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4年中考道德與法治一輪復習 八下四單元《崇尚法治精神》(課件+教案+視頻素材,含希沃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4年中考道德與法治一輪復習 八下四單元《崇尚法治精神》(課件+教案+視頻素材,含希沃版)

資源簡介

(共20張PPT)
2024
中考道德與法治一輪復習課件
上課準備:《講義本》、八下教材、雙色筆
課時16
八年級下冊 第四單元
崇尚法治精神
激趣導入
結合視頻,說說你對“核準追訴”蘊含的法治精神的理解。
知識梳理
知識結構
司法如何維護正義
個人怎樣守護正義
怎樣維護公平
維護公平正義的原因
公平正義的守護
正義的重要性
正義和制度的關系
正義行為的含義和表現
公平的重要性
公平的含義和內涵
公平正義的價值
維護公平正義
踐行平等
特權的含義及反對特權的原因
珍視自由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自由平等的追求
平等的內涵
法治與自由的關系
無法治不自由
自由的內涵
自由平等的真諦
尊重自由平等
崇尚法治精神
知識梳理
核心概念1
自由平等的真諦
自由主要指人們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依照自己意志活動的權利。
(1)自由不是為所欲為,它是有限制的、相對的。必要的限制是對自由的保護。
(2)無限制的自由只會走向自由的反面,導致混亂與傷害。
(3)無論現實世界還是網絡空間,自由都是法律之內的自由。
(1)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違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價。
(2)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們合法的自由和權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損害。
(3)法治既規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會生活中,有邊界才有秩序,守底線才享自由
法治
自由
相互聯系
不可分割
法治標定自由的界限
自由是法治的保障
知識梳理
在法律意義上,平等具有兩層含義:一是同等情況同等對待;二是不同情況差別對待。
(1)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權利,同時必須平等地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義務。
(2)我國公民的合法權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護,違法或犯罪行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補充:
(1)同等情況同等對待。
聯系實例: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選舉一人一票等。
(2)不同情況差別對待。
聯系實例:老人、兒童、孕婦、殘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獲得優先權和得到特殊關照等。
核心概念1
自由平等的真諦
知識梳理
核心概念2
自由平等的追求
6.如何做到珍視自由?
7.什么是特權?為什么要反對特權?
★8.如何踐行平等?
(1)珍視自由,就要珍惜憲法和法律賦予我們的權利。
(2)珍視自由,必須依法行使權利。
特權就是法律、制度規定之外的特殊權利。特權是平等的大敵;法律的尊嚴和權威不容侵犯,任何踐踏法律的行為必將受到制裁和懲罰;每個公民都應平等地承擔法律規定地義務,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約束的特權。
(1)踐行平等就要反對特權。
(2)踐行平等就要平等對待他人的合法權利。
(3)踐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為。
知識梳理
核心概念2
公平正義的價值
公平通常是指人們基于一定標準或原則,處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態度或行為方式。
權利公平、規則公平、機會公平
(1)公平是個人生存和發展的重要保障。
(2)公平是社會穩定和進步的重要基礎。
一般而言,正義行為都是有利于促進社會進步、維護公共利益的行為。
遵紀守法、助人為樂、尊老愛幼、見義勇為、拾金不昧、扶危濟困。
(1)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重要價值。制度的生命在于正義,制度的效用在于保障正義。
(2)即使是社會弱勢群體,也能獲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得到社會的關愛。
(3)作為社會制度中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法律,更應該體現正義的原則,成為維護正義的有力保障。
(1)正義是社會文明的尺度,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社會的期待和追求。
(2)正義是法治追求的基本價值目標之一。
(3)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重要價值。
(4)正義是社會和諧的基本條件。
知識梳理
核心概念2
公平正義的價值
正義
正義行為和非正義行為的內涵及表現。
(1)正義行為:①內涵:有利于促進社會進步、維護公共利益的行為;
②表現:遵紀守法、助人為樂、尊老愛幼、見義勇為、懲惡揚善、光明磊落、公正廉明等。
(2)非正義行為:①內涵:是阻礙社會進步、損害公共利益的行為;
②表現:違法亂紀、弄虛作假、恃強凌弱、以權謀私、坑蒙拐騙、以次充好、偏聽偏信等。
知識梳理
核心概念4
公平正義的守護
(1)公平正義是人類追求的永恒目標,是法治社會的核心價值。
(2)實現公平正義,是國家、社會和全體公民的共同責任。
面對利益沖突,我們要站在公平的立場,學會擔當,以公平之心為人處世。
遇到不公平的行為時,我們要堅守原則立場,敢于對不公平說“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謀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努力營造一個公平的環境。
對于立法而言,在規定權利義務、分配社會資源是,要公平地對待每個人,保障每個人得到他應得的;
對于司法而言,在解決糾紛、化解矛盾時,要公平地對待當事人,切實維護其合法權益。
知識梳理
核心概念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主席
①守護正義需要勇氣和智慧,面對非正義行為,一方面要敢于斗爭,相信正義必定戰勝邪惡;
②另一方面要講究策略,尋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見義“智”為。
(1)司法機關必須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嚴格遵循訴訟程序,平等對待當事人,確保司法過程和結果合法、公正。
(2)國家積極推進以司法公正為核心的司法改革,要求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司法權。
1. 是實現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的保證。追求 ,維護 ,是法治的價值追求,體現了法治的 。
2.自由不是為所欲為,它是 的、 的。必要的限制是對自由的 。自由是 之內的自由。
3.法治與自由 。一方面,法治標定了自由的 ,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 。
4.公平是個人生存和發展的 ,公平是社會穩定和進步的 。
5.制度的生命在于 ,制度的效用在于 。
6.公平正義是人類追求的 ,是法治社會的 。
7.通過 ,促進公平正義。
8.司法維護正義。 是捍衛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
9.面對非正義行為,我們一方面要 ,另一方面要 。
知識梳理
高頻用語
法治
自由平等
公平正義
基本精神
有限制
相對
保護
法律
相互聯系 ,不可分割
界限
保障
重要保障
重要基礎
正義
保障正義
永恒目標
核心價值
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司法
敢于斗爭
講究策略
知識梳理
觀點明晰
1.人生而是自由的,自由就是隨心所欲。
理由:
2.法治限制了自由。
理由:
3.平等就是人們獲得相同的機會和相同的權利。
理由:
( × )
( × )
( × )
自由不是為所欲為,它是有限制的、相對的。自由都是法律之內的自由。
法治與自由相互聯系,不可分割,法治既規范自由又保障自由。
平等是公民一律平等地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地各項權利。
知識梳理
觀點明晰
4.每個公民都應平等地承擔法律規定地義務,也可以享有不受法律約束的特權。
理由:
5.教育公平為每個人提供同樣的受教育的機會。
理由:
6.公平是絕對的,是不可能實現的。
理由:
7.公平是評價社會制度的價值標準。
理由:
( × )
特權是平等的大敵,每個公民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約束的特權。
( × )
教育公平為每個人提供同等的受教育的機會。
( × )
公平是相對的,是可以實現的。
( × )
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重要價值標準。
真題演練
1.(2021·長沙9)建立一個公平正義的社會,是人類永恒的追求和共同的理想。下列能反映追求公平正義的有( )
①在司法活動中,糾正冤假錯案
②在國際交往中,主張各國一律平等
③在國際貿易中,奉行霸權主義
④在經濟發展中,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真題演練
2.(2022·江蘇)我國加大農村義務教育薄弱環節建設力度,提高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補助標準。上調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將低保邊緣家庭重病重殘人員納入低保范圍……。這些舉措體現了我國( )
A .維持社會秩序,保障公共安全 B.維護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和諧
C.創造社會財富,消除社會貧困 D.確保司法公正,實現人人平等
B
3.心茍至公,人將大同。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人人有責。我們青少年應該( )
A. 維護司法公平公正 B. 制裁違法犯罪分子
C. 為人處世公平正義 D. 奮不顧身見義勇為
C
真題演練
知 識 串 講
知 識 串 講
4.(2023·威海)觀察漫畫,它帶給我們的警示是( )
①網絡不是法外之地,同樣需要遵守法律的規定
②法律的目的就是限制自由,促進社會有序運行
③在網絡世界,我們既要維護自己的權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權益
④言論自由不是隨心所欲,它受道德和法律等社會規則的約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5.(2023·懷化改編)建立一個公平正義的社會,是人類永恒的追求和共同的理想。下列能反映追求公平正義的有( )
①在司法活動中,糾正冤假錯案 ②在國際交往中,主張各國一律平等
③在國際貿易中,奉行霸權主義 ④在經濟發展中,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真題演練
6.人人平等,天下為公,某校(1)班同學舉辦一期以踐行平等為主題的板報,請幫助他們完成板報活動方案:
活動目的:
活動要求:
活動步驟:1.通過報刊、網絡、音像制品等多種渠道搜集有關踐行平等的案例和漫畫作品,鼓勵原創。
2.在教師指導下,篩選經典案例和漫畫作品。
3.以典型案例和漫畫作品為素材,結合教材內容,設計若干小欄目,完成板報。
效果評價:你打算在家庭和學校生活中如何踐行平等?
增強法治觀念,增進對踐行平等等重要意義的認識。
主題鮮明,內容健康,形式新穎,知識準確,材料運用恰當。
在家里:尊重父母和長輩,主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為家庭分憂。
在學校: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同學,遵守學校和班級地規章制度,增強平等意識,敢于抵制生活中不平等的行為。
真題演練
7.近年來,論壇的開放,微信、微博的運用,互聯網技術的革新使世界進入到“人人都有麥克風”的時代,人人都可以在網上激揚文字、指點江山。小湘認為,有了“麥克風”就可以“亂放風”。
請你運用法治與自由的相關知識,對小湘的這一觀點進行評析。(8分)
【答案】小湘的觀點是錯誤的。
理由:①自由不是為所欲為,它是有限制的、相對的。自由都是法律之內的自由;
②法治與自由相互聯系,不可分割,小湘的觀點割裂了法治與自由之間的關系,“亂放風”擾亂了網絡秩序,影響了社會穩定;
③公民有行使言論自由的權利,但要在法律范圍內行使,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網絡生活的基本準則,不能有了“麥克風”就可以“亂放風”。
回顧教本:
閱讀八下教材第四單元《崇尚法治精神》
夯實基礎:
背記《講義本》P92高頻用語
拓展思維:
完成《練測本》P34-36
T1、2、3、8、9
鞏固提升
謝 謝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學校備課稿紙
2024 年 上學期 九 年級 道德與法治 科
課 題 一輪復習 八下四單元 主 備
課時 班 級
教 材 概 述 本單元《崇尚法治精神》內容涉及尊重自由平等和維護公平正義二個部分。主要介紹自由、平等、公平、正義四個法治精神,能夠從“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幾個方面認識并了解法治精神,樹立法治信仰,增強法治觀念。
教 學 目 標 1.政治認同: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有正確的價值取向,踐行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 法治觀念:樹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了解公民的合法權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護,對任何人的違法犯罪行為都依法予以追究,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 3. 責任意識:做到有序參與。具有民主與法治意識,守規矩,重程序,能夠依規依法參與公共事務。
教學重點 1.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 2. 法治是實現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的保證:追求自由平等,維護公平正義,則是法治的價值追求,體現了法治的基本精神。 3. 因為法治,每一個人都應得到法律的平等保護,自由地追求自己的人生幸福;因為法治,社會弱者也應分享公共資源,獲得公平發展的機會;因為法治,合法的行為得以保護,違法的行為受到懲罰,正義的陽光灑滿人間。
考點分析 維護公平正義(5年2考)
主 備 教 案 二次備課
一、激趣導入 新聞導入 師:從會議議程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 生:……。 師:相信大家應該對國家機關有了一定認識,那么接下來我們一起復習本課的內容 二、知識梳理 師:接下來,請同學們自學本單元的內容,根據思維導圖和知識梳理的內容回顧知識。 重點考點解析: 1.自由 1.自由的含義、在法律上的體現及價值/意義。(P99~100) (1)含義:人們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依照自己意志活動的權利。 (2)在法律上的體現:我們享有的和正當行使的各項權利。 (3)價值/意義:①對個人:增強個人的幸福感,激發每個人的活力; ②對社會:推動社會的進步與繁榮。 2.如何理解自由應受必要的限制?(自由的真諦。)(P99~100) (1)自由不是為所欲為,它是有限制的、相對的。 (2)必要的限制是對自由的保護。無限制的自由只會走向自由的反面,導致混亂與傷害。 (3)無論現實世界還是網絡空間,自由都是法律之內的自由。聯系實例:李某在網絡平臺散布謠言,引起社會恐慌,被公安機關依法行政拘留。 (4)社會生活中,有邊界才有秩序,守底線才享自由。 3.法治與自由的關系。(為什么說“無法治不自由”?)(P100) 法治與自由相互聯系,不可分割。法治既規范自由又保障自由。 (1)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違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價。 (2)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們合法的自由和權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 ★4.我們應該如何珍視自由?(P104)[2022.16(1)] (1)珍惜憲法和法律賦予我們的權利。我們要知曉自己的權利,正確認識權利的價值,積極行使和維護自己的正當權利。 (2)必須依法行使權利。作為公民,應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樹立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法治意識。 平等 1.平等在法律意義上的含義。(P101) (1)同等情況同等對待。聯系實例: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選舉一人一票等。 (2)不同情況差別對待。聯系實例:老人、兒童、孕婦、殘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獲得優先權和得到特殊關照等。 2.平等的重要性。(P101) (1)平等是人類的崇高理想,是社會發展的永恒主題。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也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原則之一。 3.如何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P102~103) (1)平等地享有權利和履行義務。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權利,同時必須平等地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義務。 (2)平等地適用法律。我國公民的合法權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護,違法或犯罪行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考點鏈接】法律的特征與作用。(七下第四單元,見本書P39) 4.特權的含義、表現及享有特權的代價。(P105) (1)含義:法律、制度規定之外的特殊權利。 (2)表現:①只享受權利不承擔義務;②利用手中的權力以權謀私;③利用社會關系追逐一己之利,并想方設法逃避法律制裁。 (3)享有特權的代價:法律的尊嚴和權威不容侵犯,任何踐踏法律的行為必將受到制裁和懲罰。 ★5.踐行平等的要求。(P105~107)[2022.16(1)] (1)反對特權。每個公民都應平等地承擔法律規定的義務,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約束的特權。 (2)平等對待他人的合法權利。每個人都有平等的生存權利、發展權利和追求幸福的權利。我們要以法律為基本的行為準則,平等地對待所有成員,尊重他人的合法權益。 (3)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為。面對不平等現象,我們不能聽之任之,應據理力爭,必要時依法維權。 (4)需要每個公民把平等原則落實到日常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中。要增強平等意識,努力踐行平等,共同建構平等有序的社會制度。 公平 1.公平的含義及具體要求。(P109~110) (1)含義:指人們基于一定標準或原則,處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態度或行為方式。 (2)具體要求:①權利公平:要求每個人依法平等參與社會活動;②規則公平:要求每個人都受到行為規范的約束;③機會公平:要求社會為每個人提供同等的發展機會和條件。 2.公平的重要性。(P110、119) (1)對個人:是個人生存和發展的重要保障。公平不僅能保證個人應得的利益,使個人獲得生存和發展的物質條件,而且能讓人感受到尊嚴,從而激發自身潛能,提高工作效率。 (2)對社會:是社會穩定和進步的重要基礎。①公平有利于協調社會各方面的利益關系,緩和社會矛盾,減少社會沖突,維護社會秩序,保證社會的長治久安;②公平有利于營造更好的競爭環境,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推動社會持續發展;③公平正義是人類追求的永恒目標,是法治社會的核心價值。 3.怎樣堅守公平?(P115~116) (1)個人維護公平。①面對利益沖突,我們要站在公平的立場,學會擔當,以公平之心為人處世;②遇到不公平的行為時,我們要堅守原則立場,敢于對不公平說“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謀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努力營造一個公平的環境。 (2)制度保障公平。①對于立法而言,在規定權利義務、分配社會資源時,要公平地對待每個人,保障每個人得到他應得的;②對于司法而言,在解決糾紛、化解矛盾時,要公平地對待當事人,切實維護其合法權益。 正義 1.正義行為和非正義行為的內涵及表現。(P111) (1)正義行為:①內涵:有利于促進社會進步、維護公共利益的行為; ②       表現:遵紀守法、助人為樂、尊老愛幼、見義勇為、懲惡揚善、光明磊落、公正廉明等。 (2) 非正義行為:①內涵:是阻礙社會進步、損害公共利益的行為;②表現:違法亂紀、弄虛作假、恃強凌弱、以權謀私、坑蒙拐騙、以次充好、偏聽偏信等。 2.為什么要守護正義?(P111~113、116) (1)必要性:①追求正義是社會生活的一個重要主題;②正義感是公民的基本德行;③期盼正義、實現正義、維護正義,是我們的共同心聲。 (2)重要性:①正義是社會文明的尺度,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社會的期待和追求;②正義是法治追求的基本價值目標之一;③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重要價值;④正義是社會和諧的基本條件。 (3)意義:①有利于恰當地調整和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充分發揮人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②有利于營造和諧、穩定、安寧的社會環境,為社會發展注入不竭的動力。 3.如何理解“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重要價值”?(正義與社會制度的關系。)(P113) (1)正義和制度的關系:①正義作為人類社會的理想追求,往往被當作評價社會制度的價值標準;②制度的生命在于正義,制度的效用在于保障正義。 (2)正義的制度的作用:有了正義的制度,即使是社會弱勢群體,也能獲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得到社會的關愛。 (3)正義對法律的要求:作為社會制度中具有國家強制力的法律,更應體現正義的原則,成為維護正義的有力保障。 4.正義的要求。(P112) (1)依法保障人們的正當權利,使受害者得到救濟、違法者受到懲罰。 (2)分辨是非,懲惡揚善,維護社會公共利益。 (3)對弱者給予必要的扶助,以保證其有尊嚴地生存。 ★5.如何守護正義?(P113、117~118) (1)個人守護正義。守護正義需要勇氣和智慧,面對非正義行為:①要敢于斗爭,相信正義必定戰勝邪惡;②要講究策略,尋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見義“智”為。 (2)司法維護正義。①司法機關必須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嚴格遵循訴訟程序,平等對待當事人,確保司法過程和結果合法、公正;②國家積極推進以司法公正為核心的司法改革;③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司法權,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如何推進司法公正?)(2021.9①) (3)制度保障正義。制定正義的制度,使社會弱勢群體能獲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得到社會的關愛。 6.法治與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的關系。(P97) (1)法治是實現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的保證。 (2)追求自由平等,維護公平正義,是法治的價值追求,體現了法治的基本精神。 ★7.    國家為促進社會公平正義采取了哪些措施?(P113)(2023.2④;2021.9) (1)法治方面:制定、修改一系列法律法規、法律援助制度等司法救濟制度,幫助社會弱勢群體。 (2)收入方面:實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個稅起征點。 (3)醫療方面:跨省異地就醫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基本醫保總體實現全覆蓋;大力發展農村新型合作醫療事業等。 (4)養老方面:全國大部分省份建立了80周歲以上高齡老人津貼制度;關愛老年群體實施“互聯網+養老”行動,推動智慧養老,降低老年人意外風險;建立健全定期巡防獨居、空巢、留守老年人工作機制等。 (5)文化教育方面:全國所有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美術館實現免費開放;改革考試招生制度;異地高考政策的出臺;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統一城鄉義務教育學生“兩免一補”政策;取消義務教育超大班額等。 ★8.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必要性和做法。(P119)[2022.16(1);2019.7②] (1)必要性:①公平正義是人類追求的永恒目標,是法治社會的核心價值;②實現公平正義,是國家、社會和全體公民的共同責任。 (2)做法:從點滴事情做起,攜手共進,共建共享公平正義的美好社會。 高頻用語填空 觀點明晰 1.人生而是自由的,自由就是隨心所欲。 ×理由:自由不是為所欲為,它是有限制的、相對的。自由都是法律之內的自由。 2.法治限制了自由。 ×理由:法治與自由相互聯系,不可分割,法治既規范自由又保障自由。 3.平等就是人們獲得相同的機會和相同的權利。 ×理由:平等是公民一律平等地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地各項權利。 4.每個公民都應平等地承擔法律規定地義務,也可以享有不受法律約束的特權。 ×理由:特權是平等的大敵,每個公民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約束的特權。 5.教育公平為每個人提供同樣的受教育的機會。 ×理由:教育公平為每個人提供同等的受教育的機會。 6.公平是絕對的,是不可能實現的。 ×理由:公平是相對的,是可以實現的。 7.公平是評價社會制度的價值標準。 ×理由: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重要價值標準。 三:真題演練 師:那么梳理完本單元的知識,讓我們來看看近些年中考,都對本單元做了哪些考察。 11.(2021·長沙9)建立一個公平正義的社會,是人類永恒的追求和共同的理想。下列能反映追求公平正義的有( ) ①在司法活動中,糾正冤假錯案 ②在國際交往中,主張各國一律平等 ③在國際貿易中,奉行霸權主義 ④在經濟發展中,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022·江蘇)我國加大農村義務教育薄弱環節建設力度,提高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補助標準。上調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將低保邊緣家庭重病重殘人員納入低保范圍……。這些舉措體現了我國( ) A .維持社會秩序,保障公共安全 B.維護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和諧 C.創造社會財富,消除社會貧困 D.確保司法公正,實現人人平等 3.心茍至公,人將大同。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人人有責。我們青少年應該( ) A. 維護司法公平公正 B. 制裁違法犯罪分子 C. 為人處世公平正義 D. 奮不顧身見義勇為 4.(2023·威海)觀察漫畫,它帶給我們的警示是( ) ①網絡不是法外之地,同樣需要遵守法律的規定 ②法律的目的就是限制自由,促進社會有序運行 ③在網絡世界,我們既要維護自己的權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權益 ④言論自由不是隨心所欲,它受道德和法律等社會規則的約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023·懷化改編)建立一個公平正義的社會,是人類永恒的追求和共同的理想。下列能反映追求公平正義的有( ) ①在司法活動中,糾正冤假錯案 ②在國際交往中,主張各國一律平等 ③在國際貿易中,奉行霸權主義 ④在經濟發展中,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人人平等,天下為公,某校(1)班同學舉辦一期以踐行平等為主題的板報,請幫助他們完成板報活動方案: 活動目的: 活動要求: 活動步驟:1.通過報刊、網絡、音像制品等多種渠道搜集有關踐行平等的案例和漫畫作品,鼓勵原創。 2.在教師指導下,篩選經典案例和漫畫作品。 3.以典型案例和漫畫作品為素材,結合教材內容,設計若干小欄目,完成板報。 效果評價:你打算在家庭和學校生活中如何踐行平等? 參考答案: 活動目的:增強法治觀念,增進對踐行平等等重要意義的認識。 活動要求:主題鮮明,內容健康,形式新穎,知識準確,材料運用恰當。 在家里:尊重父母和長輩,主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為家庭分憂。 在學校: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同學,遵守學校和班級地規章制度,增強平等意識,敢于抵制生活中不平等的行為。 7.近年來,論壇的開放,微信、微博的運用,互聯網技術的革新使世界進入到“人人都有麥克風”的時代,人人都可以在網上激揚文字、指點江山。小湘認為,有了“麥克風”就可以“亂放風”。 請你運用法治與自由的相關知識,對小湘的這一觀點進行評析。(8分) 【答案】小湘的觀點是錯誤的。 理由:①自由不是為所欲為,它是有限制的、相對的。自由都是法律之內的自由; ②法治與自由相互聯系,不可分割,小湘的觀點割裂了法治與自由之間的關系,“亂放風”擾亂了網絡秩序,影響了社會穩定; ③公民有行使言論自由的權利,但要在法律范圍內行使,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網絡生活的基本準則,不能有了“麥克風”就可以“亂放風”。 四、鞏固提升 回顧教本: 閱讀七上教材第一單元 夯實基礎: 背記《講義本》P92高頻用語 拓展思維: 完成《練測本》P34-36 T1、2、3、8、9
板書設計: 同思維導圖
教學后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札达县| 五大连池市| 疏附县| 新泰市| 南溪县| 和林格尔县| 榆林市| 塔城市| 石屏县| 晋中市| 甘泉县| 沾化县| 土默特左旗| 沙田区| 诏安县| 大关县| 庆城县| 平泉县| 全椒县| 平潭县| 茶陵县| 梓潼县| 曲靖市| 玛多县| 视频| 永登县| 荃湾区| 会同县| 仙居县| 家居| 平塘县| 盱眙县| 中西区| 沁阳市| 扎赉特旗| 昭平县| 新龙县| 盐津县| 太白县| 东乡族自治县| 会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