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16《最苦與最樂》學習任務單【學習目標】1.明確作者觀點,理清文章脈絡。把握作者展開論點的論證過程,學習本文嚴密的論證方式。2.學習作者凝重輕靈、簡潔流暢的語言風格。3.樹立對家庭、社會、國家、自己的責任感。【課前預習】1.給加點字注音。恩惠( )契約( ) 卸卻( ) 如釋重負( )監督( ) 攬 ( ) 賠禮( ) 悲天憫人( )(答案見配套課件)2.詞語釋義契約:達觀:海闊天空:心安理得:任重道遠:死而后已:仁人志士:3.背景鏈接。梁啟超認為責任是公德的一部分,人人盡自己的責任,才能造就一個具有資產階級新秩序的文明社會。1918 年10 月,梁啟超開始在報紙上發表一系列專欄講辭,《時事新報》和《大公報》都有刊載,其中《最苦與最樂》刊載于《時事新報》1919 年1月8 日的“星期講壇”上,意在使民眾明白人生的樂莫不在于責任的完成,而人生之苦莫不在于責任的肩負,歸根結底,人只有完成自己的責任,才能最終得到生活的趣味。4.知識鏈接。議論文:是對某個問題或某件事進行分析、評論,表明自己的觀點、立場、態度、看法和主張的一種文體。簡言之,議論文就是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通過擺事實、講道理,直接表達作者的觀點和主張的常用文體。議論文分為立論文和駁論文。議論文的三要素:論點、論據和論證。論點是作者對所論述問題的見解和主張。論據是議論文中用來證明論點、支撐論點的材料。論證是用論據證明論點的過程。【課中探究】任務一:析題,確定閱讀重點標題是文章的眼睛,透過這雙眼睛,我們能猜測文章的內容或者重點。你覺得這篇文章重點寫什么?任務二:略讀,梳理文章思路1.略讀課文,梳理文章脈絡。2.明確文章觀點。思考:在梁啟超先生看來,人生最苦與最樂的事情是什么?3.勾畫觀點支撐句。再次略讀課文,勾畫出帶有“最苦”“最樂”的句子。溫馨提示:可以是不寫“最”而體現“最”的句子。比如,“莫苦于”就是“最苦”,“第一件樂事”就是“最樂”。找一找文中這一類句子。4.把握論證過程。(1) 讀第1-2段,找出作者直接表達這一觀點的句子,然后再結合上下文,分析作者是由什么問題引出這一觀點的。(2)作者在第3段中寫了幾種責任?作者是怎樣層層深入闡述的?為什么這樣層層論述?5.梳理全文的論述思路任務三:細讀,品味文章語言1.品味精彩語段,體會本文“語言平易、親切,如拉家常”的特點。2.本文的語言凝重,卻輕捷自如。語言的靈活表現在多種句式、多種表達方式的運用上,請具體分析。【課后延學】責任并不是抽象的,它體現在點滴的生活細節中。圍繞“責任”寫一段話,闡述自己的看法。附:相關素材01.男性的第一魅力是責任感。——余秋雨02.責任就是對別人和自己負責。——李增陽03.高尚、偉大的代價就是責任。——丘吉爾04.實力永遠意味著責任和危險。——羅斯福05.做好每一件該做的事就是責任。——王愛珍06.每個人都應該擔負起應盡的責任。——徐磊剛07.責任是與生俱來的,不可推卸的。——張麗麗08.我們不能將我們的責任交給下一代人!——戴旭09.自由的第一個意義就是擔負自己的責任。——阿來10.一人做事一人當,男子漢應該有的就是責。——朱成偉11.社會猶如一條船,每個人都要有掌舵的準備。——易卜生12.男子漢的責任就是竭盡全力去做能夠做到的事。——愛默生13.人生須知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盡責任的樂趣。——梁啟超14.我將吃苦不要緊!為了責任而受苦是美好的命運。——羅曼·羅蘭15.我們不是為自己而生,我們的國家賦予我們應盡的責任。——西塞羅16.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17.責任心就是做任何事所需的一種平常而力求完美的心態。——龔靖赟18.如果一個人有了責任心,那么他會努力把每一件事做得完美。——周姿延19.責任和權利是雙生兒,想要享受權利,那么就勇于承擔責任吧。——洪敏麗19.一個人若是沒有熱情,他將一事無成,而熱情的基點正是責任心。——列夫·托爾斯泰20.盡管責任有時使人厭煩,但不履行責任,只能是懦夫,不折不扣的廢物。——劉易斯21.責任并不是你的負擔,而是一種你應具有的信念,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吧。——范華芳22.人能盡自己的責任,就可以感覺到好像吃梨喝蜜似的,把人生這杯苦酒的滋味給抵消了。——狄更斯23.每個人應該有這樣的信心:人所能負的責任,我必能負;人所不能負的責任,我亦能負。——林肯24.我們的地位向上升,我們的責任心就逐步加重。升得愈高,責任愈重。權力的擴大使責任加重。 ——雨果25.真正進步的人決不以“孤獨”、“進步”為己足,必須負起責任,使大家都進步,至少使周圍的人都進步。 ——鄒韜奮26.有一種力量是從你那個跳動的心中發出的,它會指引你去做你認為重要的事,并且一定會竭盡全力,這就是責任心。 ——朱明然27.每一個人都應該有這樣的信心:人所能負的責任,我必能負;人所不能負的責任,我亦能負。如此,你才能磨煉自己,求得更高的知識而進入更高的境界。 ——林肯28.若是老一輩的動物沒有教會小動物生存的本領,光怪小動是沒有道理的。同理,人類社會的父母也有推卸不掉的責任。 ——畢淑敏29.責任就是對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種愛——歌德,30.我們是國家的主人,應該處處為國家著想。——雷鋒奮進正當時,青年勇擔當各位同學,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奮進正當時,青年勇擔當”。當“青年”這個詞頻繁出現的時候,我不止一次地想:“青年到底意味著什么?有人說,青年是十八九歲的太陽,它火熱不羈、活力四射,也有人說青年是新時代的中流砥柱,有理想,有責任,勇擔使命。是的,青春是楊添豪的主動請纓,是花猛的帶病抗洪,是徐欣從父親手中接過的接力棒。我讀過詩人楊牧的《我是青年》, 作者有感于自己已經三十六歲,可還是頻繁地以青年的名義參加各種會議,他感慨到:“祖國啊!既然你把我們劃入了青年的梯隊,我們就有青年和中年一雙重的肩”。青年是責任與擔當的代名詞,青年是奮斗與堅守的詮釋者。習總書記說:“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時代的責任賦予青年,時代的光榮屬于青年。回望歷史,在民族危亡的關頭,一群青年挺身而出,用贏弱的肩膀擔起了民族救的重任;放眼當下,多少仁人志士為了“責任”二字,默默堅守,執著奮斗,用奉獻鑄就生命的輝煌!我是零零后中的普通一員,在新時代的浪潮中如此渺小,猶如天地一沙鷗、 人間一浮塵。我沒有轟轟烈烈的感人事跡,沒有錚錚似鐵的豪言壯語,沒有驚天動地的偉大壯舉,但我既然是發展浪潮的一滴水,就要折射出時代的光芒;既然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就應該有自己的責任與堅守。古人說:“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勇擔責任就是我們每一個青年求真務實的作風、 腳踏實地的行動,從身邊微不足道的小事抓起,從生活中平常瑣碎的點滴做起。“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干好當下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展現青春的風采,在普通的工作中體現時代青年的擔當!親愛的朋友們,青春無關年齡,擔當無關崗位。不要說皺紋已經爬上了你的面龐,不要說白霜已經染上你的雙鬢,不要說枯燥的工作讓你喪失了激情。心若年輕,就是青年。我要對藍天大聲說:我是青年!我是青年,我的血管永遠不會被泥沙堵塞;我是青年,我的瞳仁永遠不會染上霧霾;我是青年,我的心永遠為了偉大的祖國而跳動。憶往昔,前行者的身影依然激勵著我們;看今朝,后繼者的隊伍整裝待發。我相信,我們的青年隊伍里會涌現出更多有擔當、勇奉獻的踐行者、開拓者。“青春正當時,莫負好時光。”我們就是雄鷹——云中有志;我們就是駿馬——背上有鞍。在這個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偉大新時代,我們奮進正當時,不負青春、不負時代、不負芳華,做新時代勇擔當的熱血新青年!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