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2張PPT)第二單元天鵝目錄學習目標01重點難點02教學內容03課后練習0401學習目標教 學 目 標1.學生能夠欣賞《天鵝》這首樂曲,理解其音樂內涵,感受其優雅寧靜的氛圍。2.通過樂曲的學習,培養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增強對音樂美的感受力。3.引導學生通過音樂聯想,體驗樂曲中的情感,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02重點難點重 點 難 點教學重點1.樂曲《天鵝》的欣賞與理解。2.樂曲情感的體驗與表達。教學難點1.樂曲中復雜音樂元素的理解與分析。2.樂曲情感的深入體會與表現。03教學內容《詠鵝》夏爾·卡米爾·圣-桑 是法國浪漫時期的一位鋼琴及管風琴演奏家,亦是一位多產的作曲家。他的作品對法國樂壇及后世帶來深遠的影響,重要的作品有《動物狂歡節》《骷髏之舞》《參孫與大利拉》等。圣桑 簡介作品介紹《天鵝》是法國作曲家圣桑創作的組曲《動物狂歡節》中的第十三曲,也是組曲中流傳最廣的一首,常被單獨演奏,甚至成為作者的代表作品,本曲是組曲中唯一一首幽雅、溫柔的小曲,與其它各曲形成鮮明的對比,曲中鋼琴的伴奏表示清澄的湖水蕩漾的微波,大提琴優美迷人的曲調,則描寫出天鵝高貴幽雅的身姿,以及安詳自在的浮游時的情景。全曲由鋼琴伴奏水波蕩漾般的前奏開始,接著大提琴唱出6/4拍子的高雅旋律,時而上行,時而下行,情調極為優美。鋼琴伴奏與大提琴的曲調融合無間,結尾樂句在弱奏中逐漸消失。《動物狂歡節》創作于西元1886年,并于1886年3月9日非公開初演,只有幾位好友參與。圣桑只把這個作品當作平常和朋友交流所演奏的小作品,并沒有把他當作正式的作品。除了《天鵝》以外,一生都沒有公開其他數曲。直到1921年圣桑過世后,這部作品才被公開,而正式的公開初演要到1922年的2月25日。動物狂歡節簡介大提琴是管弦樂隊中必不可少的次中音或低音弦樂器,音色渾厚豐滿,具有開朗的性格,擅長演奏抒情的旋律,表達深沉而復雜的感情,也與低音提琴共同擔負和聲的低音聲部。它也是非常為人們所喜愛的獨奏樂器大提琴西洋弦樂器音色 深沉飽滿 旋律動人樂器介紹主旋律主旋律主旋律《天鵝》1、這首樂曲的是用哪幾種樂器演奏的?這首樂曲是用大提琴和鋼琴演奏的,大提琴是主要演奏樂器,兩架鋼琴在這里是伴奏樂器。大提琴與小提琴相比聲音要更低沉、厚重一些2、各種樂器表現的是什么形象?豎琴的琶音伴奏表示清澄的湖水上蕩漾的微波,大提琴優美迷人的曲調,則描寫出天鵝高貴優雅的神姿,以及安詳自在地浮游時的情景聆聽思考1、說一說樂曲描繪了怎樣的天鵝?2、再聽歌曲,想想這首曲子主要是什么樂器演奏的呢?3、樂曲中的鋼琴伴奏部分有什么特征及作用?本課我們欣賞了《天鵝》,從不同的音樂中,欣賞了不同形態的天鵝,以及曲作家對不同音樂形象的不同表達方式。并學習運用音樂的基本因素對音樂進行分析理解,從而感受音樂所要表達的內容。下節課再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