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課題 靜電的防止與利用教學目標1.知道靜電感應現象,會從力學角度分析靜電平衡的過程。 2.知道靜電平衡狀態下導體的特征 3.知道尖端放電現象的原因,會從靜電平衡的角度理解靜電屏蔽現象教學內容教學重點:掌握靜電平衡的概念、理解靜電平衡的特征。 教學難點:應用靜電平衡知識,認識尖端放電現象和靜電屏蔽現象。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實驗導入,激起興趣。 觀看央視節目中一個關于靜電屏蔽的一個視頻,然后用電子感應圈產生的高壓與金屬手套再重做一遍(強調危險,不可模仿),調動學生積極性,以“實驗員與老師為什么不會受到傷害?”過渡到生活中的一些靜電現象的困擾和危害展開教學。點出最關鍵的物品-金屬。 (二)實驗理論相結合,推進新課教學。 問題1.把一個不帶電的金屬導體ABCD放到電場強度為E0的電場中,會出現什么樣的現象? 問題2.左右兩側感應電荷后,導體內自由電子會一直向兩側集聚嗎?導體兩側的感應電荷會一直增加嗎? 問題3.靜電平衡下的導體內部是沒有凈剩電荷的,那么表面的電荷是如何分布的?實驗驗證:在導體表面,越尖銳的位置,電荷越多,電荷的密度越大。 過渡到問題4.在導體表面,越尖銳的位置分布的電荷越多,會造成什么后果? 點出尖端放電,避雷針是利用尖端放電避免雷擊的一種設施。模擬避雷針作用實驗。分析避雷針原理。 問題5.靜電平衡下的空腔導體的電荷又是如何分布的? 理論分析:靜電平衡時,內表面沒有電荷,導體殼壁W內的電場強度為0,即電場線只能在空腔外,不會進入空腔內,所以內部場強處處為0。 靜電屏蔽的應用介紹: 點出課堂一開始的問題,回扣 通過一個神奇的實驗現象來引出靜電的應用 建立實驗模型進行分析原理 過渡到靜電噴漆,靜電復印(時間關系,視頻中去掉了) (三)課堂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