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7.2全面依法治國的總目標與原則學案【學習目標】(一)學習目標1.明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2.描述堅持全面依法治國需要堅持的原則。【核心素養】(一)核心素養1.政治認同: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依法治國,堅持人民主體地位。2.科學精神:堅持依法治國,要立足國、從實際出發。3.法治意識:全民尊法、守法、用法,推動依法治國進程。【學習重難點】(一)學習重難點1.重點:了解全面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具體要求。2.難點:理解全面依法治國的原則。【預習新知】(一)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議題一| 全面依法治國的總目標《人民日報》2020年4月21日9 版報道: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和宏闊視野,從關系黨的前途命運和國家長治久安的戰略全局高度認識法治、定位法治、布局法治、推進法治、厲行法治,創造性地提出了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的工作布局,明確要求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黨的十九大把“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基本建成”確立為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目標,開啟了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新征程。[探究任務]1.(解釋與論證·政治認同)為什么要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工作?提示:法律是治國之重器,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要推動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必須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2.(描述與分類·科學精神)結合材料,說明我國應如何實現依法治國的目標。提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1.法治原因(1)法律是治國之重器,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2)要推動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不斷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必須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2.法治目標(1)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①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②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思考]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結合“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知識,談談你對上述材料的認識。提示:有利于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同時需要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等。(2)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①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②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③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④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3.全面推進依法治國(1)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一個系統工程,是國家治理領域一場廣泛而深刻的革命,需要付出長期艱苦努力。(2)全黨和全國人民必須更加自覺地堅持依法治國、更加扎實地推進依法治國,努力實現國家各項工作法治化,向著建設法治中國的目標不斷前進。1.從“人治”到“法治”(1)40年的中國法治軌跡,總括而言,就是從人治到法治。法治與人治是兩種互相對立的治國方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我們黨是高度重視法制的。然而,從20世紀50年代后期開始,把法律作為辦事的參考,社會主義法制建設跌入低谷,憲法被虛置,成為一紙空文,法制的衰敗最終導致了“文化大革命”那樣的悲劇。(2)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同志就強調指出:“要通過改革,處理好法治和人治的關系”。習近平主席深刻地闡述了厲行法治、摒棄人治的歷史規律和深遠意義。他指出:“綜觀世界近現代史,凡是順利實現現代化的國家,沒有一個不是較好解決了法治和人治問題的。”2.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1)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2)任務是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加強憲法實施;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保證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強全民法治觀念,推進法治社會建設;加強法治工作隊伍建設;加強和改進黨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領導。區分不同行為主體在依法治國中的職責和作用(1)依法執政的主體是中國共產黨。(2)科學立法的主體主要是設區的市以上人民代表大會。(3)嚴格執法的主體主要是各級行政機關,依法行政的是行政機關。(4)公正司法的主體是司法機關,依法審判的主體是各級人民法院。(5)守法的主體指的是黨政機關、社會組織、個人等。(一)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原則議題二|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原則我國立法法總則規定,立法應當遵循憲法的基本原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堅持改革開放。立法應當體現人民的意志,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堅持立法公開,保障人民通過多種途徑參與立法活動。立法應當從實際出發,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科學合理地規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與義務、國家機關的權力與責任。[探究任務]1.(描述與分類·科學精神)立法法的相關規定貫徹了什么原則?提示: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2.(預測與選擇·政治認同)貫徹上述原則有何積極意義?提示:有利于保證依法治國的正確方向,有利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1.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1)原因: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2)要求: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把依法治國與依法執政統一起來。切實尊重憲法法律權威,模范遵守憲法法律,堅持依憲執政和依法執政。2.堅持人民主體地位(1)原因:人民是依法治國的主體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2)要求:必須堅持法治建設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護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承擔應盡的義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共同富裕。3.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原因:平等是社會主義法律的基本屬性。(2)要求:任何組織和個人都必須尊重憲法法律權威,都必須在憲法法律范圍內活動,都必須依照憲法法律行使權力或權利、履行職責或義務,都不得有超越憲法法律的特權。必須維護國家法制統一、尊嚴、權威,切實保證憲法法律有效實施,絕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4.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1)原因: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2)要求①必須堅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②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培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③既重視發揮法律的規范作用,又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體現道德理念,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以道德滋養法治精神,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實現法律和道德相輔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5.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必須從我國基本國情出發,同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相適應,總結和運用黨領導人民實行法治的成功經驗,圍繞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推進法治理論創新,發展符合中國實際、具有中國特色、體現社會發展規律的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為依法治國提供理論指導。[辨一辨] 有人認為,堅持依法治國,堅持從實際出發即可。你是如何認識的?提示:①我國堅持依法治國,要立足中國實際、具有中國特色。②堅持依法治國,還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1.堅持黨對依法治國的領導(1)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式。(2)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只有堅持黨的領導,全面依法治國才能有可靠的政治保證。(3)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式。用法律手段實現和保證黨的領導、人民民主,是國家長治久安和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重要保障。2.堅持依法治國要尊重人民主體地位(1)法治建設要為了人民。恪守“以民為本、立法為民”的理念,將事關人民群眾的利益需求,盡可能納入法律調整范圍,轉化為能夠充分反映民意并為大多數人接受的法律規則,讓每一項立法都符合憲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擁護。要把人民作為衡量法治建設水平和能力的最高裁決者和最終評判者,暢通社會監督渠道,把法律監督工作真正置于人民群眾監督評判之下。(2)法治建設要依靠人民。要創新公眾參與立法的方式,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3)法治建設要造福人民。把體現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維護人民權益、增進人民福祉落實到依法治國全過程。(4)法治建設要保護人民。促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堅定不移深化司法體制改革,讓公平正義之光普照每一個人。3.法治與德治(1)思想道德建設的一個突出方面,就是更好地發揮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在治國理政中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作用,使法治和德治在價值取向和導向上相向而行,使法律規范和道德規范遵循一樣的價值觀標準。(2)有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指引,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就有了明確一致的價值觀基礎;有了法律法規的支撐,道德建設就有了強有力的制度性保障。法治應當體現國情與特色(1)世界上既不存在完全相同的法治體系,也不存在適用于一切國家的法治模式。一國的法治體系總要與該國的國體、政體相適應,規定并反映國家性質、政權組織形式等,從而具有顯著的“個性”。(2)衡量一個國家的法治體系是否有效,關鍵要看它與這個國家實際情況是否適應。因此,“良法善治”意味著法治既要與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方向相符合,也要切實體現一國的國情與特色。走什么樣的法治道路,不能憑空想象,而必須從實際出發。【易錯提示】(一)易錯提示1.道德是治國之重器,德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2.依德治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3.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4.全面依法治國要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一體建設,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共同推進。5.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6.依法治國的主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政府。7.必須堅持法治建設以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為出發點和落腳點。8.公平是社會主義法律的基本屬性。9.我們要既重視發揮法律的教化作用,又重視發揮道德的規范作用。10.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路線、方針和政策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1.提示X法律是治國之重器,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2.提示X依法治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3.提示X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4.提示X全面依法治國要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5.提示X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6.提示X依法治國的主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群眾。7.提示 X堅持法治建設以保障人民根本權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8.提示X平等是社會主義法律的基本屬性。9.提示X我們要既重視發揮法律的規范作用,又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10.提示X中國特色社會主 義道路、理論、制度、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深化探究】(一)深化探究議題一:如何理解全面依法治國的總目標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強調,改革開放40年的經驗告訴我們,做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離不開法治,改革開放越深入越要強調法治。要完善法治建設規劃,提高立法工作質量和效率,保障和服務改革發展,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加強涉外法治建設,為推進改革發展穩定工作營造良好法治環境。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2018年工作總結報告》《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2019年工作要點》《2019年中央黨內法規制定計劃》《全國人大常委會2019年立法工作計劃》《國務院2019年立法工作計劃》《關于開展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活動的意見》《關于全面推進海南法治建設、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意見》《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草案)》等文件稿。(1)為什么要推進依法治國工作 (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提示:法律是治國之重器,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要推動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不斷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必須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2)結合材料,說明我國依法治國的具體內容。(科學精神)提示: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1.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2.任務是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加強憲法實施;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保證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強全民法治觀念,推進法治社會建設;加強法治工作隊伍建設;改進和加強黨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領導。區分不同行為主體在依法治國中的職責和作用(1)依法執政的主體是中國共產黨。(2)科學立法的主體主要是設區市以上人民代表大會。(3)嚴格執法的主體主要是各級行政機關,依法行政的是行政機關。(4)公正司法的主體是司法機關,依法審判的主體是各級人民法院。(5)守法的主體指的是黨政機關、社會組織、個人等。議題二:如何認識全面依法治國的原則 我國立法法總則規定,立法應當遵循憲法的基本原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堅持改革開放。立法應當體現人民的意志,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堅持立法公開,保障人民通過多種途徑參與立法活動。立法應當從實際出發,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科學合理地規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與義務、國家機關的權力與責任。1.立法法相關規定貫徹了什么原則 (科學精神)提示: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2.貫徹上述原則有何積極意義 (政治認同)提示:有利于保證依法治國的正確方向,有利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1.堅持黨對依法治國的領導:(1)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式。(2)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只有堅持黨的領導,全面依法治國才能有可靠的政治保證。(3)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式。用法律手段實現和保證黨的領導、人民民主,是國家長治久安和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重要保障。2.堅持依法治國要尊重人民主體地位:(1)法治建設要為了人民。恪守“以民為本、立法為民”的理念,將事關人民群眾的利益需求,盡可能納入法律調整范圍,轉化為能夠充分反映民意并為大多數人接受的法律規則,讓每一項立法都符合憲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擁護。要把人民作為衡量法治建設水平和能力的最高裁決者和最終評判者,暢通社會監督渠道,把法律監督工作真正置于人民群眾監督評判之下。(2)法治建設要依靠人民。要創新公眾參與立法的方式,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3)法治建設要造福人民。把體現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維護人民權益、增進人民福祉落實到依法治國全過程。(4)法治建設要保護人民。促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堅定不移深化司法體制改革,讓公平正義之光普照每一個人。3.堅持依法治國要從中國實際出發:必須從我國基本國情出發,同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相適應,總結和運用黨領導人民實行法治的成功經驗,圍繞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推進法治理論創新,發展符合中國實際、具有中國特色、體現社會發展規律的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為依法治國提供理論指導。【時政術語】以德治國,就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為基本要求,以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的建設為落腳點,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相配套的社會主義思想體系,并使之成為全體人民普遍認同和自覺遵守的行為規范。【鞏固訓練】(一)鞏固訓練1.《荀子 君道》中說:“法者,治之端也。”法律制度的制定與執行是實現大治的起點;韓非子認為“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一個國家嚴守法紀,才能興旺繁榮,否則就容易衰弱敗亡。這啟示我們( )①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我國當前的中心工作②法治是國家長治久安、繁榮發展的重要保障③健全法律體系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④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依法治國是現代文明國家的重要標志,人們對法治的呼喚也折射出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更高期待。關于依法治國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為依法治國提供理論指導②依法治國的主體是廣大人民群眾③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實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④人民群眾的期待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和法的關系是一個根本問題,處理得好,則法治興、黨興、國家興;處理得不好,則法治衰、黨衰、國家衰。”下列選項屬于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是( )①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②社會主義法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③公民是依法治國的主體和力量源泉④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是高度統一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涉及很多方面,在實際工作中必須有一個總攬全局、牽引各方的總抓手,這個總抓手就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下列有關法治體系對應正確的是( )①《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頒布實施——完善黨內法規體系建設②某省建立與新執法司法權力運行模式相適應的制約機制——強化法治保障體系③某市提出建立完善《生態立市“1十N”法制保障體系》一一法治監督體系④印花稅法制定出臺后,已有12個稅種制定了法律——健全法律規范體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新制定法律68件,修改法律234件,通過有關法律問題和重大問題的決定99件,作出立法解釋9件,與上一個十年相比,立法數量大大增加。針對新興領域風險點、空白區,及時出臺網絡安全法、電子商務法、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重要法律,防范化解市場風險。由此可見( )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完善取得顯著進展②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③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依法行使最高立法權④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6.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為更好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全國人大常委會啟動了鄉村振興促進法的立法程序,將鄉村振興促進法納入2020年立法規劃。材料表明( )①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是統一的②領導立法是中國共產黨依法執政的重要體現③全國人大常委會作為國家最高權力機關行使立法權④黨的領導就是通過法定程序把黨的主張上升為國家意志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自2021年以來,國家不斷加強對網絡直播行業的稅收監管和規范,多位知名網絡主播因涉嫌偷逃稅款被行政處罰。網絡直播行業不是"法外之地",每個符合納稅標準的網絡主播都應依法納稅。這意味著( )①法律都是對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反映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不得享有超越法律的特權③要以道德滋養法治精神,強化道德對法治的促進作用④建設法治社會需要社會主體進行自我約束、自我管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2022年4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決定》,5月1日起人身損害賠償標準實現城鄉統一。這說明了()A.平等允許合理的差別 B.平等是社會主義法律的基本屬性C.公民享有同樣的權利 D.人民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9.習近平在《加強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領導》一文中,就黨領導全面依法治國提出了十六字要求,即“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對此要求,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①領導立法——黨依法領導并支持我國立法機關依法行使立法職權活動②保證執法——黨和政府以憲法和法律為行為準則,共同行使行政執法權③支持司法——黨支持司法機關獨立行使職權,健全司法權力制度安排④帶頭守法——黨引導公民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增強法治意識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在日常生活中,為了保護他人民事權益使自己受到損害的情況并不少見。為了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鼓勵和支持舍己為人的高尚行為,民法典規定,因保護他人民事權益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受益人可以給予適當補償。由此可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要( )①堅持人民主體地位②堅持法治與德治相結合③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④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參考答案1.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依法治國的重要性。經濟建設是我國當前的中心工作,①錯誤;荀子和韓非子的觀點都強調了法治在國家治理中的重要性,啟示我們法治是國家長治久安、繁榮發展的重要保障,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②④符合題意;法治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③錯誤。2.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依法治國的原則。符合中國實際、具有中國特色、體現社會發展規律的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為依法治國提供理論指導和學理支撐,①正確;人民是依法治國的主體和力量源泉,②正確;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依法治國的重要原則之一,③錯誤;習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④錯誤。3.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習近平法治思想。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①錯誤;人民是依法治國的主體和力量源泉,③錯誤;②④都屬于習近平法治思想,符合題意。4.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法治體系。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中,《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頒布實施是完善黨內法規體系建設的具體體現;印花稅法制定出臺后,已有12個稅種制定了法律是健全法律規范體系的體現,①④對應正確;某省建立與新執法司法權力運行模式相適應的制約機制,應為法治監督體系,而不是法治保障體系,②對應錯誤;某市提出建立完善《生態立市“1+N”法制保障體系》,應為法治保障體系,而不是法治監督體系,③對應錯誤。5.答案:A解析: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新制定法律68件,修改法律234件,通過有關法律問題和重大問題的決定99件,作出立法解釋9件,說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完善取得顯著進展,①正確。針對新興領域風險點、空白區,及時出臺重要法律,防范化解市場風險,說明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②正確。全國人大依法行使最高立法權,全國人大常委會不能行使最高立法權,③錯誤。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④錯誤。6.答案:A解析:①②:黨的十九大做出了實施鄉村振興的戰略,據此,全國人大常委會啟動了鄉村振興促進法的立法程序,將鄉村振興促進法納入2020年立法規劃,這意味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是統一的,表明了領導立法是中國共產黨依法執政的重要體現,①②正確。③:全國人大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③錯誤。④:黨的領導主要是指政治領導、思想領導和組織領導,通過法定程序把黨的意志上升為國家意志,只是黨對國家實現政治領導的體現,故排除④。故本題選A。7.答案:C解析:8.答案:B解析:AB:人身損害賠償標準實現城鄉統一,這說明平等是社會主義法律的基本屬性,B正確,未強調允許合理的差別,A錯誤。C:公民平等地享有權利,但不是享有同樣的權利,C說法錯誤。D:材料未涉及人民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D不符合題意。9.答案:A解析:中國共產黨是我國的領導核心,①③符合十六字要求。行政執法的主體是政府,黨不屬于執法機關,不參與執法,②說法錯誤。帶頭守法,是指黨增強法治意識,模范帶頭尊法守法,不是引導公民守法,④說法錯誤。10.答案:A解析:民法典的上述規定,有利于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了法治與德治相結合,①②符合題意。材料強調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不涉及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③不符合題意。材料未體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④不符合題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