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9.4全民守法學案【學習目標】(一)學習目標1.理解全民守法的內涵、標準;理解推進全民守法的要求。2.知道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一個系統工程,是國家治理領域一場廣泛而深刻的革命。3.明確全民守法是依法治國的重要環節,是弘揚法治精神的基礎工程。4.搜集材料,闡述全民守法的基本要求。【核心素養】(一)核心素養1.法治意識:樹立法治意識、自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2.公共參與:做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學習重難點】(一)學習重難點1.重點:理解全民守法的內涵與標準。2.難點:理解如何推進全民守法。【預習新知】(一)全民守法的內涵議題一| 全民守法的內涵簡陽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下發行政處罰書:某某某,我局于2020年4月15日對你非法占用石盤街道辦事處余家碾村三組集體土地修建房屋一案立案調查。經查,你未經批準,于2017年9月擅自占用石盤街道辦事處余家碾村三組集體土地修建房屋,占地總面積270.67平方米,其中房屋建筑占地225.24平方米,院壩占地45.43平方米,超過你祖父周某某宅基地批準用地面積110.2平方米。該行為已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62條和《四川省〈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辦法》第52條的規定,屬未經批準、非法占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78條的規定,我局決定對你作出行政處罰。[探究任務](解釋與論證·法治意識)某某某為什么受到行政處罰?提示:法治社會,所有社會成員都應尊重和信仰法律,依法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1.內涵:所有社會成員普遍尊重和信仰法律、依法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的狀態。2.要求(1)建設法治中國,必須推動全民守法,增強全社會厲行法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社會氛圍,使全體人民都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2)全民守法要求依法行使權利。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3)全民守法要求依法履行義務①在享有權利的同時,公民也負有相應的義務。②只有所有的人都依法履行自己的義務,才能維護公共安全和社會秩序。(4)全民守法意味著依法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①當自己的合法權益遭受侵害時,應通過合法的手段,理性維權。②可以通過和解、調解、仲裁、訴訟等方式,解決爭議、化解矛盾,不應訴諸暴力或其他違法手段。[思考] 有人認為,堅持全民守法,就應該引導人們依法行使權利。你是如何認識的?提示:全民守法要求依法行使權利、依法履行義務、依法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1.權利(1)權利一般是指法律賦予人實現其利益的一種力量。與義務相對應,法學的基本范疇之一,人權概念的核心詞,法律規范的關鍵詞。在家庭、社會、國家、國際關系中隱含或明示的最廣泛、最實際的一個內容。從通常的角度看,權利是法律賦予權利主體作為或不作為的許可、認定及保障。(2)公民的基本權利是公民依照憲法規定在政治、人身、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享有的主要權利,也叫憲法權利。它是公民最主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權利。根據我國憲法規定,我國公民享有的基本權利大致有:平等權、政治權利、宗教信仰、人身自由、監督權、社會經濟權利、文化權利等。2.義務(1)義務人為滿足權利人的利益而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必要性,義務具有法律強制性。(2)公民的基本義務也稱憲法義務,是指由憲法規定的公民必須遵守和應盡的法律責任。根據我國憲法的規定,我國公民的基本義務有: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遵守憲法和法律,保守國家秘密,愛護公共財產,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會公德;維護祖國的安全、榮譽和利益;保衛祖國、依法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依法納稅。除上述的基本義務以外,我國憲法還規定了勞動的義務、受教育的義務、夫妻雙方計劃生育的義務、父母撫養教育未成年子女的義務、成年子女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這些義務既具有社會倫理和道德的性質,同時也具有一定形式的法律性質。明確主體與內容的對應每個人都有多重身份、處于多種社會關系中,這就決定了權利和義務內容的多樣性。但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權利與義務的統一、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相結合,是公民行使權利、履行義務的基本原則。3.維權(1)維權是指維護個人或群體的合法權益。維權的范圍可能包括人身損害、土地糾紛、 醫療事故、婚姻、家庭、繼承等民事糾紛,所進行的行政及司法訴訟。(2)要依法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當自己的合法權益遭受侵害時,應通過合法的手段,理性進行維權。(一)推進全民守法議題二| 推進全民守法一段“奔馳女車主哭訴維權”的視頻,讓西安某汽車有限公司與奔馳中國陷入輿論漩渦。法治的市場經濟,本不應有“店大欺客”的咄咄怪事。仗勢欺人,再大的基業,再響的名頭,消費者也會用腳來投票。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合同法》及有關司法解釋,也并未容忍“店大欺客”擾亂市場秩序、侵害消費者權益。當然,“店大欺客”還可能承擔行政責任。按照原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頒布的《家用汽車產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如果僅是未按規定承擔三包責任,應當“責令改正,并依法向社會公布”,行政處罰“由縣級以上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等部門在職權范圍內依法實施,并將違法行為記入質量信用檔案”。[探究任務]1.(預測與選擇·法治意識)從消費者角度看,如何才能避免“哭訴”維權?提示:要著力增強全民法治觀念,引導全民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使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成為全體人民的共同追求。2.(預測與選擇·法治意識)從經營者角度看,如何才能減少糾紛、構建消費者和銷售者的和諧關系?提示:①要不斷加強社會誠信建設,健全公民和組織守法信用記錄,完善守法誠信褒獎機制和違法失信懲戒機制,構建誠信社會。②要不斷加強公民道德建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法治的道德底蘊,強化規則意識,倡導契約精神,弘揚公序良俗,引導人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家庭責任、社會責任。1.觀念:要著力增強全民法治觀念,堅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為依法治國的長期基礎性工作,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樹立憲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引導全民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辨一辨] 有人認為,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已經蔚然成風。如何看待這一觀點?提示:我們要引導全民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2.行動:要調動人民群眾投身依法治國實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尊法守法成為全體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覺行動。3.道德:要不斷加強公民道德建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法治的道德底蘊,強化規則意識,倡導契約精神,弘揚公序良俗,引導人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家庭責任。1.提升全面法治觀念(1)法治觀念是指人們對法律的性質、地位、作用等問題的認識和看法也就是依靠法律管理國家、管理經濟和治理社會的觀念。法治觀念的實質是指法律至上、依法治國的理念、意識與精神。(2)法治觀念是法治體系運行必可不少的組成部分,與制度規范相互作用、相輔相成。增強全民法治觀念,引導干部群眾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是法治中國建設的思想基礎,對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具有重要現實意義。2.法治與德治(1)法律和道德是調整社會關系、實現社會治理的重要規范。法律是準繩,任何時候都必須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時候都不可忽視。(2)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征程中,要把依法治國基本方略、依法執政基本方式落實好,把法治中國建設好,必須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不斷提高全民族法治素養和道德素質,使法治和德治在國家治理中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相得益彰。(3)要把道德要求貫徹到法治建設中。立法要恪守以民為本、立法為民理念,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使每一項立法都符合憲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得到人民擁護的善法良法,以良法促進發展、保障善治。執法司法要公正公平公開,通過嚴格規范的法律適用,在保障人民合法權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和維護社會穩定的過程中,彰顯法律的價值取向和對各類社會行為的評判標準,引導社會道德建設。(4)要在道德教育中突出法治內涵,注重培育人們的法律信仰、法治觀念、規則意識,引導人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家庭責任,營造全社會都講法治、守法治的文化環境。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制度建設工作中。(5)要運用法治手段解決道德領域突出問題,依法加強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失德行為的整治,對突出的誠信缺失問題,既要抓緊建立覆蓋全社會的征信系統,又要完善守法誠信褒獎機制和違法失信懲戒機制;對見利忘義、制假售假的違法行為,要加大執法力度,讓敗德違法者受到懲治、付出代價。正確認識德治思想(1)含義:第一、要求統治者集團以身作則,注意修身和勤政,充分發揮道德感化作用。第二、重視對民眾的道德教化,“為政以德”,德主刑輔。(2)發展:周人提出“明德慎刑”“為政以德”,后經兩漢魏晉南北朝的法律儒家化運動,禮法合流,《唐律》最終確定了“德禮為政教之本,刑罰為政教之用”的德治方略,并為以后歷代所尊崇。【易錯提示】(一)易錯提示1、推進全民守法,要提高全民的法治意識和德治意識。 ( )答案:√2、憲法和法律是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相統一的體現,是公民根本的行為準則。( )答案:√3、法安天下,德潤民心。德治比法治更加重要。答案:×解析:只有發揮法治對道德的保障作用,強化道德對法治的支撐作用,把道德要求貫徹到法治建設中,才能真正實現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深化探究】(一)深化探究推進全民守法┃┃議題導引__■材料一 法律的權威源自人民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人民權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權威要靠人民維護。法治的根基在于人們發自內心的認同,法治的威力源于人們的真誠信仰。現代社會治理是多元共治,全體人民共同參與,只有讓包括社會治理者在內的全體人民都信仰法律,都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在全社會形成厲行法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社會氛圍,社會治理才能在法律框架下運行,現代社會治理模式才能真正形成。材料二 某社區法治公園的設計理念為“亦賞亦游亦學法,且行且思且悟道”,一改傳統法治公園的呈現形式,大膽創新,以審美性、藝術性、教育性、功能性為出發點,呈現“法治靈魂”“法治名言”“法治民主”“法治和諧”四個主題。沿蜿蜒曲折的小徑漫步,可見道路兩側形態各異的花崗巖石雕上,刻著古今中外法治名人的名言警句,讓人們游園、小憩時,也能學到法律知識,提高法治素養,領會法治精神的實質,在輕松愜意的氛圍中感受法治文化。[探究] (1)材料一給我們什么啟示?(2)“法治文化是從多方面滲透的,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思想靈魂的浸潤,感染力和影響力可以穿越一個人的心靈。”從全民守法的角度談談你的看法。提示:(1)讓公民從心里對法律認同,自覺遵守法律,運用法律規范自己的行為。(2)①全民守法是建設法治國家的基礎,建設法治文化可以弘揚法治精神,培養法治觀念,有利于推進法治中國建設。②全民守法要求依法行使權利、依法履行義務,建設法治文化可以調動全民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于依法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③建設法治文化,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可以引導公民樹立憲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形成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的習慣。④建設法治文化,強化規則意識,倡導契約精神,弘揚公序良俗,可以引導人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家庭責任、社會責任,有利于建設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重點突破__■1.堅持全民守法的原因(1)人民是法治建設的主體,是法治國家的主人。人民權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權威要靠人民維護。只有人人參與的法治,全民守法才具有堅實的社會基礎。只有將法治觀念植根于民心,人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法治中國才能形神兼具,行穩致遠。(2)使守法成為全民自覺意識和真誠信仰,尚存在一定差距,人民群眾對法律的內在認同感和敬畏心還需要進一步提升。一是法治宣傳存在對象和地區的不均衡現象,制約了普法成效,全民守法仍然任重道遠。二是促進全民守法的長效機制尚未建立。(3)全民守法是建設法治中國的重要環節,是弘揚法治精神的基礎工程。2.公民積極守法的要求(1)弘揚法治精神,實現全民守法,要求公民以積極作為的國家主人翁態度,做到“信任立法、配合執法、依賴司法、努力護法”。(2)信任立法,就是切實堅持民主立法,使廣大公民通過直接或間接參與立法,保證我國立法是公平正義和人民意志與利益的集中體現,進而確信尊重法律、遵守法制、維護司法權威就是尊重自己的意志、維護自己的利益、保障自己的幸福。(3)配合執法,就是要在信任法律和法治的基礎上,積極支持國家行政機關依法行政,配合行政執法機關認真履行職責和依法從事公共安全、社會秩序、工商管理、交通安全、稅收執法、食品安全、生產安全、金融秩序、環境資源保護等執法活動。(4)依賴司法,就是要求全社會信仰法治,廣大公民遇到矛盾糾紛等問題時要依靠法律,特別是依賴司法制度和司法機制來解決。在法治社會,司法是化解矛盾、處理糾紛、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是公民維護權利、討要“說法”、解決糾紛、尋求救濟最權威、最有效的制度安排。要徹底改變靠上訪、信訪、群體性事件、制造謠言以及靠找門路、托關系、鬧領導等非法方式來解決矛盾糾紛的非法治觀念和錯誤做法。(5)努力護法,就是要求公民不僅自覺學法守法,而且要勇于拿起法律武器,同違法活動和犯罪分子作斗爭,同損害國家利益、社會秩序和他人權利的違法行為作斗爭,同國家機關及其公職人員瀆職濫權、貪污腐敗等行為作斗爭。3.推動全民守法的措施(1)“誰執法誰普法”的普法責任制要得到全面貫徹。落實普法的牽頭單位,應明確黨政主要負責人的普法責任人地位,做到普法有的放矢。(2)加強社會誠信體系建設,推動完善公民和社會組織信用建設。建立全國范圍內公民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和重點領域個人誠信記錄,逐步建立個人公共信用信息的互聯、互通、互查機制。(3)培育和弘揚尊重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樹立憲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4)處理好學法與守法的關系,做到知行統一,學以致用。處理好權利與義務的關系,做到維權與守法的統一。處理好法律與道德的關系,做到守法與有德的統一。從公民積極守法的角度來看,弘揚法治精神,實現全民守法,要求公民以積極作為的國家主人翁態度,做到“信任立法、配合執法、依賴司法、努力護法”。4.契約精神契約精神是西方文明社會的主流精神,“契約”一詞源于拉丁文,原義為交易,其本質是一種契約自由的理念。所謂契約精神是指存在于商品經濟社會,而由此派生的契約關系與內在的原則,是一種自由、平等、守信的精神。契約精神不是單方面強加或脅迫的霸王條款,而是各方在自由平等基礎上的守信精神。契約精神在民主法治的形成過程中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在市民社會私法上的契約精神促進了商品交易的發展,為法治創造了經濟基礎,同時也為市民社會提供了良好的秩序;另一方面根據私人契約精神,上升至公法領域在控制公權力、實現人權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契約精神,無論是私法上的契約精神促進商品交易的發展,還是公法上的契約精神,對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構建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良性運轉都有著積極作用。5.實現全民守法(1)必須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弘揚法治精神,實現全民守法,各級領導干部以身作則是關鍵,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就抓住了“牛鼻子”,其中重要的是要著力提高他們的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2)全民守法,需要有遇事找法、辦事循法的制度安排。讓依法辦事蔚然成風,健全完善法規制度最關鍵。①加強法規制度建設。從立法、司法、執法等層面加強相關政策設計和制度安排,在思想道德、社會誠信、扶困助殘、公共秩序、網絡文明等方面,能形成法規的形成法規,能形成制度的形成制度,從而更好地規范人們的行為。②深入開展法治創建活動。各地要適時開展形式多樣的法治創建活動,開展有針對性的法治教育,增強公民法治觀念,讓群眾懂得法律保護什么、限制什么,強化“平時學法,遇事找法,辦事循法”的理念,營造全民懂法、用法、守法的大環境。(3)全民守法,需要有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務。①建立“全覆蓋”的實體法律平臺,切實抓好市、縣(區)、鄉鎮(街道)、村(居)四級實體法律服務平臺建設,逐步實現公共法律服務、特殊人群管理、矛盾糾紛調處、法制宣傳教育“四個全覆蓋”,確保群眾能夠就近享受法律服務。②建立多功能熱線法律服務平臺,探索建立公共法律服務熱線和市民服務熱線聯動對接,做到“一號對外、集中受理,分類處置、限時辦結”,使其成為服務群眾的重要窗口、聯系群眾的重要陣地。③建立網絡法律服務平臺,緊抓“互聯網+”機遇,充分發揮官方微博、微信公眾平臺等載體的作用,為群眾提供高效便捷的法律咨詢、法律援助等服務。┃┃典例示范__■2.全民守法是建設法治中國的重要環節,是弘揚法治精神的基礎工程。全民守法,要求全體中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地學法、守法、用法。全民守法的落實途徑是( A )①培育法律信仰與法治文化②鼓勵公民積極守法行為③建立社會誠信記錄機制④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解析] 全民守法需要全民自覺維護法律權威。法律的權威,源自人民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要實現全民守法的法治環境,需要提高公民對法治的信任,更需要自覺維護法律的權威,樹立憲法法律至上的正確法治觀念,積極守法,建立社會誠信記錄機制等,①②③正確;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體現了嚴格執法,④不符合題意。故選A。思維·建模┃┃變式訓練__■2.“法治的真諦,在于全體人民的真誠信仰和忠實踐行。”這是央視專題片《法治中國》第六集《全民守法》中的一句解說詞,一語道出了全民守法對法治的重要意義。大力推進全民守法,要求( D )①實現全體公民立法、守法和司法平等②發揮市民公約、鄉規民約等法律規范的指引作用③引導和支持人們理性表達訴求、依法維護權益④利用普法方式及載體多元化推動全民學法用法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 大力推進全民守法,關鍵在普法,要求引導和支持人們理性表達訴求、依法維護權益,利用普法方式及載體多元化推動全民學法用法,③④符合題意。公民在立法上是不平等的,①錯誤。“市民公約、鄉規民約”屬于社會規范,而不是法律規范,②排除。【鞏固訓練】(一)鞏固訓練1.據史料記載,明太祖朱元璋有一天問大臣:“天下誰人最快活?”有的人答:“金榜題名者快活。”有人說:“功成名就者快活。”朱元璋都不以為然,當聽到大臣萬鋼說“畏法度者快活”時,極為贊賞地點點頭。從政治與法治的角度看,“畏法度者快活”強調( )A.敬畏法律就能夠享有一切自由和權利B.公民的權利與義務是相對應而存在的C.遵紀守法是公民享受自由的重要保障D.守法是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必然要求2.近年來,黨中央大力推行涉法涉訴信訪工作改革,把涉法涉訴信訪從普通信訪事項中分離出去,導入司法渠道,由司法機關按照法律程序處理。這一變化讓越來越多的群眾選擇司法渠道解決問題,由信“訪”不信“法”轉變為“遇事找法”。這一轉變說明要( )①建立完備的法律體系,推動法律有效實施和普遍遵守②鼓勵和支持人們以各種方式表達訴求③引導全民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④增強全民法治觀念,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為基礎性工作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3.“法治的真諦,在于全體人民的真誠信仰和忠實踐行。民眾的法治信仰和法治觀念,是依法治國的內在動力,更是法治中國的精神支撐。”央視專題片《法治中國》第六集《全民守法》中的這段解說詞,道出了全民守法對法治的重要意義。大力推進全民守法,要求( )①立法、司法和守法方面一律平等②鼓勵和支持人們以各種方式表達訴求③引導全民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④利用普法方式及多元化載體推動全民學法用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新經濟新業態不是“法外之地”。近年來,國內多位知名網絡主播因偷逃稅款被國家稅務機關查處。由此可見( )①科學立法需要合理設定權利與義務、權力與責任②執法嚴明要求行政機關依照法定程序執法③建設法治社會需要社會主體的自我約束、自我管理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不得有超越法律的特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邦國雖有良法,要是人民不能全都遵守,仍不能實現法治。”下列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①全民守法是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②全民守法是依法治國的總目標③把紙上的法律變為行動中的法律④全民守法是法治社會的基礎工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2024年2月23日,最高人民檢察院以“依法懲治網絡犯罪助力網絡空間綜合治理”為主題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8個典型案例,以直觀展現檢察機關依法懲治網絡犯罪、助力網絡空間綜合治理的舉措與成效。這一做法( )①為我國網絡空間綜合治理提供了基本法律依據②擴大了人民檢察院懲治網絡犯罪行為的執法權③發揮了人民檢察院作為我國法律監督機關的作用④是加強網絡空間綜合治理法治宣傳的有效舉措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施行,與過去相比,增加的60個條文將近1萬字,有很多方面的制度創新,例如確立了強制報告制度,規定發現未成年人受侵害、疑似受侵害或者面臨危險時,必須立即向有關部門報告。這樣的規定( )①明確了相關主體的法律義務②擴大了公民權利和義務范圍③增強了法律實施的可操作性④強化了先履行義務后重視權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漫畫《法力無邊》啟示我們,實現全面依法治國的目標,必須做到( )①科學立法,不斷提高立法質量②嚴格執法,捍衛法律的權威和尊嚴③公正司法,加強人權司法保障④全民守法,依法履行公民應盡的義務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某村巧妙地利用小游園和沿街村戶的墻面宣傳民法典等實用的法律知識,將貼近群眾生活的法律知識圖文并茂、深入淺出地展現出來,使群眾能夠出門見法、散步學法,讓基層群眾在潛移默化中形成知法守法懂法用法的思想和行動自覺,為鄉村振興注入法治力量。上述舉措有助于( )①堅持公正執法,發揮村民在鄉村治理中的主體作用②推進全民守法,使尊法守法成為基層群眾共同追求③以守法促普法,實現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有機結合④弘揚法治精神,引導村民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在大中小學校青少年學生中組織開展“國旗下講憲法”等參與度高、具有儀式感的憲法宣傳活動,召開一次法治主題班會,舉行一次法治主題升旗儀式,觀看一部法治教育影片,學唱一首法治歌曲,編輯一期法治黑板報(手抄報),培育青少年學生的憲法意識、國家意識、規則意識。開展憲法宣傳能( )①健全和完善我國的法律制度,推進法治社會建設②增強公民的法律意識,樹立憲法法律至上的法治理念③明確公民的權利義務邊界,提高社會的法治化水平④推動全社會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營造良好的法治氛圍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參考答案1.答案:C解析:“畏法度者快活”強調遵紀守法是人生享受自由的重要保障,C符合題意。“能夠享有一切自由和權利”說法錯誤,A排除。材料限定的是政治與法治的角度,B說法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排除。依法治國是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必然要求,D錯誤。2.答案:D解析:由信“訪”不信“法”轉變為“遇事找法”,引導全民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有利于增強全民法治觀念,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為基礎性工作,③④正確。材料強調黨中央大力推行涉法涉訴信訪工作改革,未體現法律體系的完備,①排除。應該以合理合法的方式表達訴求,②錯誤。3.答案:D解析:推進全民守法,要著力增強民眾的法治信仰和法治觀念,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利用普法方式及多元化載體推動全民學法用法,引導全民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③④符合題意。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強調在司法和守法方面一律平等,法律具有階級性,所以在立法上是不平等的,①說法錯誤。鼓勵和支持人們以合法方式表達訴求,②說法錯誤。4.答案:D解析:知名網絡主播因偷逃稅款被國家稅務機關查處,說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不得有超越法律的特權,建設法治社會需要社會主體的自我約束、自我管理、遵紀守法,③④符合題意。材料強調執法,不是立法,①不符合題意。材料未涉及執法的程序,②排除。5.答案:D解析:①: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是習近平法治思想,①錯誤。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②錯誤。要是人民不能全都遵守,仍不能實現法治,所以要把紙上的法律變為行動中的法律,⑨正確,全民守法是法治社會的基礎工程,④正確。故本題選D。6.答案:D解析:本題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關于“依法懲治網絡犯罪助力網絡空間綜合治理”的典型案例的有關情況為背景,考查考生運用依法治國的有關知識探究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的8個典型案例并不屬于國家基本法律,①錯誤;人民檢察院的權力是法定的,不會因為該案例的發布而擴大,②不選。最高人民檢察院聚焦網絡犯罪問題,積極發布典型案例,是其積極推動法律實施的表現,發揮了其作為我國法律監督機關的作用,有利于加強網絡空間綜合治理法治宣傳工作,③④可選。綜上,本題正確答案為D。7.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公民義務、法律實施。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進行了很多方面的制度創新,這樣的規定明確了相關主體的法律義務,增強了法律實施的可操作性,①③符合題意。該法的修訂并未擴大公民權利和義務范圍,②錯誤。要堅持權利與義務相統一,④排除。8.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漫畫《法力無邊》反映某些公民知法違法,視法律為兒戲,這啟示我們實現全面依法治國的目標,必須做到嚴格執法,捍衛法律的權威和尊嚴,②符合題意。漫畫《法力無邊》反映某些公民破壞文物,遭到法律制裁,這啟示我們要做到全民守法,依法履行公民應盡的義務,④符合題意。漫畫并不是反映立法問題,①不符合題意。公正司法就是要在司法活動的過程和結果中堅持和體現公平正義,其主體是司法機關,但漫畫并未涉及,③排除。9.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推進全民守法和法治意識素養。利用小游園和沿街村戶的墻面宣傳實用的法律知識,使群眾能夠出門見法、散步學法,讓基層群眾在潛移默化中形成知法守法懂法用法的思想和行動自覺,有助于弘揚法治精神,推進全民守法,使尊法守法成為基層群眾共同追求,引導村民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②④正確;材料強調的是某村進行法律知識宣傳,未涉及公正執法,①排除;以普法促守法,不是以守法促普法,且材料不涉及以德治國,③錯誤。10.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推進全民守法。開展憲法宣傳能增強公民的法律意識,樹立憲法法律至上的法治理念,推動全社會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營造良好的法治氛圍,②④正確;開展憲法宣傳活動,并不能健全和完善我國的法律制度,①排除;憲法法律的相關規定已經明確了公民的權利與義務,不是通過開展憲法宣傳明確的,③錯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