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小學美術大單元教案設計六 年級 上 冊 第 2 課課題 《點的集合》教材分析 “點”和“線一樣,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造型表現。同時,“點”還具備“線”的表現略顯不足的色彩表現能力,只用點也可以創造出豐富多彩的畫面。核心目標 1、感受點的藝術魅力,提高藝術修養。 2、嘗試體驗點的不同排列規律、疏密變化,學會用點構成精彩的畫面。 3、明白點是最基本的造型元素。重點 知道點是造型元素中最基本的元素。 難點 合理利用點的組合規律,使畫面呈現協調的色彩。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水粉或水彩顏料、彩筆、畫紙。教 學 任 務 教 學 任 務 教學設計 設計意圖導入階段: 教師展示由點構成的圖畫,讓學生說說看到了什么。 退遠一點或者瞇起眼睛再次觀察,能看到什么?(一幅人物畫)只用點也可以畫畫,板書課題。 發展階段: 1.點彩畫的獨特魅力。 點是基本的造型元素之一,有著豐富的表現力,請欣賞法國點彩派畫家修拉的作品《大碗島星期天的下午》。這幅作品和法國現實主義畫家米勒的作品《牧羊女》有何不同? 學生討論回答:點彩畫用不經調和的顏色經過重疊形成豐富的色彩,畫面給人朦朧的效果;現實主義油畫作品效仿自然、清晰而真實。 2.生活中的點。 欣賞大自然中存在的點,如金錢豹的斑點、彩色的鵝卵石、花園里開放的小花、夜空中的星、甚至樓房汽車等等,都可以看做點。 小結:點的形狀各種各樣,只要在相對空間中比較小的事物都可以看成點。 3.繪畫中的點。 法國畫家 維克托·瓦薩里的作品《構成》,由圓圈圓點組成具有驚人視錯覺的瞬間效果。法國后印象派畫家梵·高 的作品《星月夜》,用點進行方向組合,形成線化的感覺,增強流動效果。中國當代藝術大師吳冠中的作品《黑屋頂》,把房屋屋頂、窗戶概括成不同形狀的點,組成一幅形式感很強的畫面。 4.不同的工具可以表現不同形狀的點。 5.學生創作練習。 作業要求:用點的集合完成一幅有創意的作品。注意利用點的不同排列規律、整體效果的變化,色彩關系豐富和諧。 展示與評價階段: 1.將完成的作品張貼到展示板上。自評互評,選出優秀作品 2.優秀作品的作者說說自己的創意與繪制過程中的感受。 四、收拾與整理階段 收拾整理工具材料,保持桌面及教室整潔。 五、拓展階段: 嘗試用其他點狀材料拼貼一幅作品,如五谷、蛋殼、彩色石子、毛球等。 學生初步感知點彩畫。 感受點彩畫與傳統油畫的顯著不同,揭示點彩派典型的繪畫技巧。 發現生活中形形色色的點,感受點包含的空間范圍。 了解不同點的不同排列方式產生畫面效果。 做好創作準備,讓學生根據畫面需要選擇適合的工具作畫。在生活中去發現、去創造新的點畫方法。課堂 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