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偶戲》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本課為“欣賞.評述”學習領域,旨在通過欣賞多姿多彩的偶戲表演形式和千變萬化的戲偶人物造型,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同學了解偶戲的藝術形式、種類,欣賞、體會偶戲的藝術之美。通過欣賞、分析、感受、評述等過程,從發現到關注、從民族到世界,逐步形成對偶戲這種民間藝術的喜愛之情,從中感受民族古老藝術的魅力。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欣賞不同表演形式的偶戲,了解有關偶戲的文化和種類,知道偶戲在造型、表演等方面的特點。2.過程與方法:通過對偶戲的了解和交流活動,培養學生對民間藝術的欣賞能力。在觀察材料,欣賞造型和色彩,動手制作,參與表演等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學會欣賞的方法,體會民間藝術的美感,增強傳統文化意識和時代創新能力。3.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對偶戲資料的交流和對傳統偶戲的欣賞,認識并感受這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形式,體驗民間傳統藝術的魅力,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以及對祖國民間傳統藝術的熱愛之情,進而培養學生用藝術的眼光創造生活樂趣的美好情感。教學重點:通過了解有關偶戲的文化,加深對民間傳統藝術的了解和熱愛,并用文字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教學難點:對偶戲表演藝術的感受,對藝術形象特征的理解與評述。教學準備:木偶戲片斷、偶戲資料,戲偶玩具。教學教程:一、 欣賞導入:1.同學們,這節課老師給大家帶來什么?一個布袋偶,它是木偶的一種,你看過木偶戲嗎?接下來老師給大家帶來一段表演,想不想看一看?大家在欣賞的過程中注意這種木偶戲舞臺上表演的演員和我們平時看到的舞臺上的演員有什么不同?2.同學們,你們知道嗎,中國偶戲有著2000多年的歷史,是戲劇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各民族共同創造的民間藝術瑰寶,這節課我們就一起走進偶戲、探索偶戲、表演偶戲,好不好?板書課題。二、探究學習1.今天老師還帶來了許多造型獨特的木偶,你想不想也來體驗一下呢? (出示不同的手偶,讓孩子們分組體驗)請同學們小組內即興組合,5分鐘編排一個有趣的小故事,并聲情并茂地用小手偶表演出來幾塊簡單的布頭縫合在一起,就能給我們帶來那么多歡樂。你看他們有多么神奇呀!木偶戲還有悠久的歷史呢?在古代人們就會這樣娛樂,讓我們一起看一下吧。2.課件播放圖片。《古代傀儡戲表演》3、偶戲它融合了造型、動作、對話、服裝、道具、布景等設計,并兼繪畫、雕刻、舞蹈、戲劇于一體的表演藝術。它的內容很豐富,最只要的有木偶戲和皮影戲兩種,演出時所用的木偶或者皮影即是戲劇表演的道具又是極具地方特色的民間美術品。同學們,是不是覺得偶戲越來越神奇了呢?下面老師帶你們走進偶戲大觀園一睹偶戲的風采吧。首先讓我們一起來欣賞杖頭偶戲表演。杖頭偶戲提線偶戲布袋偶戲鐵枝偶戲皮影戲4、木偶戲歷史悠久,廣泛流行與中國民間和世界各地,我們一起看下面這個短片。三、自主學習,欣賞評述。1.同學們,剛才我們觀察了那么多偶戲形式,你覺得他們在材料、造型、色彩、制作和表演上有什么特點? 請完成以下任務單。任務單剛才我們觀察了許多偶戲形式,我覺得--------偶戲在材料上---------------、造型----------------、色彩-----------------、制作----------------和表演上有---------------特點。(選一種你喜歡的偶戲來說)2.小組派代表交流展示任務單。四、小結拓展1.你還知道哪些國家的偶戲?說一說,讓我們一同分享偶戲帶來的快樂吧.(教師播放孤獨的牧羊人短片)。2、同學們偶戲的文化源遠流長,但是有些在中國幾乎已經失傳,像下面的水利木偶。3.學習深化。這節課,我們了解了偶戲這一藝術形式,也表演了偶戲,大家充分領略到了這一民間藝術瑰寶散發出的無窮魅力。但是偶戲現狀令人擔憂(課件出示偶戲現狀)偶戲在2006年已經納入我們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希望大家都來做民族文化藝術的傳承者,積極參與到這些文化遺產的保護中。有時間,大家上網查閱一下偶戲的制作過程,去感受民族藝術的魅力吧!同學們,只要你有創想,世界就會為我們打開快樂之門。2010年智利首都圣地亞哥街頭,法國一劇團攜巨型提線木偶“小巨人”上街表演,它惟妙惟肖的表情和逼真的神態引得周圍觀眾的陣陣掌聲。板書設計:7、偶戲繪畫、雕刻、舞蹈、戲劇------------表演藝術種類繁多 造型別致有趣 表演活靈活現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