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四 居民與聚落——2024屆中考地理一輪復習進階講義【人教版】【中考考情分析】【基礎知識復習】考點一人種與人口知識點一 世界人口的增長1.人口數量(1)2022年11月15日,世界人口總數已達80億,世界人口位居前三位的國家:印度、中國、美國(2)各大洲中,人口最多的是亞洲,其次是非洲和歐洲,大洋洲人口最少,無常住人口的大洲是南極洲2.世界人口增長特點(1)從總體上看,世界人口的數量自有記錄以來,總趨勢是不斷增長的。(2)世界人口增長速度有所下降(3)現在全球人口基數龐大,從增長數量看,每年新增的人口數達8000萬。3.人口增長速度世界人口的增長速度,通常用人口自然增長率來表示。人口自然增長率是由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決定的,通常用百分比表示。4.世界人口的增長差異(1)存在差異的原因:人口自然增長率與經濟發展水平關系密切。一般來說,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國家或地區,人口自然增長率通常較低,個別國家甚至出現零增長或負增長;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的國家或地區,人口自然增長率往往較高。(2)存在差異的表現:歐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長率最低的大洲;非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大洲。發展中國家人口增長快,如巴西、印度;發達國家人口增長慢,甚至出現負增長,如德國。(3)人口遷移對人口增長的移動:北美洲人口自然增長率偏低,但因每年有大量移民的遷入,人口增長率并不低。知識點二 世界人口的分布世界人口分布不平衡,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人口稀疏。人口疏密程度用人口密度來表示。1.人口密度(1)概念:人口密度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內居住的人口數。反映一個地區的人口疏密程度,用“人\千米2”表示(2)計算公式:人口密度=人口總數(人)\面積總數(千米2)2.世界人口分布特點及成因知識點三 人口問題1.產生原因一個地區保持合理的人口數量和人口增長速度,可以促進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所以,一個地區人口數量過多或過少,人口增長過快或過慢,都會帶來人口問題。2.主要的人口問題、影響及解決措施知識點4 不同的人種1.人種的劃分:根據體質方面的特征(皮膚的顏色、頭發的形狀、面部的特征等),人類可以劃分為白種人、黃種人、黑種人三個主要人種。不同人種雖然有體質上的差異,但沒有優劣之分。2.三大人種的體質特征3.不同人種4.環境對人種形成的影響:在人種的形成和進化過程中,環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同人種的體質特征都是適應當地環境的結果。考點二 世界的語言和宗教知識點1世界的語言1.世界主要的語言(1)聯合國工作語言: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2)漢語: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3)英語:世界上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知識點2 世界三大宗教1.宗教的產生在古代,人們對許多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無法解釋時,就說是“神的意志”,并創造了許多宗教,一直流傳到現在。基督教、伊斯蘭教和佛教是世界的三大宗教。2.三大宗教考點三 人類的聚集地——聚落知識點一聚落與環境1.聚落的概念:人類聚居和生活的場所,分為城市聚落和鄉村聚落。一般先有鄉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城市一般由鄉村演變而來。2.聚落的分類(1)鄉村聚落:一般規模較小,居民主要從事耕作、放牧、捕魚等生產活動,據此可以將鄉村聚落分為農村、牧村、漁村等不同類型。(2)城市聚落:人口達到一定規模,居民主要從事非農業活動。規模一般大于鄉村和集鎮,人口密集,匯集了大量的社會經濟活動,并且對周圍地區發展有顯著的促進作用。3.聚落的形成與分布(1)聚落形成與發展的條件在地形、氣候、資源等自然條件優越的地方比較容易形成聚落。聚落形成和發展的有利條件是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自然資源豐富等。(2)聚落的分布4.聚落的形態5.聚落與自然環境的關系知識點二 聚落與世界文化遺產1.傳統聚落存在的意義傳統聚落與當地自然環境融為一體,從不同角度記錄了當時的歷史、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是我們了解當時人們生活情況的一部活的“百科全書”。2.保護傳統聚落的必要性由于自然和社會的原因,一些特色鮮明的鄉村聚落正在減少,在鄉村和城市的建設發展中,如何保護好聚落中有價值的紀念地,建筑群和遺址,處理好聚落發展與保護的關系,是全人類共同面臨的問題。3.傳統聚落與世界文化遺產(1)為了更好地保護和挽救世界文化遺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1972年通過了《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2)傳統聚落是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法國巴黎塞納河沿岸,意大利威尼斯城,我國山西的平遙古城、云南的麗江古城,安徽省的皖南古村落、澳門歷史城區等已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重點難點復習】人口遷移對人口增長的影響人口增長除了受人口自然增長率的影響,還受到人口遷移的影響。人口遷出,會造成人口數量增長變慢,甚至負增長。人口遷入區,人口數量增加。美國、加拿大等國,人口增長受遷入人口的影響很大。1.膚色并非區分人種的唯一標準區分人種不只看膚色,因為人種的劃分植被很多,其中膚色最為重要,但不是唯一指標。例如,印度人,阿拉伯人都不是白皮膚而是棕色皮膚,但他們都是白種人。2.人種分布的特點印度人大部分屬于白色人種美洲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紐特人屬于黃色人種撒哈拉以南非洲是黑種人的故鄉,但北非以白色人種為主混血人種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南美洲被稱為“世界人種大熔爐”,巴西則被稱為“大量混血種人的社會”。聚落的保護措施控制工業污染;禁止在特色鮮明的傳統聚落周圍修建高大的現代化建筑物;減輕旅游活動對文化遺產的破壞等,如控制景區旅游人數、禁止在文化遺產上亂涂亂畫、攀爬等。自然環境(氣候)對傳統民居形態的影響(1)降水①降水量和降雪量大的地區,屋頂坡度普遍很大,以加快排水和減少屋頂積雪。如我國南方地區的民居和日本的合掌屋。②降水少的地區,屋頂較平緩,多為平頂屋。如西亞、北非的平頂碉樓,(2)氣溫和光照①氣溫較低的地區,如我國北方地區,為了滿足保溫防寒的需要,建筑物墻壁較厚,多向院內開窗,其中南窗較大,以便接受更多的陽光。②氣溫較高且較潮濕的地區,如我國南方地區,一般墻壁較薄,門窗較大,利于通風散熱。(3)風也是影響建筑物風格的主要因素之一。防風是房屋的一大功能,尤其是臺風肆虐的地區。【典型例題復習】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吉祥物拉伊卜,代表著技藝高超的球員。其設計靈感來自卡塔爾的傳統服飾,它將帶領所有人享受足球的快樂。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卡塔爾是亞洲西部的一個國家,從人種來看,卡塔爾人是( )A.白種人 B.黃種人 C.黑種人 D.混血種人2.卡塔爾是一個典型的阿拉伯國家,這個國家的官方語言為( )A.英語 B.阿拉伯語C.法語 D.西班牙語第19屆亞運會將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浙江省杭州市舉行。圖為長江三角洲地區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3.下列有關圖示區域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B是杭州市②甲鐵路線是京廣線③有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④河網密布,湖泊星羅,是著名的“魚米之鄉”⑤有傳統的戲曲文化、茶文化、絲綢文化和飲食鐵路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4.參賽選手在長江三角洲地區能欣賞到圖中的景觀是( )A. B. C. D.2021年5月11日,我國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正式發布。下圖為我國近兩次人口普查年齡構成對比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5.我國人口年齡構成的變化特點是( )A.青壯年人口比重上升 B.老年人口比重上升C.青壯年人口比重不變 D.少兒人口比重下降6.“銀發經濟”是以服務老年人為主的新興產業。“銀發經濟”的崛起將帶動的行業有( )A.汽車銷售服裝制造 B.戶外運動網絡直播C.醫療保健養老服務 D.休閑娛樂倉儲物流7.針對目前人口低速增長的狀況,我國目前開始實施三孩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政策實施后將( )①延緩人口老齡化的進程②有利于提高生育率③保持合理的勞動力數量④改變我國人口負增長現狀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A解析:根據所需知識可知,卡塔爾人屬于西亞的阿拉伯人,而阿拉伯人屬于白種人。A正確,排除BCD。故選A。2.答案:B解析:根據所需知識可知,阿拉伯國家的官方語言較為統一為阿拉伯語,通用英語,B正確,排除ACD選項。故選B。3.答案:D解析:該區域是長江三角洲地區,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蘇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地區,位于長江下游地區,瀕臨黃海和東海,處于江海交匯之地,沿江沿海港口眾多。B是南京市,C是杭州市,①錯誤;甲是京滬線,②錯誤;有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長江三角洲工業基地,③正確;地形以平原為主,地勢低平,河網密布,湖泊星羅,水運發達,是我國著名的“魚米之鄉”,④正確;有江蘇省的蘇州古典園林、浙江杭州的西湖等旅游景點;有江蘇的周莊(中國第一水鄉)、同里、浙江的烏鎮、西塘等水鄉風貌;有傳統的戲曲文化、茶文化、絲綢文化和飲食文化等人文旅游資源,⑤正確。故選D。4.答案:B解析:B圖水鄉人家是南方地區的景觀,在長江三角洲地區能欣賞到,B正確;A圖蒙古包是西北地區內蒙古草原上居民的傳統民居;C圖土屋是中東地區等干旱地區的民居;D圖窯洞是黃土高原地區的傳統民居,位于北方地區。故選B。5.答案:B解析:對比第七次人口普查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情況可知,15~59歲的青壯年人口比重下降,AC錯誤;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上升,B正確;0~14歲的少兒人口比重上升,D錯誤。故選B。6.答案:C解析:“銀發經濟”的崛起將帶動的行業有醫療保健養老服務,C正確;汽車銷售服裝制造、戶外運動網絡直播和休閑娛樂倉儲物流與“銀發經濟”的崛起關系小,排除ABD。故選C。7.答案:A解析:“三孩”政策實施后將:增加新生兒童數量,有利于提高生育率、延緩人口老齡化的進程、增加后備勞動力,保持合理的勞動力數量,A①②③正確;三胎開放時間是2021年5月31日開始實施,我國人口在2022年才首次負增長,故三孩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并不能改變我國人口負增長現狀,④錯誤,排除BCD,故選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