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海陸的變遷》說課稿今天我說課的內容選自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二章第二節《海陸的變遷》。我將重點從教學目標和教學流程兩個方面為大家進行說明:一、說理念:隨著新課程的實施,以發展為目標,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處理好傳授知識與發展能力的關系,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使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地理學科的教學宗旨是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這一教學觀,側重于培養學生“學會學習”增強學生的“人文底蘊” 。二、說目標:(一)教材地位與作用《海陸的變遷》是七年級地理上冊第二章第二節的內容,是在學生從靜態角度認識海陸分布的基礎上,使學生又從動態方面了解地球表面的海陸格局也是不斷變化的,通過學習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科學精神,初步形成世界海陸不斷變化的科學觀念。因此,本課的內容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二)根據課標要求和教材內容,將本節課教學目標確立如下:1、通過拼圖活動了解六大板塊的名稱和位置分布,通過實踐模擬板塊運動,結合實際動手實踐描述產生的地理現象。2、結合實例在地圖上找出火山和地震主要分布的地區,畫出兩大火山地震帶的大致位置并說出名稱。探究火山、地震帶的分布與板塊運動的關系,解釋典型的地理現象。3、通過演示,讓學生掌握應對地震災害的求生技能,樹立敬畏自然珍愛生命的價值觀。三、本課的教法:本節課的教學運用啟發探究式教學、教學教具輔助教學、小組合作討論等方法來落實重點。通過學生自己觀察、探究討論、教師自己制作的教具演示使學生有所感悟突破難點,促進學生能力的提高。四、學法:本節課在學生學習方法上做以下指導:1.讀圖觀察法:指導學生讀圖、分析、歸納,培養學生觀察、想象、綜合分析的能力。2.合作學習的方法:結合我校的“四步導學”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教學過程:本課教學過程分為以下幾個部分:1.興趣導入:本節課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魏格納的大陸漂移說,但是當時作為一個假說,反對者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大陸為什么會漂移?由于條件的限制,當時魏格納和所有人都解答不了這個問題,一直到20世紀60年代,隨著地球科學研究的發展,大陸漂移之謎終于被揭開了—板塊運動引起的大陸漂移,一個新的學說“板塊運動”應運而生,今天我們就來了解“板塊運動學說”。2.合作探究一:填圖—識板塊本環節我們設計主要設計三個探究性問題。(1)知板塊:六大板塊的構成?(2)析板塊:觀察六大板塊哪塊板塊基本上是海洋?(3)填板塊:小組合作完成六大板塊構造拼圖分組討論,回答問題 ,教師總結,解決展示海陸變遷的原因。設計意圖:在教學中設置問題,讓學生產生疑問,培養學生善于動腦思考,主動學習的習慣,通過討論培養了學生合作交流能力。3.合作研究二:板塊—探運動進行模擬實驗,探究板塊運動,推測板塊運動對地表的影響。(1)提出猜想:用板塊模塊模擬演示板塊運動,演示板塊運動方式,推測可能對地表產生怎么樣的影響?提示:利用模塊演示板塊運動的不同方式,利用板塊運動學生解釋世界海陸形成與變遷。(2)填寫記錄表:4.合作探究三:實驗—證規律進行模擬實驗操作:探究世界火山、地震的分布規律。(1)模擬實驗:在水槽表面放置板塊模塊,組內兩個學生將吸管輕輕放入板塊下方的水中,輕輕吹氣(吸管吹氣泡相當于地底產生的能量)。(2)觀察記錄:5.質疑反思:本節課主要講解海陸變遷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海平面升降、地殼變動、人類活動。了解了大陸漂移學說的觀點及過程。大陸原本是連在一起的,后來逐漸分離,形成現在的海陸分布的格局。了解板塊構造學說及利用板塊構造學說解釋火山地震。(1)大陸漂移學說和板塊構造學說有什么聯系?(2)當地震發生時我們該怎么做?設計意圖:質疑反思,是對本節課內容存在哪些不理解或者有新的看法,對有共性的問題提出來后,供大家討論解決。6.作業設計:(1)基礎作業:繪制本節課內容的思維導圖。(2)發展作業:2023年1月2日,印尼火山噴發,2000多人被緊急疏散,請根據課本內容,分析印尼多火山地震的原因。(3)實踐作業:去爺臺山研學旅行,撰寫《爺臺山的前世今生》小論文六、教學效果:學生能夠初步掌握地理實驗等地理實踐活動的基本方法,能夠在校內真實的環境下,運用所學的知識和地理工具,通過地理實踐活動,觀察和感悟地理環境,嘗試解決地理實際問題,增強信息運動、實踐操作等行動力;能夠養成在實驗活動中樂于合作、勇于克服困難等品質,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理解知識的產生和發展的過程。由于本課知識理論性較強,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大部分學生能較好地掌握本課的重點內容,同時,對于本課的難點,有一小部分學生可能了解不透徹,只是機械的記住了最終的結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