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梅竹言志》——梅的畫法教學目標:1.能夠了解中國畫工具、材料,學習傳統的畫梅技法,領悟中國畫的筆墨韻味。2.嘗試用中國畫工具、材料,體驗畫梅的過程與樂趣,培養學生對繪畫的欣賞及運用能力。3.通過梅花所寄托的人格精神,培養學生不怕困難、堅強、勇敢的精神和熱愛生活、大自然以及中國傳統繪畫藝術的情感,發展有個性的表現能力。教學重難點:1.梅花畫法中筆墨運用、線條組織、枝干和花瓣畫法;結構特征。2.怎樣用中國畫的表現語言來傳遞自己的思想情感,發展有個性的表現能力。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PPT出示毛澤東的《詠梅》詩句(不出示詩的題目和作者),同時播放《梅花三弄》古琴曲作為背景音樂和紅梅的攝影作品。問:誰能誦讀一下這首詩? 并說出題目和作者。生誦讀,并回答問題。問:從這首詩中你能領會到梅花有怎樣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呢?生答,教師評價小結:傲骨凌雪的堅強意志,高潔挺拔的不屈精神。這是詩人用文字語言的魅力表現出了梅花的高尚品質和人格精神。這也是我們每一個人應該學習的高貴品質。引出課題:今天這節課,我們要嘗試使用中國畫工具,運用傳統繪畫的表現方法來畫梅花。表現梅花的這種精神。板書課題:《梅竹言志》——梅的畫法二、識梅:欣賞梅花圖片,觀察其特點三、名家作品賞析1.欣賞齊白石的《紅梅》和吳昌碩的《尋梅》(多媒體課件同時出示)。問:從這些畫中你能感受到畫家的一種什么精神 運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 有哪些不同?請同學們欣賞討論并準備回答問題。2.學生自主欣賞,體會筆墨的韻味,從而感受畫家所寄托的人格精神。(學生回答問題)3.教師評價小結:精神:堅韌不拔的意志、傲然挺拔的鐵骨。手法:以物寄情,托物言志的手法,以點、線為主的造型手段。不同:一個是白梅又叫圈梅(勾花),一個是紅梅又叫點梅(點花)。畫梅下面我們學習梅的畫法。1.學習用筆用墨教師評價學生回答并總結、演示用筆用墨方法:用筆: 一般有中鋒、側鋒、逆鋒、拖筆、皴、擦、點、染。輕、重、緩、急等。用墨:一般分焦墨、濃墨、重墨、淡墨、清墨等(加水的多少而定)。用墨的方法:蘸墨法、積墨法、潑墨法、破墨法等,水墨畫中即以墨代色,故古人有“墨分五色”之說;彩墨畫中,仍以墨色為主,以墨顯色,以色助墨。2.學生自由體驗筆墨韻味(學生通過用自己準備的材料自由探究、交流)3.教師示范(以點梅為例):(多媒體出示教師畫梅的步驟圖)教師演示:邊畫邊講(畫主干—畫旁枝—畫花—點蕊調整畫面)要求學生:觀察作畫的順序和筆墨的運用方法,看有沒有用到剛才老師示范的筆墨方法。4.學生臨摹梅花作品。課件出示現代畫家齊白石構圖簡潔的作品《紅梅》播放背景音樂《梅花三弄》古琴曲。學生臨摹練習。教師巡回指導。個別指導和集體指導結合,并給予用筆、用墨等較好的學生和其作品及時的表揚和展示。展評作品:學生作業完成后,展示學生優秀作品。學生根據自己對中國畫梅花的認識和了解進行自評與互評相結合。師評指出學生的不足。小結與作業1.請學生總結一下本節課的學習,同學可以給予補充。2.教師總結學生的課堂表現以及作畫情況。并告訴學生要課下多看有關梅花的優秀作品,不斷地臨摹和學習。才能更好地在自己的作品中體現出梅花的精神。3.布置下一節課需要同學們準備中國畫竹子的學習圖片和資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