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4張PPT)第三單元欣賞 春江花月夜目錄學習目標01重點難點02教學內容03課后練習0401學習目標教 學 目 標1.認知目標:使學生了解《春江花月夜》的樂曲背景、創作特點和音樂結構,能夠初步識別并欣賞樂曲中的主題旋律。2.能力目標:通過欣賞《春江花月夜》,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和感受力,培養學生在音樂欣賞中展開聯想和想象的能力,以及通過音樂進行文學藝術創作的興趣。3.情感目標:通過對《春江花月夜》的欣賞,培養學生對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的興趣和熱愛,增強學生的民族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02重點難點重 點 難 點教學重點:引導學生理解樂曲的意境,感受樂曲的旋律美,以及了解中國傳統音樂的結構特點。教學難點:如何使學生深入理解樂曲所表達的意境和情感,以及如何讓學生通過音樂欣賞進行文學藝術創作。03教學內容民族管弦樂隊打擊樂排笙 笛子 簫 管子 笙 嗩吶二胡第二聲部二胡第一聲部中胡 革胡 低音革胡三弦古箏揚琴指揮柳琴 琵琶 中阮 大阮吹拉彈打管子吹簫笙嗩吶曲笛梆笛排笙板胡二胡中胡革胡高胡拉柳琴箏三弦揚琴琵琶彈阮堂鼓鈸云鑼鑼打今天,請同學們一起欣賞一首極為好聽的樂曲-《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原為一首琵琶獨奏曲,名為《夕陽簫鼓》是古典音樂名曲中的名曲,是一支典雅優美的抒情樂曲。20世紀20年代。上海的音樂社團“大同樂會”將它改編為一首民樂合奏曲,屬于多樂段套曲,每一樂段都有小標題。樂曲介紹作品介紹《春江花月夜》是根據琵琶曲《夕陽箭蛙》改端的民族管弦樂合奏。全曲分為十段,各段標題是:江樓鐘疑、月上東山、鳳回曲水、花影層疊、水深云際、漁歌唱晚、泗瀾拍岸、橈鳴遠潮、效乃歸舟、尾聲。這首樂向通過委婉、質樸的旋律。形象地描繪了月夜春江的述人景色,如同一幅清麗淡雅的山水長卷,引人入勝。樂曲由引子--主題樂段--主題八次變奏--尾聲構成,是一首獨具特色的變奏曲。樂曲具有江南風格的音樂主題抒情、優美、婉轉如歌,描繪出夕陽西下、泛舟江上,游船蕭鼓齊鳴的動人情境。唱旋律觀察樂譜,你能談談對“魚咬尾”的旋律特點江樓鐘鼓春江花月夜聽這首曲子,你的腦海中出現什么樣的畫面?知識拓展1、魚咬尾魚咬尾是我國民族民間音樂曲調延伸發展的一種手法,即前句(或前段)的末音與后句(或后段)首音相同。2、換頭合尾換頭合尾是我國民間的一種創作手法,即:旋律在重復時,樂句的開頭部分做局部變化,將樂句的結尾部分重復出現說說你的感受樂段之美樂曲通過委婉質樸的旋律,流暢多變的節奏,形象的描繪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盡情贊頌江南水鄉的風姿異態。創造出了“將畫意,詩情與對宇宙奧秘和人生哲理的體察融為一體,創造出了情景交融,玲瓏透徹的詩境”。意境之美樂器之美旋律之美這是一首典雅優美的抒情樂曲,它宛如一幅山水畫卷,把春天靜謐的夜晚,月亮在東山升起,小舟在江面上蕩漾,花影在兩岸輕輕搖曳的大自然景色,一幕幕地展現在我們眼前。琵琶和箏奏出悠揚、徐緩的、抒情的旋律,前呼后應,音色極易辨別。1、魚咬尾用“1.3.5”三個音符進行旋律創編,成“魚咬尾”結構方式。如:1 3 3 5/5 5 3 1/1 3 5 1/...2、換頭合尾用五聲音階來進行旋律創編,結構是“換頭合尾”如:1 2 3 5/5 3 2 1/3 2 3 5/5 3 2 1/...音樂小活動樂器我來了!課堂總結1、它是由一支民族管弦樂隊編制。2、民族管弦樂合奏《春江花月夜》。3、“魚咬尾”“換頭合尾”的中國傳統音樂音樂發展手法。4、創編具有“魚咬尾”的音樂特點和旋律。下節課再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