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初中語文九上《艾青詩選》核心素養目標:1.了解艾青及其相關文常知識,把握詩人的愛國者形象。2.了解《艾青詩選》的主要篇目及其內容,把握不同詩歌的思想感情。3.賞析作品中一些重要的意象,感受語言風格,進行專題探究。4.通過學習,深入了解詩人艾青,感受其創造的文學藝術成就,體會詩歌中蘊含的愛國深情,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高尚情感。教學重點:指導學生閱讀《艾青詩選》,了解主要篇目及其內容,把握不同詩歌的思想感情。教學難點:賞析作品中一些重要的意象,感受語言風格,進行專題探究。壹、新課導入課件出示下面三則名言:在中國新詩發展的歷史當中,艾青是個大形象。 ——牛漢艾青的詩,好在那雄渾的力量,直截了當的語言,強烈鮮明的意象。 ——聶華苓一個詩人,始終渴求著寫作,堅持著寫作,這一點,深深地感動著同為寫作者的我這樣一個晚輩,也讓我們看到一個作家對于文學至死不渝的熱愛。 ——鐵凝這節課,讓我們一起翻開《艾青詩選》,走進他的詩歌世界,感受他的赤子情懷。貳、作品介紹1.作者介紹見第2課《我愛這土地》的“作者介紹”。2.內容主旨《艾青詩選》是一部集歷史性、思想性和藝術性于一體的詩集,其中收集了艾青從20世紀30年代到70年代末的主要作品,它真實地反映了歷史,高度濃縮了作者思想,蘊含著強烈深沉的情感。詩人早期以革命的現實主義手法,寫出了祖國的土地和人民所遭受的苦難與不幸,激勵千千萬萬不愿做奴隸的人為國土的不可侵犯而斗爭,如《我愛這土地》《向太陽》《火把》《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北方》等;還有謳歌戰士的英勇、奮不顧身的作品,如《吹號者》《雪里鉆》《他死在第二次》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艾青歌頌人民,思考人生,藝術個性也更加豐滿、成熟,如《逝去的歲月》《公路》《魚化石》《鏡子》《光的贊歌》等。艾青的詩歌是現代新詩發展了近20年后的新成果,在成長后汲取了現代新詩的廣泛的營養,在藝術上比以前的自由體詩有了很大的提高。赤子的真誠,感情的真摯,是艾青的詩歌之所以動人的最根本的要素。藝術形式上的自由,使他創造了現代自由體詩的一座高峰。3.藝術特色(1)具有獨特的意象和主題。艾青很善于通過印象、感覺的捕捉來營造能暗示或象征某種強烈情思的意象。作為“土地的詩人”,他對于土地擁有著自己那份特有的生命感應,由此生發出別樣的感人至深的、樸素而深沉的體驗和想象。他曾說過,凡是能夠促使人向上發展的,都是美的,都是善的,也都是詩的。從這種美學思想出發,他熱情謳歌著太陽、光明、春天、黎明、火焰和生命,這些都是他的“永恒主題”。其詩歌中的豐富意象,有的已經形成系列,帶上了詩人獨有的氣質,如“土地”“太陽”等;有的出現次數不多,卻也帶給讀者深刻的印象,如“手推車”“魚化石”“礁石”等。(2)具有憂郁的詩緒。“憂郁”滲透了詩人的靈魂,它包含了三個層面:民族憂患感、自我壓抑感和生命悲涼感。其中,民族憂患感處于顯性狀態,也最為引人注目。詩人生活的時代,是中華民族遭受苦難最深重、最殘酷,反抗又最激烈、最悲壯的年代。因此,他的詩歌傳達出了悲憤的傾訴、絕望的抗爭和熱烈的憧憬。這些感情的互相沖突、互相融合,讓他的詩歌獲得了歷史內涵和藝術魅力。(3)具有獨特地感受世界和藝術地表現世界的方式。艾青的詩歌在形式上傾向樸素、自然,不拘泥于外形的束縛,表現出簡潔明快的特點,呈現出散文化、口語化的風格,不注重韻腳的限制或字數的整齊,卻具有內在的旋律與和諧的節奏,造成一種變化中的統一。詩中含有大量的設問、呼告、對話、引語等,極具真切感和表現力。后期的詩歌,詩句變得更整齊,詩情變得更深沉,詩意變得更警策。同時,他的詩歌創作中還明顯地表現出“詩中有畫”的特點,詩作具有鮮明的色調,清晰的線條,素描一般的簡練、凝重。詩人強調主觀情感對感覺的滲入,追求二者的融合,展開聯想,從而創造出具有廣闊象征意義的視覺形象。叁、方法指導1.注意詩歌的表現形式。詩歌與散文不同,一般是分行書寫的,有些押韻,有些不押韻。分行造成了詩句的獨立和詩意的空白,強化了節奏,增強了表現力。押韻使詩歌具有音韻美,詩句在形式上和諧呼應,抑揚頓挫,便于誦讀和記憶,如林徽因的《你是人間的四月天》。而艾青的詩不拘泥于形式,很少注意詩句的韻腳和字數、行數的整齊劃一,但又常常運用有規律的排比、復沓,讀起來氣韻通暢。2.品味詩歌的語言。詩歌的語言與日常語言相比,更為精練優美,更有利于情感的抒發。詩人從日常生活中提煉語言,加以“陌生化”處理,使詩歌的語言“能量”更大,表意更加新穎別致。如泰戈爾《飛鳥集》第174首:“云把水倒在河的水杯里,/它們自己卻藏在遠山之中。”這首短詩把“河”比喻為“水杯”,賦予“云”以主觀意愿,新穎靈動,富有情趣。3.把握詩歌的意象。意象是詩中寄寓了詩人主觀情感的事物。詩人總會選擇富有表現力的意象,傳達出獨特的情感。讀詩,要透過詩歌中的形象,理解詩歌的深層內涵。如余光中的《鄉愁》選擇了郵票、船票等意象,賦予了它們思家念國的內涵。艾青的詩中也有許多獨特的意象,閱讀時要注意把握。4.體味詩歌的情感。抒發情感是詩歌與其他文學樣式的主要區別。“如果逐一去掉詩歌的要素,那么最后剩下的、不能再去掉的一定是情感。”如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詩中的情感至真至醇,酣暢淋漓。5.體會詩歌的理性美。詩歌在情感美的背后,往往蘊含著理性美,常常借助特殊的意象,道出耐人尋味的哲理。如弗羅斯特《未選擇的路》,表面上寫林中之路,實則是寫人生之路,選擇不同的路,喻指選擇不同的人生方向。肆、專題探究專題一:探討詩歌的意象示例:艾青詩中最常見的兩個意象,一個是“土地”,一個是“太陽”。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土地”象征著生他養他而又多災多難的祖國。對“土地”的愛,是艾青歌唱不盡的旋律。他的詩歌總是充滿“土地的憂郁”,多寫國家民族的苦難、悲傷與反抗,具有凝重、深厚而又大氣的風格,如《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一詩,詩人反復詠嘆“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鎖著中國呀……”,悲憫下層人民的困苦,憂傷祖國的命運。太陽與火把、黎明等有象征意義的事物,則表現了艾青對舊社會的黑暗和恐怖的痛恨,以及對黎明、光明、希望的向往與追求。如他的長詩《火把》《向太陽》,借索求火把、歌頌太陽,表達了驅逐黑暗、堅持斗爭、爭取勝利的美好愿望,詩人也因此被稱為“太陽與火把”的歌手。專題二:分析詩歌的藝術手法示例:艾青的詩歌形式上傾向樸素、自然,不拘泥于外形的束縛。在詩人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中,這種自由體詩的特點就已經非常明顯,其表現在盡情的呼告、肆意的排敘、長短錯落的詩行、不求整齊劃一的詩節等方面。到了抗戰時期,這種詩風成為艾青自覺的追求。專題三:舉辦詩歌朗誦會示例:一個浪,一個浪/無休止地/撲過來/每一個浪/都在它腳下/被打成碎沫,散開……/它的臉上/和身上/像刀砍過的一樣/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著微笑,看著海洋……(艾青《礁石》)伍、針對訓練1.艾青(1910—1996),原名__________,號________,浙江金華人。他是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上的著名________。代表作《__________》奠定了他詩歌的基本藝術特征和在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答案示例:蔣正涵 海澄 詩人 大堰河——我的保姆2.長詩《__________》是艾青的成名作,發表時第一次使用了“艾青”這一筆名,詩中抒發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大堰河——我的保姆 對撫養自己的保姆大堰河深深的摯愛和無盡的懷念3.20世紀30年代,艾青的詩歌創作達到了一個高峰。這一時期的詩歌總是充滿“__________”,多寫______________,具有非常凝重、深厚而又大氣的風格。這一時期,艾青詩歌中的主要意象是“________”和“________”。長詩《________》《___________》,借歌頌太陽、索求火把,表達了_________________,詩人也因此被稱為“____________”的歌手。這些詩歌也是________的代表。答案示例:土地的憂郁 國家民族的苦難、悲傷與反抗 土地 光明 向太陽 火把 驅逐黑暗、堅持斗爭、爭取勝利的美好愿望 太陽與火把 自由體詩4.“咳,就在如此寒冷的今夜/無數的/我們的年老的母親,/都蜷伏在不是自己的家里,/就像異邦人/不知明天的車輪/要滾上怎樣的路程?——而且/中國的路/是如此的崎嶇,是如此的泥濘呀。”這段詩出自艾青的《____________》。答案示例: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5.“但你是沉默的,/連嘆息也沒有,/鱗和鰭都完整,/卻不能動彈;/你絕對的靜止,/對外界毫無反應,/看不見天和水,/聽不見浪花的聲音。”這段詩節選自艾青的《__________》。答案示例:魚化石6.下列詩歌寫于詩人“歸來”后的一項是( )A.《我愛這土地》 B.《黎明的通知》C.《北方》 D.《光的贊歌》答案示例:D7.1978年以后,艾青的詩風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下列不屬于他這一時期詩歌特點的一項是( )A.詩句由原先的長短錯落、不求整齊劃一變得更加整齊。B.詩情由原先的總是充滿“土地的憂郁”變得更為深沉。C.寫法一改原先的盡情呼告、肆意排敘,變得口語化、散文化。D.詩意在原來的凝重、深厚、大氣之中更添警策,充滿哲思。答案示例:C8.簡要概括艾青詩歌主要的藝術特色。答案示例:艾青的詩歌創作常從感覺出發,把握瞬間的印象或感受,營造出能暗示或象征某種強烈情思的意象;提倡簡潔明快的散文化的自由體詩,在奔放與約束之間取得協調,于參差錯落間呈現出某種統一。9.簡述閱讀現代詩歌的方法要點。答案示例:①注意詩歌的表現形式;②品味詩歌的語言;③把握詩歌的意象;④體味詩歌的情感;⑤體會詩歌的理性美(深層內涵/哲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