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單元 政治制度【單元課程準】1.了解中國古代政治體制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變化。2.通過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層級管理的變化,認識自秦起君主專制中央集權政治體制的演變線索。3.了解古代至近代西方政治體制各主要類型的產生和演變過程,以及共和制在中國建立的曲折過程,理解中國政治道路發展的獨特性。第1課 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與發展【時空坐標】【知識梳理】一、先秦時期的政治制度1.地位:夏、商、西周是中國古代奴隸制國家政治制度形成與發展時期。2.夏朝(王位世襲制)(1)約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國最早的奴隸制王朝國家夏。(2)禹死后,其子啟繼位,打破了原始民主制下的禪讓政治傳統,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拓展:王位世襲制(1)方式:父子相傳,兄終弟及。(2)特點:王位在一家一姓中傳承。(3)結果:政治權力由傳賢變成傳子,“家天下”的局面逐漸形成。(4)認識:王位世襲制的出現是私有制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階級對立的必然趨勢。順應了歷史發展潮流,推動了中國社會的進步。3.商朝(內外服制度)(1)內外服制度:商王直接控制內服王畿地區,王畿四周是外服。(2)有較系統的國家機構和分掌內外服各類事務的官吏。4.西周:分封制與宗法制相配合,政治權利分配與血緣關系相結合,是西周政體的基本特征。(1)貴族等級分封制1)分封對象:同姓貴族、異姓功臣或舊貴族。2)分封序列:周天子——諸侯——卿大夫——士。3)分封地區:除鎬京和東都洛邑附近的王畿地區之外的其他地方。4)諸侯義務:服從周天子的政令,承擔對周王室的義務。5)諸侯權利:享有受封土地上的統治權。(2)宗法制1)含義:用父系血緣的親疏來維持政治等級,鞏固國家統治的制度。2)目的:鞏固分封制形成的秩序,解決貴族之間在權利、財產和土地繼承上的矛盾。3)內容:大宗與小宗是相對而不是絕對的,既有家庭等級關系,又有政治隸屬關系。4)特點:①嫡長子繼承制為核心;②既是家族關系,又是政治隸屬關系,國與家結合;③大宗與小宗既具有相對性;④形成森嚴的社會等級。5.原始民主傳統(1)表現:①君主的權力不是絕對的,原始民主傳統對君主的權力有制約作用;②國家遇到重大問題時,國君要征求國人意見,國人也可通過輿論來影響朝政。(2)影響:原始民主傳統在春秋各國政治中仍然有一定影響。6.先秦時期政治制度的特征:①王權和神權緊密結合,帶有濃厚的原始迷信色彩;②以血緣關系為紐帶形成家國政治結構,政治權力分配與血緣關系相結合;③實行嚴格的等級制度,不同等級之間很難逾越;④最高統治者尚未實現權力的高度集中;⑤前后沿襲,具有相對的延續性和穩定性。7.中國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1)以血緣關系為紐帶,帶有濃厚的部族色彩;(2)等級森嚴,尚未實現權力的高度集中;(3)神權色彩濃厚。歸納:先秦政治制度及其特點朝代 年代(公元前) 政治制度及其特點夏 約2070—約1600 出現公共權力保留氏族社會的特點商 約1600—1046 內服與外服制度壟斷神權以強化王權西周 1046—771 分封制、宗法制和禮樂制互為表里、政治權力分配與血緣關系結合,原始民主傳統8.春秋戰國時期封建政治制度的開始產生(1)原因:①春秋時期,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宗法血緣關系的瓦解,貴族等級分封制開始解體;②戰國時期,為適應社會變化的需要,各國在政治上進行了重大改革。(2)表現:君主專制加強,郡縣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制度開始產生。二、秦朝的政治制度1.秦朝君主專制中央集權政治制度的確立(1)皇帝制度1)地位:秦朝政治制度的核心。2)內容:丞相和諸大臣聽命于皇帝,一切政治、軍事、法律事務的決定權都在皇帝手中。3)特點:①皇帝獨尊;②皇權至上;③皇位世襲。(2)三公九卿制:中央行政制度1)三公九卿及其職能①三公a.丞相:百官之長,分左、右,秉承皇帝旨意,統領眾官,丞相府是行政中樞所在;b.太尉:最高武官,掌軍事;c.御史大夫:副丞相,協理國政,掌管圖籍、文書,同時又是最高監察官。②九卿:三公之下分掌國家各類政務和皇室事務的卿。九卿下設若干部門,處理具體事務。2)特點①三公九卿都由皇帝任命,概不世襲;②主要官職分工明確,相互配合又彼此制約,軍政大權掌握在皇帝手中;③國家重大事務由公卿進行廷議,最后由皇帝裁斷,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君主專制下重大事情的決策失誤。拓展:官僚制度:按照專業職能和職位分工、分層管理原則建立起來的行之權力體系,它有別于中國古代早期的血緣政治,是歷史的進步(3)郡縣制:地方行政制度1)背景:總結春秋戰國以來的歷史教訓。2)表現:地方行政機構分為郡(郡守、郡丞、郡尉)、縣(令、長、尉)兩級;郡縣主要官吏都由中央直接任命。3)影響:實現了中央對地方直接有效的控制,打破了貴族世卿世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的重要標志,對后世產生深遠影響。拓展:分封制與郡縣制的異同項目 分封制 郡縣制不同點 劃分依據 以宗法制為原則,以血緣關系為基礎 在國家大一統的條件下實行的,按地域劃分地方長官權力 諸侯爵位世襲,擁有封地, 分別統治部分土地和人民。 郡縣長官由皇帝直接任免,只有俸祿沒有封地與中央的關系 諸侯在地方上有很強的獨立性 郡縣是地方的行政機構,必須絕對服從中央歷史 作用 雖有利于鞏固統治,但中央不能直接控制地方,容易發展為割據勢力 中央可以直接控制地方,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維護國家統一性質 貴族政治 官僚政治相同點 目的:為了鞏固統治;性質:都是中國古代社會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4)文書[footnoteRef:0]行政管理制度 [0: 秦朝統一后,為鞏固統治,要求各級官吏以皇帝的詔令和國家的法律文書為執政依據并進行宣傳。文書行政不僅普及了秦朝的法律,也傳播了漢文化,增強了文化認同和民族凝聚力,有利于鞏固國家的統一。]①各級官僚機構以文書行政;②建立了以郵傳為中心的文書傳遞系統,以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夠傳送到全國各地。三、兩漢至明清時期政治制度的演變(一)中央行政制度的演變1.兩漢:漢承秦制,中央行政制度仍為三公九卿制。(1)漢武帝:為加強集權,設立中朝(或稱“內朝”),中央行政中樞的權力逐漸由丞相轉移到皇帝親信手中,從而使外朝丞相的權力大大削弱。(2)西漢晚期:中朝尚書的權力逐漸增大。(3)東漢:劉秀將尚書臺確立為新的行政中樞,三公權力受到削弱。2.隋唐:三省六部制(1)三省六部及其職能1)三省:①中書省是受命于皇帝的決策機構;門下省是審議封駁朝廷政令的機構;尚書省是執行機構;②三省長官中書令、門下侍中、尚書令與尚書仆射并稱宰相,政事堂為其議政場所。2)六部: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分工處理各項具體政務。(2)作用:體系完整,職責分明,相互制約,可以有效履行封建國家的不同職能。(3)意義:三省六部制的確立,標志著中央行政制度發展到一個新階段。(4)影響:①相權一分為三,三省合作,三省相互牽制和監督,保證了君權的獨尊;②減少決策失誤,提高行政效率;③有利于防止權臣專權,減少政治腐敗,保證政治清明;④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創造,標志著中國古代政治體制的成熟,后世基本沿襲這種制度。3.宋朝:最高行政長官是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為宰相之職。但宋太祖唯恐宰相權力過大,設樞密院掌管軍政,三司掌握財政大權,分割宰相的權力。4.元朝:實行中書省總理全國政務的一省制中樞制度。5.明朝(1)廢除丞相制:明太祖廢除中書省和丞相,親理政務。丞相制度的廢除標志著封建君主專制發展到更高階段。(2)建立內閣制:內閣大學士協助皇帝處理更重政務,成為事實上中央行政的中樞。6.清朝雍正設立軍機處,軍機大臣直接秉承皇帝,逐漸成為掌管處理全國軍政事務的中樞。(二)地方行政制度的演變1.兩漢(1)西漢:郡國并行制1)郡縣制:①郡設太守為一郡最高長官,其下設郡尉(軍事)、縣丞(行政);②郡下設縣,縣設令或長,其下有縣丞、縣尉及分曹屬吏。2)王國和侯國:景帝、武帝后,諸侯國的權力不斷被削弱,諸侯國不再對中央構成威脅。(2)東漢晚期,原來的監察區“州”變為一級行政機構,形成州、郡、縣三級制。州刺史不僅有行政權,還有領兵權,形成內輕外重、干弱枝強的局面。2.魏晉南北朝:州、郡、縣三級制。3.隋朝:廢郡,以州統縣,實行州、縣二級制。4.唐朝(1)唐繼隋制,把全國劃分為10道(后增至15道),作為中央派出的監察機構。(2)后來,道變成州、縣以上的一級行政實體。(3)唐中期后,一些戰略重地設節度使,后兼并役使州縣,擁兵自重,形成割據勢力。5.宋朝:州(府、軍、監)、縣二級,后改道為路(監察州縣各級官吏),形成了路、州(府)、縣三級制。6.元朝:在地方設置行中書省,掌管一省政務,后演變為地方常設的最高一級行政機構,行省制的確立是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發展史上的一次重大變化,形成了省、路、府、州、縣多級行政制度。7.明清①明朝:廢除行省,原行中書省的權力由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分割。后來,朝廷向各省派出巡撫、巡按,逐漸總攬一省之權。②清繼明制,巡撫變為一省長官,又設總督掌管一省或數省軍政大權。③明清時期,省之下設府(州),府下設縣(州),形成省、府、縣三級行政制度。歸納: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特點(1)以君權為中心,權力高度集中(君主專制主義);(2)人治高于法治(官僚政治濃厚);(3)對官吏的控制和監督逐漸強化;(4)君權與相權、中央與地方兩對矛盾貫穿始終;(5)儒家思想是君主專制統治的思想基礎。思考:古代地方行政層級演變呈現出怎樣的特點?縣以上層級處于不斷變動的原因是什么?(1)演變特點:由高降低、由虛入實、下穩上動。(2)原因:中央集權是推動地方行政層級變化的主要因素。歸納:地方行政制度的發展特點①力量不斷被削弱;②層級日益細化;③后代沿襲前代,并輔以一定的變革措施;④是一個不斷發展完善的過程。總結:中央及地方行政制度的演變歷程朝代 中央行政制度 地方行政制度 演變趨勢夏 世襲制商 內外制;較完善的官僚系統西周 分封制、宗法制、(禮樂制)、原始民主傳統秦 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制 郡縣制 (1)皇權與相權:皇權不斷加強,相權不斷遭到壓制乃至廢除。 (2)中央與地方: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和管理日益強化,中央戰勝了地方。西漢 中朝 郡國并行制→州、郡、縣三級制東漢 尚書臺魏晉南北朝 州、郡、縣三級制隋 三省六部制 州、縣二級制唐 州、縣二級制→道、州、縣三級制→ 藩鎮割據宋 二府三司制 州(府、軍、監)、縣二級制→ 路、州(府)、縣三級制元 中書省(一省制) 省、路、府、州、縣多級制明 廢宰相(洪武) 設內閣(永樂) 省、府、縣三級制清 軍機處(雍正)第2課 西方國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變【時空坐標】【知識梳理】一、古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1、古希臘的政治制度(1)城邦國家的形成①時間:公元前8——6世紀②特點:城邦的公民直接參與國家管理;制度中包含一定的民主因素;各城邦實際實行的制度千差萬別。(2)雅典:民主政治1)權力機關:國家權力掌握在公民大會、議事會、官員和陪審法庭手中,公民積極參與國家管理。機構 產生方式或資格 主要職責 性質或地位公民大會 全體成年男性公民組成 決定國家法律和政策 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議事會 議員從公民中抽簽產生 主要負責為公民大會準備決議草案,并參與國家日常管理 公民大會的附屬機構官員 由選舉產生, 大多一年一任 在任職時需要接受監督, 隨時可以被罷免和審判 各機構的成員陪審法庭 抽簽產生 審理大小案件(陪審員達6000人) 主要司法機關2)雅典民主政治的特點:直接民主;公民主權;輪番執政;法律至上;公民意識3)雅典民主的評價①積極:公民擁有充分的民主政治權利,大大提高了他們參與政治生活的積極性;②局限:民主只被少數人享有,奴隸、外邦人、婦女、兒童被排除在外,是奴隸制下少數男性公民的民主;容易形成多數人的暴政,是社會不公的暴力機器。(3)斯巴達:寡頭政治(少數人掌握政權的一種統治形式)權力機構 產生方式或資格 主要職責公民大會 全體男性成年公民 名義上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國王 世襲繼承 壟斷軍事統帥權長老會 僅30人,終身任職 實際最高權力機關監察官 從全體公民中選舉產生 主持公民大會、審判國王,但他們一年一任, 一般不能連任,因而不利于他們充分發揮作用注意點:斯巴達和雅典兩國政治制度的本質相同。2、古羅馬的政治制度(1)羅馬共和國:貴族寡頭制1)運作方式(注意:羅馬共和國的實際權力掌握在元老院手中)權力機關 產生方式 職責執政官 兩人,一年一任,由全體公民選舉產生 擔任軍事統帥,主持公民大會和元老院,并執行相關決議元老院 卸任高級官員組成,終身任職 負責向官員提出建議,協調他們的行動公民大會 全體成年男性公民 有權立法、宣戰、媾和和談判, 是羅馬最高權力機關2)局限①公民大會的召開和表決都受到高級官員和元老院的限制,難以有效發揮作用;②所有官職均無薪金,窮人實際上無法當選;③羅馬共和國帶有濃厚的貴族寡頭制特征。(2)羅馬帝國:帝制1)形成:公元前1世紀末,屋大維建立元首制,掌握羅馬國家大權,形成君主政治。2)特征①皇帝(元首):掌握國家大權,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法官;②軍隊:聽命于皇帝,是皇帝實行獨裁的重要工具。3.古希臘羅馬政治制度的共同特點:公民僅是少數;婦女、外僑和奴隸都沒有資格參與政治,還受到剝削和多種壓迫。思考點:與羅馬共和國比較,羅馬帝國政治制度最突出的特征是什么?①羅馬共和國是貴族的集體統治,元老院是最高權力機關,執政官是選舉產生,在重大決策上要經元老院討論定奪。②羅馬帝國是君主獨裁的專制政體,帝國元首是世襲的。二、中古西歐的封建制度(一)中古歐洲的封建制度及特征1.封君封臣制度(1)背景:西羅馬帝國滅亡,日耳曼人建立了王國。(2)實質:封建貴族等級制度。(3)特征:君臣之間互為權利和義務關系。(4)結果:查理大帝時期,達到鼎盛;后一分為三,形成法、德、意三國的雛形。2.王權和基督教會長期并立(1)關系:國王依靠教會支持獲得政權的合法性;教會依靠王權擴展基督教,維護教會權威。(2)沖突:在走向統一國家的過程中,王權與教會多次發生沖突。(二)中古歐洲的封建制度典型國家1.法國等級君主制的形成(1)背景:腓力四世與教皇對抗。(2)標志:三級會議的召開,標志著法國進入等級君主制階段。(3)三級會議的組成:由教士、貴族、城市市民代表組成。(4)三級會議召開的結果:三級會議支持國王,反對教皇,確立了國王有權征稅的原則。(5)影響:國王與貴族、教會、市民通過三級會議相互合作,有利于進一步強化王權。2.英國議會君主制的建立(1)《大憲章》的簽署1)背景:13世紀初,英王約翰內外政策失敗,遭到貴族、騎士和市民反對。2)時間:1215年,強迫國王簽署《大憲章》。3)《大憲章》①主要內容a.肯定了國王的合法地位與人身的神圣不可侵犯;b.保障封建主的特權;c.適當照顧騎士和市民的利益。②目的:限制王權,維護封建貴族利益。補充:思考點:《大憲章》對王權的限制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限制國王的軍事權、司法權和隨意征稅的權力。(2)議會的召開1)開始:1265年,英國召開國會,由大貴族、騎士、市民參加。2)權力加強:13世紀中后期,國王不斷召開議會,議會權力不斷加強。3)發展完善:14世紀中期,英國進入議會君主制時期。4)作用:①確立了“王在議會”的歷史傳統;②國王通過議會尋求政策支持,議會要求國王改善統治。補充:德意志神圣羅馬帝國:選帝侯制度(1)開端:962年,德意志國王被教皇加冕為羅馬人的皇帝。(2)形成:1125年后,國王由諸侯選舉成為制度。(3)發展:1356年,查理四世頒布“黃金詔書”,由七位“選帝侯”選舉皇帝。(4)瓦解:1806年,神圣羅馬帝國解散。三、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產生與發展1.概況(1)原因:①根本:(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受到舊政治制度的嚴重阻礙;②政治:資產階級要求獲得政治權利。③思想:歐洲文藝復興運動和啟蒙運動的影響。④主要:社會矛盾尖銳激化。資產階級與封建制度長期斗爭的結果;(2)過程和方式:改革、革命、立法。(3)代表:英國君主立憲制,美國和法國的共和制最為典型。2、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1)基礎:17世紀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奠定了君主立憲制的基礎。(2)確立:1689年《權利法案》的頒布,標志著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1)主要內容①法律由議會制定,國王無權廢除;②議會定期召開;③未經議會同意,國王不得征稅和招募常備兵。2)意義:使英國議會主權地位得到強化(國王逐漸處于“統而不治”的地位),確立了“議會至上”原則,英國君主立憲制逐漸確立。(3)形成18世紀,英國逐漸形成議會內閣制度,國王喪失行政權。國王的權力限于任命議會多數黨領袖出任首相,并批準首相提名的各部大臣,內閣實際掌握政府權力。(4)完善:19世紀中后期,英國先后進行三次議會改革,民主制度基本形成①1832年,第一次議會改革,工業資產階級;②1867年,第二次議會改革,城市小資產階級和城市工人;③1884年,第三次議會改革,農業工人。(5)拓展: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特點①以代議制為基礎,以責任內閣制為核心;②國王:虛君,統而不治,禮儀性的國家元首;③議會:國家的權力中心,掌握立法權;④內閣:內閣的首腦是首相,成員是各部大臣。首相由議會多數黨領袖擔任,掌握國家行政大權。內閣實際上對議會負責。如果議會通過對內閣(政府)的不信任案,內閣就要下臺;但首相也有權解散議會,重新進行選舉。3、美國(聯邦)共和制的確立(1)背景①1775年,在北美的13個英國殖民地發起獨立戰爭;②1776年,美利堅合眾國建立。(2)確立:1787年,美國制定了憲法,規定美國是聯邦共和國。(3)主要內容1)三權分立原則①總統是政府首腦,掌握行政權,兼任陸海軍總司令。②國會分為眾議院和參議院,擁有立法權和批準稅收的權力。③司法權屬于最高法院和國會規定設立的下級法院。2)聯邦原則:美國為聯邦制國家,聯邦政府擁有最高權力,各州擁有一定的自治權。3)人民主權原則:總統和議會議員都由選舉產生。(4)評價與作用1)評價①意義:近代世界第一部資產階級成文憲法;使美國成為一個聯邦制的總統制共和國;促進美國社會經濟的發展。②局限性:留下了種族歧視的烙印,沒有真正解決人權問題,如承認黑人奴隸制,婦女無選舉權。各州權力過大,為地方對抗中央提供可能,為內戰埋下伏筆。2)作用:防止了專制,保障了民主;維護了國家統一,促進了經濟發展。(5)完善:①1865年,南北戰爭后美國廢除奴隸制,黑人隨之獲得公民權;②1920年,隨著女權運動的發展,婦女獲得公民權。4、法國(議會)共和制的確立(1)法國大革命的歷程①1789年攻占巴士底監獄②1792年建立法蘭西第一共和國,但共和制度并不鞏固③1848年建立第二共和國④1870年建立第三共和國,1875年通過新憲法(2)1875年《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的主要內容①法國國會由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立法權由兩院行使;②總統任期七年,經參議院同意有權解散眾議院。(3)特點:實行分權制衡;權力中心在議會,立法權控制行政權;實行議會制共和制。(4)結果:經過數年動蕩,法國確立共和制。5.歸納:近代民主政治呈現的特點及其發展趨勢(1)特點:①繼承古代政治的優良傳統;②實行分權制衡原則;③代議制。以議會作為參政的一個窗口;④完善法律,強調法治;⑤民主范圍逐漸擴大,民主制度逐步完善。(2)發展趨勢:①從人治走向法治;②從少數人走向多數人。6.近代西方政治制度的評價(1)積極:適應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需要,部分實現了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的理想;(2)局限:英國婦女長期沒有選舉權,美國憲法一度承認了黑人奴隸的合法地位;(3)發展:經過19-20世紀的多次改革和革命,西方政治制度逐漸走向穩定和成熟。7.歸納:英、美、法三國政治制度英國 美國 法國政體形式 君主立憲制 總統共和制 議會共和制行政權 首相(議會產生) 總統(民選產生) 總統(議會產生)立法權 議會 國會 議會國家首腦 國王(世襲) 總統(任期) 總統(任期)權力中心 議會 總統 議會確立標志 1689年《權利法案》 1787年憲法 1875《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政府首腦與議會關系 首相對議會負責,不對國王負責 三權分立 總統對議會負責共同特征 都屬于資本主義國家政權組織形式;都實行資產階級議會制;一般都體現分權制衡原則;都實行資產階級政黨政治。第3課 中國近代至當代政治制度的演變【時空坐標】【知識梳理】一、民國時期的政治制度1.南京臨時政府成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制)(1)時間:1912年1月1日(2)臨時大總統:孫中山(3)國旗:五色旗(4)紀年:采用公歷,以中華民國紀年。(1912年為民國元年)(5)意義:標志著資產階級共和國制度在中國誕生。2.《中華民國臨時約法》(1912.3.1)(1)目的:防止袁世凱獨裁,維護資產階級民主制度。(2)原則:主權在民、平等自由。(3)內容:三權分立、責任內閣。(4)性質: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重要文件。(5)意義:有利于維護資產階級民主制度,具有反對君主專制制度的進步意義。(6)局限性:存在“因人設法”的局限;職權不明,未能真正限制袁世凱權力;導致政爭不斷、政局動蕩。3.北洋政府時期共和制度的波折——政黨政治(1)背景:辛亥革命后,專制政權土崩瓦解,各類政黨社團成立,各派政治力量迅速分化和重組。為謀求議會席位,展開激烈競爭,開始政黨政治的嘗試。(2)政黨政治歷程①1912年8月國民黨成立后,宋教仁等人想通過議會斗爭實現資產階級民主政治。②“宋案”:國民黨在國會選舉中獲勝,宋教仁將負責組織責任內閣,威脅到了袁世凱的獨裁統治。1913年春,宋教仁在上海火車站被刺殺。③二次革命:宋教仁被殺,國民黨發動“二次革命”武裝討袁。由于民族資產階級自身的局限性和國民黨內部力量渙散,二次革命失敗。④名存實亡:鎮壓“二次革命”后,袁世凱強迫國會議員選舉他為正式大總統,解散國民黨和國會(專制獨裁)。拓展:民國初期政黨政治的特點:①各類政黨、團體紛紛建立,政黨政治活躍;②各派政治力量尋求分化和重組,以謀求議會席位為目標;③各黨派展開激烈競爭,開始了政黨政治的嘗試;④政黨數量眾多,但未能實現政黨政治。4.袁世凱復辟帝制(1)背景:①大權獨攬的袁世凱,很快走上帝制之路;②古德諾以及籌安會積極為其復辟帝制營造輿論。(2)結果:1915年袁世凱接受“勸進”當了皇帝。不久,被迫取消帝制。袁世凱死后,北洋軍閥內部的派系紛爭,很快發展成為軍閥混戰、軍閥割據的局面。5.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訓政”和“憲政”(一黨專政、獨裁統治)(1)“訓政”時期(1928年中國國民黨成為中國新的統治者)1)背景:1927年4月,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北洋政府統治結束。2)開始:1928年,《訓政綱領》宣告軍政時期結束,訓政時期開始。3)《訓政綱領》內容①在訓政時期,由國民黨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國民大會領導國民行使政權,大會閉會期間,把政權托付給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②行政、立法、司法、考試、監察五項治權,托付給國民政府總攬執行;③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政治會議負責指導監督國民政府的重大國務。4)實質:違背了孫中山“主權在民”的初衷,是剝奪人民權利的一黨專政。拓展:孫中山的“革命程序”論(1)“軍政”時期(1924年國民黨一大到1928年底東北易幟),早期是指在國民黨的領導下,以革命的手段推翻清王朝的統治,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后來指通過武裝革命徹底打到軍閥,實現國家的統一和獨立。(2)“訓政”時期(1928年國民黨完成形式上統一到1948年國民政府改組為總統府),以“軍政”統一全國后,需要在國民黨的領導下,以“訓政”來開啟民智,培養民眾的民主意識。屆時要實行約法,由政府派出經過訓練、考試合格的人員,到各縣籌備地方自治,并對人民進行使用民權和承擔義務的訓練。(3)“憲政”時期(1948年國民政府改組為總統府以后),孫中山認為,凡一省之內全部的縣已實行自治,就可結束訓政,開始憲政階段。“憲政”是“還政于民”的憲政民主時期。(2)“憲政”時期(1948年國民政府改組為總統府之后)①實施:1948年,召開“國民大會”選舉蔣介石、李宗仁為總統、副總統,建立總統府,取代國民政府。②實質:國民黨以此為其獨裁統治披上“憲政”的外衣,但最終逃脫不了崩潰的命運。思考:中國憲政道路曲折的原因?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決定;②列強侵略,民族危機深重;③軍閥混戰,政局動蕩;④資本主義發展不充分,資產階級力量弱小;⑤傳統守舊思想根深蒂固。二、中國共產黨在根據地和解放區的制度探索1.土地革命時期創建人民革命政權的嘗試(1)背景:1927—1930年夏,全國建立起大小十幾塊農村革命根據地,各級蘇維埃政權陸續建立。(2)探索: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江蘇瑞金召開。大會制定了憲法大綱(規定蘇維埃政權屬于工人、農民、紅軍士兵及一切勞苦民眾),通過了土地法、勞動法等法令,宣布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正式成立并選舉毛澤東為臨時中央政府主席。(3)評價:建立起全國性的蘇維埃政權(形成與國民政府對峙局面),創建人民革命政權的嘗試。2.抗日戰爭時期抗日民主政權的建設(1)背景:抗日根據地的不斷擴大,適應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需要。(2)措施①設立邊區政府:為適應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需要,設立邊區政府,作為民國地方政府。設置各級參議會,推行抗日民主制度,邊區政府委員由邊區參議會選舉產生。②“三三制”原則:為鞏固抗日根據地,中國共產黨通過“三三制”原則,與黨外人士實行民主合作,在各級政權機關的工作人員組成上,共產黨員只占三分之一。(3)特點:適合普通群眾;層層普選;貫徹“三三制”原則。(4)意義:進一步鞏固和擴大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加強了抗日民主政權的建設。拓展:“三三制”原則下的抗日民主政權(1)目的:保障抗日根據地各種抗日力量的團結協作。(2)性質:政權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新民主主義政權。(3)參與力量:政權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凡是抗日力量(包括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和開明地主等)都享有民主權利。(4)斗爭任務:適應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需要。(5)影響:為新中國建立人民政權提供了寶貴的經驗。3.解放戰爭期間(1)背景:戰局發展變化和解放區日益擴大。(2)措施:①在解放區設置行政區的辦法,鞏固新興的人民政權。東北、華北、中南、西北等行政區先后建立起來;②行政區設軍政委員會或人民政府,各自管轄若干省級及以下行政單位。(3)意義:為新中國的政權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拓展:為什么抗日根據地與革命根據地采取了不同的政權模式?原因:抗日戰爭時期和國共十年對峙時期的社會主要矛盾不同,政府所面臨的革命任務不同。總結: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比較時期 制度建設 地區 意義土地革命 蘇維埃政權 農村革命根據地 創建人民革命政權的嘗試,開辟人民政權的重要實踐,積累了治國安民的寶貴經驗抗日戰爭 邊區政府、參議會,三三制原則 抗日根據地 鞏固和擴大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加強了抗日民主政權建設,為抗戰勝利奠定了政治基礎解放戰爭 行政區 解放區 加速了解放戰爭的勝利,鞏固了人民政權,為新中國的政權建設奠定了堅定基礎4.新中國成立前夕(1)措施:毛澤東發表《論人民民主專政》,指出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方案在中國破產,資產階級共和國應讓位給人民共和國,要“建立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2)意義:為建立人民共和國奠定了理論基礎。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治制度1.概述:1949年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共和國。政治制度有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2.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根本政治制度)(1)發展歷程1)初步確立:1949年《共同綱領》①主要內容:規定了國家的性質、政權組織形式和基本方針政策。②地位:是當時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綱領;起著臨時憲法作用。2)正式建立:1954年憲法①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地位:以人民代表大會為核心和主要內容的國家政權組織形式。②核心:保證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這一組織形式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力。③意義: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建立后,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建設取得了重要進展,促進了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和社會主義改造的順利進行。3)遭到破壞:1957年以后反右斗爭擴大化和“左”傾思想影響,“文革”十年4)恢復完善:1982年憲法①基本原則:人民民主原則和社會主義原則。②意義:它是中國社會主義革命時期第一部比較完善的憲法;成為中國在新時期治國安邦的總章程;發展了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2)特點:人民當家作主;民主集中制原則;一院制;黨領導下的人民民主制度。(3)優越性:中國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重要載體①保障人民當家作主,動員全體人民投身于社會主義建設;②保證國家機關協調高效運轉;③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拓展: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議會制對比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議會制經濟基礎 建立在社會主義公有制基礎之上,為維護社會主義經濟基礎服務 建立在資本主義私有制基礎之上,是維護資本主義私有財產的工具行使權力主體 是通過選舉產生的代表組成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人民代表代表人民利益,受人民監督,對人民負責,人民代表大會的權力主體是人民 協調資產階級內部利益關系的場所。議員由競選產生,競選則以金錢為后盾。議員不對選民負責,不受選民監督,選民無權撤換議員。議員都是維護資產階級利益的權力機關原則 實行民主集中制原則。 按照三權分立原則組織。相似點 都是國家政權的組織形式。從形式上看有某些相似之處,都是由定期選舉產生的代表或議員組成,都屬于一種間接民主(代議制民主)2.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基本政治制度)(1)實行原因①民主革命時期,民主黨派與中共并肩合作戰斗,為新中國的建立做過巨大貢獻;②利于黨和國家的集中統一和全國人民的團結;利于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充分調動各民主黨派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③利于黨和政府兼聽各種意見,做出科學的決策;利于發揚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克服官僚主義;④有利于形成對共產黨監督機制和黨風廉政建設。(2)內容①政黨關系: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是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的領導核心;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與中國共產黨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②政協性質: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和社會各方面代表人士組成的愛國統一戰線組織。③基本職能: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3)發展歷程1)確立: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的召開;1954年代行人大職能結束。2)初步發展:1956年“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八字方針(三大改造完成,民主黨派性質發生改變)3)發展完善:改革開放以后,十六字方針;1993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將長期存在和發展”被寫入憲法,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走上制度化軌道。3.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和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1)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時間 發展歷程1947年 內蒙古自治區設立1949年 《共同綱領》的規定1954年 1954年憲法正式確認1984年 《民族區域自治法》(2)基層群眾自治制度①198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②199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4.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1)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把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2)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突出強調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最大優勢。(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三個堅持”①堅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法律體系、基本經濟制度以及各方面體制機制等具體制度有機結合起來;②堅持把國家層面民主制度同基層民主制度有機結合起來;③堅持把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結合起來。(4)評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人民幸福安康、社會和諧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確保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鞏固、優越性充分展現。思考:改革開放三十多年,我國實現“民主增量”的主要表現有哪些?①逐步完善與發展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政治協商制度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②制定法制建設方針,健全法制,逐漸形成了比較完備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實行依法治國;加強基層民主建設;③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第4課 中國歷代變法和改革【時空坐標】【知識梳理】一、中國古代的重要變法和改革1.春秋戰國時期(1)背景:①鐵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廣,使社會生產力得到進一步發展,生產關系處于急劇變動之中;②兼并戰爭不斷,各諸侯國為了適應社會變動,實現富國強兵,紛紛推行變法。(2)目的:為了適應社會變動,實現富國強兵。(3)表現:①魏國的李悝變法;②楚國的吳起變法;③秦國的商鞅變法(4)代表:商鞅變法1)措施:①經濟上:廢除井田制,獎勵耕織;②政治上:廢除世卿世祿制,獎勵軍功,實行什伍連坐,建立縣制。2)影響①打擊了貴族特權;②促進了封建政治、經濟、軍事發展;③使秦成為政治軍事強國,為秦統一全國奠定基礎。拓展:從政治、經濟和軍事三個方面看商鞅變法與封建制確立的關系打擊舊貴族,加強中央集權;發展封建經濟,增強國力→社會轉型拓展:商鞅變法成功的原因:①改革符合新興地主階級的要求,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根本原因);②改革符合秦國的實際情況;③秦孝公的鼎力支持。(重要因素)2.兩晉南北朝(1)背景:①內遷游牧民族紛紛建立政權;②前秦統一北方但迅速瓦解;③北魏重新統一北方;④戰亂給各族人民帶來災難,在長期沖突與交往中,民族融合成為歷史發展的潮流。(2)孝文帝改革1)措施①前期(在其祖母馮太后的支持下):實行俸祿制,推行均田制、三長制A.俸祿制:官吏俸祿由國家籌集發放,嚴懲貪污。B.均田制推行的原因、內容及影響a.原因:土地兼并嚴重,影響國家賦稅收入,引起社會動蕩。b.內容:政府把控制的土地分配給農民,農民向政府承擔一定的徭役和兵役。c.影響:提高農民生產積極性;遏制土地兼并;有利于國家征收賦稅徭役;北方經濟恢復發展。C.三長制的內容與意義a.內容:設鄰長、里長、黨長三長,直屬州郡,負責清理戶口和田畝,征發徭役和兵役(五家為一鄰,設鄰長;五鄰為一里,設里長;五里為一黨,設黨長)。b.意義:地方政權掌握在國家手中,有利于中央集權。②后期(親政后):遷都洛陽、易服飾、改漢姓、說漢話、通婚姻。2)影響:①有效鞏固了北魏政權,促進北方社會經濟的發展;②加快了北方各族人民的交融,緩和了民族矛盾,縮小南北差距,為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作出重要貢獻。拓展: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與認識(1)原因:①根本原因:順應當時歷史發展的潮流;②民族融合趨勢的推動;③改革從實際出發,內容全面,措施得當,符合人民群眾的愿望;④馮太后的支持和孝文帝本人的改革決心。(2)認識:①先進必然戰勝落后;②改革必須符合歷史潮流,順應民意;③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風順的;④民族交融與孝文帝改革互為因果關系。拓展:影響改革成敗的因素:①是否順應歷史發展的潮流(根本原因);②改革者的策略和措施是否合理;③改革者的個人品質;④當時的內外環境是否有利于改革;⑤是否有強有力的支持者和廣泛的群眾基礎。3.北宋(1)范仲淹改革1)背景:北宋中期政治腐敗,財政困難,各地農民起義不斷,北部受到游牧民族的襲擾。2)措施:范仲淹主張改革腐敗的官僚機構。3)結果:新法觸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僅推行一年多。(2)王安石變法1)人物:宋神宗、王安石。2)措施:針對官僚機構、財政制度、軍事體制等方面的弊端,制定和推行了一系列變法的政策和措施。3)目的:富國強兵。4)評價:①變法初期取得顯著成效;②變法涉及面廣、阻力大、有些措施欠妥當終被廢止。4.明朝張居正改革[footnoteRef:1] [1: (1)考成法①內容:考成法的主要內容,就是六部和都察院為所屬官員的應辦的事務定立期限,并分別登記在三本賬簿。一本由六部和都察院留作底冊,一本送往負責糾察的六科,一本上呈內閣。六部和都察院按賬簿登記,逐月進行檢查對所屬官員承辦的事情,每完成一件須登出一件,反之必須如實申報。六科亦可根據賬簿登記,要求六部每半年上報一次執行情況,違者限事例進行議處。最后由內閣對六科的稽查工作進行查實。六部、都察院、六科中任何一個環節有瞞報差錯者,均要予以相對應的制裁。②作用:張居正的“考成法”大量裁撤了辦事效率低下的官員,并大膽擢用了新晉人才,令萬歷前期的政局為之一新。但也是由于這項制度之嚴苛,使得官僚集團上下不滿,張居正逝后,考成法便遭到了廢止。(2)清丈土地:為了解決財政危機,避免“民力殫殘”而重蹈王朝崩解的覆轍,張居正在清丈田畝卓有成效的基礎上實行了賦稅制度的改革,下令在全國推行曾遭受過各種抨擊后逐漸完備并切合實際的“一條鞭法”。(3)一條鞭法:把田賦、徭役及各類苛捐雜稅合并為一,一律折算成銀兩交納,條目簡明,官收官解,方便征收與督責。百姓不再親自出力役,官府若需要力役則拿錢雇人應差。](1)背景:①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進一步發展;②明朝中期政治日益腐敗,統治危機不斷加深。(2)措施:①政治:大力整肅吏治,加強官吏考核;②經濟:裁減開支,清丈土地,改革稅制。(3)影響:國家財政收入增加,社會矛盾相對緩和,嚴重的封建統治危機得到暫時緩解。(4)結果:他死后,除一條鞭法外,其他改革幾乎全部廢止。二、中國近代的改革探索1.戊戌變法(1898年6-9月)(1)背景:①鴉片戰爭后,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②一些愛國的有識之士求變求新,走上了探索救亡圖存之路;③甲午中日戰爭失敗極大地震撼了中國社會。(2)措施:①創學會、辦報刊、興學堂、宣傳維新思想;②提倡西學,議論時政“能變則全,不變則亡,全變則強,小變仍亡”;③主張學習日本、俄國變革政治;④提倡新學、主張興民權。(3)結果:戊戌變法觸犯了守舊勢力的利益,遭到他們的激烈反對。慈禧太后廢除了大部分變法措施。(4)影響:①一定程度上沖擊了封建制度;②維新派提倡新學,主張興民權,對封建思想文化進行了抨擊,在社會上起到了思想啟蒙作用,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③戊戌變法的失敗,證明資產階級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是行不通的。(5)敗因:①根本原因:資產階級維新派力量弱小和封建頑固勢力強大,力量對比懸殊;②脫離群眾,沒有廣泛的群眾基礎;③依靠有名無實的光緒皇帝;④對極少數帝黨官僚和帝國主義抱有幻想;⑤國際環境:19世紀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向帝國主義階段過渡加緊侵略中國。2.清末新政(1901年開始)(1)目的:為了應對日益嚴重的統治危機。(2)內容:改革教育、派遣留學生、編練新軍、振興商務、獎勵實業。(3)評價:①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②新政沒有使清政府擺脫內外困境。3.中華民國政府(1912-1949)(1)內容:推行了一些改革措施,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法律和教育等各個方面。(2)局限:政局動蕩、國家始終未能實現實質上的統一。(3)結果:以失敗告終。三、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重要改革1.過渡時期(1949-1956)(1)措施:推行土地改革和各項民主改革。(2)影響:①恢復國民經濟、鞏固新生政權,在短時間內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②成功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2.社會主義探索十年(1956-1966)(1)標志:1956年毛澤東《論十大關系》和中共八大。(2)地位:中國共產黨人努力探索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的開始。(3)局限:缺乏經驗、急于求成、左傾錯誤,出現嚴重曲折。(4)影響:①初步建立起進行現代化建設所必需的物質技術基礎;②培養了經濟文化建設等方面的骨干力量;③積累了黨領導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經驗3.十一屆三中全會1)時間:1978年12月2)內容:①停止“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做法;②做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③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3)影響: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歷史性偉大轉折。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1)中共十八大——全面深化改革①時間:2012年11月②內容:大會確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目標(2)中共十九大——譜寫新篇章①召開時間:2017年10月②內容: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將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并載入黨章。(3)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邁進新時代①召開時間:2019年②內容:提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體目標。4.改革開放40年(1)重大改革①實行家庭聯產承包、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取消農業稅到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②從興辦深圳等經濟特區、沿海沿邊沿江沿線和內地中心城市對外開放到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共建“一帶一路”、設立自由貿易試驗區、成功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③從“引進來”到“走出去”;④從搞好國營大中小企業、發展個體私營經濟到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⑤從單一公有制到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和堅持“兩個毫不動搖”;⑥從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前無古人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再到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⑦從以經濟體制改革為主到全面深化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體制和黨的建設制度改革。(2)改革開放的影響:①極大改變中國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中國人民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②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思考:改革開放四十年為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積累了那些寶貴經驗?①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②必須堅持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②必須牢牢把握改革開放的前進方向。拓展:關于改革的評價標準(1)堅持社會發展的標準;(2)堅持歷史的標準;(3)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為指導思想,堅持階級斗爭的觀點。(4)重視歷史發展必然性與偶然性的關系;(5)注意主觀動機與客觀效果之間的關系;(6)改革的成敗不能以改革者個人的結局來作判斷,而應重視改革的積極作用是否得以維持;(7)判斷改革成功與否的標準主要是改革的目的與改革本身所達到的目標之間的一致性,即改革是否達到了預期目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