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物理 年級 八年級 學期 春季課題 物體的質量教學目標1. 通過分析一些實例了解質量的含義,知道質量的單位及其換算,并會估測日 常生活中常見物體的質量; 2.通過閱讀托盤天平的使用說明書和實際操作,學會正確使用托盤天平測量物 體的質量; 3.通過探究活動,了解質量實務題的一種屬性,不隨物體的形狀、狀態、位置 的變化而改變;教學內容教學重點: 1.托盤天平的使用。 2.理解質量是物體的屬性。 教學難點: 1.托盤天平的使用。 2.會估測常見物體的質量。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 超市買味精,同樣品牌、規格,購買哪一包味精更劃算? 二、新課學習 任務一:認識質量 將常見的鐵釘、木桌、筷子、鐵鍋、木椅、螺母等物體分類,并說出分類的依據,了解物體都是有物質組成的。 比較不同物體所含的物質有多有少,引入質量的概念和單位。 介紹生活中的有關質量信息,了解質量除千克外的其他單位,并學習單位之間的換算關系。 感受1kg、1g的質量大小,并結合生活經驗估測常見物體的質量。 任務二:測量質量 利用木桿比較一個橡皮泥和雞蛋的質量大小,初步認識托盤天平的基本原理。 觀察實物、屏幕或課本插圖,認識一下托盤天平的結構。 閱讀天平的使用說明,帶著任務和問題,嘗試測出橡皮泥的質量。 學生操作演示,并解決老師提出的問題: 1.若指針偏左,應向哪個方向調節平衡螺母? 2.如果指針總是擺來擺去,是否一定要等它停下來,才能判斷天平有沒有平衡? 3.稱量時,向右盤加減砝碼應按怎樣的順序呢? 4.若添加最小砝碼后,橫梁向右傾斜,將最小砝碼取出,橫梁又向左傾斜,想一想,此時能否移動平衡螺母?我們該怎么做? 總結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并判斷使用托盤天平過程中的錯誤。 了解生活中其他測量質量的工具。 任務三:探究質量 提出問題:物體的形狀、狀態對物體的質量有沒有影響? 進行猜想: 實驗驗證:將橡皮泥捏成其他形狀再次用天平測量質量為42.4g。 將冰塊放在容器中,用電子秤測量容器和冰塊以及一杯熱水的總質量,為250g;將冰塊倒入熱水中,使其熔化,觀察電子秤的示數仍然為250g。 記錄實驗數據,分析數據得出結論。 理論探究:為什么物體的形狀、狀態發生變化時,質量為什么沒有改變? 提出問題:如果橡皮泥位置改變了,質量會變嗎? 理論探究:物體位置改變,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不會改變,即使橡皮泥被航天員帶到太空中,它的質量也不會變化,所以物體的質量不隨位置的變化而改變。 實驗結論:物體的質量不隨物體的形狀、狀態和位置的變化而變化,所以質量是物體的一種屬性。 解決開始上課時的問題,凈含量指的是包裝袋中味精的質量。從經濟實惠的角度,我們應該建議小明購買1kg的味精更劃算。 三、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這一節課的學習同學們有哪些收獲? 了解了什么是質量、質量的單位以及質量是物體的一種屬性等知識,還學會了如何估測物體質量、如何使用托盤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等技能。 四、布置作業 1. 完成課本“WWW”上面在作業; 2. 思考怎樣測量一張紙的質量; 3. 嘗試利用身邊的材料制作一架簡易天平,想一想用什么做橫梁、秤盤和砝碼?怎樣將它們組裝起來?比比誰制作的天平測量結果更準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