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思想政治 年級 高二 學期 春季課題 把握適度原則教科書 書 名:《邏輯與思維》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學目標1. 學科核心素養: (1)政治認同:學習并領會中共二十大報告中的中心任務,明確遵循適度原則,也要積極促成事物的質變,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2)科學精神:正確認識適度的含義,準確把握質量互變,掌握適度原則,提高思維能力,培養辯證思維素養。 (3)公共參與:遵循適度原則,在思考和處理問題時抓住事情的關鍵節點,合理解決實際問題。 2. 必備知識與關鍵能力: 必備知識 1.適度的含義; 2.適度的原則。 關鍵能力 1.理解適度的含義; 2.掌握適度的原則。教學內容教學重點: 1.理解事物質與量的統一在“度”中; 2.掌握適度原則的具體要求。 教學難點: 1.區分量變和質變的根本標志; 2.把握適度原則與積極促成事物質變并無矛盾。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 《百喻經》中“愚人食鹽”的故事: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與食,嫌淡無味。主人聞已,更為益鹽。既得鹽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緣有鹽故。少有尚爾,況復多也?愚人無智,便空食鹽。食已口爽,反為其患。 這個寓言給我們什么啟發? (二)新課講授 1.識“度”:何為度? 【議學活動一】說文解字:“度”字的由來。 ⑴事物質與量的統一體現在“度”中。在度的范圍內,質與量相互結合、相互規定。當量的變化達到或超出定量限度時,事物就開始發生質的轉化。 ⑵含義:度是一事物保持自身質的穩定性的量的限度。 ⑶關節點(或臨界點):關節點是事物量變達到的極限,是引起質變的節點。 ⑷度與關節點的關系:任何度的兩端都存在著極限或界限,這就是關節點或臨界點;度是關節點范圍內的幅度。 2.尋“度”:度在何處? 【議學活動二】分析網絡流行詞“內卷”和“躺平”的關系,感悟在學習生活中如何實現最佳平衡狀態? (1)適度:就是適當的程度。 (2)區分量變與質變的根本標志:事物的變化是發生在度的范圍之內還是超出度的范圍,這是區分量變與質變的根本標志。 (3)遵循適度原則的原因:在度的范圍之內,事物的質保持不變,質規定著量的運動范圍和變化幅度;超出這個范圍,事物的質就發生變化,質與量的統一就會破裂。 3.用“度”:如何把握度? (1)防止過猶不及。適度原則要求我們在思考和處理問題時把握好“分寸”,不犯極端化錯誤。從思維方式上說,適度原則就是要在“度”的范圍內尋求和把握事物發展的適當程度的原則。適當就是幅度“得當”,而不是“失當”。適度原則要求我們在思考和處理問題時把握好“分寸”,不犯極端化的錯誤。 【提醒】質變有前進的、倒退的,不一定是發展。 【示例】《杰米揚的魚湯》是克雷洛夫的寓言故事,講述的是從前有個叫作杰米揚的人,十分的好客。有一天,一位朋友遠道來訪,杰米揚非常高興,親自下廚燒了最拿手的好菜——大盆鮮美的魚湯來招待。朋友喝了第一碗,感到很滿意。杰米揚勸他喝了第二碗。第二碗下肚,朋友有點嫌多了。可杰米揚不以為意,仍一個勁兒地說“再喝一口吧朋友,這是多么美味的湯啊。”最終,可憐的朋友終于忍無可忍,奪門而出。于是,杰米揚的朋友們再也不來拜訪杰米揚了。再好的東西,如果不加節制地強加于人,就會和杰米揚的魚湯一樣令人討厭。 (2)需要“得中”。遵循適度原則,并不是被動地適應事物的存在狀態,而是在處理事情時“得中”而取之。包含著積極地認識和推動事物發展到最佳的狀態。 【提醒】“得中”是區別于折中主義的思維方式。 【議學活動三】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莊嚴宣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一百多年前,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中繪就了中國現代化第一份藍圖:建設160萬公里公路、約16萬公里鐵路、3個世界級大海港、三峽大壩…… 如今的中國,鐵路進青藏、公路密成網、高峽出平湖、港口連五洋、“天和”駐太空、“祝融”探火星……中國的現代化程度已遠超孫中山先生當初的設想。 十八大以來的這十年,我們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經濟總量穩居世界第二位,制造業規模、外匯儲備穩居世界第一,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貨物貿易總額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資和對外投資居世界前列,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 因此,有同學認為:在國家發展上,現在就是我們的最佳狀態,我們要遵循適度原則,現在是時候停下腳步,像北歐國家一樣去追求享受。對此,你怎么看? (3)不能限于“得中”。當我們不需要事物的某種質的狀態時,就要創造條件積極促成事物的質變,使其達到我們所期望的存在狀態。 (三)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什么是“度”,掌握了適度的必要性,明確了遵循適度原則的具體要求。希望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同學們能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牢牢樹立“適度”意識,同時作為新時代的中國青年又要認真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項任務、履行每一項職責,在實現民族復興的賽道上奮勇爭先,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努力奮斗!備注:教學設計應至少含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等三個部分,如有其它內容,可自行補充增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