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互聯網安全維護——爭做網絡安全推廣員 教學設計課題 互聯網安全維護——爭做網絡安全推廣員 單元 第五單元 學科 信息科技 年級 七年級教材分析 本蘇教版小學信息技術七年級第五單元“互聯網安全維護——爭做網絡安全推廣員”的教材,旨在通過項目式學習,讓學生全面了解互聯網安全的重要性,掌握個人信息資源的防護措施,并認識到互聯網安全法律法規的作用與意義。教材內容結構清晰,從項目分析到項目探索再到項目開展,層層深入,逐步引導學生探索互聯網安全領域的各個方面。通過實際操作和交流評價,學生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網絡安全知識,提高網絡安全意識。此外,教材還注重拓展創新,鼓勵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中,爭做網絡安全推廣員,為構建安全、健康的網絡環境貢獻自己的力量。學習目標 信息意識:學生能夠認識到互聯網安全的重要性,增強對網絡安全風險的敏感性和警覺性,形成積極的信息安全意識,能夠主動關注和了解網絡安全相關信息,以便及時應對潛在的安全威脅。計算思維:學生能夠運用計算思維分析互聯網安全風險及其產生原因,理解個人信息資源的防護措施和加密保護方法,通過邏輯推理和問題解決能力,形成有效的網絡安全防護策略,并能夠在實際操作中靈活運用。數字化學習與創新:學生能夠利用數字化工具和資源,開展互聯網安全相關的學習和研究,探索新的網絡安全技術和解決方案,培養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促進個人在網絡安全領域的持續學習和成長。信息社會責任:學生能夠了解并遵守互聯網安全法律法規,明確自己在網絡安全維護中的責任和義務,積極傳播網絡安全知識,爭做網絡安全推廣員,為構建安全、健康的網絡環境貢獻自己的力量,體現良好的信息社會責任意識。重點 互聯網安全風險及其產生原因:理解安全風險:學生需要深入理解互聯網存在的各種安全風險,如網絡詐騙、信息泄露、病毒攻擊等,以及這些風險對個人和社會可能帶來的危害。分析風險原因:分析安全風險產生的原因,如技術漏洞、人為疏忽、管理制度不完善等,以便更好地預防和應對這些風險。個人信息資源的防護措施:數字身份保護:掌握如何保護個人數字身份,如設置復雜密碼、定期更換密碼、避免使用公共Wi-Fi等。數字資源防護:學習如何有效保護個人數字資源,包括文件備份、使用安全軟件、定期更新操作系統和應用程序等。加密保護技術:了解并學習使用加密技術來保護個人敏感信息,如使用加密軟件、設置加密文件夾等?;ヂ摼W安全法律法規的作用及意義:法律法規內容:了解并掌握維護互聯網安全的相關法律法規,如《網絡安全法》等。法律法規意義:理解法律法規在維護互聯網安全中的重要作用,包括規范網絡行為、保障網絡安全、維護社會穩定等。難點 安全風險識別與評估:風險識別:學生可能難以準確識別各種潛在的互聯網安全風險,需要培養敏銳的感知能力和風險意識。風險評估:對安全風險進行準確評估是一個難點,學生需要掌握一定的風險評估方法和技巧,以便制定合理的防護措施。個人防護措施的實施:技術應用:對于部分學生來說,掌握并應用各種安全防護技術可能存在一定的難度,需要加強實踐操作和技能培訓。持續防護:個人防護不是一次性的任務,而是需要長期堅持和不斷更新完善的過程,這對學生的自律性和持久性提出了挑戰。法律法規的理解與應用:法律條文理解:法律法規往往涉及大量專業術語和復雜條款,學生可能難以理解其深層含義和實際應用。法律實踐應用:將法律法規與實際操作相結合,解決具體網絡安全問題是一個難點,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法律素養和實踐經驗。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通過展示幾則近期發生的網絡安全事件新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問學生:“你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過哪些網絡安全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并分享個人經歷。簡要介紹本單元的學習目標和內容,強調網絡安全的重要性。 觀看教師展示的網絡安全事件新聞,認真傾聽。積極思考并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網絡安全問題,如收到詐騙短信、賬號被盜等。了解本單元的學習目標和內容,明確學習方向。 通過實際案例的展示和問題的引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思考能力,為后續的學習做好鋪墊。講授新課 一、項目分析教師活動:引入課程主題,通過展示互聯網安全相關的新聞或案例,引發學生對網絡安全問題的關注,明確學習本單元的重要性和現實意義。分析項目背景,介紹當前互聯網安全面臨的挑戰和趨勢,幫助學生理解學習網絡安全知識的緊迫性。指導學生閱讀教材或相關資料,梳理單元學習目標和內容,明確學習路徑和預期成果。二、項目探索探索1 互聯網安全風險及其產生原因教師活動:講解互聯網存在的安全風險,包括網絡釣魚、惡意軟件、個人信息泄露等,通過案例分析和演示,幫助學生直觀感受風險的存在。引導學生探討互聯網安全風險產生的原因,如技術漏洞、用戶安全意識薄弱、法律法規不完善等,培養學生分析問題根源的能力。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分享自己遇到的網絡安全問題,分析原因并提出防范建議,加深學生對安全風險的認識。探索2 個人信息資源的防護措施教師活動:介紹個人數字身份保護的重要性,講解如何設置復雜密碼、啟用雙重驗證等防護措施,指導學生實踐操作。講解個人數字資源的防護方法,包括定期備份數據、使用安全軟件、避免使用公共Wi-Fi等,強調日常防范的重要性。引入個人數字資源的加密保護概念,介紹加密技術的原理和應用場景,引導學生了解并學習使用加密工具保護個人信息。探索3 互聯網安全法律法規的作用及意義教師活動:講解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法律法規,包括網絡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幫助學生了解法律法規的基本內容和要求。分析法律法規在維護互聯網安全中的作用和意義,強調法律法規對規范網絡行為、保護用戶權益的重要性。引導學生討論如何遵守法律法規,提高網絡安全意識,爭做守法上網的好少年。三、項目開展1. 制定方案教師活動:指導學生根據所學知識,結合學?;蚣彝サ膶嶋H情況,制定個人網絡安全防護方案。方案應包括風險識別、防護措施、應急處理等方面,確保方案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2. 實施方案教師活動:監督學生按照方案實施網絡安全防護措施,鼓勵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踐中,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同時,關注學生的實施過程,及時給予指導和幫助。3. 交流評價教師活動:組織學生進行方案實施成果的交流和評價,讓學生分享自己的經驗和收獲,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同時,對學生的實施成果進行客觀評價,指出優點和不足,提出改進建議。4. 拓展創新教師活動:引導學生思考如何進一步拓展和創新網絡安全防護措施,鼓勵學生提出新穎的想法和解決方案。同時,為學生提供必要的資源和支持,幫助學生將創新想法付諸實踐,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認真聽講,記錄關鍵信息。積極參與案例分析,思考并回答問題。認真聽講,學習并掌握個人信息資源的防護措施。跟隨教師的演示,嘗試使用安全防護工具和軟件。了解并記憶相關的法律法規。思考并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加深對法律法規的理解。 通過教師的講解和案例分析,使學生全面了解互聯網安全風險及其產生原因,增強安全意識。通過教師的講解和演示,使學生掌握個人信息資源的防護措施,提高自我防護能力。通過教師的講解和引導,使學生了解互聯網安全法律法規的重要性,樹立法律意識。課堂練習 設計針對本單元知識點的練習題,如選擇題、判斷題等。組織學生進行練習,并給予必要的指導和幫助。 認真完成教師設計的練習題。在練習過程中,積極思考并提問。 通過課堂練習,鞏固學生對本單元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提高應用能力。課堂小結 總結本單元的學習內容,強調重點難點。提問學生:“通過本單元的學習,你們對網絡安全有了哪些新的認識?”引導學生回顧并分享學習心得。布置課后作業,如撰寫網絡安全宣傳稿、設計網絡安全宣傳海報等。 認真聽講,回顧并鞏固本單元的學習內容。積極思考并分享學習心得,與其他同學交流討論。接收并明確課后作業的要求。 通過課堂小結,幫助學生梳理本單元的學習內容,鞏固學習成果,同時布置課后作業,促進學生對知識的進一步應用和實踐。板書 互聯網安全維護——爭做網絡安全推廣員項目分析項目探索 項目開展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