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高中思想政治 年級 高二 學期 秋季課題 第五課第二框 社會歷史的發展 課時2教科書 書 名:統編版教材必修4《哲學與文化》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學目標【課標要求】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內容要求:2.1理解社會生活的實踐本質,領悟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學科能力目標】 1.學習理解:知道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是貫穿人類社會始終的基本矛盾;知道社會歷史發展的總趨勢;理解生產方式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理解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規律,是在任何社會都起作用的規律。 2.實踐應用:運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辯證關系原理,分析說明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推行的原因、糧食安全相關的法律條例修訂的原因,通過三權分置”等改革,分析改革的目的、地位、作用。 3.遷移創新:深化對社會歷史發展規律、趨勢的認識,能正確看待改革發展中出現的一些現象和暫時面臨的問題,增強自信。尊重社會發展規律,走歷史發展的必由之路,為社會歷史的發展和人類進步作出自己的貢獻。 【核心素養】 1.政治認同: 通過農村改革的歷程,感悟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與發展,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 2.科學精神: 認識社會基本矛盾,初步形成正確認識社會發展的能力,把握社會歷史發展的總趨勢,順應時代發展潮流。 3.公共參與:尊重社會發展規律,走歷史發展的必由之路,為社會歷史的發展和人類進步作出自己的貢獻。教學內容1.教學重點: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及其發展規律 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構成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這兩對矛盾存在于一切社會形態中,制約著其他各種社會矛盾的存在和發展;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規律是任何社會都起作用的普遍規律。 2.教學難點:社會歷史發展的規律 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規律是任何社會都起作用的普遍規律,而學生因欠缺生活經驗等原因難以區分生產關系與上層建筑的內涵。教學過程總議題:社會歷史如何發展? ——從當代中國農村改革談起 導入:2022年9月23日秋分,我國第五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如期而至。這是我們國家最年輕的一個節日,這也是第一個在國家層面專門為農民設立的節日。節日內涵反映農民文化生活質量、農村經濟發展、農業科技化水平等,彰顯國家對農民、農業、農村的關注和重視,也引發全社會對三農工作的關注和重視。大家看到圖片,可以說“中國飯碗”成色十足。 那么,從哲學角度來說,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的原因是什么呢? 那就是物質生活資料生產活動的重要性。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活動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子議題1:從當代中國農村改革看社會歷史發展的規律 議學情境: 1978年,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拉開中國農村經濟改革的序幕 議學任務:從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關系看,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推行的原因是什么? 拋出任務后,先講述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含義。 (1)生產力的含義: 生產力是人類改造自然使其適應社會需要的客觀物質力量。 (2)生產關系的含義: 生產關系是人們在物質資料生產過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社會關系。 接著分析議學任務,展示議學小結: 社會發展的規律1 大鍋飯:分配的平均主義,壓抑了人們的積極性,使經濟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體現當生產關系不適合生產力發展狀況時,它對生產力的發展起阻礙作用。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包產到戶,包干到戶,調動了人們生產的積極性,使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農民的收入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中國農民的生活質量發生巨大變化,體現當生產關系適合生產力發展狀況時,它對生產力的發展起推動作用。 據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1.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反作用于生產力 。2.社會發展的規律: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 接著總結生產方式的含義和作用 生產方式的含義和作用 生產方式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有機結合和統一。 用馬克思的話:“手推磨產生的是封建主的社會,蒸汽磨產生的是工業資本家的社會。” 分析生產力對生產關系的作用。生產力的狀況決定生產關系的性質;生產力的變化、發展,遲早會引起生產關系的變革。從而引出“生產方式決定著社會的性質和面貌,生產方式的變革決定著社會形態的更替。”的觀點。 議學情境: 推動加快糧食安全保障法、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耕地保護法、畜牧法、漁業法及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等制修訂進程,確保糧食安全底線,這對于新時期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具有重要意義。 議學任務:從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關系看,糧食安全相關的法律條例修訂的原因是什么? 拋出任務后,先講述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含義。 (5)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含義 經濟基礎:是指由社會一定發展階段的生產力決定的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的總和。 上層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經濟基礎上的社會意識形態以及相應的制度、組織和設施。 解釋上層建筑。社會意識形態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宗教等。制度包括政治、法律制度。 注意:與經濟有關的制度和政策,屬經濟基礎, 如:生產資料所有制、分配制度、市場經濟體制、財稅制度、 土地“三權分置”制度、退休政策,等。組織包括政黨組織和社會組織等。設施有軍隊、警察、法庭、政權機關等。 接著分析議學任務,展示議學小結: (6)社會發展的規律2 ①盡管我國糧食連年豐收,但中長期供求仍呈緊平衡狀態,糧食安全面臨新挑戰,迫切需要相關法律保障糧食安全。這體現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②推動加快糧食安全保障法等法制修訂進程,確保糧食安全底線,這對于新時期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具有重要意義。這體現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具有反作用。當上層建筑適合經濟基礎狀況時,它促進經濟基礎的鞏固和完善;當它不適合經濟基礎狀況時,會阻礙經濟基礎的發展和變革。據此可以得出結論: 社會發展的規律2: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 議學小結:社會基本矛盾運動 子議題2:從當代中國農村改革看改革對社會發展的作用 議學情境: 進入新時代,小崗村大力發展旅游業;推進土地“三權分置”改革;成立集體資產股份合作社并發放股權證,實現了村民“戶戶包田”到“人人持股”的轉變。 議學任務:1.結合材料及所學,探討社會主義改革的目的、性質、作用? 2.思考社會發展的實現方式? 接著分析議學任務,展示議學小結: (7)社會主義改革的目的、性質、作用 ①改革目的:通過改革,不斷調整生產關系,使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發展。通過改革,不斷完善上層建筑,使上層建筑適應經濟基礎發展。 ②改革性質: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改革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 ③改革作用:社會發展是社會基本矛盾的不斷產生、發展和解決中實現的。 子議題3:社會歷史發展的總趨勢 議學情境: 接著分析議學任務,展示議學小結: (8)社會歷史發展的總趨勢 社會歷史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 發展的過程是曲折的。人類通過各種實踐活動不斷解決社會基本矛盾,推動社會由低級向高級發展。 最后用鄧小平總書記的話結束本課的新課教學。 “封建社會代替奴隸社會,資本主義代替封建主義,社會主義經歷一個長過程發展后必然代替資本主義。這是社會歷史發展不可逆轉的總趨勢。——鄧小平”備注:教學設計應至少含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等三個部分,如有其它內容,可自行補充增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