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美術中的比例》教學設計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學習美術中的比例知識,初步認識、了解比例,知道黃金比例,能夠學會欣賞藝術作品中、生活中的比例美感。用剪貼或繪畫的的方法表現器皿陶瓷瓶的比例變化,了解比例美感的規律。2.過程與方法:通過對生活中與作品中藝術形象的欣賞、測量、討論,理解黃金比例的關系,學會測量出黃金分割點,并運用比例知識對簡單的物品進行分析,從而學習運用比例美化生活的方法,學習比例關系,設計一個花瓶,提高創作能力。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感受比例的形式美感;了解比例在美術作品中的關系,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認識到美術與科學的聯系,培養學生嚴謹的學習態度。教學重、難點重點:認識黃金比例,能在生活中發現比例的美,會用比例知識分析、欣賞美術作品。難點: 運用黃金比例知識分析作品,從比例的角度考慮并設計一個有比例美感的花瓶。教學準備1.教師準備:ppt課件、教師示范微課、花瓶2.學生準備:繪畫工具教學過程設計(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課件展示)樂山大佛圖片我們國家是四大文明古國之ー。幅員遼闊,地大物博成為我們中國人的驕你知知道這是哪里嗎 你對它還有什么了解 (3)你能猜出它有多高嗎 你的依據是什么 學生通過直觀對比,感受到生活中比例的存在,比例就是通過物體間的比較而產生的。并導入課題,在生活中,不運用尺子等工具依然可以對物體有感官的了解。這種通過物體間比較而產生的關系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我們稱之為“比例”。這節課我們就共同來感知《美術中的比例知識》。(這樣的設計結合中國文化古跡,更能引發學生的共鳴,并起到愛國德育教育的作用。)層層遞進,探究新知1.到底什么是比例呢 比例最早見于數學,一般指長度與長度,面積與面積的比率比例最早見于數學,一般指長度與長度,面積與面積的比率。美術中的比例是指造型各部分之間的尺寸關系。比如部分與部分之間、部分與整體之間、整體的縱向與橫向之間等,相互之間尺寸數量間的變化對照,都存在著比例。黃金分割比:把一條線段分成兩部分,使其中一部分與全長的比等于另一部分與這部分的比,其比值約等于0.618。(2;3 3;5 5;8)因這種比例在造型上比較美觀而被稱為黃金分割。2.(課件展示)宋代范國畫作品《溪山行旅圖》(1)找出畫面上的山、樹、人、馬。(2)畫家為什么把人畫得那么小呢 畫家成功的運用了人、樹、山之間的比例關系表現我國陜西一帶的風光。山在畫的中央頂天立地,雄偉壯觀,商人趕著驢,顯得很小突出了大山的高聳氣勢。整幅作品中近景與遠景的比例約為5:8。這也是我們中國畫中常說的“丈山、尺樹、寸馬、豆人”比例法則。3.(課件展示)意大利著名畫家達芬奇的《維魯維斯的人》。意大利畫家達 芬奇認為比例是"藝術之母和女王”。而“人體是最完美的藝術品"是大家公認的真理。于是他對人體進行了這樣的分析.研討:你發現了人體中哪些顯著的比例關系 比例關系1,身高等于兩手尖之間的長度。比例關系2,當人把手腳張開,作仰臥姿勢,以他的肚臍為中心用規畫出一個圓,那么他的手指和腳趾就會在這個圓上。通過分類活動,了解學生對人體內比例奧秘的理解。4.(課件展示)法國建筑《巴黎圣母院》法國的建筑《巴黎圣母院》是黃金分割應用的典范,請同學們找一找黃金比例的應用。①展示《巴黎圣母院》的建筑圖片,引導學生觀賞,并思考:這個建筑有什么特點 ②學生大膽的猜想并自由的回答,教師布置任務:測量課本中巴黎圣母院的高與寬的長度并計算比例關系。學生動手測量,教師總結并講授黃金比例:黃金分割是指將整體一分為二,較大部分與整體部分的比值等于較小部分與較大部分的比值,其比值約為0.618。這個比例被公認為是最能引起美感的比例,因此被稱為黃金分割。5.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體現了黃金比例 學生各抒己見,教師總結:課本、花瓶、國旗、包裝盒、A4紙、建筑……布置任務:試著將課本中泰姬陵與古瓶的“黃金分割比”用尺子量一量并畫出來。學生測一測畫一畫,教師總結:古瓶的高與肚,頸與瓶口體現黃金比例。1)指導分析瓶口、瓶底、瓶頸、瓶身比例關系 比例美研究古瓶的圖案設計 圖案美3)研究古瓶的色彩搭配 色彩美6.是不是所有的比例都是最合理的,最美的呢 怎樣才能使比例的美感更加突出呢 (1)小游戲:☆每組合作測量兩件收集物品長和寬,并記錄。(國旗、作業本A4紙.)☆算出兩種物品的長寬比。完成迅速小組為勝。(2)如果認真精確,我們的結果會接近0.618(或2:3,5:8,3:5)的關系。黃金分割是人們長期實踐中發現的,看起來是最美、最合理的。有史以來,“黃金分割率”這一幾何比例一直被視為揭開藝術奧秘的鑰匙。(三)教師示范啟發創意教師通過多媒體設備播放花瓶創作示范視頻。教師示范創作一個有比例美感的花瓶形象,但花瓶內部有一些形象讓畫面看上去更豐富飽滿……教師創作步驟連線活動學生解答。之后欣賞學生《瓶子里的故事》作品并思索你將用什么樣的形式進行創作,你的瓶子里將要發生什么樣子的故事呢?學生作品欣賞。(四)藝術實踐大膽創新1.以《花瓶里的故事》為主題創作一個有比例美感的花瓶,創作形式不限,注意色彩鮮艷,構圖飽滿,突出比例美感。(通過多樣的創作形式選擇,可以更好的激發學生的特長所在)2.學生創作實踐,播放輕音樂,及歷屆學生作品合集。教師巡回指導,教師運用投屏軟件對學生的作品及過程中遇到的普遍性問題進行拍照,及時地投放到大屏幕進行講解。評價交流展示自信1.運用暢言平臺畫廊功能展示學生作品,并推送花瓶形象推選表請同學進行評價分析。2. 同學介紹一下自己創作的花瓶有什么樣的獨特之處?瓶子里發生了什么樣的故事。讓同學們根據創作進行投票,通過學生自評與互評、教師簡評的方法進行評價,評價出最佳創意獎、最佳裝飾獎、最佳表現獎。(六)拓展延伸情感升華小結:蘋果公司的標志具有完美的平衡,其映射到標志上的輪廓是在直徑上遵循斐波那契數列的圓形。 在影視作品中,完美的構圖比例也會表現得淋漓盡致!讓觀者有一種視覺的享受。比例無處不在,黃金比的確是美的,但是人們往往不滿足于習慣的比例、造型、藝術大師們還創造了許多具有個性的創作。如艾菲爾鐵塔、摩天大樓,它們并不是各個部位都體現黃金比,但都給人們流下了深刻印象。美,無處不在,愿每一位同學都有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板書設計: 黃金分割比 0.618美術中的比例2:3 3:5 5:8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