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竹木玩具》教案教學目標 :審美感知:初步了解民間玩具知識,感受民間藝人設計的智慧和制作的技巧。2.藝術表現:能用簡單的語言描述竹木玩具的造型、色彩。3.創意實踐:利用竹木材料創意制作一件玩具。4.文化理解:培養學生對中國民間藝術的興趣,培養審美情趣。教學重難點:重點:感受民間藝人設計的智慧和制作的技巧。難點:利用竹木材料創意制作一件玩具。第一課時教學過程:一、表演導入欣賞竹木玩具(通過“竹節人”問好),引入課題。m運用投影進行實物展示。說明我國民間玩具很多都是有竹木制成的,他們制作方便,樣式簡單。玩起來非常有趣。二、認識竹木玩具教師啟發學生竹木玩具即好看又好玩,每件玩具都凝聚了民間藝人的勞動與智慧。今天老師請你們做小小設計師,玩一玩、看一看、想一想,這些玩具是如何制作出來的。(1)欣賞課本提供的玩具圖例,找出它們的名字。1. 打開課件讓學生欣賞各地不同風格的竹木玩具2. 感受民間藝人心靈物手巧及民間藝術特色。(2)竹木玩具美在哪里?為什么?1.提供描述的感覺詞語(如材料美、裝飾美、對稱美、質樸、飽滿、逼真、色彩華麗、對比強烈),玩具中哪些地方使你產生這種感覺?2.竹木玩具造型、色彩特點與審美情趣。(3)探究竹木玩具構造。老師提出探究目標:玩具的構造(如活動玩具的連接部分)、玩具制作中會出現的難題(如玩具的刻、挖、鉆等手工)、玩具的裝飾(裝飾一些簡單的圖案和色彩)。學生分小組進行玩具探究學習。教師小結:通過學習了解玩具構造。教師與學生探討研究交流學習中遇見的問題(必要的時候可進行演示,如竹子鉆洞的技巧等。)本環節通過開展探究學習,力求讓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鼓勵學生在制作過程中進行探究。三、小組完成探究單結合語文竹節人內容,小組探究完成“竹節人”制作方法。找出制作難點。畫出竹節人的外形。第二課時教學過程:一、竹木玩具“竹節人”探究單制作難點講解。本環節重點將上節課學生小組形成的任務單進行歸納,解決制作“竹節人”的難點:裁斷、鉆孔、穿線順序二、形成“竹節人”制作步驟(1)竹子裁成9節。1長,4中長,4短。(2)將最長的身體部位那節鉆兩個孔。(3)穿線組裝。注意要將竹節相連的一面緊挨著,以保持整體的穩定性。(4)給“竹節人”裝飾。如面部特征、衣服等。可以使用顏料或彩紙等材料,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進行創作。三、學生制作,教師指導。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學生進行創新設計,用最快捷的方式進行制作,提醒學生注意造型優美,裝飾要巧妙、美觀,并注意使用好工具。四、“竹節人”大比拼學生展示自己制作的玩具,并小組雙人比拼。拓展提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