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互聯網安全維護——爭做網絡安全推廣員 教學設計課題 互聯網安全維護——爭做網絡安全推廣員 單元 第五單元 學科 信息科技 年級 七年級教材分析 本蘇教版小學信息技術七年級第五單元《互聯網安全維護——爭做網絡安全推廣員》教材,圍繞互聯網安全這一核心議題,設計了系統而全面的內容。教材首先通過項目分析,引導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接著通過項目探索,深入剖析互聯網安全風險及其原因,并介紹個人信息資源的防護措施,使學生認識到網絡安全的重要性;最后通過項目開展,讓學生制定并實施網絡安全推廣方案,在交流中評價完善,并在拓展創新中提升能力。教材內容貼近學生實際,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網絡安全意識和技能,提升他們在數字化時代的自我保護能力。學習目標 信息意識:學生能夠認識到互聯網安全的重要性,增強對網絡安全風險的敏感性和警覺性,形成積極的信息安全意識,能夠主動關注和了解網絡安全相關信息,以便及時應對潛在的安全威脅。計算思維:學生能夠運用計算思維分析互聯網安全風險及其產生原因,理解個人信息資源的防護措施和加密保護方法,通過邏輯推理和問題解決能力,形成有效的網絡安全防護策略,并能夠在實際操作中靈活運用。數字化學習與創新:學生能夠利用數字化工具和資源,開展互聯網安全相關的學習和研究,探索新的網絡安全技術和解決方案,培養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促進個人在網絡安全領域的持續學習和成長。信息社會責任:學生能夠了解并遵守互聯網安全法律法規,明確自己在網絡安全維護中的責任和義務,積極傳播網絡安全知識,爭做網絡安全推廣員,為構建安全、健康的網絡環境貢獻自己的力量,體現良好的信息社會責任意識。重點 互聯網安全風險及其產生原因:理解安全風險:學生需要深入理解互聯網存在的各種安全風險,如網絡詐騙、信息泄露、病毒攻擊等,以及這些風險對個人和社會可能帶來的危害。分析風險原因:分析安全風險產生的原因,如技術漏洞、人為疏忽、管理制度不完善等,以便更好地預防和應對這些風險。個人信息資源的防護措施:數字身份保護:掌握如何保護個人數字身份,如設置復雜密碼、定期更換密碼、避免使用公共Wi-Fi等。數字資源防護:學習如何有效保護個人數字資源,包括文件備份、使用安全軟件、定期更新操作系統和應用程序等。加密保護技術:了解并學習使用加密技術來保護個人敏感信息,如使用加密軟件、設置加密文件夾等。互聯網安全法律法規的作用及意義:法律法規內容:了解并掌握維護互聯網安全的相關法律法規,如《網絡安全法》等。法律法規意義:理解法律法規在維護互聯網安全中的重要作用,包括規范網絡行為、保障網絡安全、維護社會穩定等。難點 安全風險識別與評估:風險識別:學生可能難以準確識別各種潛在的互聯網安全風險,需要培養敏銳的感知能力和風險意識。風險評估:對安全風險進行準確評估是一個難點,學生需要掌握一定的風險評估方法和技巧,以便制定合理的防護措施。個人防護措施的實施:技術應用:對于部分學生來說,掌握并應用各種安全防護技術可能存在一定的難度,需要加強實踐操作和技能培訓。持續防護:個人防護不是一次性的任務,而是需要長期堅持和不斷更新完善的過程,這對學生的自律性和持久性提出了挑戰。法律法規的理解與應用:法律條文理解:法律法規往往涉及大量專業術語和復雜條款,學生可能難以理解其深層含義和實際應用。法律實踐應用:將法律法規與實際操作相結合,解決具體網絡安全問題是一個難點,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法律素養和實踐經驗。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展示一段關于網絡安全事件的視頻,引起學生的興趣和關注。提問學生:“你們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過網絡安全問題?是怎么解決的?”簡要介紹本單元的學習目標和內容,強調網絡安全的重要性。 觀看視頻,認真思考網絡安全問題。積極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分享自己的經歷和看法。了解本單元的學習目標和內容,明確學習方向。 通過視頻展示和提問,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思考,引導學生關注網絡安全問題,為后續學習打下基礎。講授新課 一、項目分析教師活動:引入話題:通過展示近期網絡安全的新聞案例或視頻,引發學生對網絡安全問題的關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背景介紹:介紹當前互聯網安全形勢,闡述網絡安全對個人和社會的重要性,為后續的探索活動做鋪墊。項目解讀:詳細解讀本單元的教學目標、重難點及學生應達到的學,確保學生對項目有清晰的認識。二、項目探索探索1 互聯網安全風險及其產生原因教師活動:引導思考:提問學生,引導他們思考在日常使用互聯網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風險,并記錄下來。案例分析:選取典型的網絡安全事件,進行深入剖析,揭示風險產生的深層次原因,如技術漏洞、人為因素等。小組討論:組織學生分組討論,總結互聯網安全風險的主要類型和產生原因,每組選代表匯報討論成果。探索2 個人信息資源的防護措施教師活動:知識講解:系統介紹個人數字身份保護、數字資源防護及加密保護的基本知識和方法。實踐操作:指導學生使用安全的網絡瀏覽器、設置復雜密碼、啟用雙重驗證等措施,加強個人信息的防護。案例分析:展示個人信息泄露的案例,分析原因,并探討如何通過防護措施避免類似事件發生。探索3 互聯網安全法律法規的作用及意義教師活動:法律法規介紹:介紹國家關于互聯網安全的法律法規,強調遵守法律的重要性。案例分析:選取違反網絡安全法律法規的案例,分析違法行為的后果,引導學生認識到法律的嚴肅性和必要性。意義探討:組織學生討論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意義,如保護個人隱私、維護社會秩序等,深化學生對法律法規作用的理解。三、項目開展1. 制定方案教師活動:指導策劃:指導學生根據探索活動的成果,結合實際情況,制定網絡安全推廣方案,包括推廣目標、措施、步驟等。審核修改:審閱學生的方案,提出修改意見,確保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2. 實施方案教師活動:組織實踐:協助學生開展網絡安全推廣活動,如制作宣傳海報、開展網絡安全知識講座等。現場指導:在活動現場提供必要的指導和幫助,確保活動的順利進行。3. 交流評價教師活動:組織匯報:安排學生匯報網絡安全推廣活動的成果和體會,鼓勵分享經驗和教訓。評價反饋:對學生的推廣活動進行評價,給予肯定和鼓勵,同時指出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出改進建議。4. 拓展創新教師活動:啟發思維: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在網絡安全推廣活動中融入更多創新元素,提高活動的吸引力和影響力。提供支持:為學生提供必要的資源和支持,幫助他們將創新想法付諸實踐,實現拓展目標。 認真聽講,理解互聯網安全風險及其產生原因。跟隨教師演示,學習個人信息資源的防護措施。了解互聯網安全法律法規的內容和意義,樹立法律意識。 通過教師的講解和演示,使學生全面了解互聯網安全風險和防護措施,增強網絡安全意識和能力。課堂練習 設計一系列與網絡安全相關的練習題,包括選擇題、判斷題等。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分享對練習題的理解和答案。巡視指導,及時解答學生的疑問和困惑。 獨立完成練習題,加深對網絡安全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參與小組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和答案,相互學習。提出問題,尋求教師的幫助和指導。 通過課堂練習和小組討論,鞏固學生對網絡安全知識的理解,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課堂小結 總結本堂課的學習內容和重點,強調網絡安全的重要性和意義。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積極傳播網絡安全知識,爭做網絡安全推廣員。布置課后作業,要求學生收集更多關于網絡安全的信息和資料。 回顧本堂課的學習內容,鞏固所學知識。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傳播網絡安全知識,為爭做網絡安全推廣員做好準備。完成課后作業,積極收集網絡安全信息和資料。 通過課堂小結和布置作業,使學生對本堂課的學習內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記憶,同時為后續的學習和實踐打下基礎。板書 互聯網安全維護——爭做網絡安全推廣員項目分析項目探索 項目開展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