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科版四年級科學上冊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教學設計01.教學目標:科學觀念:人耳中的鼓膜能感應聲波并振動,進而傳到內耳,引起聽覺。科學思維:通過模型探究,了解耳郭和鼓膜的作用。探究實踐:在探究的過程中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態度責任:1.養成細心觀察、留心周圍事物的習慣。2.了解科學與人類的健康密切相關。02.教學重點:通過模擬自制的鼓膜在遠近、強弱不同聲音作用下振動的狀態,認知人耳鼓膜的作用。03.教學難點:耳的各部位結構及功能。04.教學過程:一、聚焦:導入新課。1.師(播放音樂):請同學們先跟老師一起來欣賞一段音樂。考考你,這首好聽的歌曲,我們是用什么器官聽到聲音的呢?師:同學們都指著耳朵!耳朵有哪些結構?都有什么功能?耳朵是怎樣使我們聽到聲音的呢 這些問題你們以前有過思考嗎?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設計目的:用音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其思考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聚集學習要求。二、探索:耳的結構及作用。(一)活動一:觀察耳朵的結構圖師:我們一起通過一段視頻了解耳朵的結構,請同學們認真觀看,從視頻中提取有效信息。播放視頻《一分鐘了解耳朵》:師(提問):通過視頻學習,你發現耳有哪些結構呢?師(根據課件回顧耳朵結構):耳朵的結構:外耳、中耳、內耳。(1)外耳:包括耳郭(又名耳廓)、外耳道等。(2)中耳:包括鼓膜和聽小骨等。鼓膜是一個半透明的薄膜,呈淺漏斗狀,凹面向外,外耳與中耳以它為界。(3)內耳:結構復雜,包括耳蝸和前庭等。請現場老師根據課件板書耳朵的各部分結構:耳朵結構:耳郭、外耳道、鼓膜、聽小骨、耳蝸、聽覺神經設計目的:初步在理論上認知人的耳朵結構:耳郭、外耳道、鼓膜、聽小骨、耳蝸、聽覺神經以及這些結構的作用。(二)活動二:感受耳郭的作用師(過渡):耳朵的這些結構都有各自的作用,缺一不可。它們是我們能聽到聲音的關鍵所在。讓我們從外到內來進一步了解其中的部分重要結構吧!播放視頻《一分鐘了解耳郭》師:耳郭真的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收集聲音嗎?可以怎樣做呢?我們一起來試試吧!先來閱讀實驗步驟,幫助我們更好地進行研究:(1)把一張A4紙卷成圓錐狀,用雙面膠帶黏住,做成一個“喇叭”。(2)在一定的距離,用耳朵朝向一個細微的聲音,仔細感受聲音的大小。(3)把“喇叭”小的一端緊靠耳朵,大的一端朝向細微的聲音,仔細感受聲音的大小。(4)重復以上步驟多次實驗仔細感受聲音的變化都清楚實驗步驟了嗎?老師接下來播放一段音樂,方便你傾聽,感受聲音大小。[材料準備:A4紙或大書本等。]1.學生活動:通過用紙卷成“喇叭”的活動了解耳郭的作用。2.交流:借助“喇叭”聽到的聲音更清楚,更響亮。3.小結:耳郭能更好的幫助我們收集聲音。設計目的:用紙耳蝸親歷感受一下聽聲音變化的感受。通過借助用紙卷成“喇叭”的活動感受聽到的聲音更清楚,更響亮。了解耳郭能更好的幫助我們收集聲音。(三)活動三:觀察比較鼓膜的振動師(過渡):耳郭主要起到收集聲波的作用,它能增強我們的聽力。那么我們的鼓膜呢?播放視頻《一分鐘了解鼓膜》師:鼓膜藏在耳朵里面,它是如何感知聲音的?讓我們自己做一個鼓膜模型,親自動手試試吧![材料準備:塑料杯、大于塑料杯口的薄橡膠(氣球皮)、橡皮筋、音叉(或鑼等能發出聲音的器具)、少量的細沙或碎屑、活動手冊等。]播放實驗視頻《模擬鼓膜的振動》師:實驗視頻看完了,你們有什么發現?當聲音距離鼓膜越近或者聲音更強時,振動會更加明顯。通過模擬實驗,我們可以證明鼓膜會在聲波的作用下產生振動,聲音的遠近和強弱等條件不同,引起鼓膜的振動也不同。1.學生用氣球皮、塑料杯、橡皮筋等制作鼓膜模型。2.觀察1:當保持音叉與氣球皮距離不變時,用強弱不同的力敲打音叉,觀察氣球皮振動幅度。記錄在活動記錄表內。3.觀察2:用相同大小的力敲打音叉,改變音叉與氣球皮的距離,觀察氣球皮的振動幅度。記錄在活動記錄表內。4.交流:發現用力強時,氣球皮振動幅度大;距離近時,氣球皮振動幅度大。5.小結:聲音能夠引起氣球皮的振動,聲音越強,振動幅度越明顯,距離越近,振動幅度越明顯。設計目的:通過模擬實驗,讓學生親歷感受聲音能夠引起氣球皮的振動,理解當聲音距離鼓膜聲音越強,振動幅度越明顯,距離越近,振動幅度越明顯。(四)活動四:聲音如何傳遞到大腦內部師:耳郭和鼓膜分別負責接收和感受聲音,再結合耳朵的內部結構,請同學們思考聲音是如何傳播到我們的大腦內部的?三、研討:實驗發現師(過渡):本節課展開實驗重點研究了耳郭和鼓膜的作用。我們對人耳的結構和功能有哪些新的認識?你認為耳郭和鼓膜的作用是什么?(一)研討一:我們對人耳的結構和功能有哪些新的認識?你認為鼓膜的作用是什么?1.學生反饋交流:我們對耳的結構和功能有了新的認識,還了解了鼓膜的作用。2.小結: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內耳構成的。外耳的耳郭把收集到的聲音通過耳道傳到鼓膜,鼓膜很薄而且有彈性,即使是輕微的聲音它都會產生振動。鼓膜的振動傳遞給耳蝸經聽覺神經傳遞給大腦,通過大腦的加工,我們就能聽到各種各樣的聲音了。設計目的:再次通過研討重點研究了耳郭和鼓膜的作用。外耳的耳郭把收集到的聲音通過耳道傳到鼓膜,鼓膜很薄而且有彈性,即使是輕微的聲音它都會產生振動。鼓膜的振動傳遞給耳蝸經聽覺神經傳遞給大腦,通過大腦的加工,我們就能聽到各種各樣的聲音了。(二)研討二:耳郭與紙喇叭在聚集聲音方面有什么相似之處?聽診器是怎樣工作的?[材料準備:聽診器]1.交流:耳郭與紙喇叭能幫助更好的收集聲音。2.觀察聽診器,了解聽診器的工作原理。3.小結:聽診器頭的薄膜能夠幫助收集聲音,膠管和聽筒起到更好的傳播聲音的作用。四、拓展:兔子的耳朵(預設2分鐘)兔子有著長長的耳郭,能收集到各方面的聲音,只要有風吹草動,立刻撒腿就跑。這對長耳朵就是它們逃避災難的法寶。設計目的:學以致用,理論要聯系生活實際,把知識靈活應用的實踐中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