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9.3連通器教學設計學科: 物理 主備教師: 集備教師: 上傳教師:章節名稱 9.3連通器 課 時 1 時間教學目標 能在實際情況中辨認連通器,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知道連通器的原理,船閘的工作原理,能夠聯系生活實際解釋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教學重點及突破 知道連通器的原理,知道船閘的工作原理,能辨認出連通器教學難點及突破 通過液片模型推導出連通器的原理課標要求 聯系生活實際,能在實際情況中辨認連通器近3年中考考點 選擇題:區分大氣壓強與連通器 填空知識點:連通器原理預習任務清單 1.連通器 (1)定義:上端___、下部___的容器叫做連通器。 (2)特點:連通器里的同一種液體不流動時,各容器中的液面 (3)生活中的應用:茶壺與壺嘴、鍋爐與外面的水位計、水塔與自來水管等等都是連通器。 2.船閘 (1)船閥由閘室和上、下游閘門以及上、下游閥門組成。 (2)船閘的工作原理-一連通器。船閘工作過程中,閘室分別跟上游水道和下游水道構成連通器,用來調節水面落差,使船通行。教 學 流 程 預習(復習)檢測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檢查學生的預習清單完成情況 完成任務清單,并在課本勾畫對應知識點 培養學生自主預習的能力教 學 流 程 教 學 流 程 教 學 流 程 出示學習目標,施標導入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 播放三峽大壩的照片,提問:下游的船只如何行駛到上游? 思考:(1)水位高度可以調節嗎?如何調節?利用了什么原理 (2)什么是連通器呢? 利用三峽大壩這個例子提出問題,引發學生思考。自主學習,課中獨學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板書連通器的定義。展示各種各樣的連通器模型。 提供思路:利用液體壓強以及受力平衡的角度思考 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對學生的想法進行補充完善。 學生閱讀教材,找到對連通器的定義:上端開口,下端相連通的容器 學生觀察連通器中的紅墨水:發現紅墨水靜止后各個容器中的液面等高。 提出問題:為何連通器液面相平? 小組合作討論,連通器液面相平的原因 通過先對書上定義的勾畫,再來給出實物,印象更加深刻。合作探究,釋疑解惑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提供思路:利用液體壓強以及受力平衡的角度思考 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對學生的想法進行補充完善。 應用舉例:茶壺,鍋爐水位計,船閘(播放多媒體視頻圖片,認識在生活中運用到的連通器) 假設連通器底部有一液片,液面靜止后,液片平衡對這個液片進行受力分析:向左的壓力與向右的壓力相等,進而由液體壓強的知識點可以推導得左右液體高度相等。 學生自主思考,培養動腦邏輯思維能力。成果展示,闖關達標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船閘是如何工作的呢?給出船閘的模擬動圖 多媒體演示,船閘的簡單結構和船只從上游經船閘航行到下游的過程 學生思考船閘的工作過程,試著與同桌交流分享。 觀看演示中的船閘的工作流程 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總結檢測,點撥升華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監督學生完成當堂檢測 完成課堂檢測 1.(連通器的概念)某同學對連通器有以下理解,錯誤的是 A. 連通器內各處壓強相等 B.連通器是上端開口,下端相連的容器 C. 三峽船閘是連通器 D. 連通器裝有同種液體時,靜止時各液面相平 2. (連通器原理)如圖所示,在裝修房屋時,工人師傅常用一根足夠長的透明塑料軟管,里面灌入適量的水(水中無氣泡),兩人各持管的一端靠在墻面的不同地方,當水靜止時,在與水平面相平的位置做出標記,這樣做利用了 原理,目的是保證兩點在 3. (連通器原理的應用)下列工具或設備中,利用連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 高壓鍋 B.熱氣球 C. 三峽船閘 D. 飛機升力 鞏固知識作業設計 完成對應的章節小測試,寫本節思維導圖板書設計 連通器 定義:上端開口下部連通的容器 特點:連通器里的同一種液體不流動時各容器中的液面總保持相平 應用:船閘,鍋爐水位計,茶壺,道路中的涵洞教后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