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時教學設計課題 《感受音樂》 課時 第2課時教材分析 《感受音樂》屬于“造型. 表現”學習領域,本課主要在引導學生用美術的語言去分析、感受和表現聽覺。通過由淺入深地感受不同風格的音樂,能用美術的語言去分析、表現自己的感受,從而在內心達到對音樂感受的升華,并充分地運用點、線、面、色彩相結合的抽象表現形式,體現畫面的組合之美,準確表達出自己對某一段音樂的獨特理解與感受。學情分析三年級的學生思維靈活,喜歡唱唱畫畫,作畫用筆用色大膽,不加修飾,形象夸張,強調自己的思想情緒。把聽到的音樂感受畫出來,對于三年級的學生比較抽象,但要用語言表達對音樂的感受,和畫出感受,還是有點難度。教學目標 1.感受不同音樂帶來的美感和震撼,根據音樂旋律的強弱等變化,展開豐富的想象和聯想。 2.學會用點、線、面和色彩等元素,以抽象的美術語言,把對音樂的感受表現出來。 3.理解音樂與美術的密切聯系,感受藝術作品的豐富多彩。教學思路 本課的教學設計大體采用以下環節:感受生活中的聲音—感受藝術作品中的音樂—感受內心的音樂—用抽象的畫筆表現對音樂的感受。在這個過程中,融入美術的多種表現元素,如點、線、面的組合表現,對畫面的組織安排等,層層深入,最終完成一幅抽象的美術作品。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感受不同類型的音樂,展開豐富的聯想,用美術的語言進行表現。難點:抽象畫面的組織與欣賞。教學準備 教師:課件,聲音片段。學生:水彩筆 、油畫棒教學過程 一、回顧所學 引導學生回顧上一節課所學的內容,音樂與美術的關系,音樂與線條,音樂與色彩。 輕柔的音樂能使我們的心情平靜,像清清的流水一樣柔美、清澈。搖滾樂是感情的宣泄、夸張激昂的音樂能激勵我們奮發向上,熱血沸騰。肯定和表揚學生的創意和積極性。 (設計思想:通過讓學生回顧音樂與線條,音樂與顏色這兩個塊面的關系,了解音樂與美術共同,把他們融合在一起,會更好的創作。)二、學生繼續完善作品 聽音樂,繼續創作美術作品,運用點、線、面與色彩相結合的方式來表達你對自己喜歡的一段音樂的感受,創作時注意構圖的飽滿。教師幫助學生發現問題并及時解決,多鼓勵他們并強調態度和創造力。 (設計意圖:讓學生體驗音樂與美術的樂趣。)三、總結評價 展示學生作品,部分學生介紹自己完善的作品并談創作感受。1.你覺得誰的作品色彩和線條音樂感最強烈?為什么?2.你的作品是如何表現音樂的?都用了那些色彩和線條?本課總結:人的聽覺和視覺不是完全孤立和隔絕的,而是互相溝通互相影響的,這節課我們一同把音樂與繪畫巧妙地聯系在了一起,因為音樂是無聲的繪畫,繪畫是流動的音樂。就讓我們用點、線、面和色彩將音樂帶給人們的藝術享受盡情地表現在美麗的畫卷上吧!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自評、互評、教師評價,著重從本節課的學習重點自由抒發自己的想法和建議,對學生作品進行深入的欣賞與分析,從而為學生以后的自主創造提供參考。)四、拓展階段 同學們,我們除了用繪畫的方式表現對音樂的感受外還可以用拼貼等方法來表現對音樂的感受,同學們課下可以做嘗試各種方式和材料來表達聲音,如舞蹈、雕塑等。 (設計意圖:啟發學生主動將美術與音樂聯系起來,充分利用它們的共通性,來激發創作思維,提高審美層次。)五、板書設計 感受音樂 點、線、面 歡快的音樂 ——紅色、橙色 憂傷的音樂——藍色、紫色 輕柔的音樂——黃色、綠色 (設計意圖:板書的設計簡明、直觀,圍繞音樂與美術的結合展開聯想,進而構思完成作品的創作。)學生學習效果評價本節課通過進一步完善作品,學生講評,同學們更進一步感受音樂和美術的關系,了解音樂可以用不同的線條和色彩來表現。小組討論過程中,同學們能夠積極主動發表自己的觀點,能夠用簡單的連線搭配選擇音樂相對應的畫面。并發現自己作品的不足之處。教學反思與改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