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學習任務單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地理 年級 高一 學期 春季課題 人口合理容量學習目標1. 說出資源環境承載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2. 比較資源環境承載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異同 3. 理解資源環境承載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影響因素 4. 形成正確的人口觀、資源觀,初步形成人地協調的意識。課前學習任務對照課本,完成以下預習內容。 一、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 1.概念:指某區域在既定的對外聯系、經濟技術水平、社會文化條件下,由本地 和自然環境所決定的人口規模。 2.意義:一旦超過這個限度,生態系統就會遭到破壞而失去 ,并最終喪失原有的承載能力。 二、人口合理容量 1.概念: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既定的對外聯系、 、社會文化條件下,在保證居民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時又不妨礙后代生活質量的前提下所能容納(承載)的 的人口數量。 2.影響因素: 、 、 。 3.特點 (1)在一定歷史發展階段,人口合理容量 。(相對確定性) (2)隨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而 。(不確定性) 4.謀求我國人口合理容量的途徑 (1)堅持 基本國策,鼓勵按政策生育,充分發揮全面兩孩政策效應。 (2)努力提高 、資源利用率以及資源管理水平。 (3)進一步擴大 。課上學習任務【學習任務一】 閱讀課本17頁“牧民的愁與樂”,談談你對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的理解。【學習任務二】 材料:“西海固”是寧夏南部西吉、海原和固原的簡稱,1972年該地區被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確定為全球最不適宜人類居住的地區之一,是國家確定的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之一。該區域山大溝深,年均降水量僅300mm,蒸發量卻在2000mm以上。該地區資源環境承載力低。 任務二:說明西海固地區資源環境承載力低的原因。【學習任務三】材料:日本是一個科技發達、人口過億的國家。日本海運便利,有許多天然良港,但日本的土地資源、礦產資源都非常缺乏,但小小的國土卻承載了1.26億人口,這是為什么? 任務三:結合材料,想一想日本是依靠什么條件來提高本國資源環境承載力? 【學習任務四】 根據資料(中國水資源分布圖、中國耕地資源分布圖、2021年全國部分省份GDP、全國各省博士學位授權點統計、中國中長期鐵路網規劃示意圖、全國各市成交額排行榜等),從資源環境承載力的角度分析胡煥庸線東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的原因。 【學習任務五】 說一說資源環境承載力和人口合理容量有何不同? 【學習任務六】 任務六:結合課本18頁,從個人和國家層面思考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做法。 【學習任務七】 任務七:以下破解胡煥庸線的措施,有哪些是合理的? ①加快“胡煥庸線”以西的信息化建設,發展非耗水的現代服務業。 ②東部地區大量移民到西部地區。 ③抓住推行“一帶一路”建設的戰略機遇,提高“胡煥庸線”以西地區對外開放的程度。 ④西部地區大規模建設商品糧基地。 ⑤西部地區建立具有資源優勢的專業化產業群。 ⑥完善西部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