的阻值【解答】解:A、電阻A的伏安特性曲線是直線,所以電阻A為線性元件,其阻值,故A錯誤;BC、電阻B的圖線上某點與原點的連線的斜率的倒數為其相應狀態的阻值,由圖可知,隨著電壓的增大,各點與原點連線的斜率增大,電阻減小,故BC錯誤;D、兩圖線的交點,U和I相等,由電阻的定義式可知此時A、B兩電阻阻值相等,故D正確。故選:D。將內阻為r的電動機和阻值為R的電爐,分別接入電壓為U0的穩壓電源兩端,兩用電器都正常工作,且流經用電器的電流都為I0。電爐的伏安特性曲線如圖所示,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 B.;C.; D.;【解答】解:因為電爐是純電阻電路,根據歐姆定律可得,電動機是非純阻電路,所以;故ACD錯誤,B正確。故選:B。知識點二、用多用電表判斷電路故障電路故障一般是短路或斷路,常見的情況有導線斷芯、燈泡斷絲、燈座短路、電阻器內部斷路、接觸不良等現象,檢查故障的基本方法有以下兩種。1.儀器檢測法(1)用電壓表對斷路故障判斷:用電壓表與電源并聯,若有電壓,再逐段與電路并聯,若電壓表指針偏轉,則該段電路中有斷點。(2)用電壓表對短路故障判斷:用電壓表與電源并聯,若有電壓,再逐段與電路并聯,若電壓表示數為零,則該段電路短路。(3)用歐姆表檢測:在使用歐姆表檢測電路故障時,一定要注意將待測部分與電路斷開。若測得某段電路的電阻是零,說明該部分短路;若測得某段電路的電阻是無窮大,說明該部分斷路。2.假設法:已知電路發生某種故障,尋求故障發生在何處時,可將整個電路劃分為若干部分,然后假設某部分電路發生故障,運用歐姆定律進行正向推理,推理結果若與題述現象相符,則故障發生在該部分電路。否則,故障沒發生在該部分電路。用此方法,直到找到故障為止。某同學在圖中所示實驗中,閉合開關后發現小燈泡不發光,該同學檢查接線均良好。保持開關閉合,用多用電表2.5V直流電壓擋進行檢測。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將多用電表紅、黑表筆分別接觸A、B,若電壓表示數幾乎為零,說明燈泡可能短路B.將多用電表紅、黑表筆分別接觸C、D,若電壓表示數幾乎為零,說明開關可能斷路C.將多用電表紅、黑表筆分別接觸C、D,若電壓表示數幾乎為零,說明燈泡可能斷路D.將多用電表紅、黑表筆分別接觸E、F,若電壓表讀數接近1.5V,說明燈泡和燈泡座可能接觸不良【解答】解:A.紅、黑表筆分別接觸A、B,若電壓表幾乎沒有讀數,說明路端電壓為零,可能是由于燈泡短路造成的,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C.紅、黑表筆分別接觸C、D,若電壓表幾乎沒有讀數,說明開關未出現斷路故障,燈泡出現斷路,故B錯誤,符合題意,C正確,不符合題意;D.紅、黑表筆分別接觸E、F,若電壓表讀數接近 1.5V,說明除燈泡部分外,其它電路不存在問題,燈泡不亮的原因可能是燈泡位置存在斷路,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B。物理實驗一般都涉及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器材、實驗操作、數據分析等。(1)用電壓表(內阻約為3kΩ)和電流表(內阻為1Ω)測量一個電阻的阻值(約為5Ω)。為了盡量提高測量精度,應該選擇的測量電路是圖(a)中的 (選填“甲”或“乙”)。(2)用多用電表測量一阻值約為20kΩ電阻時,所用電表表盤如圖(b)所示。請選出正確的實驗操作步驟并排序 (填各實驗步驟前的標號)。A.將選擇開關旋轉到“×1k”位置B.將選擇開關旋轉到“×100”位置C.將選擇開關旋轉到OFF位置D.將兩表筆接觸待測電阻兩端,測出其阻值后隨即斷開E.將兩表筆直接接觸,調節歐姆調零旋鈕,使指針指向電阻的零刻度線位置(3)圖(c)是“測量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實驗的電路圖。某同學在實驗中,閉合開關后,發現無論如何改變滑動變阻器滑片的位置,電壓表示數均不變且不為零,電流表示數始終為零。為查找故障,在其它連接不變的情況下,他將電壓表連接a位置的導線端分別試觸b、c、d三個位置,發現試觸b、c時,電壓表有示數;試觸d時,電壓表沒有示數。若電路中僅有一處故障,可判斷出 (填正確答案標號)。A.導線ab斷路 B.滑動變阻器斷路C.導線cd斷路 D.滑動變阻器短路【解答】解:(1)電流表內阻已知,電流表的分壓可以準確求解,不存在因電流表的分壓作用產生的誤差,應選測量電路是圖中的乙;(2)正確使用歐姆表的步驟為先將選擇開關置于“×1k”位置,然后將兩表筆直接接觸,調節歐姆調零旋鈕,使指針指向歐姆“0”刻度,然后將兩表筆分別接觸待測電阻兩端,讀出其阻值后隨即斷開,最后將選擇開關置于“OFF”位置,故正確的操作順序為:AEDC;(3)同學在實驗中,閉合開關后,發現無論怎么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電壓表有示數且不變,電流表始終沒有示數,說明在電路中有斷路的地方。在其他連接不變的情況下,他將電壓表連接a位置的導線端分別試觸b、c、d三個位置,發現試觸b、c時,電壓表有示數;試觸d時,電壓表沒有示數,則說明導線cd斷路,故ABD錯誤,C正確。故選:C。故答案為:(1)乙;(2)AEDC;(3)C。電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生產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們在生活中也經常使用到變阻器、電表等各類元器件。(1)在測量金屬絲的電阻率的實驗中,電路如圖(a)所示。a.若被測電阻絲的電阻在30Ω左右,則實驗中選用的滑動變阻器最合理的阻值范圍為 。A.0 1Ω B.0 50Ω C.0 500Ωb.若有一根長為L、直徑為d的金屬絲,測得其阻值為R,則電阻率ρ= 。(2)如圖(b)所示電路,在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左端滑動過程中,電壓表、電流表的示數變化情況為 。A.兩表示數均增大 B.電壓表示數增大,電流表示數減小C.兩表示數均減小 D.電壓表示數減小,電流表示數增大(3)如圖(c)所示的電路中,1、2、3、4、5、6為連接點的標號。在開關閉合后,發現小燈泡不亮。現用多用電表將選擇開關調到電壓擋,測得5、6兩點間的電壓接近電源的電動勢,則表明 。A.2、3連接點的導線斷了B.開關上的某處斷路了C.小燈泡的燈絲斷了D.小燈泡的燈絲短路了【解答】解:(1)a.電路圖中滑動變阻器采用限流接法,為了調節方便,使電表示數變化明顯,滑動變阻器應選用阻值與待測電阻阻值接近的;被測電阻絲的電阻在30Ω左右,實驗中選用的滑動變阻器最合理的阻值范圍為0~50Ω,故AC錯誤,B正確。故選:B。b.根據電阻定律可得R又S聯立可得電阻率為ρ(2)在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響左端滑動過程中,R2阻值變小,則電路中的總電阻減小,干路電流I增大,根據閉合電路歐姆定律有E=U+Ir則路端電壓U變小,即電壓表示數減小,則定值電阻R1的電流I1減小,根據I=I1+I2可知電流表示數I2增大。故ABC錯誤,D正確;故選:D。(3)小燈泡不亮,說明電路斷路,測得5、6兩點間的電壓接近電源的電動勢,可知開關上的某處斷路了;若2、3連接點的導線斷了,或者小燈泡的燈絲斷了,或者小燈泡的燈絲短路了,則5、6兩點間的電壓均為零。故ACD錯誤,B正確;故選:B。故答案為:(1)B;;(2)D;(3)B如圖所示為某金屬導體的伏安特性曲線,MN是曲線上的兩點,過M點的切線和M、N兩點對應坐標圖中已標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金屬導體的電阻是10ΩB.該金屬導體兩端的電壓是2.0V時對應的電阻是10ΩC.該金屬導體的電阻隨電壓的增大而減小D.該金屬導體在M點和N點對應的電阻之比是2:3【解答】解:A、根據R,可知I﹣U圖線上各點與原點連線的斜率表示電阻的倒數。由于伏安特性曲線不是直線,所以該金屬導體的電阻是變化的,并不恒為10Ω,故A錯誤;B、該金屬導體M點對應的電壓是2.0V,對應的電流是0.3A,對應的電阻為RMΩΩ,故B錯誤;C、根據I﹣U圖線上各點與原點連線的斜率表示電阻的倒數,由圖可知該金屬導體的電阻隨電壓的增大而增大,故C錯誤;D、N點對應的電阻是RNΩ=10Ω,則金屬導體在M點和N點對應的電阻之比是RM:RN:10=2:3,故D正確。故選:D。導體的伏安特性曲線是研究導體電流和電壓關系的重要工具。一燈泡的伏安特性曲線如圖中的AB(曲線)所示,AC為圖線在A點的切線,C點的坐標為(1,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當燈泡兩端的電壓升高時,小燈泡的電阻不變B.當燈泡兩端的電壓升高時,小燈泡的電阻減小C.當燈泡兩端的電壓為2V時,小燈泡的電阻為1ΩD.在燈泡兩端的電壓由2V變化到4V的過程中,燈泡的電阻改變了1Ω【解答】解:AB.I﹣U圖像割線的斜率的倒數表示電阻,由圖可知AB段的割線的斜率逐漸減小,所以電阻逐漸增大,故AB錯誤;C.由I﹣U圖像可知,當燈泡兩端的電壓為2V時,通過小燈泡的電流為2A;根據歐姆定律,得小燈泡的電阻,故C正確;D.由I﹣U圖像可知,當燈泡兩端的電壓為4V時,通過小燈泡的電流為3A;根據歐姆定律,得小燈泡的電阻,電阻的改變量為,故D錯誤。故選:C。(多選)如圖所示的是某同學繪制的小燈泡的U﹣I特征曲線,曲線上A點對應的電壓為0.9V,已知A點切線的斜率為k1,A點與坐標原點O連線的斜為k2,由圖線獲取的信息結合所學電學知識可以得,出( )A.電流增加時單位時間通過小燈泡的的電荷量不變B.電流增加時小燈泡的電阻變小C.小燈泡的電阻率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D.斜率k2的倒數為0.9V時小燈泡的電阻【解答】解:A.根據q=It可知,電流增加時單位時間通過小燈泡的的電荷量變大,故A錯誤;B.根據歐姆定律,R,R為圖像坐標點與原點O連線的斜率倒數,故電流增加時小燈泡的電阻,斜率變小,電阻變大,故B錯誤;CD.斜率k2的倒數為0.9V時小燈泡的電阻,小燈泡的電阻率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故CD正確;故選:CD。(多選)兩個電阻R1、R2的伏安特性曲線如圖所示,由圖可知( )A.R1的電阻R1=tan45°=1ΩB.R1為線性元件,R2為非線性元件C.R2的電阻隨電壓的增大而減小D.當U=1V時,R2的電阻等于R1的電阻【解答】解:A、R1的電阻2Ω,故A錯誤;B、R1為線性元件,R2為非線性元件,故B正確;C、R2的圖像上各點的橫坐標U與縱坐標I的比值隨電壓的增大而增大,則R2的電阻隨電壓的增大而增大,故C錯誤;D、當U=1V時,R2的電阻等于R1的電阻,均等于2Ω,故D正確。故選:BD。如圖是某同學連接的實驗實物圖,閉合開關S后,發現L1、L2燈都不亮,他采用多用電表的歐姆擋檢查故障;測試前,將開關S斷開,測量結果如表所示,由此可以判定故障是( )測量點 表針偏轉情況c、dd、ee、fA.燈L1斷路 B.燈L2斷路C.燈L1、L2都斷路 D.d、e間導線斷路【解答】解:歐姆表右偏說明兩接觸點之間沒斷路,不偏轉,說明兩接觸點之間斷路了,由表中測量結果可知,即d、e間導線斷路,故D正確、ABC錯誤。故選:D。某同學利用多用電表測量檢測電路中小燈泡不亮的故障點。以下操作正確的是( )A.將選擇開關旋轉到合適的電壓擋,閉合開關,黑表筆接a點,紅表筆分別于b點、c點接觸一次,觀察指針是否有讀數B.將選擇開關旋轉到合適的壓擋,閉合開關,紅表筆接a點,黑表筆分別于b點、c點接觸一次,觀察指針是否有讀數C.將選擇開關旋轉到合適的電阻擋,閉合開關,紅表筆接a點,黑表筆分別于b點,觀察指針是否有讀數D.將選擇開關旋轉到合適的電阻擋,斷開開關,紅表筆接b點,黑表筆分別于a點,觀察指針是否有讀數【解答】解:AB.將選擇開關旋轉到合適的電壓擋,閉合開關,黑表筆接a點,紅表筆接于b點,若電壓表(多用表)有讀數,且接近電源電動勢,則小燈泡斷路,若無示數,則電源正極到b點之間有斷路;再將紅表筆接于c點,若電壓表(多用表)有讀數,且接近電源電動勢,則斷路出現在ac之間,若無示數,則電源正極到c點之間有斷路,故A正確,B錯誤;CD.多用表測電阻時,要將被測電阻從電路中斷開,然后再將待測電阻接在紅黑表筆之間,不能直接接在電路的a、b之間,故CD錯誤。故選:A。某同學按如圖所示的電路圖進行實驗。連接電路元件后,閉合開關S,發現燈泡不亮。已知燈泡或滑動變阻器出現了斷路故障,則該同學用多用電表檢測電路的操作或判斷正確的是( )A.測直流電流時,電流從紅表筆流入從黑表筆流出,測電阻時恰好相反B.閉合S的情況下,在測試B、C間電壓時,紅表筆應接觸B點C.斷開S的情況下,用“×10”倍率擋測電阻,指針偏轉角度很小,應換成“×100“倍率擋調零后測量D.拆除燈泡L,閉合S的情況下,用電流擋測試C、D間電流時指針不動,說明燈泡斷路【解答】解:AB、使用多用電表進行測量時,不管是測量電流、電壓或者電阻,都需要滿足電流從紅表筆流入從黑表筆流出,測試B、C間電壓時,紅表筆應接觸C點,黑表筆接觸B點,所以AB錯誤;C、用“×10”倍率擋測電阻,指針偏轉角度很小,說明電阻過大,應換更高的倍率,更換倍率以后進行歐姆調零后再測量,所以C正確;D、拆除燈泡L,閉合S的情況下,用電流擋測試C、D間電流時指針不動,說明除燈泡以外的電路斷路,所以D錯誤;故選:C。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干電池、開關和額定電壓為1.5V的燈泡組成串聯電路。當閉合開關時,發現燈泡不發光。在斷開開關的情況下,某同學用多用電表歐姆擋進行檢測。檢測結果如下表所示,已知電路僅有一處故障,由此做出的判斷中正確的是( )測試點 A、C D、E E、F F、B多用表示數 0 0 ∞ 0A.A、C間導線斷路 B.D、E間導線斷路C.燈泡斷路 D.F、B間導線斷路【解答】解:E、F間電阻為無窮大,且A、C間導線、D、E間導線、F、B間電阻均為零,說明導線均沒有斷路,則燈泡斷路。故ABD錯誤,C正確。故選:C。某同學在探究規格為“6V,3W”的小燈泡I﹣U特性曲線的實驗中:(1)在小燈泡接入電路前,使用多用電表直接測量小燈泡的電阻,則應將選擇開關旋至哪個擋進行測量 ?A.直流電壓10V B.直流電流5mAC.電阻×100 D.電阻×1(2)該同學采用如圖甲所示的電路進行測量。圖中R為滑動變阻器(阻值范圍0~20Ω,額定電流1.0A),L為待測小燈泡,V為電壓表(量程6V,內阻20kΩ),A為電流表(量程0.6A,內阻1Ω),E為電源(兩極間電壓8V),S為開關。①在實驗過程中,開關S閉合前,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應置于哪一端 ?②在實驗過程中,已知各元器件均無故障,但閉合開關S后,無論如何調節滑片P,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總是調不到零,其原因可能是哪一條導線沒有連接好 ?(圖甲中的綠色小圓點表示接線點,并用數字標記,請用圖甲中的數字說明存在斷路的導線,如“2點至3點的導線”)③排除故障后進行實驗,該同學描繪出的小燈泡的I﹣U特性曲線如圖乙所示,則可以看出小燈泡的阻值隨著兩端電壓的增大而怎樣變化 ?原因是什么 ?【解答】解:(1)小電珠正常發光時電阻為RΩ=12Ω,使用多用電表測電阻時,選擇開關旋至歐姆×1擋進行測量。故選D。(2)由電路圖可知,開關S閉合前,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應置于最左端;閉合開關S后,無論如何調節滑片P,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總是調不到零,可能是1點到5點間的導線沒有接好,滑動變阻器實際上被接成了限流接法;由圖乙所示小電珠I—U圖像,根據歐姆定律可知,其電阻隨工作電壓的增大而增大;原因是隨電壓電流的增加,溫度升高,電阻值變大。故答案為:D,左,1點至5點的導線,增大,隨電壓電流的增加,溫度升高,電阻值變大。用多用電表的直流電壓擋檢查故障和測量電阻。如圖1所示,4節干電池串聯,小燈泡A和B的規格均為“5V,0.5A”,合上開關,無論怎樣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A和B都不亮。(1)現用多用電表的電壓擋檢查故障,則選擇開關置于下列 量程較為合適(用選項前字母序號表示)A.2.5V B.10V C.50V D.250V(2)測得ab間電壓為5.8V,cd間電壓為0,則故障可能是 (用選項前字母序號表示)A.A燈絲斷開 B.B燈絲斷開 C.B燈短路D.4節干電池電壓太低,無法使兩燈亮起(3)將B燈泡從電路中拆除,將歐姆表打到電阻“×1”擋,歐姆表經過歐姆調零后,測量燈泡的電阻,某次測量結果如圖2所示,讀數為 Ω,根據小燈泡的規格計算出電阻 Ω,它不等于測量值,原因是燈泡未正常工作時,溫度低,其電阻 (選填“大”或“小”)。【解答】解:(1)4節干電池串聯,則電路中電動勢約為6V,現用多用電表的電壓擋檢查故障,為了保證安全,且使指針偏轉角度較大,則選擇開關置于10V量程較為合適,故B正確,ACD錯誤;故選:B。(2)測得ab間電壓為5.8V,cd間電壓為0,可知a端到正極間均是通路,b端到負極間也是通路,則故障可能是A燈絲斷開,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3)將歐姆表打到電阻“×1”擋,由圖可知讀數為7Ω。A和B的規格均為“5V,0.5A”,則根據歐姆定律求出燈泡正常發光時的電阻,有它不等于測量值,原因是燈泡用多用電表測量時未正常工作時,溫度低,電阻率小,其電阻小。故答案為:(1)B;(2)A;(3)7;10;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微專題Ⅳ 電路及其應用的綜合問題(原卷版).docx 微專題Ⅳ 電路及其應用的綜合問題(解析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