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7.1我國法治建設的歷程學案(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7.1我國法治建設的歷程學案(含解析)

資源簡介

7.1我國法治建設的歷程學案
【學習目標】
(一)學習目標
1.闡述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符合國情的基本政治制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2.解釋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含義。
【核心素養】
(一)核心素養
1.政治認同:堅持依法治國,認同我國法治發展的成就。
2.科學精神:辯證分析各國法治發展的曲折歷程。
3.法治意識:繼續推動依法治國進程。
【學習重難點】
(一)學習重難點
重點:理解馬克思主義法律思想的主要內容;全面掌握新中國法治建設的成就。
難點:理解和掌握馬克思主義法律思想;在日常生活中,要樹立法律的權威,學法、懂法、守法、用法。
【預習新知】
(一)我國法律發展的歷史
議題一| 我國法律發展的歷史是怎樣的
1.法律的產生:法律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
2.法律的功能:法律體現著統治階級的意志,是實現國家職能的工具,它既維護公共管理秩序,也保障正常的社會生活。
[辨析] 法律既維護公共管理秩序,也保障正常的社會生活。
提示:法律體現統治階級意志,維護統治階級利益,既維護公共管理秩序,也保障正常的社會生活。
3.法律的發展
(1)在古代社會,法律確認和保護人剝削人的等級制度,特權階層常常凌駕于法律之上。
(2)近代以來,法律的地位和權威不斷提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逐漸成為現實,法治代替了人治,成為一種全新的國家治理方式。
4.中國法治發展的歷程
(1)輝煌的歷史:中華法系源遠流長。中華法系成為世界上獨樹一幟的法律文明,古老的中國為人類法治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2)曲折的歷程:為了改變國家和民族的苦難命運,一些仁人志士試圖將近代西方國家的法治模式移植到中國,以實現變法圖強的夢想。但由于各種歷史原因,他們的努力最終歸于失敗。
中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國,中華法系源遠流長。早在公元前21世紀,中國就已經產生了奴隸制的習慣法。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中國開始制定成文法,出現了自成體系的成文法典。唐朝(618年-907年)時,中國形成了較為完備的封建法典,并為以后歷代封建王朝所傳承和發展。中華法系成為世界上獨樹一幟的法律文明,古老的中國為人類法治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1840年鴉片戰爭后,中國逐漸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為了改變國家和民族的苦難命運,一些仁人志士試圖將近代西方國家的法治模式移植到中國,以實現變法圖強的夢想。但由于各種歷史原因,他們的努力最終歸于失敗。
(1)(評價我國法治發展歷史,培育科學精神)結合材料,如何評價我國古代法治發展的歷史?
提示:中華法系源遠流長,成為世界上獨樹一幟的法律文明,古老的中國為人類法治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2)(依托敗因分析,培育科學精神)近代仁人志士的做法為何歸于失敗?
提示:法治建設,應符合本國歷史和國情。移植他國法治模式,往往難以適應本國國情。
(3)(分析法治作用,培育法治意識)為什么歷朝歷代都重視法治建設?
提示:法律體現著統治階級的意志,是實現國家職能的工具,它既維護公共管理秩序,也保障正常的社會生活。法是維持社會秩序、調整社會關系的一種社會規范。法在國家治理中既具有政治職能,又具有社會職能。法的政治職能是指法維護一定階級統治的作用。法的社會職能是指法管理一定社會公共事務的作用。
1.世界五大法系
(1)中華法系、歐洲法系、英美法系、伊斯蘭法系、印度法系,其中中華法系和印度法系已經解體。
(2)中華法系開始形成于秦朝 (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到隋唐時期(公元581年~公元618年)成熟。最初的國家與法產生于夏朝,以后經商朝到西周時期逐漸完備。中華法系的特點有:第一,法律以君主意志為主。第二,禮教是法律的最高原則。第三,刑法發達,民法薄弱。第四,行政司法合一。
2.中國法治歷史
時間 狀況
春秋戰國時期 開始制定成文法
西漢時期 強調禮法結合
唐朝時期 形成了較為完備的封建法典
鴉片戰爭后 一些仁人志士試圖將近代西方國家的法治模式移植到中國,最終歸于失敗
自19世紀 中期開始 西方法律文化在列強的武力和殖民政策支持下向東亞擴展和傳播,傳統的中華法系開始解體,以中國為首的東亞諸國法進入近代的變革期
3.法的作用
(1)明示作用:主要是以法律條文的形式明確告知人們,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哪些行為是合法的,哪些行為是非法的。違法者將要受到怎樣的制裁等。這一作用主要是通過立法和普法工作來實現的。
(2)矯正作用:主要是通過法律的強制執行力來機械地校正社會行為中所出現的一些偏離了法律軌道的不法行為,使之回歸到正常的法律軌道。像一些觸犯了法律的違法犯罪分子所進行的強制性的法律改造,使之違法行為得到了強制性的矯正。
(3)預防作用:主要是通過法律的明示作用和執法的效力以及對違法行為進行懲治力度的大小來實現的。
(4)最終作用:維護社會秩序,保障人民群眾的人身安全與利益。
(一)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
議題二| 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是怎樣的
1.法學思想創新發展的原因:人類法律文明的進步促進了法學思想的創新和發展。
2.馬克思主義法律思想
(1)評價:馬克思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譜寫了人類法治思想史上的新篇章。
(2)內容
①產生:馬克思主義認為,法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隨著私有制、階級和國家的出現而逐步產生的。
②屬性:在階級社會中,法反映的是該社會中在經濟上、政治上居于統治地位的階級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
③決定:馬克思主義認為,法所反映的統治階級意志的內容最終是由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決定的。
3.法的實質
(1)法是維持社會秩序、調整社會關系的一種社會規范。
(2)法反映并調整一定的社會關系,用規定權利和義務的方式規范人們的行為。
(3)法確認、保護和發展有利于統治階級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
(4)在我國,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國家、集體和個人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統一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既平等地享有權利,也平等地履行義務。
4.法的創制:法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社會規范。制定和認可是國家創制法律規范的兩種基本形式。
(1)制定,是指國家根據社會生活發展的需要,通過相應的國家機關按照法定程序制訂、修改和廢止各種規范性文件以確立規則的活動。
(2)認可,是指國家以一定形式賦予在社會生活中已經存在的某種行為規則以法律效力的活動。
5.法的實施:法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社會規范。在任何國家,違反法律規定的行為都將由專門國家機關依照法定程序追究行為人的法律責任,責任人將受到法律的制裁。
6.法的職能
(1)法在國家治理中既具有政治職能,又具有社會職能。
①法的政治職能是指法維護一定階級統治的作用。
②法的社會職能是指法管理一定社會公共事務的作用。
(2)法所具有的這兩種職能體現在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等各領域中。
7.我國當代的法的性質
(1)我國當代的法是社會主義法。
(2)我國社會主義法是工人階級領導的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體現。
[辨析] 法律是人民群眾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體現。
提示:我國社會主義法是人民群眾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體現。
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并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質生活條件所決定的統治階級意志的規范體系。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是國家的統治工具。法律是由享有立法權的立法機關行使國家立法權,依照法定程序制訂、修改并頒布,并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總稱。
(1)(依托階級分析,培育科學精神和政治認同)法律反映的是統治階級還是人民群眾利益?
提示:法律反映統治階級意志。在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法律反映人民群眾的利益和意志。
(2)(通過職能分析,提升科學精神)法律的職能在于實現階級統治嗎?
提示:法在國家治理中既具有政治職能,又具有社會職能。法的政治職能是指法維護一定階級統治的作用。法的社會職能是指法管理一定社會公共事務的作用。法所具有的這兩種職能體現在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等各領域中。
1.法的特征
(1)法律是一種概括、普遍、嚴謹的行為規范。法律首先是指一種行為規范,所以規范性就是它的首要特性。
(2)法律是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行為規范。這是法律來源上的一個重要特征。所謂國家制定和認可是指法律產生的兩種方式。國家制定形成的是成文法,國家認可形成的通常是習慣法。
(3)法律是國家確認權利和義務的行為規范。法律所規定的權利和義務,不同于其他社會規范的權利和義務,它是由國家確認或認可和保障的一種關系,這是法律的一個重要特征。
(4)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的行為規范。由于法律是一種國家意志,它的實施由國家強制力來保障。
(5)法律是調整社會關系的行為規范。因為社會是指以物質生產為基礎而結成的人們的總體,法律的調整指向人們的行為,是對人們行為所設立的標準,即調整一定的社會關系。
(6)法律是具有普遍性的社會規范。普遍的有效性,在一國主權內法具有普遍效力。普遍的一致性,法律不可以強人所難。
(7)法具有可訴性。法律的程序性。法律強制實施是通過法定時間與法定空間上的步驟和方式而得以實現的。
2.法的作用
(1)明示作用。法律的明示作用主要是以法律條文的形式明確告知人們,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哪些行為是合法的,哪些行為是非法的。違法者將要受到怎樣的制裁等。
(2)矯正作用。這一作用主要是通過法律的強制執行力來機械地校正社會行為中所出現的一些偏離了法律軌道的不法行為,使之回歸到正常的法律軌道。像對一些觸犯了法律的違法犯罪分子所進行的強制性的法律改造,使之違法行為得到了強制性的矯正。
(3)預防作用。對于法律的預防作用主要是通過法律的明示作用和執法的效力以及對違法行為進行懲治力度的大小來實現的。
(一)新中國法治建設的成就
議題三| 中國當代法治的本質和建設成就
對于現代中國,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才是真正的法治。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才是真正的依法;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進,才是真正的法治。無論是經濟改革還是政治改革,法治都可謂是先行者,對于法治的重要性,可以說怎么強調都不為過。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既是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客觀要求,也是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確保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保障。
[探究任務]
1.(描述與分類·科學精神)依法治國的前提是立法,在這方面我國取得了哪些成就?
提示:形成了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在現行憲法基礎上,制定并完善了一大批法律、法規,法律體系日趨完備,國家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各個方面實現了有法可依。立法的科學化、民主化水平和立法質量不斷提高,法律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保障公民權利、確保國家權力正確行使等方面的作用不斷增強。
2.(描述與分類·科學精神)依法治國的關鍵是法律的貫徹,在這方面我國取得了哪些成就?
提示:通過建立健全科學完備的行政執法和司法體制,保證了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斷提高,人權的法治保障取得巨大成就。
3.(描述與分類·政治認同)中國當代法在階級本質上有何特點?
提示:我國當代的法是社會主義法。我國社會主義法是工人階級領導的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體現。
1.我國當代的法的性質
(1)我國當代的法是社會主義法。
(2)我國社會主義法是工人階級領導的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體現。
2.新中國法治建設的成就
(1)原因
①一國的法治總是由該國的國情和社會制度所決定并與其相適應的。
②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中國人民的主張、理念,也是中國人民的實踐。
③在黨的領導下,我國的法治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
(2)成就
①形成了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有 法 可 依 在現行憲法基礎上,制定并完善了一大批法律、法規,法律體系日趨完備,國家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各個方面實現了有法可依
良 法 善 治 立法的科學化、民主化水平和立法質量不斷提高,法律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保障公民權利、確保國家權力正確行使等方面的作用不斷增強
②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斷提高
執法 司法 通過建立健全科學完備的行政執法和司法體制,保證了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
行政 機關 行政機關不斷簡政放權、優化服務,嚴格規范文明執法,法治政府建設不斷推進
司法 機關 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堅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維護和實現司法公正和權威
[辨一辨] 有人認為:在我國,行政機關堅持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你是如何看待這一觀點的?
提示:行政機關堅持依法行政,審判機關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
③人權的法治保障取得巨大成就
真實 在通過經濟社會發展改善人民的生存權和發展權的同時,國家高度重視通過憲法和法律保障公民的基本權利和自由。我國將人權保障貫穿法治建設的各個環節,使人權法治保障水平達到了新的高度
廣泛 中國人民享有越來越廣泛、越來越充分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權利
④在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事業蓬勃發展
共同 實踐 這是一場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全體中國人民共同參與的、史無前例的偉大社會實踐
古今 中外 有著悠久歷史和燦爛文明的中華民族,正在民主與法治的道路上闊步前進,努力開創人類政治文明發展的新境界
1.深化治國理政法治新理念
(1)以“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新16字方針為抓手,堅定不移地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
(2)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理論與新的主張。這些理論與主張,更加凸顯依法治國的四大特性:戰略重要性、內在協調性、唯一領導性、主體全面性。上述這些依法治國新理念新主張,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要遵循,也是對社會主義依法治國內涵的豐富和深化。
2.依法治國的總體部署
(1)法治政府建設成績突出。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五中全會分別對依法履行政府職能,深入推進依法行政作出了重要論述。強調要深化行政管理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正確履行政府職能;持續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十二五”期間,國務院各部門累計分9批共取消、下放行政審批事項618項,并徹底終結了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這一歷史概念;同時,積極推動各級政府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制定工作,中央政府權責清單試點穩步推進,地方31個省份已全部公布省級政府部門權力清單,24個省份公布了責任清單。
(2)司法體制改革有序推進,司法公信力穩步提升。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必然選擇,是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有力保障,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堅強基石。
全面依法治國
(1)依法治國就是依照體現人民意志和社會發展規律的法律治理國家,而不是依照個人意志、主張治理國家;要求國家的政治、經濟運作、社會各方面的活動通通依照法律進行,而不受任何個人意志的干預、阻礙或破壞。
(2)依法治國就是依照憲法和法律來治理國家,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還是國家長治久安的必要保障。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保證。
3.依法執政與依法行政的不同
依法執政 依法行政
含義 就是堅持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不斷推進國家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的法治化、規范化,以法治的理念、法治的體制、法治的程序保障黨領導人民有效治國理政 要求各級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嚴格依法行使其權力,依法處理國家各種事務
范圍 涵蓋立法、執法、司法、守法、法律監督、法制改革等內容 只涉及執法的要求
主體 執政黨 各級人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員
內容 依法執政的“政”,則為政權之“政”,即組織和領導國家政權,它要求執政黨要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不能凌駕于法律之上 依法行政的“政”,應為政務之“政”,即國家權力部門賦予的行政工作,依法行政要求的是各級行政機關要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履行其應負的行政職責
原則 總攬全局、協調各方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易錯提示】
(一)易錯提示
(1)法律是隨著人類社會的產生而產生的。(×)
剖析:法律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
(2)生產方式是法產生、存在和發展的影響因素。(×)
剖析:生產方式是法產生、存在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3)社會規范都是由國家規定和認可的。(×)
剖析:社會規范包括法律規范、道德規范、職業規范等,但不一定都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
(4)《唐律疏議》是較為完備的封建民事法典。(×)
剖析:《唐律疏議》是較為完備的封建刑事法典。
(5)國家性質和國情決定法治。(√)
(6)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已經建成。(×)
剖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中國人民正在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深化探究】
(一)深化探究
┃┃議題導引__■
材料一 中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國,中華法系源遠流長。早在公元前21世紀,中國就已經產生了奴隸制的習慣法。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中國開始制定成文法,出現了自成體系的成文法典。唐朝(618年—907年)時,中國形成了較為完備的封建法典,并為以后歷代封建王朝所傳承和發展。中華法系成為世界獨樹一幟的法系,古老的中國為人類法制文明作出了重要貢獻。1840年鴉片戰爭后,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為了改變國家和民族的苦難命運,一些仁人志士試圖將近代西方國家的法治模式移植到中國,以實現變法圖強的夢想。但由于各種歷史原因,他們的努力最終歸于失敗。
材料二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于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舉行。全會提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提高黨依法治國、依法執政能力。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
[探究] (1)結合材料一,如何評價我國古代法治發展的歷史?
(2)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立法領域取得哪些成就?
(3)我國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是如何貫徹依法治國原則的?
提示:(1)中華法系源遠流長,成為世界上獨樹一幟的法律文明,古老的中國為人類法治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2)形成了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立法的科學化、民主化水平和立法質量不斷提高,法律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保障公民權利、確保國家權力正確行使等方面的作用不斷增強。
(3)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斷提高。通過建立健全科學完備的行政執法和司法體制,保證了行政和司法機關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行政機關不斷簡政放權、優化服務,嚴格規范文明執法,法治政府建設不斷推進。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堅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維護和實現司法公正和權威。
┃┃重點突破__■
1.中國法治歷史
時間 狀況
春秋戰國時期 開始制定成文法
西漢時期 強調禮法結合
唐朝時期 形成了較為完備的封建法典
鴉片戰爭后 一些仁人志士試圖將近代西方國家的法治模式移植到中國未獲成功
2.中華法系
中華法系開始形成于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到隋唐時期(公元581年—公元618年)成熟。最初的國家與法產生于夏朝,以后經商朝到西周時期逐漸完備。中華法系的特點有:第一,法律以君主意志為主。第二,禮教是法律的最高原則。第三,刑法發達,民法薄弱。第四,行政司法合一。
3.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原因
(1)是由我國社會主義制度決定的,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我國國家憲法和法律是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的統一,實行依法治國,人民群眾是主體;其根本的目的在于保障人民充分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利,維護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
(2)適合我國的國情。建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適合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不斷發展的客觀要求,是實現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
(3)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社會主義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標志。
(4)實行依法治國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社會的穩定,國家的長治久安,是人民的最高利益。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社會穩定,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保證。
(5)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國的本質是崇尚憲法和法律在國家政治經濟社會生活中的權威。依法治國是一切國家機關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必須依法行使權力,嚴格依法辦事。
4.新中國法治建設取得的成就
(1)通過憲法和法律確立了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20世紀70年代末,中國共產黨總結歷史經驗,汲取歷史教訓,明確了一定要靠法制治理國家的原則。1999年,“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載入憲法,自此,中國的法治建設揭開了歷史新篇章。
(2)中國共產黨已經探索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科學執政、民主執政和依法執政相結合的道路。在法治建設中,中國共產黨通過領導立法、帶頭守法、保證執法,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活的法制化、規范化建設不斷發展,中國共產黨依法執政的能力顯著增強。
(3)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基本形成。由憲法及憲法相關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經濟法、社會法、刑法、訴訟和非訴訟程序法七個法律部門和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立法三個層級的法律規范組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既確保了國家權力正確行使,促進了經濟發展,又維護了社會的公平正義,保障了人民的各項權利。
(4)尊重和保障人權。包括公民的生存權、發展權及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公民基本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和宗教信仰自由,在立法、執法、司法等各個環節得到了更加充分的保障。
(5)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的法制環境形成。包括民事立法、市場主體立法、市場管理立法、宏觀調控立法、知識產權保護立法、環境資源保護立法、對外經貿合作立法,正在不斷改善。
(6)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斷提高。把依法行政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重要內容,加強了行政主體立法、行政行為規范立法、行政監督和救濟立法、國家公務員立法,加強了信息公開、行政復議和行政問責等制度建設。中國政府也非常重視公正司法工作,完善了公開審判、合議、人民陪審員、辯護、訴訟代理、回避、司法調解、司法救助、兩審終審、死刑復核等檢察和審判制度,創新和發展了仲裁制度、律師制度、法官制度、檢察官制度、公證制度、司法救助制度、法律援助制度和勞動爭議解決制度,努力維護了社會正義,促進了社會的和諧。
(7)監督機構不斷完善。人大監督、政協監督、民主黨派監督、公眾監督、新聞媒體監督、行政監督、司法監督機制不斷得到完善,行政、司法等國家權力的行使得到了有效的制約和監督。
【鞏固訓練】
(一)鞏固訓練
1.2023年3月10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全票當選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隨后,習近平左手撫按憲法,右手舉拳,面向近3000名全國人大代表莊嚴宣誓。憲法宣誓彰顯了我國( )
A.堅持良法之治 B.堅持憲法至上 C.完善法律制度 D.推進法律實施
2.法律由統治階級制定,必然要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和秩序,其制定、頒布和實行都經國家機器來完成,本質上為統治階級服務。這表明( )
①有了人類社會就有了法律
②法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
③法反映并調整一定的社會關系
④法律和道德都是由國家制定和認可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中國人民的主張、理念,也是中國人民的實踐。依法治國的關鍵是法律的貫徹,在這方面我國法治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主要是( )
A.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斷提高
B.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C.形成了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D.全社會法治觀念顯著增強和人權法治保障取得巨大成就
4.開展對法律法規實施情況的檢查監督,是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多年來依法開展監督工作的重要形式。人大執法檢查,人們通常稱為“法律巡視”。開展好這一工作是基于( )
①平等是社會主義法律的基本屬性
②依法治國是我國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
③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執行
④巡視是監督工作的根本保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法者,治之端也。”今天的中國,法治成為治國理政的基本共識。關于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法是全體社會成員共同意志的集中體現
②法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社會規范
③生產方式是法產生、存在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④法是指對被統治階級具有約束力的社會規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唐代著名史學家吳兢在《貞觀政要·公平》中指出,“法,國之權衡也,時之準繩也。權衡所以定輕重,準繩所以正曲直”。該觀點體現了( )
①法是維持社會秩序、調整社會關系的規范
②法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
③法具有普遍約束力,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
④法的制定以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為根本目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為了制定“五四憲法”,毛澤東同志親自主持憲法起草工作,廣泛征求群眾意見。當時全民討論了近三個月,參加討論的有一億五千多萬人,最后由憲法起草委員會整理的意見共138萬條,為憲法的制定提供了重要條件。這說明“五四憲法”( )
A.體現了社會主義原則 B.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建立
C.體現了人民民主原則 D.標志著中國走上了依法治國的道路
8.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務院部門行政審批事項削減44%,非行政許可審批徹底終結,中央和地方政府定價項目分別縮減80%和50%以上。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以來推進了保證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的6個方面11項改革部署。這說明在黨的領導下,我國( )
A.形成了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B.人權的法治保障取得巨大成就
C.已經完成了全面依法治國的深刻革命
D.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斷提高
9.我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中華法治思想源遠流長。明朝政治家張居正提出“法無古今,惟其時之所宜與民之所安耳”。這對我們的啟示是( )
A.法律要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
B.法治是以理性方式解決社會矛盾的唯一途徑
C.無論古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法治是國家長治久安和繁榮發展的重要保障
10.中華法系是中華民族數千年法律實踐的結晶,自原始社會末期至近代,源遠流長,獨樹一幟。它以中國傳統思想為理論基礎,糅合了法家、道家、陰陽家學說的精華。下列中華法系發展的傳導路徑正確的是( )
①形成具有代表性的封建法典《唐律疏議》,并為歷代所傳承
②成為世界上獨樹一幟的法律文明,為人類法治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③制定成文法,并通過鑄刑鼎、書竹簡等方式傳布法律
④儒家思想成為政治生活的主導思想,強調禮法結合
A.①→②→④→③ B.④→①→②→③ C.③→④→①→② D.②→①→③→④
參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法治國家強調依法治理,只有良法才能最大限度的得到民眾的認同,才能最大程度的發揮法律的效力,材料與良法無關,A不符合題意。B:之所以舉行憲法宣誓儀式,是因為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法律效力,B正確。C:完善法律制度在材料中沒有體現,C不符合題意。D;推進法律實施,政府依法履職,公民守法用法,司法機關公正司法,在材料中沒有體現,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
2.答案:C
解析:①錯誤,法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隨著私有制、階級和國家的出現而逐步產生的;②符合題意,法律由統治階級制定,本質上為統治階級服務。這表明法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③符合題意,法律由統治階級制定,必然要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和秩序。這表明法反映并調整一定的社會關系;④錯誤,制定和認可是國家創制法律規范的兩種基本形式;故選:C。
3.答案:A
解析:新中國法治建設在立法、執法、司法、人權保障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A:材料強調法律的貫徹方面,即執法與司法環節,對應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A符合題意。B:不屬于法律的貫徹方面已取得的成就,而是屬于希望實現的目標,B錯誤。C:屬于立法環節,不屬于法律的貫徹方面,C錯誤。D:全社會法治觀念和人權法治保障意識顯著增強,而不是取得巨大成就。同時人權的法治保障取得巨大成就,屬于人權保障環節,不屬于法律的貫徹方面,D錯誤。故選A。
4.答案:C
解析:人大開展執法檢查工作,體現了依法治國是我國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同時也說明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執行,②③正確。題干信息強調的是對法律工作的檢查監督,沒有體現平等,①不符合題意。堅持黨的領導是監督工作的根本保證,④夸大了“巡視”在監督工作中的作用,錯誤。
5.答案:C
解析:法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社會規范,生產方式是法產生、存在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②③正確。法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集中體現,①否認了法的階級性,排除。法是維護社會秩序、調整社會關系的一種規范,④錯誤。
6.答案:B
解析:該觀點意思是,“法,是國家的秤,是社會的準繩。秤是用來判定輕重的,準繩是用來糾正彎曲的”。秤和準繩都用來當作標準,形象地說明了法是維持社會秩序、調整社會關系的規范,法具有普遍約束力,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①③符合題意。該觀點體現了法的特點,不涉及法的產生,②不符合題意。在階級社會中,法反映和維護的是統治階級的根本利益和意志,社會主義法是工人階級領導的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體現,④錯誤。
7.答案:C
解析:材料強調“五四憲法”制定過程中廣泛征求群眾意見,為憲法的制定提供了重要條件,體現了憲法的人民民主原則,C正確。材料沒有涉及憲法的內容,與社會主義原則無關,A不符合題意。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建立,B錯誤。“五四憲法”初步奠定了法治建設的基礎,不是中國走上依法治國道路的標志,D錯誤。
8.答案:D
解析:材料中對國務院行政審批事項削減等的描述,體現了行政機關不斷簡政放權,依法行政水平提高;關于提高司法公信力的描述體現了公正司法水平的不斷提高,D正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取得重大進步,形成了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但材料未體現,A排除。材料沒有涉及人權問題,B排除。“已經完成了全面依法治國的深刻革命”不符合我國現實,C排除。
9.答案:D
解析:張居正的意思是法令該不該堅持,不在于它的年代長短,而在于它是否適用于當時的情況,是否有利于百姓的安定,這啟示我們法治是國家長治久安和繁榮發展的重要保障,D符合題意。材料未涉及法律要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A排除。法治是以理性方式解決社會矛盾的重要途徑,但不是唯一途徑,B錯誤。在社會主義社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錯誤。
10.答案:C
解析:春秋戰國時期,我國開始制定成文法,并通過鑄刑鼎、書竹簡等方式傳布法律,③排第一。西漢時期,儒家思想成為政治生活的主導思想,強調禮法結合,④排第二。唐朝時期,我國形成了較為完備的封建法典《唐律疏議》,①排第三。中華法系作為世界上獨樹一幟的法律文明,為人類法治發展作出重要貢獻,②排最后。正確的傳導路徑是③→④→①→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宣化县| 白河县| 贵港市| 务川| 龙川县| 衡阳市| 阳高县| 黄骅市| 分宜县| 商水县| 鹤庆县| 博乐市| 鄂温| 苏尼特左旗| 武汉市| 渝北区| 隆子县| 墨脱县| 临颍县| 顺义区| 昌宁县| 天台县| 策勒县| 宜城市| 绥化市| 宝清县| 荔波县| 古田县| 奉节县| 石楼县| 宜良县| 嵩明县| 麻栗坡县| 青浦区| 舒城县| 四子王旗| 衡水市| 太仆寺旗| 安龙县| 瓦房店市| 甘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