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單元:多樣的生物第十一課:種類繁多的植物1. 地球上的每個角落都有生命的蹤跡。它們有的高聳入云,有的體不盈尺,有的小到肉眼難以發現。2. 地球上生長著多種多樣的植物,有些植物生活在陸地上,有些植物生活在海洋、湖泊、河流和池塘中。3. 迄今為止,人們已知的植物大約有30萬種。4. 像蟋蟀草那樣具有比較疏松、柔軟、支持力弱的莖的植物,稱為草本植物。5. 像柳樹那樣具有比較緊密、堅硬、支持力強的莖的植物,稱為木本植物。6. 科學家主要是根據植物的特征進行分類的。7. 根據莖的特征,將植物分成兩大類: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這樣的分類方法是二歧分類法。8.二歧分類法的常見應用:開花植物和不開花植物;水生植物和陸生植物;針葉植物和闊葉植物;常綠植物和落葉植物;蔓生植物和非蔓生植物;等等。9.常見的不開花植物:海藻、水綿、腎蕨、苔蘚、綠蘿,等等。10.小草和大樹的莖有什么不同點 通過比較你能得出什么結論呢 小草的莖疏松、柔軟、支持力弱,易折斷,莖較短。大樹的莖比較緊密、堅硬、支持力強,不易折斷,莖較長11.我們是怎樣給植物分類的 共找出了多少種分類方法 (1)根據莖的特征,分為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2)根據生存環境,分為水生植物和陸生植物;(3)根據生命周期,分為一年生植物和多年生植物;(4)根據是否有種子分為種子植物和孢子植物;(5)根據種子外是否有果皮,分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第十二課:觀察細胞1. 300 多年前,英國科學家羅伯特·胡克在用自己精心改良的復合顯微鏡觀察瓶塞軟木時,發現了蜂窩狀的小房間,他把這些小房間命名為“細胞”,這就是人類了解生物基本構造的開端。2. 細胞的結構非常微小,用肉眼或放大鏡是看不到的,只有借助顯微鏡才能看到。3.顯微鏡的結構:顯微鏡的使用方法: 1. 將洋蔥表皮裝片放在顯微鏡的載物臺上。 2. 調節顯微鏡,直到能看清楚洋蔥表皮細胞為止。 3. 觀察洋蔥表皮細胞,并把觀察到的細胞形狀記錄下來。 注意:用顯微鏡觀察時兩只眼睛都要睜開。 要細心調試,反復觀察幾次。4. 常見細胞:洋蔥表皮 、動物表皮 、口腔黏膜 、 神經細胞 、血細胞 、根尖細胞5.生物的細胞在形態上有什么特點?細胞是如何構成生物體的?答:絕大多數生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生物體的基本組成單位。6. 顯微鏡的目鏡和物鏡由兩塊凸透鏡組成。7.通常情況下,低倍鏡在目鏡位置,高倍鏡在物鏡位置。8.動物細胞結構動物細胞的結構包括細胞質、細胞核、細胞膜。9.植物細胞結構植物細胞的結構包括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10.細胞構成生物體的過程細胞構成生物體具有一定的結構層次。首先,細胞進行細胞分裂,使細胞的數目增多。然后,細胞進行細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組織,不同的組織又形成不同的器官很多器官最終形成了生物體。11.生物的細胞在形態上有什么特點 生物細胞的形態各不相同,有球體、多面體、柱狀體紡錘體等多種形態。12.細胞是如何構成生物體的 絕大多數生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生物體的基本組成單位。第十三課:看不見的微生物1. 在生活中,我們要養成勤洗手、勤洗澡、勤剪指甲等衛生習慣,這樣可以減少疾病傳播。2. 在我們的周圍,有一些肉眼看不到、結構簡單的微生物,它們會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3. 一只手上會附著40多萬個微生物。4. 采集一些池塘或魚缸里的水,用滴管滴在載玻片上,蓋上蓋玻片,在顯微鏡下進行觀察,并把觀察到的現象記錄下來。5. 病毒、細菌、真菌都是微生物。有些微生物需要電子顯微鏡才能看到。6. 有些疾病是由微生物引起的,我們可以通過訪談、書籍、網絡等途徑了解哪些疾病與微生物有關,并記錄下來。7. 痢疾桿菌的形狀和引起的癥狀:細菌性痢疾的癥狀很多,臨床以發熱、腹痛、大便膿血為主要癥狀。8. 感冒、痢疾等疾病是由肉眼難以觀察到的微生物引起的。9. 微生物只會給我們帶來危害嗎?酒和醋是微生物發酵而成的。有的微生物經過人工減毒、滅活后可以制成疫苗。危害人類健康的微生物只是一小部分,大多數微生物對人類無害,而且有些微生物對人類是有益的。10. 怎樣做才能避免讓有害的微生物侵入我們的身體,讓自己更健康呢?答:①注意個人衛生。②受外傷后及時清理傷口。③不亂吃或亂接觸壞掉的食物。④多運動保持身體健康。⑤及時接種疫苗。11. 致病菌和致病病毒都是能引起人類疾病的主要致病源。12.13.什么是微生物 它們對人類有什么影響 微生物是包括細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原生生物在內的一大類生物群體,有些微生物對人類是有益的,如制作酒、醋、酸奶等食品,還能制作疫苗預防疾病,分解垃圾和污水,幫助動植物生長。有些微生物對人類是有害的,如部分微生物會引發感冒、痢疾等疾病。14.微生物是生物嗎 怎樣才能看到它們 微生物也是生物,我們要用電子顯微鏡才能觀察到它們。3.怎樣做才能避免讓有害的微生物侵入我們的身體,讓自己更健康呢 (1)勤洗手、勤洗澡、勤剪指甲,注意個人衛生。(2)不吃腐敗變質的食物,不喝生水。(3)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提高身體素質。(4)經常開窗通風。(5)在人群中積極佩戴口罩。第十四課:看得見的微生物1. 漫步在雨后茂密的樹林中,我們在樹干的底部或朽木上會發現一些形似小傘的蘑菇,它們屬于微生物中的真菌。它們中有些可以作為食材,制作出美味的食物;有些是有毒的,不可食用。2.常見可使用真菌:銀耳、木耳、竹蓀、靈芝、平菇、香菇、金針菇、牛肝菌。3. 我國目前已知的可食用真菌有350多種。4. 食用這些真菌對人類有什么益處呢?答:蘑菇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膳食纖維、碳水化合物等營養物質,是世界公認的“極好的蛋白質來源”。常食用蘑菇可以幫助人體提高免疫力,還具有治療高血壓的作用。5. 有些蘑菇有毒,誤食會導致腹瀉、嘔吐,甚至死亡。6. 毒蘑菇的菌面顏色艷麗,生長在陰暗、潮濕、骯臟的地方。7.生活中可食用的真菌有哪些 它們對人類有什么益處 生活中的可食用真菌有350多種,常見的有平菇、口蘑、草菇、木耳、銀耳、金針菇、竹蓀、杏鮑菇等。可食用真菌味道鮮美,還富含蛋白質、膳食纖維、碳水化合物和各種氨基酸,營養豐富,有的可食用真菌還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8.為什么說可食用真菌是寶貴的生物資源 (1)味道鮮美,口感豐富。(2)營養豐富,富含蛋白質、膳食纖維、碳水化合物和各種氨基酸。(3)有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如靈芝、蟲草、猴頭菇、茯苓等,蘑菇還能提高免疫力、治療高血壓等。第十五課:發霉和防霉1. 在夏季,常常會看到一些食物、衣物“長毛”、發霉,而在冬季這種現象卻不常見。2. 霉是一種微生物,它的生長與其他生物一樣,需要獲取營養和適宜的生長環境。3. 食物在溫暖、潮濕的條件下容易發霉。4.生活中常見容易發霉的物品:鞋子發霉、家具發霉、墻體發霉等等。5. 食品發霉會使食物變質,食用發霉食品會影響身體健康甚至危及生命;衣物發霉會造成衣物破損,縮短使用壽命;建筑物發霉會使建筑結構受到侵蝕,帶來安全隱患。6. 人們在生活和生產中是怎樣防止食物或其他物品發霉的呢?答:食品放入保鮮盒、晾曬衣服、刷防霉涂料、通風防潮。7.魚的保鮮技術:最早靠鹽腌制、晾曬保存,后來使用罐藏技術保存,現在一般用冷藏、冷凍保存。8. 現代食品保鮮技術主要有:冷藏、冷凍、罐藏、脫水、真空包裝、添加防霉劑和防腐劑等。不同的食品根據保鮮周期的長短、食品材料的特點應采用不同的技術,如:果蔬多采用冷藏等保鮮的方式;大多數飲料采用滅菌、添加食品防腐劑的方式。9. 食品保鮮技術中的所有方式并不是完全理想無害的,如:食品防腐劑在延長食物保質期的同時,也有可能給人們的健康帶來一定的危害。建議在選購食品時,盡量選擇一些不使用防腐劑或者有信譽和質量保證的產品。序號 發霉 防止發霉1 溫暖的溫度 低溫或高溫2 潮濕的環境 干燥的環境3 空氣 真空或隔絕空氣4 生命 滅活10.11.放在什么地方的食物容易發霉 什么樣的食物容易發霉 食物放在溫暖、潮濕、不通風的地方容易發霉。含水量大的食物容易發霉。12.實驗中哪些條件相同,哪些條件不同 我們得到的共同結論是什么 實驗中,饅頭片的大小、薄厚、所處環境相同,濕潤程度不同。食物在溫暖、潮濕的條件下容易發霉。13.除了食物外,你在生活中還見過哪些物品發霉呢 在生活中,衣服、鞋子、被褥、家具、地毯、植物、墻體等都會發霉。14.人們在生活和生產中是怎樣防止食物或其他物品發霉的呢 將食品放入保鮮盒裝入冰箱;經常晾曬衣服、被褥;在墻體刷防霉涂料;經常通風,防止物品受潮。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