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單元 古代文明的產生與發展【知識清單】【課標要求】知道早期人類文明的產生;了解各文明古國發展的不同特點,并分析、認識這些特點形成的不同時空條件;認識古代各大帝國的區域性影響和不同文明之間的早期聯系。【知識清理】人類文明的產生(文明發展的統一性)前提:農業和畜牧業的產生:最早在西亞、南亞、中國和中南美洲出現了原始農業和畜牧業;人類從食物的采集者變成食物的生產者。過程3.標志文明的標志 產生原因階級 生產力發展,剩余產品出現; 戰俘淪為奴隸國家 解決階級矛盾和部落戰爭的需要文字 記事、管理的需要城市 農耕文明要求定居 ; 政治宗教活動 ; 戰爭兼并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點古代文明 地域 主要時間 文明的早期發展(主要成就)政治 文化埃及文明 東北非尼羅河流域 公元前3100年左右 比較完善的官僚體系;法老至上的權威 神話和文學故事;象形文字;世界上第一部太陽歷;建筑(金字塔)和數學成就;莎草紙巴比倫文明 兩河流域 約公元前18世紀 君主專制制度; 《漢謨拉比法典》 楔形文字;史詩《吉爾伽美什》;洪水和方舟傳說;60進位制;戰車和車輪印度文明 印度河和恒河流域 公元前6世紀 種姓制度 佛教;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在天文、歷法、數學、醫學等領域都取得了重要成就;希臘文明 巴爾干半島和愛琴海 公元前8世紀至公元前6世紀 城邦制度(民主政治與寡頭政治) 文學:神話、悲劇、戲劇; 史學:希羅多德、修昔底德; 哲學: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注意點:1.早期文明發展的總體特征: 獨立發展,多元并存2.早期文明發展為什么呈現多元特征?受生產力發展水平和交通條件的限制;3.古巴比倫王國的《漢謨拉比法典》1)特點:①宣揚君權神授,炫耀國王的功德;②保護奴隸主階級的利益,鮮明的階級歧視;③保留有原始習慣的殘余:如同態復仇和私仇的保留;④維護財產私有制;⑤民法和刑法不分,典型地代表了早期東方法律的特點;⑦神權主義色彩濃厚;2)價值:①法典反映了古巴比倫王國政治、社會、經濟等多方面的情況;②是研究古代兩河流域歷史的重要資料(一手史料);③是世界上現存最早較為完整的成為法典。4.古印度的種姓制度1)內容: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賤民。2)特點:①貴賤分明;②職業世襲;③法律地位不平等;④種姓內婚制;5.雅典的民主政治1)含義:公民都有出席公民大會和擔任公職的權利,直接決定城邦的大政方針(直接民主)2)特點:人民主權、輪番而治、直接民主、法律至上3)實質:希臘城邦民主政治建立在奴隸制基礎之上,享有民主權利的僅是成年男性公民。4)局限性:①是少數人的民主(成年男性公民)婦女、外邦人、奴隸都被排斥在公民隊伍之外。奴隸缺少最基本的權利;②僅適用于小國寡民的城邦;③直接民主導致政治腐敗(多數人的暴政)三、古代文明的擴展——打破孤立類型 農耕文明 希臘(海洋)文明表現 北非的古埃及文明;西亞文明;③亞述帝國 向地中海和黑海周邊地區殖民。地域 西亞、北非的大河流域及附近農耕區域 地中海和黑海周邊地區方式 武力擴張 移民方式(或殖民)條件 農耕文明區比較發達的社會分工 、相對較高的勞動生產率 、復雜的社會組織和管理系統 古希臘人憑借組織能力、航海技術和武器;影響 使不同文明區相互連接起來,促進了大帝國的興起;根源 生產力的發展●注意點:古希臘人的殖民擴張有什么特點?①移民方式;②利用航海技術;③沿海岸線建立城邦,分布廣泛;④殖民城邦(子邦)一般都沿襲母邦的制度和習慣。但分散、獨立于母國,沒有形成統一的帝國。四、古代世界的帝國——走向整體帝國 波斯帝國 亞歷山大帝國 羅馬帝國時間 公元前6世紀 公元前4世紀末 公元前1世紀1—2世紀擴張 都是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帝國,注意觀察書上的地圖;主要統治措施 ①繼承西亞地區傳統的君主專制 制度;②地方實行行省制;③建立從中央到地方的官僚體系和稅收系統; ①亞歷山大繼承波斯帝國基本制度,宣布君權神授,集政治、軍事等大權于一身;②地方實行行省制;③推廣希臘文化 ①政治上:實行帝制,地方實行行省制,大力發展奴隸制;②經濟上:大力發展海外貿易;③文化上:4世紀末基督教成為國教;④法律上:以羅馬法維護統治共同 ①都通過武力擴張,形成了地跨歐亞非的帝國;②本質都是奴隸制君主專制帝國,在地方實行行省制,依靠官僚體系和軍隊維持;③統治中后期都伴隨階級矛盾激化,帝國逐步走向瓦解和覆滅;④龐大的帝國都給被征服地區帶來了災難,都推動了各地區文明之間交流的不斷發展走向衰亡 公元前4世紀末,被馬其頓滅亡 亞歷山大死后,帝國分裂為三個希臘化國家 4C末帝國分裂,5世紀后期(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五、文明的交流——推動交流1.趨勢 文明之間交往的總趨勢是不斷加強,相互影響也不斷擴大。2.表現1)技術交流:①西亞的農耕技術,向東傳到伊朗高原;向西傳入希臘及西歐、北歐;向南傳入埃及和非洲;②西亞的冶鐵技術,擴散到埃及和希臘等地;2)文化交流:①西亞的神話曾傳入希臘,成為希臘神話的重要內容;②希臘最初的雕刻藝術,模仿埃及;③希臘腓尼基的字母文字,在東方演化為阿拉馬字母;它向西傳入希臘,形成希臘文字,再演化出阿拉伯字母。3)中西交流:絲綢之路上東西方的商貿往來:①東漢的班超為經營西域,曾派甘英出使大秦(羅馬);②2世紀,有羅馬商人到達洛陽;【重難清單】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20世紀,德國哲學家雅斯貝斯把公元前8—前3世紀稱作“軸心時代”。他認為,在這一時期,中國、印度和希臘都產生了著名的哲人和思想家,他們對如何治理國家、人與人的關系、人類與自然界的關系等重大問題提出了許多重要見解。這個時期文化和思想上的創造,深刻影響了此后兩千多年間各個文明的發展。孔子和蘇格拉底都是這一時期的思想家了解他們的思想,并探討其中一位對其所處時代的影響。答案提示:閱讀反映蘇格拉底思想的著作,主要是柏拉圖早期的著作如《蘇格拉底的申辯》《理想國》等,了解蘇格拉底的主要主張: 他認為當時雅典和希臘城邦并未能使公民變得更好,片面追求平等,導致在城邦施政中出現了諸多問題,主要是公民不知正義為何物。據此、他提出了自己理想的政治制度。但雅典人并未接受他的主張,反而在公元前399 年將他處死。孔子生于春秋時期的社會變革時代,他順應形勢創辦學校,整理文化典籍,培養了一批學生,并且就個人與國家、人與人、人與自然的關系提出了一系列有獨創性的看法,對后世2000多年中國的歷史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儒家思想自漢武帝以后成為中國文化正統,一直影響著中國的政治和文化。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波斯帝國境內有幾條重要的驛道。最著名的是從小亞細亞的以弗所到帝國行政中心蘇薩的“御道”,它全長2400多千米,設施完善,每隔25千米左右設一驛站,驛站備有馬匹供信使使用。此外,從巴比倫開始的驛道有兩條,分別通向波斯另一都城波斯波利斯和中亞以及印度。通向中亞的驛道構成了絲綢之路的一部分。中國秦朝修建了連通全國的馳道和直道,羅馬帝國有“條條大道通羅馬”的說法。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為什么古代世界的大國都要修建大通道?答案提示:①古代人類主要交通工具是車、馬,交通極為不方便;②驛道、直道、馳道、御道是古代陸路交通的主要通道;③驛站、御道的修建既方便帝國境內的信息傳遞,也有軍事用途。④古代世界大國疆域遼闊、交通不便;⑤秦始皇一生中到處巡游,一個重要目標是宣皇帝聲威,壓服反對勢力;馬帝國則通過道路調動軍隊和運送給養;波斯帝國利用道路傳遞信息,并且在關鍵地段駐扎軍隊,防止被征服地區反叛。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波斯帝國境內有幾條重要的驛道。最著名的是從小亞細亞的以弗所到帝國行政中心蘇薩的“御道”,它全長2400多千米,設施完善,每隔25千米左右設一驛站,驛站備有馬匹供信使使用。此外,從巴比倫開始的驛道有兩條,分別通向波斯另一都城波斯波利斯和中亞以及印度。通向中亞的驛道構成了絲綢之路的一部分。中國秦朝修建了連通全國的馳道和直道,羅馬帝國有“條條大道通羅馬”的說法。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為什么古代世界的大國都要修建大通道?答案提示:①古代人類主要交通工具是車、馬,交通極為不方便;②驛道、直道、馳道、御道是古代陸路交通的主要通道;③驛站、御道的修建既方便帝國境內的信息傳遞,也有軍事用途。④古代世界大國疆域遼闊、交通不便;⑤秦始皇一生中到處巡游,一個重要目標是宣皇帝聲威,壓服反對勢力;馬帝國則通過道路調動軍隊和運送給養;波斯帝國利用道路傳遞信息,并且在關鍵地段駐扎軍隊,防止被征服地區反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