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科版三年級科學下冊比較相同距離內運動的快慢教學設計01.教材簡析前一課觀察物體在斜面上運動情況的活動,學生發現了物體在斜面上會靜止、滑動或滾動,也會留意到斜面上物體的運動有快有慢。本課和下一課就引導學生研究運動快慢的問題。人們通常用速度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本課指向的是比較相同距離內運動的快慢,探索板塊的設計思路為:首先,告知不同動物運動完相同距離所需的具體時問,比較快慢;接著,在兩條一樣長的軌道上比較物體運動快慢;最后,在同一條軌道上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三個探索活動都指向“運動相同距離,所用時間短的,運動快”,但具體操作方法和工具使用的維度是層層深入的:激活經驗一--限定長度、同時運動---限定長度、秒表計時。02.學情分析人們通常用速度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三年級的學生雖然沒有學習過速度的概念和計算方法,但基于體育活動的參與和生活經驗的積累,他們面對限定相同距離或者相同時間條件下的具體情境時,絕大多數學生能準確判斷誰快誰慢。本課需要我們指導學生正確使用工具進行測量,指導學生思考更全面、表述更嚴謹。03.教學目標科學探究目標1.應用“相同距離比時間”的方法判斷物體運動的快慢。2.利用秒表測量物體的運動時間。科學態度目標1.感受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樂趣。2.愿意跟同伴合作探究,能認真觀察實驗現象,并以事實為依據,開展交流研討。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感受用秒表計時來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準確性。04.教學重難點重點:應用“相同距離比時問”的方法判斷物體運動的快慢。難點:利用秒表測量物體的運動時間。05.教學準備教師:學生實驗材料一套、教學課件。小組:直線跑道(長于兩米為宜)、小球(運動速度不同)、秒表、學生活動手冊。06.教學過程一、聚焦:揭示課題(預設2分鐘)1.出示汽車、自行車、行人在一座大橋上行進的圖片提出問題:不同的物體運動有快有慢,怎么比較物體的運動快慢呢?預設1:相同距離內比較運動的快慢;預設2:相同時間內比較運動的快慢。二、探索:判斷運動的快慢(預設30分鐘)1.探索活動(1)出示動物王國的100米跑步競賽成績的圖片。(2)學生根據圖表,將動物按照快慢排列名次。(3)記錄在學生活動手冊上(提醒按從快到慢的順序填寫動物的編號和奔跑100米所需的時間)。(4)全班交流排序結果和排序方法。(5)小結:六種動物都奔跑100米(相同距離),所需時問短的運動的快;所需時間長的運動的慢。2.探索活動(1)出示兩個不同的小球、兩條相同的軌道(具有一定的坡度)的實物或圖片。(2)提問:在兩條一樣長的軌道上,怎樣比較這兩個小球的運動快慢?(3)學生發表自己的想法。(4)完善比較方法:以軌道的最高處為起點,以軌道的最低處為終點,拿著兩個小球擺放在起點處同時輕輕松手,讓它們自由滾落,觀察哪個小球運動到終點。(5)小組合作探究,比較小球運動的結果。(6)小結:運動相同的距離,同時開始運動,先到終點的,運動所需的時間短,運動的快;后到終點的,運動所需的時間長,運動的慢。3.探索活動(1)出示兩個不同的小球、一條軌道(具有一定的坡度)的實物。(2)提問:在一條軌道上,怎么比較不同小球的運動快慢?(3)學生發表自己的想法。(4)全班不斷補充完善:借助秒表,小組同學分工合作,重復測量兩個小球分別自由滾完這條軌道所用的時間,記錄下數據,再進行比較。(5)學生分組實驗。(6)學生交流,得出實驗結論。三、研討:總結歸納(預設2分鐘)1.提問:通過今天學習,你能回答怎樣在相同距離內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嗎?2.引導學生歸納:運動相同的距離,可以用比較運動時間的方法來比較運動快慢:用時短,運動快;用時長,運動慢。四、拓展(預設6分鐘)1.測量得到了不同的數據,應該選擇哪一個數據呢?2.實驗數據的選擇有取眾數(選出現頻率最高的數)、取中位數(選按大小排位居中的數)、取平均數(所有數據相加后,除以個數)等三種方法。3.在三年級階段,最適合學生的方法是取中位數,即先讓學生將3個數據按大小排列,選擇排位中間的數。07.板書設計5.比較相同距離內運動的快慢用時短 運動快用時長 運動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