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物理 年級 九年級 學期 秋季課題 變阻器教學目標1. 通過探究,知道使電路中的電流發生連續變化的最簡捷方法是改變電阻長度來改變電流大小,理解滑動變阻器的工作原理 2. 能說出滑動變阻器的構造,會畫滑動變阻器的符號及結構示意圖,會分析滑動變阻器在簡單電路中如何引起電流變化,學會正確使用變阻器教學內容教學重點: 1. 滑動變阻器的原理、結構以及使用方法;教學難點: 1. 分析滑動變阻器在簡單電路中引起電流變化,滑動變阻器的使用教學過程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說明創設情境 由天安門廣場飄揚的五星紅旗引入調節裝置,設計實驗自制調光燈。引入新課 活動一 用鉛筆芯改變電路中的電流 將鉛筆芯和燈泡、電流表一起串聯在電路中,移動夾子,觀察燈泡的亮度和電流表示數的變化。 學生實驗后進行小組討論,得出結論:燈泡亮度變化是因為鉛筆芯連入電路的長度發生改變。 學生通過實驗操作和觀察,容易理解滑動變阻器的原理。進一步分析,要使燈泡亮度的變化更明顯應如何操作,根據分析,引入滑動變阻器。 學生分析元件的弊端,思考解決方法 讓學生對滑動變阻器的構造有更直觀的理解新課教學 了解滑動變阻器。 對照滑動變阻器實物,介紹各部分的名稱和銘牌上各參數的含義。讓同學認識滑動變阻器的結構示意圖和電路符號。活動二,使用滑動變阻器提出問題: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有幾種不同的接法?學生實驗一 利用滑動變阻器改變燈泡亮度,總結滑動變阻器的使用規律 嘗試將滑動變阻器用六種不同的接法接入電路進行實驗,通過每兩組實驗的對比,觀察并記錄實驗現象。 實驗現象記錄表格中學生關于電路中電流可能的路徑的猜想,利用自制實驗器材設計實驗進行驗證。 學生觀察滑動變阻器實物,了解其結構、各部分名稱和銘牌上各參數的含義。 學生小組討論,選出代表發言,介紹六種不同的接法。 利用導電筆畫出的電路與自制滑動變阻器模型(其中電阻絲由導電筆畫出)來驗證電流路徑讓學生耳目一新。 利用自制實驗器材可以很直觀的展示電流路徑請學生總結歸納滑動變阻器的使用規律。 學生實驗二 利用滑動變阻器改變電流、控制電壓,練習滑動變阻器的使用a、定值電阻和滑動變阻器串聯在電路中,閉合開關,調節滑片,使定值電阻兩端電壓成整數倍變化如2V、4V、6V等,實驗時觀察電流表示數的變化。b、在電路中接入不同的定值電阻,使阻值成整數倍變化,如5Ω、10Ω、15Ω等,閉合開關調節滑片,使接入不同電阻兩端的電壓保持3V不變。 對兩組實驗中的數據進行分析,總結發現的規律。 通過分析實驗現象,歸納總結:(1)滑動變阻器應串聯在電路中。(2)滑動變阻器應選擇一上一下兩個接線柱連入電路。 本處采取問題——實驗——交流的教學模式,它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根據對身邊物理現象的已有觀察發現問題,提出假設和猜想,進而自行設計實驗、驗證假設、交流評價,最后歸納出物理概念和規律的一系列教學活動。 本環節通過對實驗的追問,為下一章歐姆定律內容的學習作鋪墊常見變阻器 除了滑動變阻器外,還有電阻箱和電位器等,展示圖片進行簡單介紹,揭秘改變五星紅旗飄揚幅度的裝置中接入的是數字電位器。 此環節中可以帶領學生認識壓敏、熱敏、光敏等敏感電阻,了解它們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課堂小結 學生小結本節課的收獲布置作業 基礎性作業、拓展性作業 根據所掌握的知識,課后完成小制作,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